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722发布日期:2019-01-25 17:0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肋骨接骨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肋骨接骨板。



背景技术:

肋骨骨折可能来自外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病理性改变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严重者影响血液回流、循环功能紊乱,导致和加重休克,总之肋骨骨折给患者带来生理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

肋骨骨折的连接或肋骨切断后的胸廓重建手术中,常采用肋骨接骨板,通过手术植入的方式,采用具有抱爪的接骨板固定在肋骨折断处,术后再根据患者的年龄、骨骼条件、术后反应、恢复情况等判断是否在取出接骨板。因此,具有固定爪的肋骨内固定接骨板作为一种特殊的植入医疗器械,手术操作是否方便,所用材质的生物相容性、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病患的康复是否顺利,要求都十分严格。

现有的肋骨接骨板通常都为抱爪型的,这类接骨板存在以下缺陷:抱爪需要专用工具挤压固定在患者肋骨上,手术切口大,会造成侵入性损伤,且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取出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肋骨接骨板,包括有一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锁定部分;所述锁定部分包括由主体板一侧侧边向外延伸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主体板形成一沿所述主体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槽结构;所述主体板沿肋骨布置,且肋骨位于所述主体板两端的槽结构内,并通过锁定件固定。

较佳地,所述弯曲部与所述主体板一体制成。

较佳地,所述槽结构的截面呈“U”型。

较佳地,所述主体板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孔,所述弯曲部上与所述第一锁定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与所述第二锁定孔一一对应;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锁定孔与所述肋骨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锁定孔,所述弯曲部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锁定孔,多个第一锁定孔、多个第二锁定孔均沿所述主体板长度方向排布。

较佳地,所述主体板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弯曲部上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

较佳地,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弯曲部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第二定位孔均沿垂直于所述主体板长度方向排布。

较佳地,所述主体板的长度方向呈与肋骨贴合的弧形状。

较佳地,位于两端锁定部分之间的主体板上还设置有第三锁定孔,并配合锁定件与肋骨固定。

较佳地,所述锁定件为螺钉;优选的采用锁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肋骨接骨板,通过主体板两端锁定部分与肋骨实现固定,锁定部分形成有槽结构,肋骨直接伸进槽结构内并配合锁定件实现固定;槽结构与锁定件配合固定的方式,无需专用的施压工具(例如捏紧钳或施夹钳等),手术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能够减少压迫肋骨的部位,最大限度减少供血影响;另外,相对于抓手型接骨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骨板体积小,因此手术切口小,减少侵入型损伤,且手术后取出也比较困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肋骨接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肋骨接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中肋骨接骨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肋骨接骨板,包括有一主体板1,主体板的两端上均设置有锁定部分;锁定部分包括由主体板1一侧侧边向外延伸的弯曲部2,弯曲部2与主体板1端部形成一沿主体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槽结构6。

使用时,主体板1沿肋骨布置并与肋板贴合,同时肋骨伸进主体板1两端的槽结构6内,并通过锁定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肋骨接骨板,采用主体板两端上的槽结构与锁定件配合固定到肋骨上的方式,无需专用工具,手术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能够减少压迫肋骨的部位,最大限度减少供血影响;另外,相对于抓手型接骨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骨板体积小,因此手术切口小,减少侵入型损伤,且手术后取出也比较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弯曲部2与主体板1一体制成;一体式的肋骨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组合式的肋骨板,更加稳定,可防止放置肋骨时肋骨板组件间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板1整体呈一长条板状结构,且主体板1长度方向上呈与肋骨贴合的弧形状,如3中所示;主体板1长度方向上的弧度,可根据人体肋骨的形状精心设计,以使得接骨板能够更好的与肋骨贴合,达到了很好的固定肋骨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弯曲部2为一弯曲板状结构,其主体板1侧边(长度方向侧边)延伸弯曲而成,并与主体板1端部形成一槽结构6;进一步的,槽结构6的截面呈“U”型,“U”型的槽便于与肋骨更好的贴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槽结构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主体板1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4,弯曲部2上与第一定位孔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孔8,第一定位孔4与第二定位孔8一一对应设置。当肋骨位于槽结构6内后,采用骨针穿过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8插进肋骨内实现接骨板与肋骨之间的精准定位。

其中,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8的设置数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图1-2中所示,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4、两个第二定位孔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孔4、一个第二定位孔8,此处不做限制。

当主体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4,弯曲部2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8的时候,多个第一定位孔4、多个第二定位孔8均沿垂直于主体板1长度方向排布,如1-2中所示;这种排布方式,有利于加强定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再结合图1和图2,主体板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孔3,弯曲部2上与第一锁定孔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锁定孔7,第一锁定孔3与第二锁定孔7一一对应设置;当接骨板与肋骨定位好后,锁定件一端穿过第一锁定孔3、第二锁定孔7与肋骨固定连接,然后拔出定位孔内的骨针。

其中,第一锁定孔3、第二锁定孔7的设置数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图1-2中所示,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锁定孔3、两个第二锁定孔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设置有一个第一锁定孔3、一个第二锁定孔7,此处不做限制。

当主体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锁定孔3,弯曲部2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锁定孔7的时候,多个第一锁定孔3、多个第二锁定孔7均沿主体板1长度方向排布,如1-2中所示;这种排布方式,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

其中,锁定件采用螺钉,优选的采用锁定螺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件也可采用其他连接件,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骨折肋骨较长,或者肋骨多出骨折时,两端锁定部分之间的主体板需要设计为较长,可在位于两端锁定部分之间的主体板上加设有第三锁定孔5,并配合锁定件与肋骨固定。第三锁定孔5的设置,有利于加强接骨板与肋骨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两端锁定部分之间的主体板较短时,也可省略第三锁定孔的设置。

其中,锁定件可采用螺钉等固定件,此处不做限制;优选的采用锁定螺钉。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肋骨接骨板运用到手术中的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1)测量损伤肋骨的厚度,以便选择适当的接骨板;

2)在接骨板上安装导向器并调整至水平状态,通过导向器将接骨板送入到患者伤口内;

3)使用钻子将接骨板安装在肋骨上,使得肋骨伸进接骨板两端的槽结构内,并确保覆盖住损伤处;

4)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以及骨针实现接骨板与肋板之间的定位;

5)移走钻子,将锁定件螺钉旋进第一锁定孔、第二锁定孔、第三锁定孔,并拧紧固定。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