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流速的不粘双极电凝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522发布日期:2018-08-28 22: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流速的不粘双极电凝镊。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工作中普遍使用的滴水双极电凝镊由双瓣镊体和电极底座组成,双瓣镊体的尾端分别与电极底座相连,后接高频电导线,双瓣镊体外表面为绝缘层,其内沿镊体方向设有导水管,前端出水口位于镊体尖端处,后端入水口与电极底座内输水管相连,后接普通输液器及无菌生理盐水。在使用时,打开普通输液器的流速调节器,无菌生理盐水会通过上述输水通路流至双极电凝镊的尖端,参与电凝止血的过程。但是,双极电凝镊工作时对滴水速度及滴水量的要求较为严格,水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电凝止血的效果。传统滴水双极电凝镊依靠普通输液器的流速调节滚轮来调节滴水速度及滴水量,流速过快时,电凝此血效果不理想,流速过慢时,电凝头容易与患病部位的组织粘连;因此,手术操作过程中无法做到实时、精确调节,在术中往往会因滴水调节不合适而影响电凝效果,从而影响手术操作。另外,传统滴水双极电凝镊由于流速调节器远离手术操作区域,水量调节需由专人控制,既浪费人力,又无法实时反应术者对滴水控制的要求。因此,传统滴水双极电凝镊不能很好的满足目前手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传统电凝镊存在的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控流速的不粘双极电凝镊。该装置可在使用双极电凝镊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精确控制镊子滴水的速度及滴水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流速的不粘双极电凝镊,该电凝镊包括一流速可控的调节装置,该装置的出液端通过输液管与电凝镊连接,进液端通过输液管与装有液体的吊瓶连接,该装置包括长圆柱形管体、旋转调节件和握持部,该长圆柱形管体的内部沿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该长圆柱形管体的外壁上沿径向方向一上一下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的内部均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通孔连通,其中,上部凸起为进液端,下部凸起为出液端;其中,在长圆柱形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一限位挡片;

所述旋转调节件由调节盘和调节转轴一体注塑而成,调节转轴垂直设置于调节盘一侧的中心部位,调节转轴紧配合插装在通孔内部,在调节盘该侧的中部设置有环绕调节转轴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头,所述限位挡头与所述限位挡片顶接,用于限制旋转角度,同时,在调节盘的另一侧设置有呈圆周环形分布的流速标记刻度,其中,一个限位挡头的位置与流速标记刻度的最大值的刻度位置相一致,另一个限位挡头的位置与流速标记刻度的最小值的刻度位置相一致;调节转轴外壁与凸环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插接所述长圆柱形管体;

调节转轴的外圆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段深度一致的导流槽和一段深度逐渐变深的流速调节槽,从最小刻度值到最大刻度值旋转调节盘时,调节转轴上的流速调节槽逐渐变深,进液端的过孔与流速调节槽相对准,出液端的过孔与导流槽相对准;当进液端的过孔对准流速调节槽的起始段时,进液端的液体不流通;

握持部的中部开设有供输液管穿过的通道,握持部的上端与所述下部凸起固定连接,在握持部的上部竖直地设置有一供调节盘上的流速标记刻度对准用的对准标记带,同时在握持部上设置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地,两个凸起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进液端和出液端上设置有环绕所述过孔的用于对接输液管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流速标记刻度范围从0-250ml/h。

进一步地,调节盘边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调节转轴的中部开设有圆柱沉孔。

进一步地,导流槽与流速调节槽的宽度一致,且导流槽与流速调节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过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的直径为1-3毫米,导流槽与流速调节槽的宽度为1-4毫米,流速调节槽的深度尺寸从0-1毫米逐渐变深,导流槽的深度为0.5-3毫米。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孔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在调节转轴的外圆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卡槽与卡扣的位置相对应,且卡槽与卡扣卡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调节转轴上设置有卡环的端部开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实时、精确调节双极电凝镊的滴水速度及滴水量,满足各种手术需要;另外,滴水调节可由术者独立完成,既节省人力,又能实时反应术者对滴水控制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患者和手术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装置在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长圆柱形管体和旋转调节件、握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长圆柱形管体和握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调节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的剖面图;

图7为调节转轴上导流槽和流速调节槽与长圆柱形管体的通孔在初始位置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调节转轴上导流槽和流速调节槽与长圆柱形管体的通孔在流速最大位置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沿C向的局部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一种可控流速的不粘双极电凝镊,该电凝镊包括一流速可控的调节装置,该装置的出液端9通过输液管1与电凝镊2连接,进液端3通过输液管1与装有液体的吊瓶连接,另外,该装置包括长圆柱形管体4、旋转调节件5和握持部6,该长圆柱形管体4的内部沿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7,该长圆柱形管体4的外壁上沿径向方向一上一下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凸起的内部均开设有过孔8,所述过孔8与所述通孔7连通,其中,上部凸起为进液端3,下部凸起为出液端9;其中,在长圆柱形管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一限位挡片15;如图3,其中,进液端3和出液端9上设置有环绕所述过孔8的用于对接输液管1的环形槽10。

如图4和图5,所述旋转调节件5由调节盘11和调节转轴12一体注塑而成,调节转轴12垂直设置于调节盘11一侧的中心部位,调节转轴12紧配合插装在通孔7内部,在调节盘11该侧的中部设置有环绕调节转轴12的凸环13,所述凸环13的外圆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头14,所述限位挡头14与所述限位挡片15顶接,用于限制旋转角度,调节盘11边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16,同时,在调节盘11的另一侧设置有呈圆周环形分布的流速标记刻度17,流速标记刻度17范围从0-250ml/h。其中,一个限位挡头14的位置与流速标记刻度17的最大值的刻度位置相一致,另一个限位挡头14的位置与流速标记刻度17的最小值的刻度位置相一致;调节转轴12外壁与凸环13内壁之间的间隙用于插接所述长圆柱形管体4;

如图6,调节转轴12的外圆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段深度一致的导流槽18和一段深度逐渐变深的流速调节槽19,从最小刻度值到最大刻度值旋转调节盘11时,调节转轴12上的流速调节槽19逐渐变深,进液端3的过孔8与流速调节槽19相对准,出液端9的过孔8与导流槽18相对准;当进液端3的过孔8对准流速调节槽19的起始段时,进液端3的液体不流通;

如图2,握持部6的中部开设有供输液管1穿过的通道20,握持部6的上端与所述下部凸起固定连接,如图9,在握持部6的上部竖直地设置有一供调节盘11上的流速标记刻度17对准用的对准标记带21,同时在握持部6上设置有防滑条纹22。

如图5,考虑到安装和减轻本装置重量的要求,在调节转轴12的中部开设有圆柱沉孔23。

如图2和图4和图5,本实例中导流槽18与流速调节槽19的宽度一致,且导流槽18与流速调节槽19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过孔8的孔径。所述过孔8的直径为2毫米,导流槽18与流速调节槽19的宽度为3毫米,流速调节槽19的深度尺寸从0-0.2毫米逐渐变深,导流槽18的深度为1毫米。在所述通孔7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卡槽24,在调节转轴12的外圆上设置有卡环25,所述卡槽24与卡环25的位置相对应,且卡槽24与卡环25卡合在一起。在调节转轴12上设置有卡环25的端部开设有缺口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