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873发布日期:2019-02-22 22:1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灸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保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灸疗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灸疗装置主要是利用人体对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具有特征吸收的特点,当人体吸收远红外线后,不仅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细胞组织产生共振,使生物分子处于较高的振动能级,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发挥理疗作用,实现对局部症状的改善。当在红外线灸疗部位涂覆含有中药成分的膏、霜或贴等,红外线还可以很好的促进药物导入和吸收,其涉及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用保健、中医体质调理、治未病与亚健康干预、疼痛缓解等。在使用时,通过对穴位、经络或症状部位进行红外线的照射,改善照射部位血液循环、激活分子活性,从而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等目的。

目前红外线灸疗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式和手持式,其中固定式的红外灸疗装置称为红外线治疗仪,主要是有支架和灯头组成,通过调整灯头对固定部位进行照射和灸疗,这种装置一次只能完成一个部位的理疗,不能用于对经络疏通理疗,而且在照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便,需要提前对照射部位施加药液或药膏,药效绝大多数被加热后挥发掉。而手持式红外线灸疗装置大多是在震动和电流刺激的基础上附加红外线作用,也需要提前涂覆施加药液或药膏,该红外线灸疗装置,因为药液涂覆的问题,需要另外的操作,包括操作后的清洁等,而且由于药液多具有挥发性,提前涂覆药液会降低药液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灸疗装置,能够在灸疗的同时涂覆药液,且有助于药液渗透吸收,提高利用率,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灸疗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头部设置有用于灸疗的发热部件,所述舱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发热部件电连接的控制部件,所述舱体内部容纳有药液容器,所述药液容器的加药口位于所述舱体的尾部,所述药液容器利用管路连接至位于所述舱体的头部的药液出口,所述舱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开关的药液控制部件。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发热部件为红外线发热体。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药液出口位于所述发热部件上。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药液出口位于所述发热部件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红外线发热体为碳化硅发热体、锆英砂发热体、石英玻璃发热体、微晶玻璃发热体、陶瓷发热体、碳晶发热板发热体、碳纤维板发热体、聚酯薄膜发热体、石墨烯薄膜发热体、合金电阻丝发热体、碳纤维电阻丝发热体、电阻膜发热体或导电陶瓷发热体。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电源插口、用于调节所述发热部件的温度的温控按键和控制电路。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电源插口为交流电插口。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电源插口为可充电电源插口,且连接有可充电电源。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可充电电源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优选的,在上述灸疗装置中,所述药液出口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灸疗装置,由于所述舱体内部容纳有药液容器,所述药液容器的加药口位于所述舱体的尾部,所述药液容器利用管路连接至位于所述舱体的头部的药液出口,所述舱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开关的药液控制部件,因此能够在灸疗的同时涂覆药液,且有助于药液渗透吸收,提高利用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灸疗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灸疗装置,能够在灸疗的同时涂覆药液,且有助于药液渗透吸收,提高利用率,效果更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灸疗装置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灸疗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舱体1,该舱体为手持式的,便于用户一只手就可以拿着进行操作,所述舱体1的头部设置有用于灸疗的发热部件2,该发热部件在发热的同时会发射包括红外线在内的对人体有益的光线,可控制其表面温度在35℃至80℃之间,所述舱体1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发热部件2电连接的控制部件3,该控制部件可用于对发热部件的温度进行调节以及充电控制和开关机,所述舱体1内部容纳有药液容器4,其内部容纳的可以是所需的中药液体,所述药液容器4的加药口41位于所述舱体1的尾部,所述药液容器4利用管路42连接至位于所述舱体1的头部的药液出口43,所述舱体1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42开关的药液控制部件44,可以利用按键式的药液控制部件来压迫具有弹性的管路实现药液的是否流出和流量大小,这样就足以保证对人体相关部位进行加热的同时涂覆药液,避免药液提前涂覆引起的挥发问题,不再产生浪费,而且这样带来的灸疗效果更好。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灸疗装置,由于所述舱体内部容纳有药液容器,所述药液容器的加药口位于所述舱体的尾部,所述药液容器利用管路连接至位于所述舱体的头部的药液出口,所述舱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路开关的药液控制部件,因此能够在灸疗的同时涂覆药液,且有助于药液渗透吸收,提高利用率,效果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发热部件2为红外线发热体。

需要说明的是,该红外线发热体能够发射对人体有益的红外线,当人体吸收红外线后,不仅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细胞组织产生共振,使生物分子处于较高的振动能级,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发挥理疗作用,实现对局症状的改善促进药物导入和吸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药液出口43位于所述发热部件2上。

在这种情况下,药液从发热部件上流出来,一旦流出来就会被发热部件所加热,没有挥发的机会,因此药液渗透的更充分,当然这也仅仅是优选方案之一,其实还可以将药液出口设置在发热部件的边缘或者其他位置,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三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药液出口43位于所述发热部件2的中间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无论将发热部件向哪个方向移动,均能保证药液从中间流出并被及时加热,这样涂覆更均匀,效果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二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红外线发热体为碳化硅发热体、锆英砂发热体、石英玻璃发热体、微晶玻璃发热体、陶瓷发热体、碳晶发热板发热体、碳纤维板发热体、聚酯薄膜发热体、石墨烯薄膜发热体、合金电阻丝发热体、碳纤维电阻丝发热体、电阻膜发热体或导电陶瓷发热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热体均能够在加热状态下发射红外线,从而便于人体对药液的吸收,当然这仅仅是优选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发热体,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至第五种灸疗装置中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控制部件3包括电源插口31、用于调节所述发热部件2的温度的温控按键32和控制电路33。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源插口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选择,以适用不同的电源形式,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六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电源插口31为交流电插口。

在这种方案中,就可以将灸疗装置插入交流电电源上,实现不间断的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六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电源插口31为可充电电源插口,且连接有可充电电源34。

在这种情况下,就保证灸疗装置具有足够好的移动性,便于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灸疗,更加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八种灸疗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可充电电源34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这些种类的可充电电源体积都不大,可放置于舱体的内部,当然这些只是优选方案,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电池,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灸疗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至第五种灸疗装置中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药液出口43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当药液出口为一个时,优选的设置于发热部件的中间位置,而当药液出口为两个时,优选的相对于发热部件的中间位置左右对称,从而使药液的流出更为均匀,保证涂覆药液的效果足够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