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902发布日期:2019-02-01 20:0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ERCP置入一体式胆道塑料支架患者中,因胆管开口扩张过大或胆管疾病形成胆道过度扩张,造成置入式胆管支架过度深入胆管内,其支架开口保护飞机头端也嵌顿进胆管内,造成塑料胆管支架作用效果下降,无法起到胆汁外引流作用(注明:此现在非普遍现象,但存在,属少量个案)。原本一体式塑料胆道支架置入后半年左右可经十二指肠镜用异物钳或圈套器夹住支架留在胆管开口外部分取出。现因塑料支架整体缩进胆管内,对于使用普通常规器械取出造成很大困难,因此针对此项个案性事件,临床急需一种能够伸入胆管内的器械进行有效抓取一体式胆道塑料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包括套管和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胶支架的导丝,所述导丝位于套管内,套管内设有供导丝穿插的导丝孔端,所述套管的前端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套,导丝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套,且套管的前端还设有阻挡导向套移动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与套管固定连接形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的前端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胶支架的整圈直径大小为直径4~8mm。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导丝贯穿的第一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上设有供导丝贯穿的第二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为塑料材质或尼龙绳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的管径为0.35英寸。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通过导丝的两端穿插在套管的前端形成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料支架圆形套,套取后通过手部拉动导丝的一端将胆管塑胶支架束紧,从而将其整体拖出胆管,导向套的设计,能够增加推进力度,从而减少导丝进入胆管的用时;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伸入胆管内进行抓取胆道塑料支架,从而方便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套管1,导丝2,导丝孔端3,导向套4,限位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结构的胆总管内取异物装置,包括套管1和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胶支架的导丝2,所述导丝2位于套管1内,套管1内设有供导丝2穿插的导丝孔端3,所述套管1的前端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套4,导丝2的两端均贯穿导向套4,且套管1的前端还设有阻挡导向套4移动的限位块5,该限位块5与套管1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套管1内设有防止抽离塑胶支架时营养液从导丝孔端3内回流的瓣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导丝2的两端穿插在套管1的前端形成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料支架圆形套,套取后通过手部拉动导丝2的一端将胆管塑胶支架束紧,从而将其整体拖出胆管,导向套的设计,能够增加推进力度,从而减少导丝进入胆管的用时;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伸入胆管内进行抓取胆道塑料支架,从而方便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

所述导丝2的前端用于套取胆管内的塑胶支架的整圈直径大小为直径4~8mm,开口直径小,较普通最小规格小一半,便于在胆道内使用。

所述导丝2的横截面呈方形或圆形。

所述限位块5上设有供导丝2贯穿的第一通槽。

所述导向套4上设有供导丝2贯穿的第二通槽。

能够在拉动导丝2的情况下且能够固定导丝2。

所述导丝2为塑料材质或尼龙绳材质,从而在不损伤胆管内壁的情况下,且能有效套取胆管支架。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相应的手柄和导丝进行操作,手柄的形式不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