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024发布日期:2018-09-18 22:2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医院的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手术过程中更需要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而手术用血关系到患者生命,因此保障手术用血的快速与安全尤为重要。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若需要输血,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需要电话咨询血库管理人员是否有相应血型的血浆库存,血库管理人员进行血浆的查询,若有相应的血浆,通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前往血库取血浆给患者输血。

当前手术用血时,血浆的获取过程繁琐,确认血库是否有符合的血浆耗费时间过长,容易因耗费大量时间耽误患者的治疗,并且,血浆拿到后无二次确认血浆的步骤,容易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血浆拿错或用错的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以减少手术用血的获取时间,提高了手术用血的准确性,给患者的手术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手术室终端、血浆库存管理终端和标签扫描装置;

所述手术室终端,与所述血浆库存管理终端连接,用于发送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用血请求及接收所述血浆库存管理终端的反馈;所述手术室终端,还与所述标签扫描装置连接,用于利用所述标签扫描装置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检验进入手术室的血浆是否符合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用血请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通过手术室终端、血浆库存管理终端和标签扫描装置之间的通信,解决了手术用血时血浆的获取耗费大量时间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拿错或用错血浆的问题,减少了手术用血的获取时间,提高了手术用血的准确性,给患者的手术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术用血管理系统中手术室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手术用血管理系统中血浆库存管理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手术用血管理系统中标签扫描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术用血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输血的情况。如图1所示,该手术用血管理系统1具体包括:

手术室终端10、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和标签扫描装置30;

手术室终端10,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连接,用于发送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用血请求及接收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的反馈;手术室终端10,还与标签扫描装置30连接,用于利用标签扫描装置30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检验进入手术室的血浆是否符合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用血请求。

其中,手术室终端10是设置在手术室中,由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可设置在血库控制室中,方便血库管理者对其进行管理,当患者需要输血时,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通过手术室终端10完成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之间的通信,确定血库中是否有手术需要的血浆。优选的,手术室终端10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可通过Internet访问进行通信,例如,可以通过WIFI进行通信,在手术室终端10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内都安装无线网卡,通过外部的无线路由器进行通信。

手术室终端10还与标签扫描装置30进行连接,标签扫描装置30同样设置在手术室内,当医护人员取回手术需要的血浆包后,先通过标签扫描装置30扫描血浆包上的标签,从而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来检验是否是手术需要的血浆,优选的,手术室终端10与标签扫描装置30之间可以同手术室终端10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之间的通信方式相同,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信,例如,扫描装置30通过光纤、网线等连接在手术室终端10上进行通信。

每份血浆包都设有标签,血浆包上的标签存储的血浆包的信息(即标签信息)包括:血浆包编号、血型、该血浆包的血量、采血日期、失效日期、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等。优选的,血浆包上的标签可以是电子标签、二维码或条形码等,标签种类的不同导致标签扫描装置30也不同,例如当标签为射频电子标签时,标签扫描装置30可以是电子标签的射频读取器;当标签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时,标签扫描装置30可以是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扫描枪。

本实施例的手术用血管理系统,通过手术室终端、血浆库存管理终端和标签扫描装置之间的通信,解决了手术用血时血浆的获取耗费大量时间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拿错或用错血浆的问题,减少了手术用血的获取时间,提高了手术用血的准确性,给患者的手术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手术室终端1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如图2所示,对应于手术室终端10与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进行通信的过程,手术室终端10包括: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用血请求发送模块102和反馈信息接收模块103。

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用于输入用血请求。

其中,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可以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医护人员通过其手动输入用血请求;还可以是语音接收设备直接接收医护人员的语音用血请求,例如,医护人员对着麦克风讲出用血请求,这样更加节省用血请求的输入时间,从而减少手术用血的获取时间。用血请求包括:所需要的血型和用血量。优选的,当手术患者有特殊要求时,用血请求中还包括推送消息,用于推送患者的信息和需要的血浆的详细信息,例如,有些患者不能用患有某种疾病的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或者需要输的血不是全血而是血小板或洗涤红细胞时,此时用血请求中不但包含所要的血型和用血量,还包括患者的信息和需要的血浆的详细信息。

用血请求发送模块102,连接至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用于将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输入的用血请求发送给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由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进行所需血浆的查找。

反馈信息接收模块103,连接至用血请求发送模块102,用于接收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发送的反馈信息。

其中,反馈信息是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针对用血请求查找是否有需要的血浆后发送的回复消息,例如,反馈信息可以包括:是否有所需要的血浆;如果没有足量血浆,还差多少血量;提示其他获取渠道等,具体的,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可以与其他地方的血浆库存管理终端联网通信,及时获取其他地方的血浆库存情况,从而在血量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就近获取所需血浆。优选的,接收的反馈信息可以是通知消息,例如:在手术室终端10上自动弹出窗口提示信息“有需要的血浆,正在派送中”;也可以是语音消息,例如:手术室终端10上的语音播放设备发出语音提示“有需要的血浆,正在派送中”。

对应于标签扫描装置30与手术室终端10进行通信的过程,上述手术室终端10还包括:标签信息接收模块104、结果匹配模块105、显示模块106。

标签信息接收模块104,用于接收标签扫描装置30发送的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

其中,为了保障手术用血的准确性,当需要的血浆包进入手术室后,不能立即使用,要先通过标签信息接收模块104接收标签扫描装置30发送的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将接收的标签信息与输入的用血请求进行匹配,具体的匹配操作由结果匹配模块105执行,以实现出库血浆包的二次确认,降低血浆拿错或用错的风险,为用血安全提供保障。

具体的,结果匹配模块105,连接至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与标签信息接收模块104,用于对比手术室终端10发送的用血请求与标签扫描装置30发送的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

显示模块106,连接至结果匹配模块105,用于显示用血请求和标签信息的匹配结果。

其中,显示模块106可以是手术室终端10上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匹配结果,例如,显示屏上会显示“血浆包正确”或“血浆包错误”。优选的,当匹配不成功时,会发出报警提示,用于警示医护人员不要用此血浆包给患者输血,例如可以通过弹框消息、语音、灯光或其任意组合进行报警提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如图3所示,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包括: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血请求接收模块202、反馈信息发送模块203。

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存储血库中各血浆包的信息及各血型的总血量。

其中,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存储的各血浆包的信息与各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一致,包括:血浆包编号、血型、该血浆包的血量、采血日期、失效日期、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等。各血型的总血量是指血库中各种血型总的血量统计情况。

用血请求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手术室终端10发送的用血请求。

反馈信息发送模块203,连接至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与用血请求接收模块202,用于在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查找是否有符合用血请求的血浆之后,向手术室终端10发送反馈信息。

通过上述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血请求接收模块202和反馈信息发送模块203,配合手术室终端10,能够自动快速匹配患者血型,确定血库中是否有手术需要的血浆,提示库存情况。

由于血库中的血浆包入库、出库更新频繁,为了更好的对血库中的血浆包进行管理,上述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还包括:血浆信息录入模块204和血浆信息更新模块205。

血浆信息录入模块204,连接至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向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录入血浆包的信息。

其中,当有新的血浆包入库时,血浆信息录入模块204,会将新入库的血浆包中的血浆信息录入到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优选的,血浆包的信息包括:血浆包编号、血型、该血浆包的血量、采血日期、失效日期、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等。

血浆信息更新模块205,连接至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根据血浆包入库、出库情况实时更新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对应的血浆包的信息及对应血型的总血量。

其中,对应的血浆包的信息和对应血型的总血量是指入库、出库的血浆包的信息和入库、出库后血型的总血量。对其进行实时的更新,保证了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可以通过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制作可读标签,可读标签中存储有对应血浆包的信息,从而利用可读标签实现血浆包的二次确认。具体的,上述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还包括:标签输出模块206和/或标签信息录入模块207。

标签输出模块206,连接至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根据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存储的信息输出对应于血浆包的标签。其中,标签输出模块206适用于血浆包上的标签为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情况,例如,当有新的血浆包入库时,标签输出模块206根据该血浆包的信息输出存储有该血浆包信息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标签,将二维码或条形码标签贴于该血浆包上。在实际应用中,标签输出模块206可以是打印模块,直接打印出存储有血浆包信息的二维码或条形码。

标签信息录入模块207,连接至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用于建立与预设标签的连接,并根据血浆信息存储模块201中存储的信息向预设标签中录入血浆包的信息。

其中,标签信息录入模块207适用于血浆包上的标签为电子标签的情况,预设标签是指待录入信息的电子标签,标签信息录入模块207可以是射频写入器,例如,当有新的血浆包入库时,将带有电子标签的血浆包放到射频写入器中,就会自动将该血浆包中的血浆信息写入到血浆包上的电子标签中。优选的,当血浆包上的标签为电子标签时,该电子标签可以重复使用,例如,当带有电子标签的血浆包中的血浆使用完毕后,可以擦除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该电子标签还可以录入新的血浆包中的血浆信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标签扫描装置30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如图4所示,标签扫描装置30包括: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和标签信息发送模块302。

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用于扫描进入手术室的血浆包上的标签,以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

其中,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可以是标签扫描装置30上的扫描枪,或者是标签扫描装置30上的射频读取器,例如,当血浆包上的标签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时,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为扫描枪,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当血浆包上的标签为射频电子标签时,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为射频读取器,通过读取射频电子标签获取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

标签信息发送模块302,连接至标签信息获取模块301,用于向手术室终端10发送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以供手术室终端10进行血浆包的二次确认。

示例性的,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用血时,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室终端10的用血请求输入模块101输入用血请求,手术室终端10会将此用血请求发送至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血浆库存管理终端20根据接收到的用血请求进行所需血浆的查找,并将查找后的反馈信息发送给手术室终端10,当反馈信息为有符合要求的血浆时,血库的管理人员开始安排血浆包的出库,同时,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前往血库取回血浆包,从而大大减少了手术用血的获取时间。当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取回血浆包后,需要先通过标签扫描装置30对进入手术室的血浆包上的标签进行扫描,并将获取的血浆包上的标签信息发送给手术室终端10,手术室终端10通过将标签信息与用血请求匹配后,显示匹配结果,只有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才能给患者使用,提高了用血的准确性,给患者的手术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