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743发布日期:2019-01-29 18:1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冲击波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机制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通过治疗探头利用冲击破声学边界的能量释放,对病变组织城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介于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之间的新型治疗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冲击波治疗仪为大多为气压弹道式结构。具体的,在使用时通过压缩机和气阀进行控制,从而通过气压使得冲击治疗头而得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由于现有的冲击波治疗仪是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利用气压冲击,因此整个仪器结构复杂且体积非常大,而且压缩空气存在泄露和压损的问题,同时通过气压控制气压的控制方式不稳定,从而使得冲击头的冲击能量不稳定,最终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治疗头的冲击能量不稳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冲击波治疗仪,该冲击波治疗仪能够有规律地、稳定地冲击治疗头,从而对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冲击波治疗仪,所述冲击波治疗仪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滑动腔;

治疗头,所述治疗头与所述壳体连接;

冲击件,所述冲击件在冲击所述治疗头的冲击位置与脱离所述治疗头的脱离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腔中;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腔中,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冲击件上;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能够与所述冲击件通过磁力配合,所述冲击件能够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而在所述脱离位置与所述冲击位置之间滑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所述滑动腔,所述内管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治疗头,所述内管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治疗头。

优选地,所述治疗头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内管的所述第一端中,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和缠绕在所述铁芯外部的线圈,所述插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所述铁芯。

优选地,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内管的所述第一端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内管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弹簧的所述固定端均抵靠在所述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柄体以及与所述柄体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柄体内,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均从所述柄体的所述容纳腔中伸出。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治疗头外部的第一端盖,所述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接头,所述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治疗头的一部分夹持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接头之间;

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柄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治疗头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或所述接头与所述治疗头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柄体包括柄体主体以及与所述柄体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柄体主体上形成有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端盖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冲击件为磁铁或所述冲击件由铁磁性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波治疗仪通过电磁铁与弹簧的共同作用使得冲击件在滑动腔中往复运动,由于电磁铁的通电参数可以有规律的控制,因此可以使冲击件能够有规律地、稳定地冲击治疗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冲击波治疗仪存在的冲击能量不稳定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仪由于其冲击原理的改变,使得该冲击波治疗仪结构紧凑、工作噪音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击波治疗仪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滑动腔;

12-柄体; 12a-柄体主体;

12b-第二端盖; 13-外管;

14-第一端盖; 20-治疗头;

21-插入部; 30-冲击件;

40-弹簧; 50-电磁铁;

51-铁芯; 52-线圈;

60-内管; 70-固定座;

80-接头; 91-第一缓冲件;

92-第二缓冲件; 110-控制器;

120-电路板; 130-开关;

140-第一柔性套; 150-第二柔性套;

160-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击波治疗仪包括壳体10、治疗头20、冲击件30、弹簧40以及电磁铁50,其中,所述壳体10中设置有滑动腔11,所述治疗头20与壳体10连接,所述冲击件30在冲击治疗头20的冲击位置与脱离治疗头20的脱离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动腔11中,所述弹簧40设置在滑动腔11中,所述弹簧40的第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弹簧40的第二端抵靠在冲击件30上,所述电磁铁50能够与冲击件30通过磁力配合,所述冲击件30能够在电磁铁50与弹簧40的共同作用下而在脱离位置与冲击位置之间滑动。其中,在初始状态下,即电磁铁50未得电时,弹簧40将冲击件30压在治疗头20上。

使用时,可以先使电磁铁50得电以便使该电磁铁50产生磁场,由此使电磁铁50与冲击件30通过磁力配合,这里的磁力配合可以是电磁铁50与冲击件30的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例如,当电磁铁50通电后,电磁铁50与冲击件30相互排斥,在这种情况下,电磁铁50使冲击件30向右滑动(图示方向的右侧),以远离治疗头20而处于脱离位置,此时弹簧40被冲击件30压缩;随后使电磁铁50断电,此时冲击件30在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弹簧40向冲击件30施加向左的作用力)冲击治疗头20,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冲击循环。然后可以继续使电磁铁50得电、断电,如此循环。其中,可以通过改变电磁铁50的通电电流的大小和得电、断电的时间等参数,即可得到不同能量和频率的冲击波,从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仪通过电磁铁50与弹簧40的共同作用使得冲击件30在滑动腔11中往复运动,由于电磁铁50的通电参数可以有规律的控制,因此可以使冲击件30能够有规律地、稳定地冲击治疗头20,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冲击波治疗仪存在的冲击能量不稳定的缺陷。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仪由于其冲击原理的改变,使得该冲击波治疗仪结构紧凑、工作噪音较小。

其中,所述冲击件30可以为磁铁或冲击件30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例如,所述冲击件30可以是磁铁滑块,或者冲击件30也可以是铁块等。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中设置有内管60,所述内管60的内部形成上述滑动腔11,所述内管60的第一端靠近治疗头20,所述内管60的第二端远离治疗头20,也就是说,冲击件30设置在内管60内,内管60可以作为冲击件30的滑动轨道,从而可以使冲击件30沿着预设轨迹更加稳定地在冲击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对于治疗头20与壳体10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优选地,所述治疗头20包括插入部21,所述插入部21插入内管60的第一端中,所述电磁铁50包括铁芯51和缠绕在铁芯51外部的线圈52,所述插入部2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铁芯51。换句话说,所述插入部21或者其靠近冲击件30的部分由可磁化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头20与壳体10属于间接连接,而当滑动腔11形成在壳体10上时,可以认为治疗头20是直接插入到壳体10上,即此时治疗头20与壳体10直接连接。

进一步地,线圈52可以直接缠绕在插入部21的至少一部分上,当然考虑到安装的便利性以及结构的紧凑性,优选地,所述线圈52缠绕在内管60的第一端的外部。

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磁铁50位于内管60的左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变形,所述电磁铁50还可以设置在内管60的右侧。在这种情况下,冲击件的冲击原理与电磁铁50位于内管60的左侧的情况相类似,因此不在重复赘述。

另外,所述壳体10中还可以设置有固定座70,所述内管60的第二端与弹簧40的固定端均抵靠在固定座70上。换句话说,弹簧40压缩在固定座70与冲击件之间。

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壳体10可以设计为拆分式,具体的,所述壳体10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柄体12以及与柄体12连接并套设在内管60外的外管13,所述固定座70位于柄体12内,所述内管60和外管13均从柄体12的容纳腔中伸出。另外,外管13的位于容纳腔外的部分可以设有第一柔性套140,特别是当外管13的材质为金属时,第一柔性套140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在操作冲击波治疗仪时,操作者可以一只手握持柄体,另一只手握持柔性套。

进一步地,同样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壳体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治疗头20外部的第一端盖14(也可以称为前盖),所述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接头80,所述接头80的第一端与外管13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接头80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盖14可拆卸连接,所述治疗头20的一部分夹持在端盖与所述接头8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需要更换治疗头20时能够方便地将治疗头20从接头80上拆卸。另外,所述外管13的第二端与柄体12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可以在外管13的第一端的内周面上可以形成内螺纹,对应地在接头80的第二端的周面上可以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以便使接头80的第一端与外管13的第一端相连。另外,可以在接头80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形成外螺纹,对应地在第一端盖14的内壁上形成内螺纹,从而可以通过该外螺纹与该内螺纹将接头80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盖14连接。同理可以在外管13的第二端(即图中的右端)可以与柄体螺纹连接,即可以在柄体的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内螺纹,对应地,在外管13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以便将外管13的第二端与柄体1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头20与第一端盖14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91,和/或所述接头80与治疗头20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92,由此当冲击件30冲击治疗头20时,治疗头20可以压缩第一缓冲件91和第二缓冲件92以便治疗头20可以产生位移。其中,第一缓冲件91和第二缓冲件92可以是弹性密封圈,例如,O型密封圈。

另外,为了便于安装其他部件,所述柄体还可以包括柄体主体12a以及与柄体主体12a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端盖12b,所述柄体主体12a上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端盖12b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例如,为了控制电磁铁50的通电电流参数以及使得电磁铁50交替地得电和断电,所述冲击波治疗仪还可以包括电路板120和控制器110,电路板120上可以设置有引出至容纳腔外的线束160,安装时可以将第二端盖12b从柄体主体12a上拆卸,从而将电路板120和控制器110安装到柄体主体12a的容纳腔中,然后将第二端盖12b连接到柄体主体12a上,其中第二端盖12b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到柄体主体12a上。同样,安装固定座70时,也需要将第二端盖12b拆卸。另外,柄体主体12a上还设置有开关130,用于打开和关闭冲击治疗仪。其中,开关130可以设置在操作者操作时方便碰触的位置。

进一步地,柄体主体12a和第二端盖12b的外部设置有便于握持的第二柔性套150。其中,第一柔性套140和第二柔性套150可以是硅胶套。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