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改良鼻负压置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288发布日期:2018-09-07 22:27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改良鼻负压置换管,属于医用清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特定人群来说,例如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或者婴幼儿,其本身不能处理鼻涕问题,容易影响呼吸,给人带来严重的不适感。

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在感冒时,若未能及时将鼻腔内的鼻涕清理出来,甚至会引起呼吸道或耳部的疾病。

众所周知,吸鼻器是一种清理鼻腔内鼻涕等物质的装置。现有吸鼻器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手动式,一种是与负压机连接的形式。

第一种手动式的吸鼻器的结构大致包括内部设置有空腔的主体,主体吸入端设置有吸头,吸头上设置有通孔,主体的空腔通过通孔与外接相通。这种吸鼻器的主体一般为软塑料制成,使用时,捏主体外壁,将吸头放入鼻孔,然后手放开,鼻涕被吸入主体空腔中,靠主体空腔内的空气吸的力度非常小,无法达到彻底清理的目的。

第二种与负压机连接配合的吸鼻器的结构大致包括导吸嘴和连接管。导吸嘴内部设有通孔,一端与连接管连接,另一端放入鼻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负压机上的容涕瓶连接,将鼻涕等异物吸到容涕瓶中。

第二种吸鼻器虽然与负压机连接,解决了吸力太小的问题,但是其导吸嘴大多为一般的塑料制品,容易发生由于导吸嘴太硬而产生的不适或误伤问题。其次,导吸嘴与婴幼儿鼻孔之间难以实现相对较高的配合度,从而降低了吸力的作用,无法顺利将异物吸出。最后,吸出的异物直接顺着连接管流到容涕瓶中,使得容涕瓶需要定时进行清洗,且无法得知每位婴幼儿鼻腔内的异物量的多少,不利于对疾病的判断和诊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与负压机连接的,具有较大的吸力、与婴幼儿鼻孔配合度高,可以将异物顺利吸出的,且保持柔软舒适的同时,又可得知异物量的一次性改良鼻负压置换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改良鼻负压置换管,包括导吸嘴和连接管,还包括容涕室;所述容涕室呈透明的中空结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端盖;所述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连接管二的一端均穿过端盖设于容涕室内;所述连接管一的另一端与外界负压机连接,连接管二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导吸嘴的外形呈锥状,且为弹性导吸嘴,通过连接头与连接管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呈薄壁柱状结构,且在连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卡齿一;所述导吸嘴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和吸嘴部;所述连接部和吸嘴部均呈锥形结构,且均为小直径端朝外;连接部和吸嘴部之间还设有若干卡齿二,且卡齿二的最大外径大于卡齿一的最小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呈薄壁柱状结构,且在连接头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卡齿三;所述导吸嘴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和吸嘴部;所述连接部呈中空圆柱状结构,且内径小于卡齿三的最大外径;所述吸嘴部的一端与连接部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扩展成锥状,并将连接部包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部的顶端设有圆角,端部边缘圆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透明的容涕室,鼻腔内的异物受到吸力直接掉落在容涕室内,积于底部,便于观察总量;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均设置在容涕室的上层部位,可以避免异物误入连接管一中造成堵塞;导吸嘴呈弹性锥状,与鼻孔配合度高,且柔软舒适;整体结构为一次性结构,使用方便,无需清洗,卫生安全;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导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容涕室和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导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导吸嘴,2为容涕室,3为端盖,4为连接管一,5为连接管二,6为连接头,7为卡齿一,8为连接部,9为吸嘴部,10为卡齿二,11为卡齿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导吸嘴1、容涕室2和连接管。

容涕室2呈透明的中空的柱状结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端盖3。端盖3通过螺纹与容涕室2固定连接。端盖3上分别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连接管一4的一端穿过通孔一设置在容涕室2内,另一端与外界负压机连接。连接管二5的一端穿过通孔一设置在容涕室2内,另一端设有连接头6。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上设置于容涕室2内的一端均位于容涕室2内部空间的上端部分。

连接头6呈薄壁柱状结构,且在连接头6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卡齿一7。

导吸嘴1为中间设有通孔的弹性导吸嘴1,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8和吸嘴部9。连接部8和吸嘴部9均呈锥形结构,且均为小直径端朝外,大直径端朝内相互连接。在连接部8和吸嘴部9之间还设有若干卡齿二10,且卡齿二10的最大外径大于卡齿一7的最小内径。吸嘴部9的顶端倒圆角处理,端部边缘圆滑,避免对鼻腔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使用前,先将连接管一4、连接管二5分别插入容涕室2端盖3的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再将导吸嘴1的连接部8一端插入连接管二5的连接头6上,由于导吸嘴1存在弹性,因此导吸嘴1上的卡齿二10可略微相内挤压收缩,从而与连接头6上的卡齿一7形成配合;且卡齿二10的数量较多,可根据需求调整导吸嘴1外露部分的长度。

在使用时,先将导吸嘴1的吸嘴部9一端塞入婴幼儿的鼻孔里,吸嘴部9呈顶端小中间大的锥形结构,无论婴幼儿的鼻孔大小,都可以在合适的位置与鼻孔形成相对高的配合。然后,将负压机打开,连接管、容涕室2和导吸嘴1相通的内部空间形成负压,将鼻腔内的异物顺着导吸嘴1吸出。流体异物落入容涕室2底部积存。

异物清理完毕后,在容涕室2内即可观察到异物的量,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地诊断。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5,本实施例包括导吸嘴1、容涕室2和连接管。

容涕室2呈透明的中空的柱状结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端盖3。端盖3通过螺纹与容涕室2固定连接。端盖3上分别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

连接管包括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连接管一4的一端穿过通孔一设置在容涕室2内,另一端与外界负压机连接。连接管二5的一端穿过通孔一设置在容涕室2内,另一端设有连接头6。连接管一4和连接管二5上设置于容涕室2内的一端均位于容涕室2内部空间的上端部分。

连接头6呈薄壁柱状结构,且在连接头6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卡齿三11。

导吸嘴1为中间设有通孔的弹性导吸嘴1,包括一体式的连接部8和吸嘴部9。连接部8呈中空圆柱状结构,且内径小于卡齿三11的最大外径。吸嘴部9的一端与连接部8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扩展成锥状,并将连接部8包在内部。连接部8和吸嘴部9的相接处倒圆角处理,边缘圆滑,避免对鼻腔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使用前,先将连接管一4、连接管二5分别插入容涕室2端盖3的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再将导吸嘴1的连接部8一端套入连接管二5的连接头6上,由于卡齿三11的最大外径大于连接部8的内径,同时导吸嘴1存在弹性,因此套入的过程中,连接部8可被卡齿三11略为撑开,从而增加了导吸嘴1和连接部8的的连接紧密性。

在使用时,先将导吸嘴1的吸嘴部9一端塞入婴幼儿的鼻孔里,吸嘴部9呈顶端小中间大的锥形结构,无论婴幼儿的鼻孔大小,都可以在合适的位置与鼻孔形成相对高的配合。然后,将负压机打开,连接管、容涕室2和导吸嘴1相通的内部空间形成负压,将鼻腔内的异物顺着导吸嘴1吸出。流体异物落入容涕室2底部积存。

异物清理完毕后,在容涕室2内即可观察到异物的量,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地诊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