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用排便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179发布日期:2019-04-16 23: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医疗护理用排便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康复功能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医疗护理床,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对于无法起床的病人来讲,久卧会造成病人全身难受,需要经常性地进行按摩;同时,照顾其排便非常麻烦,一个护理者往往无法对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造成护理人员极度缺乏,排泄物若不能及时清理,也会影响病人的舒适感,延长病人的康复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排便按摩床,既能帮助病人进行全身的按摩,又能方便病人随时排便后的自动清理,减轻护理难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护理用排便按摩床,包括床体、捶打拐组件和排便组件;

所述捶打拐组件包括丝杆、导向杆、外壳、V形拐、电机,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蜗杆、蜗轮、连杆、摆杆和螺母,所述蜗杆套装在丝杆上,并在蜗杆与丝杆之间设置有花键以确保两者同步转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铰接轴偏心铰接在蜗轮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接轴与摆杆的端头铰接,摆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铰接轴铰接在外壳上,并与V形拐背部的中间位置处相连,丝杆与导向杆平行设置,丝杆和导向杆的一端共用第三固定铰接轴铰接在床体的床头居中位置处,捶打拐组件既能水平放置与床体平行,又能绕第三固定铰接轴向上翻转至垂直于床体,在床体的床尾设置有横梁,当捶打拐组件水平放置时,导向杆的悬空端正好搁置在横梁的限位槽内;当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丝杆依次通过花键、蜗杆、蜗轮、连杆、摆杆带动V形拐一起绕第二固定铰接轴摆动;丝杆转动的同时,通过螺母带动外壳一起在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沿丝杆长度方向移动;所述V形拐的两端头各设置有一个塑料圆球,且两塑料圆球的连线与丝杆的轴线平行;

所述排便组件包括智能马桶、伸缩塑料套、衬套、密封压圈和接便袋,所述智能马桶位于床体中后部的正下方,所述床体上开设有正对智能马桶口部的沉台孔洞,所述衬套安装在沉台孔洞内,在沉台孔洞的沉台上设置有环向凹槽,所述接便袋的底部封口并落入沉台孔洞内,接便袋的上端敞口部周向通过密封压圈压紧在环向凹槽内,所述伸缩塑料套的上端与衬套的下端相接,伸缩塑料套的下端通过周向设置的挂环挂在智能马桶外壁的挂钩上,从而将智能马桶与床体之间的空间罩住;

所述床体前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储物空间并配备有左柜门,床体后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右柜门将智能马桶遮住,所述右柜门上开有正对沉台孔洞的沉台的操作门,打开操作门便可进行接便袋的装取。

捶打拐组件的工作方式是:蜗杆随螺母一起相对丝杆轴向运动,并且蜗杆的转动由丝杆上的花键带动,蜗轮带连杆,连杆带摆杆,摆杆带V形拐摆动,从而实现V形拐既能沿丝杆长度方向移动,又能摆绕第二固定铰接轴摆动,V形拐的两端头各设置有一个塑料圆球,且两塑料圆球的连线与丝杆的轴线平行,能交替进行上下捶打。当电机转动时,丝杆带动螺母,螺母带动外壳一起沿丝杆的轴向移动,电机反转,外壳反向运动,从而在设定的行程范围内对病人全身上下进行按摩。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蜗杆转动,再依次通过蜗轮、连杆、摆杆带动V形拐一起摆动。

排便组件的工作方式是:先将伸缩塑料套的挂环从智能马桶的挂钩上取下,护理者用一只手将接便袋由下向上送入沉台孔洞的沉头位置处,护理者的另一只手水平伸入接住接便袋,将接便袋的上端口部撑开,并通过密封压圈将接便袋压住即可。当病人排便后,护理者打开操作门,用手伸入沉台孔洞内取下密封压圈,再将接便袋取下,护理者腾出一只手由下向上穿过伸缩塑料套接住接便袋,再扔入垃圾桶;清理完成后,再将伸缩塑料套的挂环挂在智能马桶的挂钩上,智能马桶自动完成清洗和烘干,伸缩塑料套和衬套,有效避免水珠乱溅或热量散失。在床体上开设正对智能马桶口部的沉台孔洞并配备操作门,腾出护理者的操作空间,护理者的双手均可横向伸入进行装袋和取袋,排泄物通过接便袋接住,确保了床体的干净卫生,并且装取袋方便快捷,由一人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沉台孔洞的沉台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沉台,锥形沉台的高度为8—10cm,最大位置处的宽度为16—20cm,所述密封压圈上方一体设置有挂环,所述锥形沉台的底面靠近衬套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头挂钉,与所述锥形沉台对应的操作门为矩形,宽度不得小于锥形沉台最大位置处的宽度,高度不得小于锥形沉台的高度。优化护理者的双手伸入装取袋的操作空间,并采用锥形沉台,方便将接便袋的边缘搭在锥形沉台的顶缘上;增设挂环,方便取下密封压圈,增设圆头挂钉,有效避免将接便袋刮破,同时取下装取袋可直接挂在圆头挂钉上再由下向上穿过伸缩塑料套将接便袋从圆头挂钉上取下扔掉,方便腾手。

进一步,所述V形拐至少为三个,并左右间隔地并排设置,所有V形拐的背部中间位置处由同一连接杆相连后再与摆杆的端头相连。能同时进行多点按摩,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对病人进行全身上下的按摩,又能方便病人随时排便后的轻松护理,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和护理质量,解决了长期以来无法移动病人的按摩康复和排便护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捶打拐组件翻转至垂直于床体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捶打拐组件平行于床体的状态)。

图3是图2的E部放大图。

图4是排便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捶打拐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另一种状态。

图7是多个V形拐左右间隔并排设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一种医疗护理用排便按摩床,主要由床体1、捶打拐组件2和排便组件3三部分组成。

捶打拐组件2主要由丝杆2-1、外壳2-2、蜗杆2-3、蜗轮2-4、连杆2-5、摆杆2-6、V形拐2-7、电机2-8、花键2-9、导向杆2-10、螺母2-11组成。

蜗杆2-3、蜗轮2-4、连杆2-5、摆杆2-6和螺母2-11设置在外壳2-2 内。蜗杆2-3套装在丝杆2-1上,并在蜗杆2-3与丝杆2-1之间设置有花键 2-9以确保两者同步转动。

连杆2-5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铰接轴A偏心铰接在蜗轮2-4上,连杆2-5 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接轴B与摆杆2-6的端头铰接,摆杆2-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铰接轴C铰接在外壳2-2上,并与V形拐2-7背部的中间位置处相连。

丝杆2-1与导向杆2-10平行设置,丝杆2-1和导向杆2-10的一端共用第三固定铰接轴D铰接在床体1的床头居中位置处。捶打拐组件2既能水平放置与床体1平行,又能绕第三固定铰接轴D向上翻转至垂直于床体1。当需要使用捶打拐组件2时,捶打拐组件2水平放置;当使用完毕后,将捶打拐组件2翻转至垂直于床体1的状态,以减少捶打拐组件2的占用空间。

在床体1的床尾设置有横梁1-1,当捶打拐组件2水平放置时,导向杆 2-10的悬空端正好搁置在横梁1-1的限位槽内,使导向杆2-10的两端均有着力点。当电机2-8驱动丝杆2-1转动时,丝杆2-1依次通过花键2-9、蜗杆 2-3、蜗轮2-4、连杆2-5、摆杆2-6带动V形拐2-7一起绕第二固定铰接轴C 摆动;丝杆2-1转动的同时,通过螺母2-11带动外壳2-2一起在导向杆2-10 的导向作用下,沿丝杆2-1长度方向移动;V形拐2-7的两端头各设置有一个塑料圆球,且两塑料圆球的连线与丝杆2-1的轴线平行。即V形拐2-7既能沿丝杆2-1轴向移动,又能摆动,且V形拐2-7两端头的塑料圆球,能交替对病人进行上下捶打按摩,最终实现对病人的全身按摩。

如图7所示,最好是,V形拐2-7为三个,并左右间隔地并排设置,所有 V形拐2-7的背部中间位置处由同一连接杆2-12相连后再与摆杆2-6的端头相连。V形拐2-7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实际工作时,蜗杆2-3随螺母2-11一起相对丝杆2-1轴向运动,并且蜗杆2-3的转动由丝杆2-1上的花键2-9带动,蜗轮2-4带连杆2-5,连杆2-5带摆杆2-6,摆杆2-6带V形拐2-7摆动,从而实现V形拐2-7既能沿丝杆长度方向移动,又能摆绕第二固定铰接轴摆动。当电机2-8转动时,丝杆2-1带动螺母2-11,螺母2-11带动外壳2-2 一起沿丝杆2-1轴向移动,电机2-8反转,外壳2-2反向运动,从而在设定的行程范围内对病人全身上下进行按摩。丝杆2-1转动的同时带动蜗杆2-3 转动,再依次通过蜗轮2-4、连杆2-5、摆杆2-6带动V形拐2-7一起摆动。

结合图1—图4所示,排便组件3主要由智能马桶3-1、伸缩塑料套3-2、衬套3-3、密封压圈3-4、挂环3-5、挂钩3-6、圆头挂钉3-7、接便袋(图中未示出)组成。

智能马桶3-1位于床体1中后部的正下方,床体1上开设有正对智能马桶3-1口部的沉台孔洞1-2,当病人躺卧时,病人的臀部正对沉台孔洞1-2。衬套3-3安装在沉台孔洞1-2内,避免冲洗时溅水打湿床单或垫子。在沉台孔洞1-2的沉台上设置有环向凹槽1-3,接便袋的底部封口并落入沉台孔洞 1-2内,接便袋的上端敞口部周向通过密封压圈3-4压紧在环向凹槽1-3内。伸缩塑料套3-2的上端与衬套3-3的下端相接,伸缩塑料套3-2的下端通过周向设置的挂环3-5挂在智能马桶3-1外壁的挂钩3-6上,从而将智能马桶 3-1与床体1之间的空间罩住。智能马桶3-1内设置有朝向正上方的冲水头 3-8。

床体1前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储物空间并配备有左柜门1-4,床体1后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右柜门1-5将智能马桶3-1遮住。右柜门1-5上开有正对沉台孔洞1-2的沉台的操作门1-6,打开操作门1-6便可进行接便袋的装取。

最好是,沉台孔洞1-2的沉台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沉台,锥形沉台的高度为8—10cm,最大位置处的宽度为16—20cm。密封压圈3-4上方一体设置有挂环3-5,锥形沉台的底面靠近衬套3-3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头挂钉3-7。

另外,锥形沉台对应的操作门1-6最好为矩形,宽度不得小于锥形沉台最大位置处的宽度,高度不得小于锥形沉台的高度,以确保将整个锥形沉台完全罩住,并不会缩减操作空间。

使用排便组件前,先打开操作门1-6,将伸缩塑料套3-2的挂环3-5从智能马桶3-1的挂钩3-6上取下,护理者用一只手将接便袋由下向上送入沉台孔洞1-2的沉头位置处,护理者的另一只手水平伸入接住接便袋,将接便袋的上端口部撑开,并通过密封压圈3-4将接便袋压住即可。当病人排便后,护理者用手伸入沉台孔洞1-2内取下密封压圈3-4,再将接便袋取下,护理者腾出一只手由下向上穿过伸缩塑料套3-2接住接便袋,再扔入垃圾桶;清理完成后,再将伸缩塑料套3-2的挂环3-5挂在智能马桶3-1的挂钩3-6上,关上操作门1-6,智能马桶3-1自动完成清洗和烘干,伸缩塑料套3-2和衬套 3-3,有效避免水珠乱溅或热量散失。在床体1上开设正对智能马桶3-1口部的沉台孔洞1-2,腾出护理者的操作空间,护理者的双手均可横向伸入进行装袋和取袋,排泄物通过接便袋接住,确保了床体1的干净卫生,并且装取袋方便快捷,由一人即可完成,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