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908发布日期:2019-01-13 16:5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为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病人,使得患者的肺部保持健康,医疗人员通常让病人尽可能的呼气,现有技术下,医疗人员一般让病人吹气球等其他方式呼出肺部的二氧化碳,该辅助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构简单,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以及处理,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

内部具有废气处理空腔的废气处理部,废气处理部具有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废气处理部具有连通废气处理空腔的压力释放部,压力释放部靠近第一端;引导管,引导管具有相对并开放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引导管与废气处理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三端贯穿第一端并连通废气处理空腔;口腔置入管,口腔置入管可拆卸地与第四端连接,口腔置入管与引导管连通。

发明人发现:在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时,辅助病人呼出肺部浊气的装置简陋,并且呼气效果不好,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的缺点:

肺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废气处理部、引导管以及口腔置入管。具体地,废气处理部的内部具有废气处理空腔,其用于储存由患者肺部呼出的浊气,进一步的,医疗人员还可以将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容纳于废气处理空腔中处理浊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以及将浊气顺利排入废气处理空腔中,通过引导管和口腔置入管配合,使得浊气由患者口腔排入废气处理空腔中,具体地,引导管与废气处理部可拆卸地连接,引导管的第三端贯穿第一端并连通废气处理空腔,口腔置入管可拆卸地与引导管的第四端连接,并且口腔置入管与引导管连通,患者通过在口腔中含入口腔置入管,然后向口腔置入管中呼气,使得肺部的浊气从口腔置入管、引导管进入废气处理空腔中收集,并且由于口腔置入管是可拆卸地与引导管连接、引导管与废气处理部可拆卸地连接,故此,针对不同的患者,替换口腔置入管即可降低传染的概率,由于引导管长时间使用弯折引起的损耗,替换引导管即可。为顺利使得废气进入废气处理空腔中,废气处理部具有压力释放部,使得废气处理空腔中气压与大气压处于同一数值,并且由于浊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压力释放部靠近第一端。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废气处理部包括前置连接段、圆弧过渡段以及容纳段,前置连接段、圆弧过渡段以及容纳段沿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连接,前置连接段、圆弧过渡段以及容纳段的内壁共同构成废气处理空腔;

前置连接段与圆弧过渡段可拆卸地连接,引导管与前置连接段的端面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前置连接段的直径小于容纳段;

圆弧过渡段的直径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压力释放部为开设于圆弧过渡段表面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压力释放部为设置于圆弧过渡段表面并与废气处理空腔连通的软管,软管远离圆弧过渡段的一端具有控制软管与外界的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前置连接段与圆弧过渡段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引导管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靠近第三端;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三端贯穿第一配合部连通废气处理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配合部固定于引导管的外周面并靠近第三端;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一端的端面并向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上延伸,第一配合部的周壁限定的空腔连通废气处理空腔;第一配合部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配合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引导管设置有第三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固定于引导管的外周面,第三配合部的壁面沿第三端至第四端的方向上延伸,第四端位于第三配合部的壁面限定的空间中;口腔置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配合部,第三配合部与第四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三配合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块,第四配合部的内壁表面开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凹槽;第三配合部与第四配合部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

二氧化碳处理试剂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容纳于废气处理空腔中,第三端没入二氧化碳处理试剂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以及处理,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肺部康复辅助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废气处理部与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引导管和口腔置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1-废气处理部;12-引导管;13-口腔置入管;20-肺部康复辅助装置;21-压力释放部;22-开关;81-第一配合部;82-第二配合部;83-第三配合部;84-第四配合部;90-废气处理空腔;91-压力释放部;110-前置连接段;111-圆弧过渡段;112-容纳段;120-第三端;121-第四端;83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其能够帮助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方便地、顺利地将肺部中的浊气排出,并安全的处理。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的一种具体结构。

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包括废气处理部11、引导管12以及口腔置入管13,其中,引导管1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废气处理部11和口腔置入管13可拆卸地连接,病人将口腔置入管13含在口中,向其呼出肺部的浊气,浊气通过引导管12进入废气处理部11中收集和处理。

具体地,废气处理部11的内部具有废气处理空腔90,废气处理部11具有相对第一端和第二端,废气处理部11具有连通废气处理空腔90的压力释放部91,压力释放部91靠近第一端,压力释放部91用于使得废气处理空腔90中的气压与外界保持一致。

引导管12具有相对并开放的第三端120和第四端121,引导管12与废气处理部11可拆卸地连接,第三端120贯穿第一端并连通废气处理空腔90。

口腔置入管13可拆卸地与第四端121连接,口腔置入管13与引导管12连通。

进一步的,废气处理部11包括前置连接段110、圆弧过渡段111以及容纳段112,前置连接段110、圆弧过渡段111以及容纳段112沿第一端至第二端依次连接,前置连接段110、圆弧过渡段111以及容纳段112的内壁共同构成废气处理空腔90,前置连接段110与圆弧过渡段111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向废气处理空腔90中加入二氧化碳处理试剂,或者便于清洗废气处理部11。引导管12与前置连接段110的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置连接段110的直径小于容纳段112,圆弧过渡段111的直径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压力释放部91为开设于圆弧过渡段111表面的通孔。前置连接段110与圆弧过渡段111螺纹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肺部康复辅助装置20在的具体结构。压力释放部21为设置于圆弧过渡段111表面并与废气处理空腔90连通的软管,软管远离圆弧过渡段111的一端具有控制软管与外界连通的开关2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不限定前置连接段110、圆弧过渡段111以及容纳段112的尺寸。前置连接段110与圆弧过渡段111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卡扣连接、盖合连接等。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废气处理部11与引导管12的具体结构。

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部81,引导管12具有第二配合部82,第二配合部82靠近第三端120。第一配合部81与第二配合部82可拆卸地连接,第三端120贯穿第一配合部81连通废气处理空腔90。第二配合部82固定于引导管12的外周面并靠近第三端120。第一配合部81位于第一端的端面并向第二端至第一端方向上延伸,第一配合部81的周壁限定的空腔连通废气处理空腔90。第一配合部81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配合部82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配合部81与第二配合部82螺纹连接。引导管12的第三端120贯穿第一端的端面插入废气处理空腔9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81与第二配合部82可通过其他方式实施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配合部81可设置内螺纹,第二配合部82可设置外螺纹。

请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引导管12和口腔置入管13的具体结构。

引导管12设置有第三配合部83,第三配合部83固定于引导管12的外周面,第三配合部83的壁面沿第三端120至第四端121的方向上延伸,第四端121位于第三配合部83的壁面限定的空间中。口腔置入管1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配合部84,第三配合部83与第四配合部84可拆卸地连接。第三配合部83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块830,第四配合部84的内壁表面开设有与凸块830配合的凹槽,第三配合部83与第四配合部84通过凸块830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发明人发现:在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时,辅助病人呼出肺部浊气的装置简陋,并且呼气效果不好,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发明人设计了上述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用于克服现有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的缺点:

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包括废气处理部11、引导管12以及口腔置入管13。具体地,废气处理部11的内部具有废气处理空腔90,其用于储存由患者肺部呼出的浊气,进一步的,医疗人员还可以将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容纳于废气处理空腔90中处理浊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以及将浊气顺利排入废气处理空腔90中,通过引导管12和口腔置入管13配合,使得浊气由患者口腔排入废气处理空腔90中,具体地,引导管12与废气处理部11可拆卸地连接,引导管12的第三端120贯穿第一端并连通废气处理空腔90,口腔置入管13可拆卸地与引导管12的第四端121连接,并且口腔置入管13与引导管12连通,患者通过在口腔中含入口腔置入管13,然后向口腔置入管13中呼气,使得肺部的浊气从口腔置入管13、引导管12进入废气处理空腔90中收集,并且由于口腔置入管13是可拆卸地与引导管12连接、引导管12与废气处理部11可拆卸地连接,故此,针对不同的患者,替换口腔置入管13即可降低传染的概率,由于引导管12长时间使用弯折引起的损耗,替换引导管12即可。为顺利使得废气进入废气处理空腔90中,废气处理部11具有压力释放部91,使得废气处理空腔90中气压与大气压处于同一数值,并且由于浊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压力释放部91靠近第一端。该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用于辅助治疗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通过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使得病人肺部的浊气能够顺利的排出,并且减少院内感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肺部康复辅助装置,其包括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和肺部康复辅助装置10,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容纳于废气处理空腔90中,第三端120没入二氧化碳处理试剂中,二氧化碳处理试剂用于处理浊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处理试剂为石灰水,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二氧化碳处理试剂可以为其他试剂,例如氢氧化钠试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