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导管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297发布日期:2018-10-16 17:3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导管轴,属于介入性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指采用电视监视器高科技设备,通过在人体某一部位开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微导管伸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其作为多种类型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医生手术能力的提高和不断挑战严重复杂病变,作为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医疗用微导管,由于可以降低血管内病变介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成功率,同时通过减少介入治疗时血管破裂风险,降低患者在复杂介入治疗中的风险,已经成为介入手术的重要器械。

目前使用的微导管虽然可以实现伸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等作用,但是附加功能仍然比较单一,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现有的微导管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微导管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导管轴,一端与手持底座连接,包括管轴本体,所述管轴本体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之间设置有金属编织网层,金属编织网层上的金属丝交叉点焊接固定,所述外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深度标志,所述深度标志为涂覆在导管表面的刻度环,所述刻度环由粗环和细环构成,所述细环设置在相邻的粗环之间,所述管轴本体轴向方向分为四个过渡段,相邻的两个粗环之间的管轴本体为一个过渡段,四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相邻粗环之间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细环,相邻细环之间的间距为4-10㎜。

所述金属编织网层上的金属丝交叉处的焊接点为圆环形、椭圆形或者螺旋形。

所述外管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亲水涂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微导管轴,由于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之间设置有金属编织网层,且金属编织网层上的金属丝交叉点焊接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导管壁的强度和抗弯折的能力,增强了导管的可操作性。

2、本实用新型的微导管,由于在外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深度标志,且深度标志由涂覆在导管表面的粗环和细环构成,粗环间距大,可以便于快速的辨别插入的总体深度,细环间距小,便于精确掌握深度距离。

3、本实用新型的微导管轴,由于将管轴分为多个硬度不同的过渡段,使其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抗折性和跟踪性,能够迅速的达到血管的病变部位,减少介入治疗时对血管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外管外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金属编织网层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内管,2、外管,3、金属编织网层,4、粗环,5、细环,6、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微导管轴,一端与手持底座连接,包括管轴本体,所述管轴本体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管1和外管2,所述内管1外壁和外管2内壁之间设置有金属编织网层3,金属编织网层3上的金属丝交叉点焊接固定,所述外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深度标志,所述深度标志为涂覆在导管表面的刻度环,所述刻度环由粗环4和细环5构成,所述细环5设置在相邻的粗环3之间,所述管轴本体轴向方向分为四个过渡段,相邻的两个粗环4之间的管轴本体为一个过渡段,四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

优选的,作为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限定,相邻粗环4之间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细环5,相邻细环5之间的间距为4-10㎜。

优选的,作为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也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编织网层3上的金属丝交叉处的焊接点为圆环形、椭圆形或者螺旋形。

优选的,作为第四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2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亲水涂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