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热力负压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0679发布日期:2019-03-19 21:3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中医热力负压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保健设备,具体是一种中医热力负压罐。



背景技术:

中医热力负压罐(简称负压罐),中药竹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流传民间两千多年。中药竹罐疗法的治疗原理是用中药液浸泡竹罐,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可以在水中瞬时润胀,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快速吸收并储存水份及药物,将竹罐煮沸利用热力吸拔于治疗部位,以疏通气机,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的目的,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头痛等疾病。药罐疗法集拔罐、热疗、药疗与一身,自古以来就被众多医家所推崇。

传统中药竹罐疗法是先把竹罐放在中药锅内煮沸,竹罐体温度达100℃,竹罐口温度不易掌握,操作方法繁锁,不安全,取出外罐时温度不易把控容易烫伤,使用十分不便,导致现代医院几乎不用,流传民间两千多年的传统中药竹罐疗法快要失传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热力负压罐采用内胆循环加热创新结构,实现竹罐双体双温,应用电磁弹射技术,一钮弹出双罐,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中医热力负压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罐水冷温控器、竹罐电磁弹射器、内胆循环加热器、中药煮沸控制器、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和电脑控制系统;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的中药煮沸控制器通过泵和管路连接内胆循环加热器,所述的内胆循环加热器喷出高温中药液持续加热竹罐内胆,外壳不加热;

竹罐水冷温控器包括设置在竹罐罐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探测竹罐罐口温度并由竹罐水冷温控器对竹罐罐口进行冷却至设定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安装在竹罐电磁弹射器内,竹罐内胆被内胆循环加热器加热至设定温度后由竹罐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出竹罐。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罐的罐口处设置磁阻尼圈,磁阻尼圈有磁阻尼作用防止负压罐弹出。负压罐高温室内煮沸,通过电磁铁弹射出,负压罐磁阻尼圈有磁阻尼作用防止负压罐弹出,液晶面板控制就可出罐,简单方便控制热力负压罐全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罐水冷温控器包括冷水循环管路,布置在罐口处对罐口实施降温。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外壳为竹外壳,内胆为竹罐。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外壳粘贴变色彩色液晶示条,显示外壳温度。外壳温度一目了然,防止烫伤。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罐电磁弹射器包括两个罐槽,一次弹射出两个竹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竹罐分为外壳和内胆,煮沸中药液由泵送进内胆循环加热器,喷出高温中药液持着加热竹罐内胆,外壳不加热。竹罐温度由电脑控温实现双体双温,防止烫伤。竹罐外壳由竹罐水冷温控器循环竹罐口部冷却,温度传感器探头控制水泵注水量方法降低温度解除难题,竹罐口温度达≤ 45℃,自动出罐。

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胆循环加热创新结构,实现竹罐双体双温,应用电磁弹射技术,一钮弹出双罐,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竹罐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竹罐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竹罐循环加热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竹罐内胆循环加热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竹罐内胆循环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中医热力负压罐,包括液体输送控制器1、中药煮沸控制器2、药液循环输送回流系统3、单向阀门4、盖板立放组件9、竹罐水冷温控器10、竹罐电磁弹射器7、内胆循环加热器6、双体双温负压竹罐8和电脑控制系统;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包括外壳16和内胆15,所述的中药煮沸控制器2通过高温水泵5和管路连接内胆循环加热器6,内胆循环加热器喷出高温中药液持续加热竹罐内胆,外壳不加热。

竹罐冷风冷温控器包括设置在竹罐罐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探头探测竹罐罐口温度并由竹罐水冷温控器对竹罐罐口进行冷却至设定温度。

如图6-8所示,所述的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安装在竹罐电磁弹射器的竹罐座桶13内,竹罐内胆被内胆循环加热器加热至设定温度后由竹罐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出竹罐。负压罐的罐口处设置磁阻尼圈18,磁阻尼圈有磁阻尼作用防止负压罐弹出。竹罐水冷温控器包括冷水循环管路,布置在罐口处对罐口实施降温。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外壳为竹外壳16,内胆15为竹罐。竹罐中心设置进液管12,两侧设置循环回流管11,还包括升降滑块13。所述的竹罐中上部设置液体回流孔14,所述竹罐的顶部设置高温喷口17。

双体双温负压竹罐外壳粘贴变色彩色液晶示条,显示外壳温度。竹罐电磁弹射器包括两个罐槽,一次弹射出两个竹罐。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1)开启电源开关:检查负压罐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动转,设定好温度(℃),符合患者拔罐治疗要求。

(2)按启进竹罐键:竹罐从进口放入内胆循环加热器,竹罐位置检测光控组件检测到竹罐计数放下个竹罐,按顺序放入,放满为止。

(3)按启温度按键:检查内胆循环加热器温度≤100℃,″内胆循环加热器″在闪动,表示煮沸时间到。

(4)按启出竹罐键:显示″风冷水冷温度≤45℃″在闪动,表示安全、不会烫伤可以出罐。

(5)双体负压竹罐:移动竹罐时注意竹罐内胆高温水滴,甩干竹罐内胆高温水滴,防止烫伤患者。

(6)准备热力拔罐:注意竹罐口温度液晶变温标识,防止烫伤患者。

(7)验证竹罐温度:5、6操作无误竹罐口温度在≤45℃,对准穴位进行拔罐动作。

(8)为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本机具有监控显示,当温度过高时可使用手动保护装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