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护理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480发布日期:2018-11-07 20: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位护理监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手术后体位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医学界开始密切关注术后因体位导致的病人舒适度下降,术后体位护理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患者(尤其是处于睡眠状态下)的体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患有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保持平躺十分危险;长期卧病的患者保持同一姿势过长后,易患褥疮。

人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对于长期患病的患者来说,其需要的长时间的看护与我国医患比例过低产生了冲突,本实用新型可减轻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家属在术后看护患者的工作量。

目前,现有的睡姿监测装置多采用压力传感器来监测人的睡姿,当特定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一定压力时,及时报警来提醒使用者。但是,压力传感器精度不高,只能检测几个特定的睡姿;且易受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的干扰,从而造成错误判断,影响人的睡眠。

此外,现有的体位监测装置传感器位置存在不合理、不舒适、不可移动的情况,不利于精确监测体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位护理监测仪。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体位护理监测仪,其组成包括:头部监测组、躯干监测组和下肢监测组,其中,

头部监测组包括帽子、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第一电源和两个第一加速度计;在帽子两侧与人体头部太阳穴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加速度计,在帽子正面与人体头部额头正中部位置相对应处设置第一控制单元,且第一控制单元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第一电源和两个第一加速度计;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第一电源设置在帽子夹层内;

躯干监测组包括背心、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第二电源、开关和三个陀螺仪;在背心背部与人体两个肩胛骨下部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陀螺仪,在背心背面与人体腰部正中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一个陀螺仪,在背心正面与人体胸部正中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第二控制单元和开关,且第二控制单元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和三个陀螺仪,第二无线传输装置通过开关连接第二电源;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第二电源设置在背心夹层内;

下肢监测组包括两个护膝、两个第三控制单元、两个第三无线传输装置、两个第三电源和两个第三加速度计;在每个护膝与人体腿部膝窝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一个第三加速度计,且每个第三控制单元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相应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第三电源和第三加速度计;第三控制单元、第三无线传输装置、第三电源分别设置在每个护膝的夹层内;

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无线连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传输信息;

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无线连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传输信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加速度计模块以及控制单元组成体位护理穿戴设备,可以同时监测人头部、躯干、腿部相较于初始体位转动的角度,并且不会受被褥等床上用品影响,从而精确测量使用者的实时体位。

此外该设备可以通过魔术贴来调整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些传感器在人体的安装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体型使用者的需要,确保传感器的位置不会引起使用者的不适,同时又能保证测量的精确度。而且能根据人预先设置的数据来判断此时用户是否处于高危体位并及时报警,还可以计算用户保持同一睡姿的持续时间,在超过用户设置的安全时长后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位监测仪的穿戴效果图;

图2是头部监测组的帽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躯干监测组背心背面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躯干监测组背心正面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肢监测组护膝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帽子,2为第一加速度计,3为第二控制单元,4为背心,5 为穿线孔,6为魔术贴,7为开关,8为陀螺仪,9为护膝,10为第三加速度计,11为电线,12为第一控制单元,13为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4为第一电源,15为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6为第二电源,17为第三控制单元,18为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9为第三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其组成包括:头部监测组、躯干监测组和下肢监测组,其中,

头部监测组包括软体的帽子1、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第一电源14和两个第一加速度计2;在帽子1两侧与人体头部太阳穴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加速度计2,在帽子1正面与人体头部额头正中部位置相对应处设置第一控制单元12,且第一控制单元12通过电线11分别连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第一电源14和两个第一加速度计2;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第一电源14设置在帽子夹层内;

躯干监测组包括背心4、第二控制单元3、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第二电源16、开关7和三个陀螺仪8;在背心4背部与人体两个肩胛骨下部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陀螺仪8,在背心4背面与人体腰部正中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一个陀螺仪8,在背心4正面与人体胸部正中的位置相对应处设置第二控制单元3和开关7,且第二控制单元3通过电线11分别连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和三个陀螺仪8,第二无线传输装置通过开关7连接第二电源16;第二控制单元3、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第二电源16设置在背心夹层内;

下肢监测组包括两个护膝9、两个第三控制单元17、两个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两个第三电源19和两个第三加速度计10;在每个护膝9与人体腿部膝窝位置相对应处设置一个第三加速度计10,且每个第三控制单元17通过电线11分别连接相应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第三电源19和第三加速度计 10;第三控制单元17、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和第三电源19分别设置在护膝的夹层内;

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无线连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传输信息;

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无线连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向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传输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第一电源14为设置在帽子夹层内的通用元件,图中未标出;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第二电源16为设置在背心夹层内的通用元件,图中未标出;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第三电源19为设置在护膝夹层内的通用元件,图中未标出。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头部监测组的帽子1正面与人体头部额头位置相对应处还设置穿线孔5,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第一电源14设置在帽子1夹层内,第一加速度计2设置在帽子1外表面,电线11穿过穿线孔5将第一控制单元 12与第一加速度计2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第一加速度计2通过魔术贴6固定在帽子1表面。利用魔术贴6可以方便的调节固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躯干监测组的背面与人体的腰部、两侧肩胛骨位置相对应处还分别设置穿线孔 5,第二控制单元3、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第二电源16设置在背心4夹层内,三个陀螺仪8设置在背心4外表面,电线11穿过穿线孔5将第二控制单元3与三个陀螺仪8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躯干监测组还具有三个魔术贴6,每个所述的陀螺仪8分别通过一个魔术贴6固定在背心4表面。利用魔术贴6可以方便的调节固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下肢监测组的每个护膝9的膝窝处还具有一个穿线孔5,第三控制单元17、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第三电源19设置在护膝9夹层内,第三加速度计10设置在护膝9外表面,电线11穿过穿线孔5将第三控制单元17与第三加速度计10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或六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下肢监测组的每个护膝9还具有一个魔术贴6,每个第三加速度计 10分别通过一个魔术贴6固定在护膝9表面。利用魔术贴6可以方便的调节固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头部监测组的帽子1正面与人体头部额头位置相对应处设置的穿线孔5的数量为2个。

具体实施方式九: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六或八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体位护理监测仪,所述的第一控制单元12、第二控制单元3、第三控制单元17为微处理器。

工作原理:

用于监测使用者头部姿态的两个第一加速度计2,安装在有弹性的软体帽子1表面上,即可确保其对称位于太阳穴两侧。考虑到人很少采用额头受压的姿势睡眠,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控制单元12安装在帽子1对应额头正中的位置。第一加速度计2与第一控制单元12通过位于帽子1夹层内的电线11相连。

用于监测使用者躯干姿态的加速度计组,安装在带有魔术贴6的背心4 上。电线11从背心4的夹层中与各个部分相连,在肩胛骨、腰部位置附近从穿线孔穿出,与位于背心4表面的陀螺仪8相连。利用魔术贴6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固定加速度计的实际位置,使一对加速度计位于肩胛骨下对称位置,使另一个陀螺仪8位于腰部正中,在保证使用者舒适度的情况下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考虑到人很少采用趴姿睡眠,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控制单元3安装在背心4胸部正中的位置。

用于监测使用者腿部姿态的陀螺仪8组,安装在用魔术贴6固定的护膝9 上,来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与背心4同理,电线11从护膝9的夹层中与各个部分相连,在膝窝位置附近从穿线孔穿出,与位于护膝9表面的第三加速度计10相连。利用魔术贴6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固定加速度计,确保第三加速度计10的位置正好在膝窝上,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考虑到人很少采用膝盖受压的姿势睡眠,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单元安装在护膝9对应膝盖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第一加速度计2、第三加速度计10和陀螺仪8贴放在如图1所示目标身体部位:头部两侧的太阳穴贴放第一加速度计2,记为组 1;两侧肩胛骨处分别贴放陀螺仪8,记为组2;腰部中间位置贴放陀螺仪8,记为组3;两腿膝窝下贴放第三加速度计10,记为组4。使目标处于平躺的标准睡姿后,启动胸部开关7,第一控制单元12、第二控制单元3和第三控制单元17将自动采集自启动后的几组相对稳定的数据作为静止时的初始状态,以供体位变动后的矫正工作;且第二控制单元3中,通过给定数据模拟出患者的肩宽,腰宽,大腿长以及高危姿态。

装置运行时,第二控制单元3将通过第二无线传输装置15获取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3和第三无线传输装置18发送的数据信息集中,依据估计的肩宽,腰宽,大腿长以及传感器组1、组2、组3、组4所得数据,建立一个以腰部陀螺仪8这一传感器组为坐标原点的三维坐标系,模拟人体体位,初步对体位类型进行判别后,根据体位类别以及保持同一体位时长选择是否启动报警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