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621发布日期:2019-05-31 21:4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保健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中风、手术等原因导致需要长期全身康复训练的偏瘫病人达1500多万人。为了缓解病人病痛及看护人员的负担,各种康复训练仪器应运而生,其中目前主流的康复病床主要应用于医院中。一方面康复床大都忽略了对手部的康复训练,训练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康复床价格高且体积较大,难以移动,不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该康复床应具有价格低廉、功能全面、适合家庭使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包括床架,床架上分别设置背板、支撑板、大腿板、小腿板以及用于驱动背板与大腿板的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手臂运动机构;所述动作机构的电机与手臂运动机构的电动推杆分别通过控制器连通电源。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床架侧面的支架、一端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铰接在支架顶部的小臂固定套、固定在支架上用于向上顶推小臂固定套的电动推杆;所述小臂固定套的铰接端靠近背板设置。

所述小臂固定套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两侧的挡板;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设置有用于顶推底板的滚动轴承。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通过折叠支架安装在床架两侧;所述折叠支架中,固定杆竖直固定在床架上,折叠杆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杆顶部,铰接轴线垂直于床架的长度方向;斜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固定杆铰接并且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折叠杆连接,铰接轴线平行于折叠杆的铰接轴线;所述支架固定在折叠杆上。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上设置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小臂固定套侧板上的滑槽、可转动地铰接在支架上的摆杆、垂直固定在摆杆上且水平穿过滑槽的横杆、可转动地定位在横杆上的按摩轮;所述摆杆的铰接轴线、横杆的长度方向以及小臂固定套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背板、支撑板、大腿板、小腿板依次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支撑板固定在床架上,小腿板的末端可水平滑动地定位在床架上;所述背板、大腿板、小腿板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床架的长度方向。

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固定在床架上的底座、平行固定在底座上的两条光轴、可沿着光轴滑动的滑块、可转动地定位在底座上并与光轴平行的丝杠、与丝杠配合的螺母、与螺母及滑块固定的滑板、驱动丝杠转动的电机、底端铰接在滑板上的推杆;所述背板与大腿板下方各设置一个动作机构,推杆的顶端可转动地铰接在背板或大腿板的底面;所述光轴的长度方向与床架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垂直于推杆的铰接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对人体的躯干与四肢进行多种方式的康复训练,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实时调整训练的强度、幅度与频率,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疾病康复,使病人获得更好的康复保健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成本较低、操作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大腿板与小腿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手臂运动机构、折叠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全身智能康复床,包括床架9,床架顶面设置背板11、支撑板12、大腿板13、小腿板14,床架两侧设置手臂运动机构,床架内部设置动作机构、控制模块与电源。

所述背板、固定床板、大腿板、小腿板依次可转动地铰接在一起并且铰接轴线相互平行,支撑板与床架固定,小腿板的末端则通过滑轮(图4中15所示位置)可水平滑动地定位在床架上(滑动方向平行于床架的长度方向)。

所述动作机构用于驱动背板与大腿板运动。如图2所示,所述动作机构包括固定在床架上的底座71,两条光轴72平行布置并且水平固定在底座上,与光轴平行的丝杠74可转动地定位在底座上,滑块73可沿着光轴水平滑动,螺母75与丝杠啮合,滑板76与螺母、滑块固定,推杆77的底端铰接在滑板上,推杆的顶端设置支撑轴78,电机驱动丝杠转动。

所述背板与大腿板下方各设置一个动作机构,这两个动作机构分别驱动背板或大腿板运动。如图3所示,位于背板下方的动作机构,推杆上的支撑轴可转动地铰接在背板底面,如图4所示,位于大腿板下方的动作机构,推杆上的支撑轴可转动地铰接在大腿板底面。所述光轴的长度方向与床架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垂直于推杆与支撑轴的铰接轴线。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包括支架2,小臂固定套3由底板31以及固定在底板两侧的挡板32组成并且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铰接在支架顶部,小臂固定套的铰接端靠近背板与支撑板的铰接位置,电动推杆4固定在支架上并且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设置滚动轴承41。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小臂固定套的铰接轴线,电动推杆伸出时可通过滚动轴承向上顶推小臂固定套的底板(小臂固定套向上转动),电动推杆缩回时小臂固定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回原位。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上设置按摩组件,包括设置在小臂固定套侧板上的滑槽33,摆杆51可转动地铰接在支架上,摆杆的顶端垂直固定着横杆52,横杆穿过小臂固定套上的滑槽并且横杆上还可转动地定位着若干按摩轮(图中省略)。所述摆杆的铰接轴线、横杆的长度方向以及小臂固定套的铰接轴线相互平行。小臂固定套转动时,可带动横杆沿着滑槽滑动,横杆滑动过程中可通过按摩轮对放在小臂固定套中的手臂进行按摩。

所述手臂运动机构通过折叠支架安装在床架两侧。所述折叠支架中,固定杆61竖直固定在床架侧面,折叠杆62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杆顶部,斜杆63的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固定杆上并且另一端通过卡扣64与折叠杆连接。所述折叠杆的铰接轴线与斜杆的铰接轴线互相平行并且垂直于床架的长度方向。所述手臂运动机构的支架固定在折叠杆上。展开状态时斜杆通过卡扣与折叠杆锁定使得折叠杆保持水平状态,手臂运动机构则立起在床架两侧,按下卡扣就可解开锁定状态使得手臂运动机构向下折叠。所述折叠支架一般采用K型折叠支架。

所述控制器包括K60核心控制板(带有MK60DN512ZVLL10芯片)与无线控制模块(包括L011单路部件与315MHZ单键遥控器)。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L011单路部件连接K60核心控制板,无线控制模块的单键遥控器用于远程控制,K60核心控制板分别连接动作机构的电机以及电动推杆,电源用于向动作机构的电机、电动推杆以及无线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K60核心控制板、L011单路部件、单键遥控器、电动推杆、折叠支架均可外购获得。

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状态时,背板、固定床板、大腿板、小腿板完全展开作为平直的床板,手臂运动机构向下折叠(节省空间并方便上下床)。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动作机构带动背板来回转动对人体躯干进行康复训练,动作机构还带动大腿板来回转动(同时带起小腿板)对人体腿部进康复运动,并且手臂运动机构带动小臂固定套来回转动对小臂进行康复训练,看护人员能够通过遥控器远程控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的速度、频率及时间,还可将背板、大腿板、小腿板调节至某一位置使得病人在休息时获得舒适的坐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