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6187发布日期:2019-02-19 18:59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因为其在低温(40-70℃)条件下实现对组织的切割、消融和止血等功能,越来越多应用在临床中,特别是耳鼻喉科室中,例如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切除消融止血等,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血水和残余组织等,都会遍布在病灶周围,影响了手术视野,需要对其进行抽吸处理,但是由于刀具整体结构原因,抽吸管道狭小,经常出现堵塞管道或卡住抽吸口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极丝13设置在绝缘体11上,并相互平行地均布在抽吸孔12前方,形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布置结构简单,但是不能防止长条状组织或扁状组织进入抽吸管道,并且这种形状组织非常容易聚集进而形成团状结构,造成管道阻塞。同时这种电极丝13的分布形成的等离子体场,在半球形状内是不均匀的,手术效率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避免抽吸通道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所述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绝缘体和至少两条电极丝,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抽吸孔,所述电极丝布置在绝缘体上并位于抽吸孔的孔口,所述电极丝在所述孔口截面上的投影沿抽吸孔径向从内至外由密变稀。

采用上述结构,电极丝在抽吸孔前方形成向中心靠拢的分布形式,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小,当残余组织聚集在抽吸孔前端时,体积较大的组织被挡在外部,不会进入抽吸孔,或者被切割成更小体积才能进入抽吸孔,同时,由于电极丝形成聚拢结构形式,电极能量更集中,切割效率更高,抽吸时会更加顺畅,给术者更加清晰的视野,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进一步,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极丝向抽吸孔中心弯曲,所述电极丝之间的间隙沿抽吸孔径向从内至外逐渐增大。即越靠近中心电极丝之间间隙越小,从而阻止体积较大的组织进入抽吸孔,并使能量更集中于抽吸孔前方,提高切割效率。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为两条,两条电极丝中部向抽吸孔中心弯曲。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为三条,中间电极丝呈直线分布,两侧电极丝中部向中间电极丝弯曲。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之间的弯曲方向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之间的弯曲弧度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呈发散状分布,电极丝之间相互隔开。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弯曲成弧形或折线型。

进一步,所述抽吸孔前方的电极丝在抽吸孔轴向方向上的高度由中间至四周逐渐降低。

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这种分布形式可以更好与回路电极产生更加均匀的等离子体场,让电极四周产生的等离子体大致均等,任何角度切割消融效果是比较一致的,使术者更好掌控电极的工作性能,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进一步,所述电极丝在抽吸孔轴向方向上呈球面分布或伞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等离子体消融电极结构,包括手柄、刀杆和电极刀头,所述电极刀头的绝缘体和电极丝采用所述的电极丝布置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丝在抽吸孔前方形成向中心靠拢的分布形式,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小,当残余组织聚集在抽吸孔前端时,体积较大的组织被挡在外部,不会进入抽吸孔,或者被切割成更小体积才能进入抽吸孔;同时,由于电极丝形成聚拢结构形式,电极能量更集中,切割效率更高,抽吸时会更加顺畅,给术者更加清晰的视野,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极丝和绝缘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轴向视图;

图3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多种变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电极刀头;11-绝缘体;12-抽吸孔;13-电极丝;2-刀杆;3-刀柄;4-抽吸装置;5-灌注管;6-电极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例中前后方向是以操作电极时电极刀头朝向患者的一方为前方,背离患者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电极丝布置结构,包括绝缘体11和至少两条电极丝13,其中绝缘体11上设置有用于抽吸血水或残留组织的抽吸孔12,电极丝13布置在绝缘体11上,并位于抽吸孔12的孔口位置(以电极操作状态为参考为抽吸孔12孔口前方)。其中,从抽吸孔12的轴向观察(或者从绝缘体11前方观察),电极丝13在孔口截面上(与抽吸孔12中心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沿抽吸孔12径向从内至外由密变稀。其中绝缘体11优选为陶瓷。

采用上述结构,电极丝13在抽吸孔12前方形成向中心靠拢的分布形式,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小;一方面,当残余组织聚集在抽吸孔12前端时,体积较大的组织被挡在外部,不会进入抽吸孔12;必须被切割成更小体积才能进入抽吸孔12,防止较大的组织进入抽吸孔12堵塞管路;另一方面,由于电极丝13形成聚拢结构形式,电极能量更集中,切割效率更高,抽吸时会更加顺畅,给术者更加清晰的视野,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作为优选,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极丝13向抽吸孔12中心弯曲,电极丝13之间的间隙沿抽吸孔12径向由内至外逐渐增大,由内至外表示在垂直于抽吸孔12中心线的平面上由中心至四周。即越靠近抽吸孔12中心电极丝13之间间隙越小,从而阻止体积较大的组织进入抽吸孔12,并使能量更集中于抽吸孔12前方,提高切割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极丝13为两条,两条电极丝13两端与绝缘体11连接,中部均向抽吸孔12中心弯曲,并靠拢,如图2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极丝13为三条,中间电极丝13呈直线分布,两侧电极丝13中部向中间电极丝13弯曲靠拢,如图3所示。

图2和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电极丝13弯曲为弧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极丝13中部也可以弯曲为折线型,如图4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极丝13至少为三条,所述电极丝13之间的弯曲方向相同或不同,但至少有一部分是朝向抽吸孔12中心弯曲靠拢,电极丝13之间的弯曲弧度相同或不同,如图5和图6所示。但在电极丝13弯曲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弯曲弧度须不同。

作为进一步的变形,电极丝13为三条以上,呈发散状分布,电极丝13之间相互隔开,如图7所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使电极刀头产生更加均匀的等离子体场,提高切割消融的一致性;抽吸孔12前方的电极丝13在抽吸孔12轴向方向上的高度由中间至四周逐渐降低,即从侧面观察,电极丝13在前后方向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这种分布形式可以更好与回路电极产生更加均匀的等离子体场,让电极四周产生的等离子体大致均等,任何角度切割消融效果是比较一致的,使术者更好掌控电极的工作性能,操作更加得心应手。

具体地,从侧面观察,电极丝13在抽吸孔12轴向方向上呈球面分布或伞状分布,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手柄3、刀杆2、电极刀头1、抽吸装置4、灌注管5和电极插头6等。其中,灌注管5用于将生理盐水或其他电解质注入到电极刀头1;抽吸装置4用于负压抽吸血水或残留组织等;电极插头6用于与主机连接供电;手柄3用于术者操作电极时握持;刀杆2用于固定电极刀头1并深入病灶位置;电极刀头1,直接作用在病灶位置,形成等离子场,完成切割、消融等手术功能。

其中,电极刀头1上绝缘体11和电极丝13的布置方式采用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种。

综上,电极丝13在抽吸孔12前方形成向中心靠拢的分布形式,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小,当残余组织聚集在抽吸孔12前端时,体积较大的组织被挡在外部,不会进入抽吸孔12,或者被切割成更小体积才能进入抽吸孔12;同时,由于电极丝13形成聚拢结构形式,电极能量更集中,切割效率更高,抽吸时会更加顺畅,给术者更加清晰的视野,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电极头部的电极丝13分布更合理,避免抽吸口堵塞、管路堵塞等现象,同时形成更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场,可以增强切割、消融效果,帮助术者更方便快捷完成手术。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