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显影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833发布日期:2019-02-01 20:0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影像显影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器,尤其是一种影像显影穿刺定位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辅助定位系统有机械式或计算机辅助方式,前者使用不方便、消毒不易,后者价格昂贵,并且需要和CT等影像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穿刺是将针体由外向内微创刺入目标位置,是医疗诊疗活动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十分常见。如:蛛网膜下腔穿刺、脑室穿刺、腰椎穿刺、胸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肝肾膀胱子宫穿刺、血管穿刺、病变小结节穿刺、造影血管穿刺等等。

穿刺能实施各种造影及病理诊断、取样活检化验、输液容量治疗,还能实施一些微创治疗甚至手术。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微创手术的大量普及,穿刺技术避免大大增加,或许多年以后,大切口手术将被穿刺微创手术替代。

穿刺操作是否成功由穿刺点、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深度的三个要素决定。穿刺点可以通过设定标记物准确获得,穿刺深度可以直接测量获得,而穿刺角度往往较难较难掌握。目前临床穿刺常常需经过多次试穿才能获取成功,不仅使手术效率下降,还给病人带来创伤和痛苦。

目前最多采用人工估算角度进行穿刺,该方式穿刺的成功率与医生的经验、病灶位置的复杂程度有很大关系,如何方便又很精确地确定穿刺针角度,直接影响到诊断治疗的效果和医疗安全问题。遇到困难的穿刺,常常以失败告终。

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临床需要能帮助医生穿刺定位的工具,使穿刺开始前就能对穿刺的角度方位精确定位,给穿刺角度调整提供依据。当穿刺在造影条件下进行时,能在穿刺前对穿刺角度精准定位,确保穿刺一次成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影像显影穿刺定位器,其结构紧凑,能在无创的情况下实现准确定位,确保穿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影像显影穿刺定位器,包括呈弧形的定位引导体,所述定位引导体安装于引导体连接架上,通过引导体连接架能调节定位引导体的位置状态,定位引导体上设置允许穿刺针放置的定位导引管,所述定位导引管通过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与定位引导体连接配合,所述定位导引管通过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能沿定位引导体的弧度方向运动,且定位导引管在定位引导体上运动时,定位导引管的轴线能始终通过定位引导体的弧心。

所述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内导引管放置孔以及用于适配定位引导体与定位导引管运动定位的连接定位机构;

所述导引管放置孔在定位引导体内沿定位引导体的弧度方向分布;定位导引管通过导引管放置孔置于定位引导体内,且通过连接定位机构能对定位导引管在定位引导体的运动进行导向与定位。

所述连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内的导引定位槽以及设置定位导引管上与导引定位槽适配的槽体连接头,槽体连接头通过槽体定位连接架安装于定位导引管上;定位导引管置于定位引导体内的导引管放置孔时,槽体连接头能置于导引定位槽内。

所述连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上的定位台阶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导引管上的台阶连接头,台阶连接头通过台阶定位连接架安装于定位导引管上,定位导引管置于定位引导体内的导引管放置孔时,台阶连接头与定位台阶适配。

所述定位导引管的头端设置保护体。

所述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定位导引管在定位引导体上自动运动的导引管运动驱动控制机构。

所述引导体连接架包括定位引导体适配连接的横向连接体,所述横向连接体的一端与定位引导体的一端连接,横向连接体与转动套内的转动体连接,所述转动套安装于竖向连接架上;

定位引导体能跟随转动体转动,且定位引导体在跟随转动体转动过程中,转动体的水平轴线始终过定位引导体的弧心。

所述横向连接体包括与定位引导体连接的横向连杆以及与所述横向连杆适配的横向套管;

横向连杆的一端与定位引导体连接,横向连杆的另一端伸入横向套管内,横向套管与转动体固定连接;横向连杆能在横向套管内伸缩,且横向连杆在横向套管内伸缩后,能通过横向连杆锁紧体锁定在横向套管内。

所述竖向连接架包括与转动套连接的竖向连杆以及与所述竖向连杆适配的竖向套管;

竖向连杆能伸入竖向套管内,并能在竖向套管内伸缩,且竖向连杆在竖向套管内伸缩后,能通过竖向连杆锁定体锁定在竖向套管内。

在所述转动套内设置用于驱动转动体的转动驱动器,通过转动驱动器能驱动转动体在转动套内的自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引导体连接架调节定位引导体的位置状态,定位导引管在定位引导体上运动时,定位导引管的轴线能始终通过定位引导体的弧心,穿刺针置于定位导引管内时,在定位导引管的导引下能实现所需位置的穿刺,能在无创的情况下实现准确定位,确保穿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导引管与定位引导体的一种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一种实施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图3中适配的定位导引管与连接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导引管与定位引导体的另一种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对应的定位引导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D-D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2-定位引导体、3-横向套管、4- 横向连杆、5-横向连杆锁定体、6-转动套、7-定位导引管、8-穿刺针、9-保护体、10-转动体、11-转动驱动器、12-竖向连杆锁定体、13-竖向连杆、14-竖向套管、15-竖向套管座、16-导引管运动驱动控制机构、17-导引管放置孔、18- 导引定位槽、19-槽体定位连接架、20-槽体连接头、21-台阶连接头、22-定位台阶、23-竖向杆齿以及24-调节锁定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在无创的情况下实现准确定位,确保穿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呈弧形的定位引导体2,所述定位引导体2安装于引导体连接架上,通过引导体连接架能调节定位引导体2的位置状态,定位引导体2上设置允许穿刺针8放置的定位导引管7,所述定位导引管7通过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1与定位引导体2连接配合,所述定位导引管7通过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1能沿定位引导体2的弧度方向运动,且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运动时,定位导引管7的轴线能始终通过定位引导体2的弧心。

具体地,定位引导体2、定位导引管7可以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定位引导体2成弧形,一般地,定位引导体2的弧度为180°,定位引导体2 的弧心即为定位引导体2的中心。定位引导体2安装于引导体连接架上,通过引导体连接架能调节定位引导体2的位置状态,以实现不同情况相爱的穿刺需要。定位导引管7的长度可以大于定位引导体2的半径,定位导引管7 的尾端与定位引导体2连接配合,定位导引管7的尾端指向定位导引管7头端的方向沿定位引导体2的径向。穿刺针8能放置于定位导引管7内,定位导引管7的内径大于穿刺针8的外径,穿刺针8的长度一般需要大于定位导引管7的长度,穿刺针8在定位导引管8的导引下,能实现所需的穿刺操作。

为了满足不同情况的穿刺需要,定位导引管7通过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1 与定位引导体2配合,以使得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沿定位引导体2 的弧度方向运动,且定位导引管7的轴线能始终通过定位引导体2的弧心。具体实施时,定位引导体2的弧心即为穿刺的位置,从而穿刺针8置入定位引导管7穿刺时,能与预设的穿刺位置相一致。

具体实施时,在穿刺前,可以将金属制成的定位杆置于定位导引管7内,定位导引管7可以采用金属制成且端部呈钝化状态,在定位导引管7内置入定位杆后,利用显影设备能的显影,以判断当前位置以及角度是否与预设的穿刺位置对应,当判断穿刺位置的角度与穿刺点对准时,则相应定位导引管7 的穿刺角度即为待穿刺的角度,将穿刺针置于选定的定位导引管7内后,穿刺针能有效精确地进行穿刺,提高穿刺的精度。

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导引管7的头端设置保护体9。保护体9成球形,保护体9包裹定位导引管7的头端,保护体9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利用保护体9避免定位导引管7的头端对穿刺部位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1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导引管放置孔17以及用于适配定位引导体2与定位导引管7运动定位的连接定位机构;

所述导引管放置孔17在定位引导体2内沿定位引导体2的弧度方向分布;定位导引管7通过导引管放置孔17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且通过连接定位机构能对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的运动进行导向与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引管放置孔17在定位引导体2内成弧形,且导引管放置孔17小于定位引导体2的弧长,导引管放置孔17贯通定位引导体2,导引管放置孔17与定位导引管7适配,定位导引管7通过导引管放置孔17 能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通过连接定位机构能对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 的运动进行导向与定位,确保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内运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导引管7、连接定位机构与定位引导体2具体实配合的一种实施结构图,其中,所述连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的导引定位槽18以及设置定位导引管7上与导引定位槽18适配的槽体连接头20,槽体连接头20通过槽体定位连接架19安装于定位导引管7上;定位导引管7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的导引管放置孔17时,槽体连接头20能置于导引定位槽18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引定位槽18对称分布于导引管放置孔17的两侧,导引定位槽18呈弧形,槽体连接头20对称分布于定位导引管7的尾端,槽体连接头20置于导引定位槽18内,通过槽体连接头20与导引定位槽18 的配合,能对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内的运动提供导向。具体实施时,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内运动到所需的位置后,可以利用槽体连接头 20与导引定位槽18的配合实现对定位导引管7的锁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方式实现定位导引管7与定位引导体2锁定,定位导引管7与定位引导体2锁定后,能确保后续进行穿刺操作的可靠性。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导引管7、连接定位机构与定位引导体2具体实配合的另一种实施结构图,其中,所述连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引导体2上的定位台阶22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导引管7上的台阶连接头21,台阶连接头21通过台阶定位连接架安装于定位导引管7上,定位导引管7置于定位引导体2内的导引管放置孔17时,台阶连接头21与定位台阶 22适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台阶22对称分布于定位引导体2的两侧,台阶连接头21在定位导引管7上呈对称分布,当定位导引管7置于导引管放置孔17内时,定位导引管7通过台阶连接头21与定位台阶22配合,以实现与定位引导体2间的连接配合。运动时,通过台阶连接头21与定位台阶22的配合,能对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的运动进行导向。同理,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内运动到所需位置后,可以利用台阶连接头21与定位台阶22间的配合,实现定位导引管7与定位引导体2的锁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方式实现定位导引管7与定位引导体2锁定,定位导引管7 与定位引导体2锁定后,能确保后续进行穿刺操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连接运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自动运动的导引管运动驱动控制机构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引管运动驱动控制机构16可以采用常用的电机、齿轮等驱动形式,只要能实现驱动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运动,并在运动后锁定即可,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体连接架包括定位引导体2适配连接的横向连接体,所述横向连接体的一端与定位引导体2的一端连接,横向连接体与转动套6 内的转动体10连接,所述转动套6安装于竖向连接架上;

定位引导体2能跟随转动体10转动,且定位引导体2在跟随转动体10 转动过程中,转动体10的水平轴线始终过定位引导体2的弧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引导体2位于横向连接体的端部,横向连接体与转动体10固定连接,转动体10在转动套6内能进行圆周转动,定位引导体2通过横向连接体跟随转动体10的转动。通过竖向连接架调节转动套6 的位置后,转动体10的高度随之确定,横向连接体与转动体10间呈L型,横向连接体的长度方向与转动体10的水平轴线相互平行。转动体10的水平轴线始终过定位引导体2的弧心,从而能根据穿刺位置,方便实现定位引导体2的位置调节。

所述横向连接体包括与定位引导体2连接的横向连杆4以及与所述横向连杆4适配的横向套管3;

横向连杆4的一端与定位引导体2连接,横向连杆4的另一端伸入横向套管3内,横向套管3与转动体10固定连接;横向连杆4能在横向套管3内伸缩,且横向连杆4在横向套管3内伸缩后,能通过横向连杆锁紧体5锁定在横向套管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向连杆4的外径小于横向套管3的内径,横向连杆4与横向套管3可呈同轴分布,横向连杆4能伸入横向套管3内,通过横向连杆4在横向套管3内的伸缩,能实现定位引导体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通过横向连杆锁紧体5能将横向连杆4与横向套管3锁定,确保定位引导体2在水平方向位置调整后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为横向连杆锁紧体5与横向连杆4以及横向套管3的配合示意图,横向连杆锁紧体5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锁紧销等形式,在横向连杆4上设置若干横向连杆锁定孔,横向连杆锁定体5能插入横向连杆锁定孔内,实现横向连杆4与横向套管3的锁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锁定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连接架包括与转动套6连接的竖向连杆13以及与所述竖向连杆13适配的竖向套管14;

竖向连杆13能伸入竖向套管14内,并能在竖向套管14内伸缩,且竖向连杆13在竖向套管14内伸缩后,能通过竖向连杆锁定体12锁定在竖向套管 1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竖向连杆13位于转动套6的下部,竖向连杆13 呈竖向分布,竖向连杆13的外径小于竖向套管14的外径,竖向连杆13与横向连杆4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竖向连杆在竖向套管14内伸缩时,能调节转动套6的高度,从而实现定位引导体2高度的调节。通过竖向连杆锁定体 12能将竖向连杆13与竖向套管14锁定,确保定位引导体2在竖向位置调整后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为竖向连杆锁定体12与竖向连杆13、竖向套管14之间的配合示意图,竖向连杆锁定体12上设置调节锁定齿24,竖向连杆13上设置竖向杆齿23,竖向杆齿23能与调节锁定齿24啮合,通过竖向连杆锁定体12 能调节竖向连杆13在竖向套管14内的位置,也能实现调整位置后的锁定。具体实施时,竖向套管14的端部还设置竖向套管座15,通过竖向套管座15 能安装于所需的位置,如通过竖向套管座15能安装于床位旁,或者推车上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动套6内设置用于驱动转动体10的转动驱动器11,通过转动驱动器11能驱动转动体10在转动套6内的自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驱动器11可以安装于转动套6内,通过转动驱动器11能驱动转动体10在转动体6内的圆周转动,转动驱动器11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驱动与控制形式,如采用电机、齿轮等配合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实现驱动转动体10在转动套6内的转动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导体连接架调节定位引导体2的位置状态,定位导引管7在定位引导体2上运动时,定位导引管7的轴线能始终通过定位引导体2 的弧心,穿刺针8置于定位导引管7内时,在定位导引管7的导引下能实现所需位置的穿刺,能在无创的情况下实现准确定位,确保穿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