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移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910发布日期:2019-04-24 00:0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静脉移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移除设备。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人体下肢是经典的患病部位。静脉曲张是一种比蜘蛛静脉更大的静脉血管。静脉曲张通常呈现蓝紫色的皮肤表面突起。这些静脉血管通常因为静脉瓣膜失效而没有能力将血液回输到心脏,因此血液会在这些静脉血管内长时间积聚形成。

静脉曲张的形成原因有多种情形,其中包括遗传、肥胖、体位、激素变化、过热,血管部位冷热急剧变化以及久站久坐等因素。静脉曲张可给病人造成各种症状,如疼痛、烧灼感、肿胀、痉挛及瘙痒,而更复杂的静脉曲张还会造成血栓性静脉炎、皮炎、出血及溃疡。如果患有某种静脉曲张而不及时治疗,血管内可能形成血栓,也可能导致静脉炎或者静脉血管内壁发炎。

目前已经应用于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包括:对严重病变时的静脉切除,以及对皮下小型静脉曲张及蜘蛛静脉的硬化疗法,对曲张静脉的激光治疗。一种称为穿刺剥离静脉切除术的静脉切除技术可以将整个病变静脉或者一部分静脉切除掉。为了切除病变静脉,外科医生通常会在病人皮肤上做一个或多个切口。然后将一个手术钩插入切口中,抓住或勾住病变静脉,然后将其移除。当静脉血管被勾住后,它可以通过手术切口被拉出来,然后加以分离。然而,这种治疗过程通常需要两位外科医生实施操作,手术完成时间大约需要2-3个小时。此外,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时,为了勾出病变静脉血管,通常会在病人身体上造成多个切口,不仅如此,这种方法很难完全切除全部病变静脉血管。

美国专利US20020082632A1公开了一种一种静脉移除的装置,其与方法。静脉移除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控制器,通过导光光束连接于控制器上的光纤照明装置,通过电缆连接于控制器的切除装置,以及通过管路连接于切除装置的负压装置。此结构的静脉移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切除装置将人体内的发生病变的静脉切除,在切除过程中,负压装置对切除装置施加负压,将切除后的静脉吸走。

此结构的静脉切除装置,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静脉切除装置,但是负压装置通过管路连接于切除装置,在移动切除装置时,在移动支架时,还需单独给负压装置施加一个驱动力,才能够将整个切除装置移动,导致医护人员在移动切除装置时,操作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无法整体移动静脉切除装置,导致操作极其不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切除设备,包括

支架,竖向设置;

控制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旋切装置,通过电缆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切除病变的静脉;

负压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负压装置具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旋切装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压力反馈,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负压装置还具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收集容器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负压泵的第一出口;所述旋切装置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进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阀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来调节所述第二管路的压力。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透光显影装置,用于给人体需要切除静脉处的周围注射所需麻醉药;并在切除所述静脉过程中提供照明。

优选的,所述透光显影装置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套设在第三管路外的第四管路,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之间的导光光纤;所述导光光纤一端延伸至第三管路的出液口,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管路侧壁向外伸出与光源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源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套灌注系统,用于将溶液输送至所述透光显影装置内;或者用于将外界溶液输送至所述旋切系统内。

优选的,任一套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储液容器,适于一端插入所述储液容器的穿刺器,连接于所述穿刺器另一端的第一供液管,所述第一供液管上至少一部分为弹性软管,所述第一供液管的远离所述穿刺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切装置或所述透光显影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流量调节部件,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所述弹性软管夹持在所述流量调节部件上;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部件转动时,所述流量调节部件具有截断所述第三管路内流体,以加快所述流体流速的第一状态,和连通所述第三管路内流体的第二状态。

优选的,所述流量调节部件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泵头包括转子和泵壳;所述弹性软管被夹在所述转子与所述泵壳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壳体;

所述负压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嵌装在所述壳体表面上开设的窗口内。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板块,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板块的顶部上;和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上的挂架,用于其他部件悬挂;

所述收集容器固定在所述板块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包括支架,控制器、旋切装置、和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和控制器固定在支架上,旋切装置通过电缆连接于控制器,用于切除病变的静脉;负压装置具有负压泵,负压泵通过第一管路连接于旋切装置;负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管路内的压力,控制负压泵的启动和关闭,调节第一管路内的压力。

此结构的切除静脉设备,将负压装置和控制器固定在支架上,使得负压装置与控制器可以同时移动,使得手术过程中移动设备更加便利。同时负压泵与旋切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可以将旋切装置中切除的静脉组织及时吸出清理,无需将旋切装置退出体外清理,简化了切除手术过程。控制器还能根据第一管路内的压力,及时调整管路内的压力,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压力过大导致切除的组织过多,或者压力过小导致切除的组织无法及时吸出清理。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在所述支架上的透光显影装置,透光显影装置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一端从所述第三管路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三管路的内腔中并延伸至所述第三管路的出液口,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管路外的第四管路;安装在所述第四管路内的光纤;所述光纤通过导光光束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纤的开启或关闭。

在手术过程中,将透光显影装置通过切口伸入体内,放置在要切除的静脉的附近,通过控制器控制透光显影装置中光纤发光,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体内静脉的情况,方便手术人员进行静脉清楚。同时,由于整个手术过程耗时长,麻醉效果下降,患者会有疼痛等不适感,通过透光显影装置中设置的第三管路及时补充麻醉剂,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还包括至少一套灌注系统,灌注系统中的供液管可以与透光显影装置或旋切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灌注系统中蠕动泵的转速调节灌注液体的流量。在手术过程中,输入液体的量会随着手术的不同过程进行调整,灌注系统的设置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根据手术进程及时调整灌注液体的流量,可以改善患者手术的不适感,同时精确地输液控制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负压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嵌装在所述壳体表面上开设的窗口内。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板块,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板块的顶部上;和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上的挂架,用于其他部件悬挂;收集容器固定在所述板块的表面上并与所述控制器位于同侧。此结构的静脉切除设备可以整体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时更便捷。增加了挂架可以方便悬挂灌注用的储液容器,同时收集容器固定在板块表面方便医务人员观察其剩余容量,及时更换收集容器内的废弃物,避免负压泵损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在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电磁安全阀,在手术结束时或者中断时,管内会存在一定的负压,可利用电磁安全阀手动进行开关,及时进行将管内压力泄出,避免残余的负压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透光显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动力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脚踏开关;2-底座;3-板块;4-负压收集容器;5-导光光束;6-透光显影装置;7-流量调节部件;8-壳体;9-储液容器;10-挂架;11-控制器;12-旋切装置;13-第二管路;14-第一管路;15-动力手柄电缆;16-穿刺器;17-第一供液管;18-管卡;19-弹性软管;20-外管;21-手柄;22-管路接头;23-光纤束适配器;24-光纤接头;25-导光光纤;26-扩口;27-外刀杆;28-内刀杆;29-内刀驱动柱;30-组织转运口;31-管路接口;32-卡头;33-外刀固定柱;34-卡位;35-开关按钮;36-调整按钮;37-动力手柄;38-电缆接头;39-负压管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切除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器11、负压装置、透光显影装置6、旋切装置12、两套灌注系统、支架和壳体8。

如图1所示,支架包括底座2和设置在底座上竖向设置的板块3,底座2下还设置有轮子,用于移动支架。负压装置包括负压泵和负压收集容器4,负压收集容器4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负压泵通过第二管路13连接与负压收集容器4的第一出口上。旋切装置12通过第一管路14连接在负压收集容器4的第一进口上。负压装置还包括阀门和压力感应器,阀门优选为电磁安全阀。电磁安全阀和压力感应器设置在第二管路13上,与控制器11电连接,当压力感应器监测到第二管路13内压力超过控制器11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11通过控制电磁安全阀的开关进而控制第二管路13内的压力。壳体8固定在板块3顶部,负压泵、安全阀和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壳体8内部,控制器11嵌置在壳体3上开设的窗口内,负压收集容器4固定在支架的板块3上。控制器11与负压泵电连接,用于控制负压泵的启停。

如图1和图3所示,透光显影装置6包括外管20和套设在外管20后部的手柄21,位于外管20的后部还设置有管路接头22。外管20内为第四管路,第四管路内还套设有一根内管,是用于输入液体的第三管路,出液口为外管20的前部,进液口为内管后部的管路接头22处。导光光纤25从手柄21后部进入手柄21内部,并从外管20侧壁插入内管与外管的间隙中,一端延伸到第三管路的出液口处,另一端与设置在手柄21后部的光纤接头24连接,光纤接头24后部安装有光纤束适配器23,光纤束适配器23通过导光光束5与设置在壳体8内部的光源连接;光源与控制器11电连接,能够控制光源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器11控制光源开启后发光,通过导光光束5将光传导至导光光纤25,导光光纤25将光传导至外管20前部的出液口处,实现透光显影装置6照明的功能。

如图1和图2所示,两套灌注系统均设置在壳体上并位于控制器的两侧。任一套灌注系统包括储液容器9和流量调节部件7,储液容器9下方可以插入穿刺器16,例如储液容器9可以是一次性的塑料输液袋;穿刺器16一端为尖端,用于插入储液容器9,另一端连接第一供液管17;第一供液管17中间有一部分为弹性软管19,弹性软管19两端还设置有管卡18,用于将弹性软管19固定在壳体8上。流量调节部件7设置壳体上,其电连接于控制器。

流量调节部件7优选为蠕动泵。蠕动泵的泵头包括转子和泵壳。弹性软管19被夹在转子与泵壳之间,并绕在转子表面上,转子为三棱柱形状,在转子转动时,转子与泵壳之间的距离有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为三棱柱的棱角与泵壳相对,间距小,挤压弹性软管,将弹性软管中的流体挤压出去,加快流体流速;第二状态为三棱柱的柱面与泵壳相对,间距大,被挤压的弹性软管恢复原形,形成真空腔,由此将后面的流体抽吸出来,此时弹性软管中的流体可正常流通。控制器11能够控制蠕动泵泵头内转子的转速,调节第一供液管17内液体的流速。蠕动泵上与脚踏开关1电连接,脚踏开关1可以控制蠕动泵的开启和关闭。在壳体8顶部设置有挂架10,用于悬挂储液容器9。

一套灌注系统设置在控制器的左侧,储液容器为麻醉袋,悬挂在挂架左侧,通过第一供液管与透光显影装置6连接,用于给透光显影装置6输入麻醉剂,其中弹性软管19夹在左侧的蠕动泵的转子和泵壳之间。

另一套灌注系统设置在控制器的右侧,储液容器为生理盐水袋,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旋切装置12连接,用于给旋切装置12中输入生理盐水,其中弹性软管19在右侧的蠕动泵的转子和泵壳之间。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旋切装置12包括刀具和动力手柄37,刀具通过卡头32与动力手柄上卡位34卡接。刀具包括外刀杆27和内刀杆28,内刀杆28套设于外刀杆27内,内刀杆28的外径小于外刀杆27的内径,内刀杆28和外刀杆27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外刀杆27和内刀杆28远离手柄的一端均设有扩口26,内刀杆28的扩口26边缘设有刀刃。外刀杆27下部套设于外刀固定柱29内,用于固定外刀杆27;内刀杆28下部与内刀驱动柱29连接,用于驱动内刀旋转,切除静脉组织。内刀杆28与内刀驱动柱29之间还设有组织转运口30。刀具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管路接口31,其与灌注系统的第一供液管连接,用于在外刀杆27和内刀杆28之间的流体路径中注入液体。

动力手柄37包括开关按钮35,设置在动力手柄37的表面,用于控制内刀驱动柱29的开启和关闭,开关按钮35的下方设置有调整按钮36,用于调整内刀驱动柱29的转速。动力手柄37的下部设置有负压管路接头39,其一端与刀具的组织转运口30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装置的第一管路14连接,将刀具切除的静脉组织通过第一管路14吸入到负压收集容器4中。动力手柄37下部还设置有电缆接头38,通过电缆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能够控制动力手柄37的开启或者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切除设备,与实施例1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相比,区别在于: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两根立柱,壳体安装在立柱的顶部上。两根立柱之间还设置有板块,收集容器固定在板块表面,收集容器与壳体上的控制器位于同侧或者不同侧。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静脉切除设备的结构一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切除设备,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相比,区别在于:负压泵和控制器固定在支架上,控制器位于负压泵的下方。两套灌注系统均固定在支架上并位于控制器的两侧。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中静脉切除设备的结构一样。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切除设备,与实施例3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相比,区别在于:只设置一套灌注系统,固定在支架上并位于控制器,储液容器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旋切装置连接;相应地,透光显影装置中只设置第四管路和设置在第四管路中的导光光纤,实现在切除静脉过程中,提供光照;或者,还可以不设置透光显影装置,采用外界的光源照射即可,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中的静脉切除设备的结构一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脉切除设备,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静脉切除设备相比,区别在于:不设置收集容器,负压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旋切装置连接,从旋切装置中将切除的静脉吸出清除。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中的静脉切除设备的结构一样。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