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7371发布日期:2019-05-15 22:4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现有的动静脉内瘘,无法实现动静脉内瘘处的振动情况的实时监测,无法起到预警的作用,而且人为进行振动情况探测,误差大,判断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动静脉脉搏的跳动情况实时监测,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避免人为进行振动情况探测,误差小,判断更精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包括套环,套环内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壳体外侧设置有显示屏。

优选的,上述振动传感器和显示屏均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壳体内。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采用语音播放装置或蜂鸣器。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无线模块连接到便携式终端。

优选的,上述套环采用可拆卸的两段套带组成,两段套带通过魔术贴连接。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采用8051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套环套接在手臂上,振动传感器正对动静脉内瘘附近,从而能够实时监测动静脉内瘘处的振动情况,振动的强度大小以及振动的频率大小能够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得,从而能够为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情况做出及时判断,提供判断精确度,实时的监控,大大提高血液透析情况安全性,从而为血液透析做出的处理提供依据,有效避免了人为判断导致的振动强度和频率不准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穿戴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动静脉内瘘后的动静脉振动监测装置,包括套环1,套环1内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2,振动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壳体3外侧设置有显示屏4,通过振动传感器2实时采集动静脉内瘘处的振动曲线图,根据振动曲线图可知振动强度以及振动的频率。

优选的,上述振动传感器2和显示屏4均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壳体3内,控制器采用8051单片机,8051单片机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到振动传感器,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的振动强度以及振动频率,根据控制器中振动强度和振动频率设定的阈值,当采集的信号大于该阈值时,进行及时的报警和及时的自动处理血透机的关闭或其他操作。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能够实时存储频率振动情况,便于进行数据的离线处理和观察,能为治疗效果和治疗中提供依据。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采用语音播放装置或蜂鸣器,采用蜂鸣器或语音报警装置能够实时进行病情危急的预警,确保病人能够及时进行对应处理和治疗。

优选的,上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模块,无线模块连接到便携式终端,无线模块采用WiFi模块、GPRS模块和GSM模块,三者中若存在一个断开,另外连接,仍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通过便携式终端,医生便于对病人进行同时监控以及通过获得的脉搏数据进行预警分析。

优选的,上述套环1采用可拆卸的两段套带5组成,两段套带5通过魔术贴连接,穿戴方便,结构简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