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673发布日期:2019-05-21 21:2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创伤骨科内,骨折患者是最常见的,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也是各种各样。其中有一种骨折为盆骨骨折,盆骨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占骨折总数的1-3%,多由高能外伤所致,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致残率高达50-60%。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可达10.2%。据统计,骨盆骨折中50-60%由汽车车祸造成,10-20%是由于行人被撞,10-20%为摩托车外伤,8-10%为高处坠落伤,3-6%为严重挤压伤。由于人体的骨盆结构复杂,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丰富,髂外静脉与闭孔神经等走行,而且骨盆骨折后显露骨折困难,因此骨盆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点,骨科对耻骨分离的治疗,早期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牵引、骨盆腹带外固定等方法,这些方法常常导致骨不连,畸形愈合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解决非手术治疗引发的并发症,近年来对耻骨联合分离都采用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治疗,但耻骨由于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大多还有其它严重的合并伤,因而临床难以尽快实施复位手术,一般只能实施骨盆悬吊或骨盆牵引复位等保守治疗,要等其它合并伤处理完再行耻骨复位手术,这就错失了最佳手术时间,以致耻骨分离脱位往往很难复位。与此同时,由于耻骨联合部位周围附着的肌肉和韧带多,对抗复位手术的力量大,以致复位难度大。且由于骨盆为环形结构,突出部位小,手术不易着力,因而临床常用克氏针或者普通螺钉打入骨质中,然后再用其它器械实施复位。但又由于分离力度大,复位很困难,尤其是螺钉由于所承受的牵引力大,很容易弯曲变形,或产生松动,甚至从骨质中被拔出来。从而直接影响手术的进程和质量,以及伤者术后的康复。外伤性耻骨联合分离,一般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发生的。而往往是在X向(即左右分离),Y向(即上下错位)和Z向(即前后错位)三个层面同时发生的。而临床若要实施所述耻骨联合分离的三维复位,就应当有一套耻骨联合分离三维复位器组件予以支持。

专利号为:CN20071013437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耻骨联合分离三维复位器组件,其包括一复位钳,一固定扳手,一复位扳手,二个复位螺钉和二个复位螺母为主要特征,具有组件量少,各组件结构简单,复位操作方便,复位手术成效好等特点。但其在手术操作中医务人员既需要操作复位钳,又需要同时按住固定扳手和复位扳手,导致需要多人来进行配合操作,一来浪费医疗资源,二来可能会由于配合不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降低操作难度与手术风险的盆骨骨折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复位钳,所述复位钳由钳臂、交叉段、支撑段和水平段组成,所述钳臂、交叉段、支撑段和水平段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交叉段之间铰接,所述交叉段的两端分别与钳臂和支撑段连接,所述支撑段另一段与水平段连接,所述水平段上设有夹持孔,所述复位钳一端的支撑段上设有一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末端设有固定孔,所述钳臂、交叉段、支撑段、水平段和固定臂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两钳臂之间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钳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复位钳一端的钳臂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过一丝杆,所述丝杆另一钳臂铰接,穿过通孔一侧的丝杆末端设有一紧固螺母,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丝杆的前端。丝杆与紧固螺母可以控制水平段的距离,扭紧紧固螺母时水平段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与水平段连接的复位螺钉带动耻骨相互靠近,从而达到矫正耻骨之间距离太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钳对应配合设有复位螺钉,所述复位螺钉对应设有复位螺母,所述螺钉的顶端设有卡紧部。复位螺钉进入到需要矫正的骨骼中,与复位螺母相配合,方便复位扳手的操作,复位钳上的固定臂上的固定孔夹持卡紧部,使得复位钳不能旋转,减少对于骨骼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螺母对应设有一复位扳手,所述复位扳手的中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复位扳手前端设有与复位螺母相配合的旋紧部。复位扳手的旋紧部卡住复位螺母,并旋转复位螺母,从而实现想到得到的运动,弯折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复位扳手避开人体软组织层而直至耻骨部位,方便手术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螺钉的中部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圆形。限位板的设置,使得螺钉进入到骨骼中的距离得到控制,使骨骼得到保护,同时在手术操作中,限位板对于复位钳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圆形的限位板的设置减少了其与人体软组织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背离卡紧部一侧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设置使得限位板与骨骼没有直接接触,起到保护骨骼,降低病人痛苦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为四边形或者六边形。固定孔可以卡紧复位螺钉的卡紧部,使得复位螺钉不能进行旋转,固定孔可以根据卡紧部的形状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板到卡紧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水平段到固定孔的距离。如果卡紧部到限位板的距离小于水平段到固定孔的距离,固定孔将不能夹持住卡紧部,从而不能达到矫正骨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复位器的组件量少,且各组件结构简单,制备简易。

2.由于在复位钳上设置固定臂与固定孔使得不需要专门用人的手去拿固定扳手以防止螺钉的旋转,从而使得复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3.手术时间较短,可明显减轻伤者痛苦。

4.可使耻骨联合分离手术一次完成三维复位。复位手术质量好,伤者康复期短。

5.弯折部与支撑段的设置可以使得复位扳手避开人体软组织层而直至耻骨部位,方便手术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复位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位扳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位扳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复位钳,2-钳臂,3-丝杆,4-紧固螺母,5-交叉段,6-支撑段,7-弹簧,8-水平段,9-固定臂,10-固定孔,11-夹持孔,12-复位螺母,13-卡紧部,14-复位螺钉,15-限位板,16- 弯折部,17-旋紧部,18-复位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复位钳1,所述复位钳1由钳臂2、交叉段5、支撑段6和水平段8组成,所述钳臂2、交叉段5、支撑段6和水平段8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交叉段5之间铰接,所述交叉段5的两端分别与钳臂2和支撑段6连接,所述支撑段6另一段与水平段8连接,所述水平段8上设有夹持孔11,所述复位钳1一端的支撑段6上设有一固定臂9,所述固定臂9末端设有固定孔10,所述钳臂2、交叉段5、支撑段6、水平段8 和固定臂9为一体结构。

所述两钳臂2之间设有一弹簧7,所述弹簧7与钳臂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复位钳1一端的钳臂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过一丝杆3,所述丝杆3另一钳臂2铰接,穿过通孔一侧的丝杆 3末端设有一紧固螺母4,所述弹簧7位于所述丝杆3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式为:先把复位螺钉14分别打入紧靠左右耻骨的结节处,直至其限位板 15紧靠耻骨上面,达到最大深度,牢固固定;再将复位钳1的水平段8的夹持孔11分别套装在个复位螺钉14的圆柱部位;此时固定臂9与卡紧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在复位螺钉14上旋入复位螺母12,复位钳1往下运动,固定孔10能够夹持住卡紧部。再用复位螺母12通过复位螺钉14 的螺柱,拧靠在复位钳1的水平段8上;然后拧动复位钳1的紧固螺母4,直至左右耻骨完全复位;最后用骨盆钢板,将左右耻骨固定,即完成了耻骨左右分离复位手术。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盆骨骨折复位器,包括复位钳1,所述复位钳1由钳臂 2、交叉段5、支撑段6和水平段8组成,所述钳臂2、交叉段5、支撑段6和水平段8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交叉段5之间铰接,所述交叉段5的两端分别与钳臂2和支撑段6连接,所述支撑段6另一段与水平段8连接,所述水平段8上设有夹持孔11,所述复位钳1一端的支撑段 6上设有一固定臂9,所述固定臂9末端设有固定孔10,所述钳臂2、交叉段5、支撑段6、水平段8和固定臂9为一体结构。

所述两钳臂2之间设有一弹簧7,所述弹簧7与钳臂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复位钳1一端的钳臂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过一丝杆3,所述丝杆3另一钳臂2铰接,穿过通孔一侧的丝杆 3末端设有一紧固螺母4,所述弹簧7位于所述丝杆3的前端。

所述复位钳1对应配合设有复位螺钉14,所述复位螺钉14对应设有复位螺母12,所述螺钉的顶端设有卡紧部。

所述复位螺母12对应设有一复位扳手18,所述复位扳手18的中部设有弯折部16,所述复位扳手18前端设有与复位螺母12相配合的旋紧部17。

所述复位螺钉14的中部设有一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为圆形。

所述限位板15背离卡紧部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所述固定孔10为四边形或者六边形。

所述限位板15板到卡紧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水平段8到固定孔10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式为:先把复位螺钉14分别打入紧靠左右耻骨的结节处,直至其限位板 15紧靠耻骨上面,达到最大深度,牢固固定;再将有固定臂9的复位钳1水平段8的夹持孔11套在低位耻骨的光杆圆柱上,另一个夹持孔11套在高位耻骨的复位螺钉14的圆柱上,此时固定臂9 与卡紧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在复位螺钉14上旋入复位螺母12,复位钳1往下运动,固定孔 10能够夹持住卡紧部。再用复位扳手18旋转低位复位螺母12,低位复位螺钉14即拉动低位耻骨,直至其完全复位;最后如同耻骨左右分离复位手术所描述的那样,用骨盆钢板,将左右耻骨固定,即完成了耻骨上下错位复位手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