恒温输液手腕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968发布日期:2019-05-15 23:0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恒温输液手腕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医疗点滴输液过程中的恒温输液手腕套。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大国”,接近世界注射次数的三分之一,每个中国人一年要挂8个吊瓶,这远远高于世界上的2.5-3.3瓶的平均水平。

气温较低的季节时,在气温低的环境下进行输液时,因为冰凉的药液通过静脉通道直接进入血管、进入身体,容易导致病人身体着凉、受寒,甚至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在输液过程中静脉痉挛和心脏绞痛。医护人员禁止病人使用日常许多制暖工具进行加热输液的药液,因为其加热不当会使药液受到破坏。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输液手腕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恒温输液手腕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腕套和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固定在所述手腕套上,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微型显示温控器、发热膜以及移动电源,

所述微型显示温控器分别与所述发热膜、所述移动电源连接,所述发热膜卷绕形成环形,其外侧套有海绵,所述海绵外侧套有固定外壳。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套的边缘设有魔术贴。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显示温控器包括电路板、温度显示器及调温按钮,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和控制电路。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环形上设有缺口,输液管从所述缺口处套入所述发热膜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外壳的外侧设有输液管固定扣。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固定扣包括磁铁和磁铁扣,所述磁铁和所述磁铁扣分别设于所述缺口的两侧,所述磁铁和所述磁铁扣吸合后将所述输液管固定在所述发热膜内侧。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所述海绵以及所述固定外壳均弯曲呈门框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末端设有热敏电阻传感器,所述热敏电阻传感器与所述微型显示温控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电阻传感器设于所述海绵内部,且所述热敏电阻传感与所述发热膜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电阻传感器外侧套有绝热块,所述绝热块设于所述热敏电阻传感器与所述海绵之间。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碳纤维发热膜。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由弹性塑料材质制成。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输液过程中病人易受凉的缺陷,可以对流经的液体进行恒温控制,同时不会破坏药液,整体小巧轻便,手腕套结构携带佩戴简便,温度控制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自身带有供电电源可以活动移动,能在任何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中,1、手腕套;2、魔术贴;3、微型显示温控器;4、发热膜;5、海绵;6、固定外壳;7、热敏电阻传感器;8、绝热块;9、磁铁;10、磁铁扣;11、移动电源;1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恒温输液手腕套,包括手腕套1和温控装置,手腕套1的边缘设有魔术贴2,手腕套1佩戴在病人手臂上,固定方式简单便于拆卸。温控装置固定在手腕套1上,温控装置包括微型显示温控器3、发热膜4以及移动电源11。

微型显示温控器3分别通过导线12与发热膜4、移动电源11连接,发热膜卷4绕形成环形,其外侧套有海绵5,海绵5外侧套有固定外壳6。海绵5、固定外壳6夹固定输液管,并让发热膜4能360度包围着输液管加温。

微型显示温控器3包括电路板、温度显示器及调温按钮,电路板上设有中央处理器和控制电路。温度显示器主要是显示制暖环境温度,中央处理器程序设定温度设定值不能超过36 摄氏度。

发热膜4、海绵5以及固定外壳6均弯曲呈门框形,便于整条输液管的固定。发热膜4 的环形上设有缺口,输液管从缺口处套入发热膜4内,固定外壳6由弹性塑料材质制成,便于输液管从缺口套进发热膜4内。固定外壳6的外侧设有输液管固定扣,输液管固定扣包括磁铁9和磁铁扣10,磁铁9和磁铁扣10分别设于缺口的两侧,磁铁9和磁铁扣10吸合后将输液管固定在发热膜4内侧。

发热膜4的末端设有热敏电阻传感器7,热敏电阻传感器7通过导线12与微型显示温控器3连接,热敏电阻传感器7设于海绵5内部,且热敏电阻传感7与发热膜4接触连接。热敏电阻传感器7感应输液管输出药液位置末端制暖环境下的温度,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热敏电阻传感器7的电阻改变使控制电路断电,停止加热;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热敏电阻传感器7的电阻改变使控制电路连接,继续加热,这样能达到自动控温,保持恒温。

固定和制温输液管的部分是靠近药液输出到人体的部分,使药液流入人体前散热和热损耗减少,所以加热温度不用太高也能使药液达到适应患者舒适的温度,避免了加热温度过高而破坏药液。

热敏电阻传感器7外侧套有绝热块8,绝热块8设于热敏电阻传感器7与海绵5之间,除热敏电阻传感器7与发热膜4相接触处,包住热敏电阻传感器7的其他部分,能确保热敏电阻传感器7测出的温度是该处发热膜4双面的精确温度,微型显示温控器3显示和控制的温度就是输液管在该处所处的加热温度。

发热膜4为碳纤维发热膜,因为碳纤维发热膜较薄,在任何环境下双面的温度几乎都是一样,所以加热输液管接触面和与热敏电阻传感器7面温度一致,同时使用碳纤维材料加热节省能源,在一定电量下可以更加持久发热,加热及恒温控制电量无需很大,所以体积和重量小,使用更加轻便。

移动电源11上有电量指示灯、电源开关、电源输出插口及充电插口,便于查看电量并及时充电。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输液时,医护人员将手腕套1带在病人小手臂手腕处,用魔术贴2 固定好位置,将输液管轻轻按进海绵5的尽头,让弹性塑料的固定外壳6夹紧输液管,使输液管被包在发热膜4里面,扣住磁铁9和磁铁扣10固定好输液管,按开移动电源11开关按钮,再按微型显示温控器3上的“SET”健,根据环境需求和不同药液所需温度按微型显示温控器3上的“+”和“-”健来控制发热膜4的恒温温度,设置完按“ENT”健结束,发热膜4 开始制温输液管和药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热敏电阻传感器7所测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微型显示温控器3切断控制电路,停止加热,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路连接,继续加温,这样能达到自动控温,保持恒温制热。发热膜 4能360度包围着输液管加热,不同温度环境下药液温度不同,并且输液的速度不同,环境温度越低,输液速度越快,发热膜输出热量越高,反之越低,当温度由微型显示温控器3控制在设置温度维持不变,不会出现因环境温度较高、输液过慢而导致高温破坏药液,也不会出现环境温度过低,输液过快而导致药液温度过低。

热敏电阻传感器7测试和微型显示温控器3显示和控制的温度是加温输液管输出药液部分位置末端发热膜4温度,因为输液管和药液不断被加温升温,所以该处的温度是全部发热膜4最高的温度,其他部分发热膜4的温度都低于该温度值,另外被加热部分的输液管温度也不超过该设定温度,而且设定值最高不超过36摄氏度,即人体温度,能确保药液不会受高温被破坏,也能将药液输出温度维持于25摄氏度左右(夏天输液温度),足以让病患者感到舒适而不会受冷。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药液的温度需求可调节制温温度,所以不仅达到加热药液,还是科学加热,不让药液受到破坏。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