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347发布日期:2019-06-14 23:0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



背景技术:

现应用于外耳道冲洗用物有:冲洗器、注射器、换药碗或弯盘、温生理盐水。传统的清洗方法是将弯盘或换药碗置于患者耳垂下方,紧贴皮肤头稍向对侧倾斜进行操作。

传统外耳道冲洗时用弯盘或换药碗受水,受水面积小,易漏水、弄湿患者衣物,容量小,难固定,患者使用时舒适度欠佳。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该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能与耳部、面部皮肤紧密接触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冲洗时容易固定、受水到位、舒适度佳、可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设置有容水器,所述容水器装配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与所述容水器内部连通,且固定部开设有下凹的耳垂部接口,容水器的外壁面装配有手柄。

具体而言的,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容水器内部的导流漏斗。

优选的,所述耳垂部接口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密封条。

具体而言的,所述耳垂部接口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引流接口,另一个为操作接口,且引流接口与所述操作接口呈镜面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内径大于容水器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容水器为透明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容水器的外壁面设有刻度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与容水器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而言的,所述导流漏斗的漏水口处装配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的外壁面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能与耳部、面部皮肤紧密接触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冲洗时容易固定、受水到位、舒适度佳、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包括:

1、容水器;

2、固定部;

3、耳垂部接口;

4、手柄;

5、导流漏斗;

6、密封条;

7、刻度标尺;

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设置有容水器1,容水器1装配有固定部2,固定部2的中部与容水器1内部连通,且固定部2开设有下凹的耳垂部接口3,容水器1的外壁面装配有手柄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受水器从耳垂部接口3卡于患者耳部下方,由于耳垂部接口3处与皮肤紧密贴合,即使废液溢出耳朵,最终也会沿着固定部2流入容水器1中。

固定部2用于引流清洗后的废液,废液沿着固定部2的内壁导流至容水器1。

为了增强佩戴的舒适感,该实施例中的固定部2为曲面结构,固定部2的呈U型结构,且U型中部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缺口。

同时,能够使固定部2的侧壁面与耳根部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废液外漏。

为了方便使用,该实施例中的受水器中的固定部2与容水器1为一体成型结构,若有特殊要求,固定部2与受水器可以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

固定部2的底部设有延伸至容水器1内部的导流漏斗5,导流漏斗5都能够将收集到的废液集中排放到容水器1中。

进一步防止废液外漏,耳垂部接口3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密封条6,橡胶密封条6能够紧密贴合于耳根部的皮肤。

为了便于耳道清洗器械的操作,耳垂部接口3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引流接口,另一个为操作接口,且引流接口与操作接口呈镜面对称。

为了能够增大防外漏面积,固定部2的顶部内径大于容水器1内径。

固定部2外壁面的内径由下至上依次递增。

能够方便观察容水器1内部废液的汲取量,容水器1为透明材质制成。

同时,容水器1的外壁面设有刻度标尺7,便于目测容水器1内部废液的存储量。

导流漏斗5的漏水口处装配有滤网8,滤网8能够滤除废液中颗粒较大的杂物,便于费废液的分类和收集。

本实用新型该防外漏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能与耳部、面部皮肤紧密接触的外耳道冲洗受水器,冲洗时容易固定、受水到位、舒适度佳、可反复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