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7099发布日期:2019-03-30 08:5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鼻腔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室的鼻腔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耳鼻喉科鼻腔手术中的上颌窦根治术后,手术医生大多使用碘仿纱条进行填塞止血或自制止血装置压迫于面部,采用上述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碘仿纱条因含有剧毒物质及气味刺激,对患者易造成身体伤害;(2)患者鼻腔完全填塞,导致通气不畅,易发生大脑供氧不足,患者舒适度降低;(3)医生自制的止血装置存在规格不统一,制作耗时耗力且不易固定,止血效果不佳;(4)取出填塞物时患者痛苦感强烈。

因此,在耳鼻喉科鼻腔手术的上颌窦根治术后,急需一种既可使鼻孔通气又可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可进行手术后鼻腔出血量的评估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提供一种鼻腔止血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为鼻腔手术患者进行鼻腔止血,又可缓解患者鼻腔通气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鼻腔止血装置包括:通气管,其前端具有用于使其长度可伸缩的皱褶部;套设在通气管外的可充气的气囊,位于皱褶部的后侧;与气囊相连通的用于根据鼻腔体积或上颌窦腔大小对气囊进行气体充盈调节的充气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其前端与所述气囊内腔相连通的充气管;与充气管末端相连接的用于朝充气管内注气的注气球囊;其中,所述气囊上粘附有止血防粘连物质。

其中,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上的用于使所述充气管内的气体朝所述气囊单向流动的单向阀。

其中,所述气囊包括:内充气层;包覆在内充气层外周的用于与内充气层外表面形成用于吸附鼻腔分泌物的空腔的外渗漏层;其中,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内充气层相连通;其中,所述止血防粘连物质浸润在所述外渗漏层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鼻腔分泌物从所述空腔内抽吸出去的抽吸组件。

优选的,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其前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前连通管,其末端与所述充气管前段相连通;设置在前连通管上的用于使所述空腔内的鼻腔分泌物朝所述充气管后段单向流动的单向阀;其前端与所述充气管后段相连通的用于将所述充气管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抽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抽液管上的用于使所述充气管内的鼻腔分泌物朝抽液管末端单向流动的单向阀;与所述抽液管末端相连接的用于将抽液管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引流件。

或者,所述抽吸组件包括:其前端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用于使空腔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抽液管;设置在抽液管上的用于使抽液管内的鼻腔分泌物朝抽液管末端单向流动的单向阀;与抽液管末端相连接的用于将抽液管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引流件。

优选的,所述抽液管上设置用于控制其内流路通断的可调开关。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为医用软管。

优选的,所述抽液管内设置用于显示其内鼻腔分泌物容量的浮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腔止血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止血装置,结构简单,其气囊可塑性强,可根据患者鼻腔的体积或上颌窦腔的大小进行气体充盈调节,对鼻腔粘膜损伤轻,鼻咽压迫感减轻,口腔异物感降低,且通气管可缓解患者鼻腔通气问题,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同时便于观察手术后鼻腔的出血量,此外,该装置植入患者鼻腔方便,操作简单,节省手术时间,因气囊外层涂覆有止血防粘连物质,可保持鼻腔粘膜的湿润,也便于取出,患者痛苦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鼻腔止血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鼻腔止血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实施例的鼻腔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止血装置包括:通气管1,其前端具有用于使其长度可伸缩的皱褶部2;套设在通气管1外的可充气的气囊,位于皱褶部2的后侧;与气囊相连通的用于根据鼻腔体积或上颌窦腔大小对气囊进行气体充盈调节的充气组件;其中,充气组件包括:其前端与气囊内腔相连通的充气管4;与充气管4末端相连接的用于朝充气管4内注气的注气球囊9;其中,气囊上粘附有止血防粘连物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1用于插入到患者的鼻腔内,其用于插入到患者鼻腔内的前端设计有可调节伸展的皱褶部2,该通气管1由医用软管制成,可根据患者鼻腔的走向进行弯曲。

在通气管1前端的外面套设可充气的气囊,该气囊包括:内充气层3,为中心设有用于穿设在通气管1外的通孔的环形体,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如可由橡胶制成,环形体可为中空的圆柱形或圆球形或椭球形的环形体;包覆在内充气层3外周的用于与内充气层3外表面形成用于吸附鼻腔分泌物的空腔的外渗漏层10,上述止血防粘连物质浸润在外渗漏层上。优选的,外渗漏层可为由无纺布缝制成的与内充气层相适配的环状物体,包覆在内充气层的外面且可与内充气层外表面之间具有空腔,以便气囊伸入到患者鼻腔内时,鼻腔内的分泌物可以透过外渗漏层渗入到空腔内,而通过浸润或喷涂的方式使无纺布上粘附有止血防粘连物质,用于对鼻腔进行止血。其中,该止血防粘连物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医用止血防粘连物质。

其中,为了可以根据患者鼻腔的体积或上颌窦腔的大小对气囊进行气体充盈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优选的,充气组件包括:其前端与气囊的内充气层的内腔相连通的充气管4;与充气管4末端相连接的用于朝充气管4内注气的注气球囊9,注气球囊9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用于挤压气体的球囊,在此不对其结构进行描述。此外,充气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充气管4上的用于使充气管4内的气体朝气囊的内充气层单向流动的单向阀8。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止血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鼻腔分泌物从气囊的空腔内抽吸出去的抽吸组件。

优选的,抽吸组件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其前端与气囊的空腔相连通的前连通管12,其末端与充气管4前段相连通;设置在前连通管12上的用于使空腔内的鼻腔分泌物朝充气管4后段单向流动的单向阀11;其前端与充气管4后段相连通的用于将充气管4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抽液管5。

进一步的,抽吸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抽液管5上的用于使充气管4内的鼻腔分泌物朝抽液管5末端单向流动的单向阀6;与抽液管5末端相连接的用于将抽液管5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引流件(图中未示出)。

或者,本实用新型的抽吸组件还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其前端与空腔相连通的用于使空腔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抽液管5;设置在抽液管5上的用于使抽液管5内的鼻腔分泌物朝抽液管5末端单向流动的单向阀6;与抽液管5末端相连接的用于将抽液管5内的鼻腔分泌物抽吸出去的引流件(图中未示出)。

其中,引流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可以通过负压的方式引流的装置,如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等。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抽液管5上设置用于控制其内流路通断的可调开关7(如图1、图2所示)。此外,还可以在抽液管5上设置用于标记抽液管5内的鼻腔分泌物的容量的刻度尺,或者,在抽液管5内设置用于显示抽液管内鼻腔分泌物容量的浮标,以便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掌控是否需采用引流件对抽液管5内的鼻腔分泌物进行向外抽吸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采用双层夹层设计,位于外层的外渗漏层含有止血防粘连物质,会最大程度的保护鼻腔粘膜,且具有渗漏功能,可将鼻腔分泌物如血液,渗入到位于内层的内充气层外面,通过抽吸渗出的血液,可进行出血量的评估。而通过内充气层可以使整个气囊更适配于患者鼻腔或上颌窦腔。而通气管插入在患者鼻腔内,又可缓解患者鼻腔通气的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步伐,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加,鼻腔血管壁弹性的降低导致鼻腔出血患者日益增多,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止血装置可快速、及时、准确的达到鼻腔止血的目的,可满足目前市场上鼻窦手术多,需求量大的需求,应用广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鼻腔止血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鼻腔止血装置,结构简单,其气囊可塑性强,可根据患者鼻腔的体积或上颌窦腔的大小进行气体充盈调节,对鼻腔粘膜损伤轻,鼻咽压迫感减轻,口腔异物感降低,且通气管可缓解患者鼻腔通气问题,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同时便于观察手术后鼻腔的出血量,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此外,该装置植入患者鼻腔方便,操作简单,节省手术时间,因气囊外层涂覆有止血防粘连物质,可保持鼻腔粘膜的湿润,便于取出,患者痛苦小。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