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476发布日期:2018-09-14 21:0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器材领域,特别的是涉及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作义齿的过程中,需要对义齿的咬合情况进行检测,即对义齿的咬合力进行检测。牙齿咬合力又称为咬颌力,属于口腔生物力学范畴,是指上下颌的牙齿相接触时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由牙齿传递至牙周组织再传递至颌骨而分散。若上牙颌与下牙颌不能够准确咬合,则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所以义齿咬合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公告号为CN20322045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检验上下颌咬合的检验装置,包括有颌架,颌架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牙颌模型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检验的上牙颌模型直接连接的上底板,下连接座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检验的下牙颌模型直接连接的上底板,且上底板和下底板分别与相对应的下牙颌模型和上牙颌模型通过粘合剂粘接固定,从而达到固定上牙颌模型和下牙颌模型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牙颌模型需要与下牙颌模型相咬合,以便于准确测试咬合力,而牙颌模型与相对应的底板通过粘合剂粘接,不便于测试人员更换牙颌模型,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用于验证咬合力的牙颌模型与颌骨架分体设置,且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分别与相对应的上颌骨架和下颌骨架可拆卸连接,以达到便于测试人员更换牙颌模型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包括有颌骨架和牙颌模型,所述颌骨架包括有上下设置的上颌骨架和下颌骨架,所述牙颌模型包括有上牙颌模型和下牙颌模型,且所述上颌骨架和下颌骨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牙颌模型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颌骨架与牙颌模型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牙颌模型和下牙颌模型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插接配合,所述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插接孔,所述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上均延伸设置有与相对应的插接孔配合使用的插接轴,且所述上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上牙颌模型的锁定装置,完成插接后的所述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咬合对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下牙颌模型的插接轴插入下安装板上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再将上牙颌模型的插接轴插入上安装板上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上牙颌模型,且分别插接于相对应的插接孔后的上牙颌模型和下牙颌模型上下对正,完成整个牙颌模型的安装作业,测试人员即可对安装完毕后的牙颌模型进行咬合测试。插接的安装方式既实现了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相对正的目的,即提高牙颌模型咬合的准确性,以使测试数据真实有效,同时又便于使用者更换不同的牙颌模型进行测试,达到提高使用者更换牙颌模型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开设于插接轴上的锁定孔以及用于与锁定孔插接配合的锁定销,且所述上安装板设置有用于驱动锁定销插入锁定孔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锁定销插入锁定孔内,以实现锁定上牙颌模型的目的,进而实现上牙颌模型可拆卸连接的目的,采用销孔配合的方式实现锁定,同时便于测试人员更换牙颌模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开设于上安装板内的滑槽以及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滑槽与插接孔相连通,所述锁定销与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滑槽内并驱动锁定销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销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沿滑槽滑动并可插入锁定孔内,以实现驱动锁定销插入锁定孔内的目的,进而锁定上牙颌模型,且锁定方式简单有效,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远离插接孔的一端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更换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与上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于锁定销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块与上安装板通过螺栓相连接,以实现可以更换第一弹性件的目的,且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动部和第一安装块上,以达到便于更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示上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有开设于限位槽内壁上的导向槽以及设置于锁定销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嵌设于导向槽内并与其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件驱动锁定销沿滑槽滑动时,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不会对锁定销的滑动造成干扰,同时又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防止锁定销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以达到提高锁定销运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锁定销运动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滑槽内壁上的弹性凸起以及设置于锁定销上的限位凸起,所述滑槽向上延伸并形成开口,且所述锁定销上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沿开口穿设出上安装板,所述限位凸起与弹性凸起卡接配合以限制锁定销运动,使用者推动所述手柄,所述限位凸起与弹性凸起解除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试人员推动手柄,以使限位凸起与弹性凸起解除锁定,锁定销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可沿滑槽滑动并插入锁定孔内;而当需要更换牙颌模型时,测试人员反向推动手柄以使限位凸起和弹性凸起卡接配合,以实现限制锁定销运动的目的,测试人员可双手操作取下上牙颌模型,以达到提高测试人员操作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凸起包括有用于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以及用于与限位凸起配合使用的限位部,且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部滑动的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件通过驱动滑动部沿限位槽滑动,以使限位部凸出限位槽的槽口,且当使用者推动手柄时,可克服第二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即限位凸起可将弹性凸起压入限位滑槽内,以便于第一弹性件驱动锁定销沿滑槽滑动并插入锁定孔内,从而实现限位凸起和弹性凸起的卡接配合和解除两者卡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远离滑槽的一端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更换第二弹性件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与上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滑动部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块与上安装板通过螺栓相连接,以实现可以更换第二弹性件的目的,且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滑动部和第二安装块上,以达到便于更换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上牙颌模型和下牙颌模型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进行锁定,实现安装和固定牙颌模型的同时便于使用者更换牙颌模型,且更换作业、锁定方式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其二:插接轴与插接孔插接锁定的方式在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起到定位的作用,即插接固定后的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相对正,即达到提高上牙颌模型与下牙颌模型咬合准确性的目的,以使得获得的数据结果真实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颌骨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上安装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安装板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主要用于展示第一弹性件、锁定销和第一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主要用于展示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主要用于展示滑槽和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颌骨架;11、上颌骨架;111、上安装板;12、下颌骨架;121、下安装板;13、支板;14、转动轴;15、微调机构;16、插接孔;2、牙颌模型;21、上牙颌模型;22、下牙颌模型;23、插接轴;3、锁定装置;31、锁定孔;32、锁定销;33、驱动组件;331、滑槽;332、第一弹性件;34、第一安装块;4、导向组件;41、导向槽;42、导向块;5、限位组件;51、限位槽;52、弹性凸起;521、滑动部;522、限位部;53、限位凸起;54、第二弹性件;55、第二安装块;6、开口;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颌骨架咬合验证设备,包括有用于安装牙颌模型2的颌骨架1,颌骨架1包括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上颌骨架11和下颌骨架12,而牙颌模型2包括有上牙颌模型21和下牙颌模型22,且上牙颌模型21和下牙颌模型22分别与相对应的上颌骨架11和下颌骨架12可拆卸连接,以达到便于测试人员更换不同牙颌模型2进行咬合力测试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上述上颌骨架11和下颌骨架12上下分体设置,两者之间连接有两支板13,且两支板13竖直设置。下颌骨架12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支板13一体成型,而上颌骨架11与两支板13之间穿设有转动轴14,上颌骨架11与支板13实现转动配合,且上颌骨架11与下颌骨架12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两者竖直间距的微调机构15。结合图1所示,测试人员将牙颌模型2固定于颌骨架1上,转动上颌骨架11以使上牙颌模型21与下牙颌模型22相咬合,使用者在上颌骨架11与下颌骨架12之间咬合用于记录咬合齿痕的基板,基板上可附着有软蜡片或自凝树脂,并调节微调机构15,模拟牙齿咬合状态,采集牙颌模型2的咬合齿痕,以便于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测试。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上述上颌骨架11包括有用于固定上牙颌模型21的上安装板111,上述下颌骨架12包括有用于固定下牙颌模型22的下安装板121,且上安装板111与下安装板121平行设置。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安装板111与下安装板121上均开设有三插接孔16,三插接孔16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上安装板111与下安装板121上的插接孔16一一对应开设;上述上牙颌模型21与下牙颌模型22上均延伸设置有与插接孔16插接配合的插接轴23,且上安装板111的插接孔16内设置有用于锁定插接轴23的锁定装置3,从而实现固定牙颌模型2的目的。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锁定装置3包括有开设于插接轴23上的锁定孔31以及用于与锁定孔31插接配合的锁定销32,且上安装板1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锁定销32插入锁定孔31的驱动组件33。结合图6和图7所示,驱动组件33包括有水平开设的滑槽331,滑槽331内设置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第一弹性件332,可采用弹簧作为第一弹性件332,第一弹性件332可驱动锁定销32沿滑槽331滑动并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1内;

为了便于使用者更换和后期维护第一弹性件332,上述滑槽331一端与插接孔16相连通,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块34,且第一安装块34与上安装板11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一弹性件332一端连接于锁定销32端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块34上。

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上述滑槽33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锁定销32运动的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包括有设置于滑槽331内壁上的弹性凸起52以及设置于锁定销32上的限位凸起53。结合图6所示,上述滑槽331向上延伸并形成开口6,且锁定销32上螺纹连接有手柄7,手柄7沿开口6穿设出滑槽331。当需要更换牙颌模型2时,使用者可通过手柄7推动限位凸起53与弹性凸起52卡接配合以限制锁定销32运动,以便于使用者取出上牙颌模型212;当需要锁定上牙颌模型212时,使用者推动手柄7,限位凸起53与弹性凸起52即可解除卡接配合。

如图9所示,上述滑槽331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51,结合图8所示,上述弹性凸起52包括有用于与限位槽5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521以及用于与限位凸起53配合使用的限位部522,且限位槽5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部521沿限位槽51滑动的第二弹性件54,可采用弹簧作为第二弹性件54。结合图3和图7所示,当第二弹性件54驱动滑动部521沿限位槽51滑动直至弹性凸起52与限位槽51的槽口相卡接时,限位部522凸出限位槽51的槽口,第一弹性件332驱动限位凸起53抵接于弹性凸起52,但不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54的弹性力,即不能将弹性凸起52压回限位槽51内,进而实现弹性凸起52与限位凸起53的卡接配合;而当使用者拉动手柄7时,即可将弹性凸起52压回限位槽51内,进而实现弹性凸起52与限位凸起53的解锁作业;

为了便于使用者更换和后期维护第二弹性件54,上述限位槽51一端与滑槽331相连通,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块55,且第二安装块55与上安装板111底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弹性件54一端挂接于滑动部521上,另一端挂接于第二安装块55上。

结合图7和图10所示,上述滑槽331内设置有导向组件4,导向组件4包括有开设于滑槽331内壁上的两导向槽41以及设置于锁定销32上的两导向块42,两导向块42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导向槽41内并与其滑动配合。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使用者先通过插接轴23和插接孔16实现下牙颌模型22与下安装板121的固定,再进行上牙颌模型21与上安装板111的固定,固定时先推动手柄7以使锁定销32缩回滑槽331内,锁定销32通过限位凸起53和弹性凸起52实现锁定,再将上牙颌模型212的插接轴23插入相对应的插接孔16内,最后反向推动手柄7以使弹性凸起52与限位凸起53相分离,第一弹性件332驱动锁定销32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1内,进而实现对上牙颌模型212的锁定,并完成整个安装固定过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