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641发布日期:2019-01-15 23: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蒸制。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材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锅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称为蒸制;目前中药药材的蒸制是将药材放置在蒸锅的篦子上进行蒸制的,现有的中药熏蒸设备的盛料容器为整体结构,导致药材在该容器中积压,减少了药材之间孔隙,影响蒸药的质量,而且,在药材的蒸制过程中,设备内的物料一般不能翻动,由于蒸汽的上升性,设备内顶端的物料会首先成熟,下端物料则欠火慢熟,这样不但影响药品质量,而且费时耗汽;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物料受热均匀、使用方便的中药熏蒸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物料受热均匀、使用方便的中药熏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熏蒸装置,它包括锅体,所述的锅体的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有支撑轴A和支撑轴B,所述的支撑轴A和支撑轴B旋转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轴B采用管状结构,所述的支撑轴B的右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所述的水箱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的锅体内的右端面的中心固定有导气筒,所述的导气筒的右端与支撑轴B相连,所述的导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A,所述的导气筒的外壁上沿导气筒的轴向设置有筛板,所述的筛板的外圆边缘固定在内胆体上,所述的内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B,所述的内胆体固定在锅体内侧面上且与锅体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的右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锅体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所述的锅体和内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窗口,所述的操作窗口内设置有密封门,所述的支撑轴A的左端连接有电机。

所述的筛板沿导气筒的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通气孔A和通气孔B的直径沿导气筒的轴向方向由左至右逐渐减小。

所述的加热管为电加热管且与加热器相连。

所述的筛板与导气筒和内胆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锅体内设置有多层筛板,蒸制中药时,通过操作窗口将物料放入相邻两筛板之间,然后将操作窗口内的密封门锁紧,由水箱内的加热管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和支撑轴B进入导气筒内,然后通过导气筒侧壁上的通气孔A进入内胆体与锅体之间的空腔并通过内胆体侧壁上的通气孔B进入内胆体内相邻两筛板之间,或者直接通过导气筒侧壁上的通气孔A进入内胆体内相邻两筛板之间,以对内胆体内的物料进行蒸制,最后余汽通过最左侧的筛板从锅体左端面上的排汽孔排出,在中药蒸制的过程中,电机带动锅体及锅体内的物料不断旋转,使得物料在锅体的内胆体内不停的翻转,从而保证物料均匀受热;本实用新型中锅体内的筛板将盛料空间分隔为多层,可以防止中药材在锅体内的积压,增大了中药材之间的孔隙,使得蒸汽能更好的进入中药材之间以提高蒸药质量,锅体左端面上的排汽孔处设置的压力控制阀可以对锅体内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物料受热均匀、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熏蒸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熏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 2、支撑架 3、导气筒 4、通气孔A 5、内胆体 6、通气孔B 7、筛板 8、电机 9、支撑轴A 10、压力控制阀 11、空腔 12、进气口 13、支撑轴B 14、旋转接头 15、进气管 16、水箱 17、加热管 18、加热器 19、密封门 20、操作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药熏蒸装置,它包括锅体1,所述的锅体1的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有支撑轴A9和支撑轴B13,所述的支撑轴A9和支撑轴B13旋转的设置在支撑架2上,所述的支撑轴B13采用管状结构,所述的支撑轴B13的右端通过旋转接头14连接有进气管15,所述的进气管15的另一端与水箱16相连,所述的水箱16内设置有加热管17,所述的锅体1内的右端面的中心固定有导气筒3,所述的导气筒3的右端与支撑轴B13相连,所述的导气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A4,所述的导气筒3的外壁上沿导气筒3的轴向设置有筛板7,所述的筛板7的外圆边缘固定在内胆体5上,所述的内胆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B6,所述的内胆体5固定在锅体1内侧面上且与锅体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空腔11,所述的空腔11的右端设置有进气口12,所述的锅体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0,所述的锅体1和内胆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窗口20,所述的操作窗口20内设置有密封门19,所述的支撑轴A9的左端连接有电机8。

本实用新型在锅体1内设置有多层筛板7,蒸制中药时,通过操作窗口20将物料放入相邻两筛板7之间,然后将操作窗口20内的密封门19锁紧,由水箱16内的加热管17对水箱内16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15和支撑轴B13进入导气筒3内,然后通过导气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A4进入内胆体5与锅体1之间的空腔11并通过内胆体5侧壁上的通气孔B6进入内胆体5内相邻两筛板7之间,或者直接通过导气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A4进入内胆体5内相邻两筛板7之间,以对内胆体5内的物料进行蒸制,最后余汽通过最左侧的筛板7从锅体1左端面上的排汽孔排出,在中药蒸制的过程中,电机8带动锅体1及锅体1内的物料不断旋转,使得物料在锅体1的内胆体5内不停的翻转,从而保证物料均匀受热;本实用新型中锅体内的筛板7将盛料空间分隔为多层,可以防止中药材在锅体1内的积压,增大了中药材之间的孔隙,使得蒸汽能更好的进入中药材之间以提高蒸药质量,锅体1左端面上的排汽孔处设置的压力控制阀可10以对锅体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物料受热均匀、使用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中药熏蒸装置,它包括锅体1,所述的锅体1的左右两端的中心位置分别连接有支撑轴A9和支撑轴B13,所述的支撑轴A9和支撑轴B13旋转的设置在支撑架2上,所述的支撑轴B13采用管状结构,所述的支撑轴B13的右端通过旋转接头14连接有进气管15,所述的进气管15的另一端与水箱16相连,所述的水箱16内设置有加热管17,所述的锅体1内的右端面的中心固定有导气筒3,所述的导气筒3的右端与支撑轴B13相连,所述的导气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A4,所述的导气筒3的外壁上沿导气筒3的轴向设置有筛板7,所述的筛板7的外圆边缘固定在内胆体5上,所述的内胆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B6,所述的内胆体5固定在锅体1内侧面上且与锅体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空腔11,所述的空腔11的右端设置有进气口12,所述的锅体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0,所述的锅体1和内胆体5的侧壁上设置有操作窗口20,所述的操作窗口20内设置有密封门19,所述的支撑轴A9的左端连接有电机8,所述的筛板7沿导气筒3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通气孔A4和通气孔B6的直径沿导气筒3的轴向方向由左至右逐渐减小,所述的加热管17为电加热管且与加热器18相连,所述的筛板7与导气筒3和内胆体5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锅体1内设置有多层筛板7,蒸制中药时,通过操作窗口20将物料放入相邻两筛板7之间,然后将操作窗口20内的密封门19锁紧,由水箱16内的加热管17对水箱内16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管15和支撑轴B13进入导气筒3内,然后通过导气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A4进入内胆体5与锅体1之间的空腔11并通过内胆体5侧壁上的通气孔B6进入内胆体5内相邻两筛板7之间,或者直接通过导气筒3侧壁上的通气孔A4进入内胆体5内相邻两筛板7之间,以对内胆体5内的物料进行蒸制,最后余汽通过最左侧的筛板7从锅体1左端面上的排汽孔排出,在中药蒸制的过程中,电机8带动锅体1及锅体1内的物料不断旋转,使得物料在锅体1的内胆体5内不停的翻转,从而保证物料均匀受热;本实用新型中锅体内的筛板7将盛料空间分隔为多层,可以防止中药材在锅体1内的积压,增大了中药材之间的孔隙,使得蒸汽能更好的进入中药材之间以提高蒸药质量,锅体1左端面上的排汽孔处设置的压力控制阀可10以对锅体1内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设备的安全;通气孔A4和通气孔B6的直径沿导气筒3的轴向方向由左至右逐渐减小,可以进一步保证不同筛板7之间的物料受热的均匀性;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物料受热均匀、使用方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