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4141发布日期:2019-02-22 22:1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给小儿喂药,小儿的药物大都是以颗粒制剂为主,在给小儿喂药时,大多是将颗粒制剂带入杯子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再用筷子搅拌溶解,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有的药物是片状的,需要弄碎之后服用,在碎药过程中十分麻烦,并且容易造成药物的浪费,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CN 204395013 U”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给药装置,包括瓶体,其特征是在瓶体下侧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下侧设有固定支撑腿,固定支撑腿下侧设有活动支撑腿,活动支撑腿和固定支撑之间连接处设有升降固定螺母,活动支撑腿下侧设有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下侧设有固定支撑脚,固定支撑脚下端设有减震防滑脚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药物浪费,可以方便快捷快速的给小儿进行喂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该儿科护理用给药装置采用单瓶体,保温效果差,有些药物不适合反复加热,儿童患者由于依从性差,常会抵触治疗,一些药物无法及时的服用,再次加热会使药物失效,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本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的透明竖直内筒体与透明竖直外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出液管与竖直过管之间为螺纹连接,竖直过管与透明竖直内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拆解本儿科给药辅助装置,对其进行清洗处理,而且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包括:

底座板,其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储能电源并且其槽口设置有槽盖板;

给药辅助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表面且上端开口的透明竖直外筒体、套设在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内且呈倒锥形的透明竖直内筒体、容置在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内且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的下端连接的竖直过管以及出液管,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的外筒壁设置有把手,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的外筒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的内筒壁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输出端朝下且与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可拆卸设置有竖直搅拌杆,并且所述竖直搅拌杆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棒,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的外筒壁设置有容量刻度线,其内筒壁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的加热体,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竖直过管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并且其上端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竖直过管的外管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出液孔,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的外筒壁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液孔相对的第二出液孔,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出液孔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出液孔连接,并且所述出液管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设有带有给药嘴的柔性给药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的下端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底座板为硅胶底座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竖直过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竖直过管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和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均由高硼硅玻璃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是,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所述上盖板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可拆卸地设置有孔塞。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效率很高、应用灵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通过设置透明竖直外筒体和透明竖直内筒体,透明竖直外筒体和透明竖直内筒体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温效果;并且透明竖直内筒体呈倒锥形的,这样药物不会在其内壁存留。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中的透明竖直内筒体与透明竖直外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出液管与竖直过管之间为螺纹连接,竖直过管与透明竖直内筒体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的拆解本儿科给药辅助装置,对其进行清洗处理,而且便于更换损坏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1-底座板;102-第一凹槽;103-储能电源;104-槽盖板;105-第二凹槽;201-透明竖直外筒体;202-透明竖直内筒体;203-竖直过管;204-出液管;205-把手;206-上盖板;207-搅拌电机;208-竖直搅拌杆;209-搅拌棒;210-柔性给药管;211-给药嘴;2011-第二出液孔;2021-加热体;2022-通孔;2031-第一出液孔;2041-单向阀;2051-防滑套;2061-进液孔;2062-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儿科给药辅助装置,包括:

底座板101,其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内设置有储能电源103并且其槽口设置有槽盖板104;

给药辅助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板101上表面且上端开口的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套设在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内且呈倒锥形的透明竖直内筒体202、容置在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内且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的下端连接的竖直过管203以及出液管204,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的外筒壁设置有把手205,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的外筒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的内筒壁密封连接,以使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10,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上盖板206,所述上盖板206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输出端朝下且与所述储能电源103电连接的搅拌电机207,所述搅拌电机207的输出端可拆卸设置有竖直搅拌杆208,并且所述竖直搅拌杆208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棒209,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的外筒壁设置有容量刻度线,其内筒壁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所述储能电源103电连接的加热体2021,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的下端设置有通孔2022,所述竖直过管203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并且其上端与所述通孔2022连接,所述竖直过管203的外管壁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出液孔2031,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的外筒壁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液孔2031相对的第二出液孔2011,所述出液管20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出液孔2011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出液孔2031连接,并且所述出液管204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单向阀2041,所述出液管204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设有带有给药嘴211的柔性给药管210。

所述底座板10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05,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的下端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05内。

所述底座板(101)为硅胶底座板。

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与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出液管204与所述竖直过管203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竖直过管204与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之间为螺纹连接。

所述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和所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均由高硼硅玻璃制成。

所述把手205上设置有防滑套2051。

所述上盖板206设置有进液孔2061,所述进液孔2061可拆卸地设置有孔塞206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科给药辅助装置时,先将单向阀2041闭合,再打开上盖板206或者将孔塞2062从进液孔2061拔出,把常温水加入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内,加热体2021和储能电源103电连接,医护人员启动加热体2021,加热体2021对常温水进行加热,医护人员再将药物加入到透明竖直内筒体202内,对于一些味道苦涩的药物,医护人员可以加入一些糖粉或其他料液,以中和苦涩味药物。医护人员启动搅拌电机207,搅拌电机207驱动搅拌杆208转动,搅拌杆208带动多个搅拌棒209转动,将药物和水进行充分的搅拌融合,由于本儿科给药辅助装置采用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和透明竖直内筒体202,透明竖直外筒体201和透明竖直内筒体202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10,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长时间的保持药物的温度,医护人员将药嘴211放在患者的口中,使患者含住给药嘴211,医护人员打开单向阀2041,使得药物缓慢的流入患者的口中服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