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5393发布日期:2019-02-22 22:21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



背景技术: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所有功能的实现均依赖于起搏信号或感知信号的发出与接收,而通过电极插头(标准尺寸)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接触是当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信号传输的唯一途径。手术中电极插头是否能快速、顺利的插入起搏器的正、负极连接体中,并且两者接触可靠,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由于起搏器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正、负极连接体中的顶丝在螺纹孔中转动,易造成顶丝的下移(向上移动会受到上部密封塞的阻挡),会有堵塞连接体上电极插头插孔的情况发生,造成手术中电极插头插入困难或插不进去,影响起搏器的植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既能保证电极插头与连接体的稳定可靠接触,又能解决因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引起的顶丝下移造成的电极插头插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结构由顶丝、连接体基体及薄壁套管构成;所述连接体基体的下部制有通孔,上部制有内螺纹孔,且通孔与内螺纹孔呈“十”字交叉布置,并使内螺纹孔下端与通孔贯通;所述薄壁套管插装固定在通孔中,所述顶丝旋装在内螺纹孔中且其下端抵在薄壁套管的外壁上。

所述薄壁套管与通孔为过渡配合,且薄壁套管一端的下半部点焊在连接体基体上。

所述连接体基体为钛连接体基体,薄壁套管为不锈钢薄壁套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既能保证电极插头与连接体的稳定可靠接触,又能解决因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引起的顶丝下移造成的电极插头插入困难的问题。

2、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连接基体与薄壁套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负极连接体结构,所述结构由顶丝1、钛连接体基体2及不锈钢薄壁套管3构成;所述钛连接体基体2的下部制有通孔4,上部制有内螺纹孔5,且通孔4与内螺纹孔5呈“十”字交叉布置,并使内螺纹孔5下端与通孔4贯通;所述不锈钢薄壁套管3插装固定在通孔4中,所述顶丝1旋装在内螺纹孔5中且其下端抵在不锈钢薄壁套管3的外壁上。所述薄壁套管3与通孔4为过渡配合,且薄壁套管3一端的下半部通过三个焊接点7点焊在连接体基体2上。

由于不锈钢薄壁套管3的阻挡,解决了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引起的顶丝下移堵塞电极插头插孔,造成电极插头插入困难的问题。使用时,电极插头6插入不锈钢薄壁套管3。由于套管是薄壁材料,可以产生一定弹性形变,通过顶丝1的下旋使套管产生轻微的形变,通过套管顶紧电极插头来满足起搏器信号的传输。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