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466发布日期:2018-10-30 21:5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背景技术:

现今住院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身体长时间受压,从而易造成压疮的出现,目前临床采用的方式是用外部软垫对患者肢体局部进行支撑抬高,从而达到减轻患者肢体压疮出现的作用,但上述方式,因需要外部软垫等支撑物,而外部软垫支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仅支撑固定效果差,还极易出现丢失情况,从而经常需要医护人员查找,再给患者使用,这样也就给医护人员带来操作负担。此外,现有传统气垫,虽然为充气式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压效果,但临床部分患者,有时会需要对局部身体进行抬高或转换抬高一侧身体,而现有的传统气垫却无法方便的实现,给临床使用带来极大的困扰,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气垫,因结构简单,无法方便实现多区域互转充气支撑,给临床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包括框架、微型气泵、主管道、气压传感器、气垫床、连接管、引导管、分支管、支撑气垫,所述的微型气泵位于框架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微型气泵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位于微型气泵左侧,所述的主管道与微型气泵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主管道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位于主管道右侧,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主管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微型气泵导线相连,所述的气垫床位于框架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气垫床与框架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连接管位于主管道和气垫床之间,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主管道一体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与气垫床胶水相连,所述的引导管位于主管道左右两侧,所述的引导管与主管道一体相连,所述的分支管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分支管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引导管侧壁,所述的分支管与引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分布于气垫床内部,所述的支撑气垫与框架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支撑气垫与分支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框架外部右侧下端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框架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与气压传感器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主管道左侧还设有泄压阀,所述的泄压阀与主管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泄压阀与框架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中端还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引导管下端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的第二调节阀与引导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分支管一侧还设有第三调节阀,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分支管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使用前,首先将该装置放在现有病床上,接着将微型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若需要对患者局部肢体进行支撑时,医护人员首先打开开关,使气压传感器开启,再开启微型气泵,即微型气泵吸入外界空气,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分别流入连接管以及引导管内,即流入连接管的空气进入到气垫床内部,此时通过空气流入的作用实现了气垫床的膨胀撑起,同步,部分空气通过引导管流入分支管,接着空气通过分支管流入到支撑气垫内部,此时通过空气进入支撑气垫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支撑气垫的膨胀,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主管道内部气压到达设定值时,气压传感器被触发,即通过气压传感器触发的作用,使微型气泵停止工作,然后,医护人员关闭第二调节阀与第三调节阀,即实现引导管以及分支管的密封,接着打开泄压阀,即实现气垫床内部空气通过泄压阀向外界排出,此时通过空气排出的作用,使气垫床放气收缩,即实现支撑气垫对患者身体局部的防压支撑,同时,因分支管的作用,能够实现若干数量支撑气垫的单独放气,即当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单独抬高支撑时,可打开第三调节阀,使分支管处于畅通状态,即上端支撑气垫内部空气依次通过分支管、引导管以及泄压阀向外界排出,使得支撑气垫单独膨胀,从而实现对患者下肢的抬高放置,同理,患者头部、上肢可根据上述相同操作,即实现对患者局部肢体的单独抬高支撑,此外,因左右两侧气垫床以及左右两侧支撑气垫都采用单独分离式充气机构,从而能够实现一侧充气抬高的同时,也可满足另一侧放气下降,达到了患者身体一侧抬高的所需,其次,也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左右换气互转,从而提高了对患者背部的防压效果,另外,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医护人员可操作泄压阀,使一侧支撑气垫以及气垫床同时放气下降,即实现患者身体的倾斜,接着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翻身即可,因患者身体预先倾斜的作用,从而能够方便后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翻身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该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首先能够对患者局部肢体进行抬高支撑,其次通过左右两侧单独分离式充气机构,能够实现对患者一侧身体的抬高,最后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辅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进行翻身,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极大的降低了卧床患者压疮的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睡姿的调整,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的主视图;

图2是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的主视图;

图3是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的剖视图;

图4是分支管部位露出状态图;

图5是气压传感器部位剖视放大图。

框架1、微型气泵2、主管道3、气压传感器4、气垫床5、连接管6、引导管7、分支管8、支撑气垫9、开关101、泄压阀301、第一调节阀601、第二调节阀701、第三调节阀8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包括框架1、微型气泵2、主管道3、气压传感器4、气垫床5、连接管6、引导管7、分支管8、支撑气垫9,所述的微型气泵2位于框架1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微型气泵2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主管道3位于微型气泵2左侧,所述的主管道3与微型气泵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主管道3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压传感器4位于主管道3右侧,所述的气压传感器4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压传感器4与微型气泵2导线相连,所述的气垫床5位于框架1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气垫床5与框架1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6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连接管6位于主管道3和气垫床5之间,所述的连接管6一端与主管道3一体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6另一端与气垫床5胶水相连,所述的引导管7位于主管道3左右两侧,所述的引导管7与主管道3一体相连,所述的分支管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分支管8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引导管7侧壁,所述的分支管8与引导管7一体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9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9分布于气垫床5内部,所述的支撑气垫9与框架1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支撑气垫9与分支管8胶水相连,所述的框架1外部右侧下端还设有开关101,所述的开关101与框架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101与气压传感器4导线相连,所述的主管道3左侧还设有泄压阀301,所述的泄压阀301与主管道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泄压阀301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6中端还设有第一调节阀601,所述的第一调节阀601与连接管6螺纹相连,所述的引导管7下端还设有第二调节阀701,所述的第二调节阀701与引导管7螺纹相连,所述的分支管8一侧还设有第三调节阀801,所述的第三调节阀801与分支管8螺纹相连。

该医用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使用前,首先将该装置放在现有病床上,接着将微型气泵2以及气压传感器4与外部电源导线相连,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若需要对患者局部肢体进行支撑时,医护人员首先打开开关101,使气压传感器4开启,再开启微型气泵2,即微型气泵2吸入外界空气,接着空气通过主管道3分别流入连接管6以及引导管7内,即流入连接管6的空气进入到气垫床5内部,此时通过空气流入的作用实现了气垫床5的膨胀撑起,同步,部分空气通过引导管7流入分支管8,接着空气通过分支管8流入到支撑气垫9内部,此时通过空气进入支撑气垫9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支撑气垫9的膨胀,当气压传感器4检测到主管道3内部气压到达设定值时,气压传感器4被触发,即通过气压传感器4触发的作用,使微型气泵2停止工作,然后,医护人员关闭第二调节阀701与第三调节阀801,即实现引导管7以及分支管8的密封,接着打开泄压阀301,即实现气垫床5内部空气通过泄压阀301向外界排出,此时通过空气排出的作用,使气垫床5放气收缩,即实现支撑气垫9对患者身体局部的防压支撑,同时,因分支管8的作用,能够实现若干数量支撑气垫9的单独放气,即当需要对患者下肢进行单独抬高支撑时,可打开第三调节阀801,使分支管8处于畅通状态,即上端支撑气垫9内部空气依次通过分支管8、引导管7以及泄压阀301向外界排出,使得支撑气垫9单独膨胀,从而实现对患者下肢的抬高放置,同理,患者头部、上肢可根据上述相同操作,即实现对患者局部肢体的单独抬高支撑,此外,因左右两侧气垫床5以及左右两侧支撑气垫9都采用单独分离式充气机构,从而能够实现一侧充气抬高的同时,也可满足另一侧放气下降,达到了患者身体一侧抬高的所需,其次,也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左右换气互转,从而提高了对患者背部的防压效果,另外,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医护人员可操作泄压阀301,使一侧支撑气垫9以及气垫床5同时放气下降,即实现患者身体的倾斜,接着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翻身即可,因患者身体预先倾斜的作用,从而能够方便后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翻身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仅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