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422发布日期:2019-02-12 21:3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



背景技术:

产妇在临产时医院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利用运送床将产妇运送进入手术室,但是现今的运送床经常是固定一体高度不可调节的,这样导致了产妇在上运送床上时极为不便,并且很多时候需要医院工作人员将产妇抬上运送床,这样同样耗费医院工作人员的体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面铰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底面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壳体的左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壁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的两端均螺接有拉力套,所述拉力套的外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床板的底面和底板的上表面相铰接;

所述螺纹杆的的左侧壁螺纹和右侧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外套杆;

所述床板的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套杆,且内套杆与外套杆相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转动转动盘带动传动杆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齿轮的相互啮合,带动螺纹杆转动使两个拉力套在螺纹杆上相对向外移动,使床板下降,当孕妇躺着床板上时,反向旋转转动盘,使螺纹杆上的两个拉力套相对向内移动,增大支撑杆的角度,从而使床板上升,实现了高度可调节的功能,并且实现了方便孕妇上运送床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装置的使用,避免了在产妇需要躺在运送床上时极为不便,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将产妇抬上运送床时耗费体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妇运送用可调节高度的运送床,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底面铰接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的底面铰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滚轮4;

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控制箱201,所述控制箱201包括壳体202,所述壳体20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贯穿有螺纹杆203,所述螺纹杆2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所述第一齿轮204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齿轮205,所述第二齿轮205与壳体202的左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二齿轮205的外侧壁啮合有传动齿轮206,所述传动齿轮20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7,所述传动杆20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208,所述螺纹杆203的外侧壁的两端均螺接有拉力套209,所述拉力套209的外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均铰接有支撑杆210,所述支撑杆210分别与床板1的底面和底板3的上表面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装置2的使用,避免了在产妇需要躺在运送床上时极为不便,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将产妇抬上运送床时耗费体力的问题;

所述螺纹杆203的的左侧壁螺纹和右侧螺纹方向相反,实现螺纹杆203上的拉力套209可相对移动;

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外套杆5,外套杆5与内套杆6的使用,增加了床板1与升降装置2配合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床板1的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套杆6,且内套杆6与外套杆5相套接,外套杆5与内套杆6的使用,增加了床板1与升降装置2配合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转动转动盘208带动传动杆207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齿轮204、第二齿轮205和传动齿轮206的相互啮合,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使两个拉力套209在螺纹杆203上相对向外移动,使床板1下降,当孕妇躺着床板1上时,反向旋转转动盘208,使螺纹杆203上的两个拉力套209相对向内移动,增大支撑杆210的角度,从而使床板1上升,实现了高度可调节的功能,并且实现了方便孕妇上运送床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