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774发布日期:2019-01-29 18:0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背景技术:

医用吻合器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它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医用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点,有时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很受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的青睐和推崇,该仪器性能的差异对于整个手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用于微创手术的直线型医用吻合器,包括一器械平台及与器械平台配合的钉仓组件,所述器械平台包括外壳及一枢轴设于外壳上的击发把手,该外壳内设有一个可相对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能推动位于外壳前端的钉仓组件进行缝合和切割。

具体的,所述钉仓组件包括一钉仓架及一与钉仓架枢轴连接的钉砧,所述钉仓架上可拆卸地设有钉仓。

所述钉仓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器械平台及钉仓架、钉砧、钉仓的钉仓连接件,钉仓连接件内设有一个可相对移动的推刀杆,推刀杆与推杆配接,所述推刀杆的远端固定一切刀,该切刀在前进的过程中将钉仓和钉砧闭合,将位于钉仓和钉砧间的组织切断,并驱动击发块将推钉片依次推出于钉仓外,进而推钉片将缝合钉推出于钉仓外并订合在组织上。

现有技术中,钉仓组件需要安装至医用吻合器的器械平台后才能进行手术,但是,由于钉仓组件安装至医用吻合器的器械平台之前,在组装、包装和运输等环节中,推刀杆可能会发生蹿动,从而推刀杆推动切刀移动,导致器械的误击发,而且推刀杆发生移位,也会导致器械平台不能与推刀杆正确安装,致使器械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及使用该钉仓组件的医用吻合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钉仓组件包括钉仓连接件,其可拆卸地连接器械平台,所述器械平台包括推杆,所述钉仓连接件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限位部;

位于所述壳体的推刀杆连接座,所述推刀杆连接座可相对所述壳体运动;

活动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的保险机构;

其中,所述推刀杆连接座具有供所述保险机构转动的容纳腔,当所述钉仓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保险机构与所述限位部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推刀杆连接座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当所述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时,所述推杆驱动所述保险机构运动而脱离所述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险机构包括第一保险块及保险销,所述第一保险块通过所述保险销活动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当所述钉仓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保险块与所述限位部相互配合,所述第一保险块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时,所述推杆驱动所述第一保险块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保险块脱离所述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保险块具有位于所述保险销两侧的第一抵持部及第一止挡部,当所述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时,所述推杆通过所述第一抵持部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持部具有抵持面,当所述钉仓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抵持面与第一方向之间形成锐角,当所述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时,所述抵持面转动直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钉仓组件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保险块还包括保险块本体,所述第一止挡部沿第一保险块及保险销的叠加方向凸伸出所述保险块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险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保险块的第一复位件,当所述第一保险块失去所述推杆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由所述第二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施力端抵接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施力端驱动所述第一止挡部始终保持朝向第一限位槽运动的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挡部具有容纳槽,所述施力端限位于所述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设有视窗,所述保险机构具有指示部,当所述钉仓组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视窗暴露所述指示部,当所述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时,所述指示部相对所述视窗运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所述医用吻合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钉仓组件及与所述钉仓组件配合的器械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一个与钉仓连接件壳体配合的保险机构,保证只有在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后才能使保险机构解锁而使推刀杆处于可击发状态,可以有效地防止钉仓组件安装至器械平台之前,在组装、包装和运输等环节中推刀杆发生蹿动,能有效防止器械的误击发,而且可以确保手术前器械平台能够与推刀杆正确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医用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钉仓组件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钉仓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钉仓架、钉仓及钉砧组合示意图;

图5是图4中K-K剖视图;

图6是图5中L-L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推杆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初始状态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1-A1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初始状态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A2-A2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A3-A3剖视图;

图19是图18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A4-A4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推杆爆炸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初始状态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B1-B1剖视图;

图27是图26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B2-B2剖视图;

图30是图29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推杆爆炸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组装示意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推刀杆、推刀杆连接座及保险机构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初始状态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37是图36中C1-C1剖视图;

图38是图37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初始状态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40是图39中C2-C2剖视图;

图41是图40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43是图42中C3-C3剖视图;

图44是图43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装载至器械平台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46是图45中C4-C4剖视图;

图47是图46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以腔镜外科切割吻合器为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吻合器做具体的阐释,但应当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艺精神可以被替换地利用到其它形式的吻合器上。

如图1-图7所示,医用吻合器用于将多个缝合钉施加到人体的生理组织上,同时相应的对生理组织实施切割。所述医用吻合器包括器械平台10、与器械平台10配接的旋圈20,以及枢轴连接所述器械平台10的击发把手30。

器械平台10内设置有推杆11(参图7),推杆11在击发把手30作用下可相对器械平台10的外壳移动。

所述器械平台10的远端还设有钉仓组件40,钉仓组件40与器械平台10可拆卸连接。

所述钉仓组件40包括钉仓41、钉砧42、钉仓架43、钉仓连接件44、切刀45以及设置于钉仓连接件44远端的关节46,通过控制关节46的转动方向及转动角度,可使得钉仓41及钉砧42所限定区域相对钉仓连接件44转动,以适应多角度切割吻合手术。

当然,在钉仓组件40不能摆动的器械中也可以没有关节46。

所述钉仓架43限定了一支撑通道,以将钉仓41可安装地容纳在其中,所述钉仓架43用于将所述钉仓41连接至所述钉仓连接件44。

在本实施方式中,钉仓41和钉砧42被设置为可以相对地转动,当两者转动至打开状态时,被操作的目标生理组织可被置放于两者之间,随后,通过将两者转动至闭合状态,位于两者之间的目标生理组织被夹紧,以进行后续的切割及缝合操作。

当所述医用吻合器/钉仓组件4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钉砧42近端的钉砧尾受到外力作用,以保持所述钉砧42和钉仓41呈打开状,所述切刀45位于所述钉仓组件40的近端。

当所述医用吻合器/钉仓组件40处于闭合状态时,受所述切刀45驱动,所述钉砧42和钉仓41闭合,其间可夹紧目标生理组织,所述切刀45相对于所述初始状态而言,向所述医用吻合器/钉仓组件40的远端移动了一定距离,但总体而言仍然位于所述钉仓组件40的近端。

当所述医用吻合器/钉仓组件40处于击发状态时,所述钉砧42和钉仓41仍然保持闭合,所述切刀45由所述钉仓组件40的近端向远端移动,切割夹紧的生理组织,并可在所述钉仓组件40的远端受到限位停止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钉仓架43包括远离所述钉砧42且与所述切刀45的一端451配合的第一抵触面432;所述钉砧42包括与钉砧面相背且与所述切刀45的另一端452配合的第二抵触面。

钉仓41、钉砧42、钉仓架43上形成有配合所述切刀45的走刀槽411、421、431。所述走刀槽411、421、431分别从所述钉仓41、钉砧42、钉仓架43的近端向其远端延伸。当所述钉仓41和所述钉砧42闭合后,所述走刀槽411、421、431可配合形成允许所述切刀45由所述钉仓组件40的近端朝向远端方向,或远端朝向近端方向移动的通道。

所述钉仓组件4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切刀45近端的推刀杆47,所述推刀杆47可驱动所述切刀45由所述走刀槽411、421、431的近端向远端,或远端向近端移动。走刀槽411、421、431在此过程中对切刀45及推刀杆47提供运动路径且同时对其进行导向,当钉砧42及钉仓41所限定区域相对钉仓连接件44转动一定角度时,推刀杆47也随之弯曲一定的角度,以使得切刀45可以顺利地朝向医用吻合器的远端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至图6,所述钉仓架43的近端设有止位部434,当所述钉仓架43与所述钉仓41相互配合时,所述止位部434限制所述钉仓41沿所述钉仓41及所述钉仓架43的叠加方向脱离所述钉仓架43。

这里,钉仓41的近端被止位部434压制,在医用吻合器击发过程中,钉仓41的近端不会出现变形翘起现象,使得整个击发运行过程更加顺畅。

所述钉仓架43由底部4301及连接所述底部4301的两个侧壁(4302、4303)围设而成,所述止位部434位于所述侧壁(4302、4303)远离所述底部4301的一侧。

钉仓组件40包括位于两个侧壁(4302、4303)处的两个止位部434,且两个止位部434对称设置,实现钉仓41近端的稳定限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位部434为凸起434,所述凸起434一端连接一个侧壁4302,另一端朝向另一个侧壁4303延伸。

所述凸起434的远端设有倒角部4341。

这里,所述倒角部4341为朝向所述钉仓架43底部4301的近端倾斜的斜面4341。

当钉仓41组装入钉仓架43时,先将钉仓41的近端插入钉仓架43,此时,钉仓41的近端可以通过所述斜面4341组装入所述钉仓架43。

所述凸起434靠近所述底部4301的第一表面4343为平面,所述第一表面4343平行于所述底部4301,如此,当钉仓41组装入钉仓架43后,凸起434可以稳定配合于钉仓41表面。

所述凸起434远离所述底部4301的第二表面4342为平面,且所述第二表面4342与所述侧壁(4302、4303)远离所述底部4301的侧缘齐平,如此,避免凸起434在钉仓组件40闭合过程中阻碍钉砧42。

参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钉仓连接件44包括壳体48、位于所述推刀杆47近端的推刀杆连接座49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的保险机构50。

壳体48上设有限位部481。

这里,壳体48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482及下壳体483,上壳体482及下壳体483限定出一容纳推刀杆47、推刀杆连接座49及保险机构50的腔体,另外,壳体48外部还包覆有套筒60。

推刀杆连接座49可带动推刀杆47相对所述壳体48运动。

当所述钉仓组件4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保险机构50与所述限位部481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相对所述壳体48运动,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处于锁止状态;当所述钉仓组件40装载至器械平台10时,所述推杆11驱动所述保险机构50运动而脱离所述限位部481,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处于解锁状态。

这里,通过设置一个与钉仓连接件44的壳体48配合的保险机构50,保证只有在钉仓组件40装载至器械平台10后才能使保险机构50解锁而使推刀杆47处于可击发状态,可以有效地防止钉仓组件40安装至器械平台10之前,在组装、包装和运输等环节中推刀杆47发生蹿动,能有效防止器械的误击发,而且可以确保手术前器械平台10能够与推刀杆47正确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钉仓组件40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钉仓组件40的三种实施方式。

参见图7至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a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及图8,所述保险机构50a包括第一保险块51a及保险销52a,所述第一保险块51a通过所述保险销52a活动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a。

当所述钉仓组件40a处于初始状态时,结合图9,所述第一保险块51a与所述限位部481a相互配合,所述第一保险块51a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时,结合图10,所述推杆11a驱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a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保险块51a脱离所述限位部481a。

这里,参图9,第一位置定义为第一保险块51a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一保险块51a限位于限位部481a;参图10,第二位置定义为第一保险块51a在推杆11a作用下转动而脱离限位部481a的位置,可以理解的,第二位置可以是变化的位置,即第二位置可以包括第一保险块51a刚脱离限位部481a的位置直至第一保险块51a不再转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保险块51a处于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保险块51a与壳体48a上的限位部481a相互配合,装载第一保险块51a的推刀杆连接座49a无法相对壳体48a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a处于锁止状态,此时推刀杆47a与壳体48a相对静止;当第一保险块51a在推杆11a的作用下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由于第一保险块51a已经脱离限位部481a的限制,装载第一保险块51a的推刀杆连接座49a可以相对壳体48a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a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在击发把手30的击发作用下,推刀杆连接座49a带动推刀杆47a、第一保险块51a及保险销52a一起相对壳体48a向远端移动,从而实现对目标生理组织的夹紧、切割及缝合操作。

具体的,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a具有供所述第一保险块51a转动的容纳腔S1,所述限位部481a为第一限位槽481a。

容纳腔S1位于推刀杆连接座49a的中部。

所述第一保险块51a大致呈“L”型,所述第一保险块51a具有位于所述保险销52a两侧的第一抵持部511a及第一止挡部512a。

所述第一保险块51a还包括保险块本体513a,所述第一止挡部512a沿第一保险块51a及保险销52a的叠加方向凸伸出所述保险块本体513a,如此,可以保证第一止挡部512a与第一限位槽481a在由近端至远端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重合,以保证配合的稳定性,同时,尽量减小第一保险块51a的尺寸。

于第一保险块51a及保险销52a的叠加方向,第一抵持部511a与保险块本体513a齐平。

所述第一抵持部511a具有抵持面5111a,抵持面5111a为第一保险块51a的近端表面,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时,推杆11a作用于抵持面5111a,抵持面5111a较佳为平面。

所述保险机构50a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保险块51a的第一复位件53a,当所述第一保险块51a失去所述推杆11a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53a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a由所述第二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即推刀杆连接座49a重新呈锁止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位件53a为扭簧53a。

扭簧53a包括扭簧本体531a、固定端532a及施力端533a。

扭簧本体531a呈圈状,所述保险销52a穿过所述扭簧本体531a而连接所述第一保险块51a,即扭簧本体531a夹设于保险销52a及第一保险块51a之间,且保险销52a的端部与推刀杆连接座49a相互固定。

所述固定端532a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a。

所述施力端533a抵接所述第一止挡部512a,所述施力端533a驱动所述第一止挡部512a始终保持朝向第一限位槽481a运动的趋势。

这里,所述第一止挡部512a具有容纳槽5121a,所述施力端533a限位于所述容纳槽512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8a还设有视窗484a。

这里,视窗484a可由上壳体482a及下壳体483a拼接而成,且套筒60a对应视窗484a处也形成有开口61a。

所述保险机构50a具有指示部54a。

这里,指示部54a位于保险销52a的端部,但不以此为限。

当所述钉仓组件40a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视窗484a暴露所述指示部54a,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但没有闭合击发时,所述指示部54a同样暴露于所述视窗484a。

也就是说,当第一保险块51a相对保险销52a转动时,指示部54a位于视窗484a处且保持不动,当第一保险块51a脱离第一限位槽481a且推杆11a带动推刀杆连接座49a、第一保险块51a及保险销52a一起朝向远端移动时,指示部54a逐渐远离所述视窗484a。

指示部54a及视窗484a的设置可为医务人员提供操作指示。

下面,简单介绍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a的工作流程。

参考图11至图16,当所述钉仓组件40a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保险块51a的第一抵持部511a位于容纳腔S1内,同时,第一止挡部512a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限位槽481a内,所述抵持面5111a与第一方向之间形成锐角,此时,扭簧53a的施力端533a抵持第一止挡部512a,从而保证第一止挡部512a不会脱离第一限位槽481a。

参考图17至图22,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时,所述推杆11a通过所述抵持面5111a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a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512a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481a,所述抵持面5111a转动直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钉仓组件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此时,扭簧53a的施力端533a仍然抵持第一止挡部512a。

这里,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时,实质是推杆11a与抵持面5111a相互接触,当抵持面5111a转动至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时,推杆11a的远端与抵持面5111a充分接触。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推杆11a推动推刀杆连接座49a稳定地向远端移动,当所述钉仓组件40a装载至器械平台10a后,推杆11a的远端可以同时抵接第一保险块51a的抵持面5111a以及推刀杆连接座49a的近端,但不以此为限,例如,推杆11a的远端可以抵接推刀杆连接座49a的近端,同时,限制第一保险块51a继续转动。

参见图23至图3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b示意图。

为了便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类似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名称,并以不同的编号以示区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23及图24,所述保险机构50b包括第一保险块51b及保险销52b,所述第一保险块51b通过所述保险销52b活动设置于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b。

当所述钉仓组件40b处于初始状态时,结合图25至图27,所述第一保险块51b与所述限位部481b相互配合,所述第一保险块51b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时,结合图28至图30,所述推杆11b驱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b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保险块51b脱离所述限位部481b。

这里,参图27,第一位置定义为第一保险块51b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一保险块51b限位于限位部481b;参图30,第二位置定义为第一保险块51b在推杆11b作用下转动而脱离限位部481b的位置,可以理解的,第二位置可以是变化的位置,即第二位置可以包括第一保险块51b刚脱离限位部481b的位置直至第一保险块51b不再转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保险块51b处于第一位置时,由于第一保险块51b与壳体48b上的限位部481b相互配合,装载第一保险块51b的推刀杆连接座49b无法相对壳体48b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b处于锁止状态,此时推刀杆47b与壳体48b相对静止;当第一保险块51b在推杆11b的作用下而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由于第一保险块51b已经脱离限位部481b,装载第一保险块51b的推刀杆连接座49b可以相对壳体48b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b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在击发把手30的击发作用下,推刀杆连接座49b带动推刀杆47b、第一保险块51b及保险销52b一起相对壳体48b向远端移动,从而实现对目标生理组织的夹紧、切割及缝合操作。

具体的,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b具有供所述第一保险块51b转动的容纳腔S2,所述限位部481b为第一限位槽481b。

容纳腔S2位于推刀杆连接座49b的边缘。

所述第一保险块51b大致呈“跷跷板”形态,所述第一保险块51b具有位于所述保险销52b两侧的第一抵持部511b及第一止挡部512b。

所述第一抵持部511b具有导向斜面5111b,导向斜面5111b为第一保险块51b的近端表面,当所述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时,推杆11b作用于导向斜面5111b,导向斜面5111b呈倒钩状以延长导向斜面5111b的长度,以保证能充分使得所述推杆11b通过所述导向斜面5111b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b顺畅转动,而使得第一止挡部512b能充分脱离第一限位槽481b,可以解除保险状态。

所述第一限位槽481b的远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部512b配合的挡位部4811b。

这里,挡位部4811b与第一方向之间可呈锐角设置,挡位部4811b的设置原则为:当钉仓组件40b处于初始状态时,挡位部4811b限制第一止挡部512b脱离第一限位槽481b,当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时,第一保险块51b转动时可带动第一止挡部512b脱离挡位部4811b。

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b的近端具有接触部491b,接触部491b较佳为平面。

当所述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时,所述推杆11b抵接所述第一抵持部511b,当所述第一止挡部512b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481b时,参图30,所述推杆11b脱离所述第一抵持部511b并抵接至所述接触部491b,且所述推杆11b限制所述第一保险块51b转动。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后,推杆11b的远端抵接推刀杆连接座49b的近端,可以保证推刀杆连接座49b受力均匀,且有利于推刀杆连接座49b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保险机构50b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保险块51b的第一复位件53b,当所述第一保险块51b失去所述器械平台10b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53b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b由所述第二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即推刀杆连接座49b重新呈锁止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位件53b为弹片53b。

所述弹片53b的一端固定于推刀杆连接座49b,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止挡部512b,所述弹片53b驱动所述第一止挡部512b始终保持朝向第一限位槽481b运动的趋势。

下面,简单介绍第二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b的工作流程。

参考图25至图27,当所述钉仓组件40b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保险块51b的第一抵持部511b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S2内,同时,第一止挡部512b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限位槽481b内,弹片53b抵持第一止挡部512b,从而保证第一止挡部512b不会脱离第一限位槽481b。

参考图28至图30,当所述钉仓组件40b装载至器械平台10b时,所述推杆11b通过所述导向斜面5111b带动所述第一保险块51b转动而使得所述第一止挡部512b脱离所述第一限位槽481b,此时,弹片53b仍然抵持第一止挡部512b但处于变形状态。当器械闭合击发时,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b随之向远端运动。当击发完成回退至初始位置后,在弹片53b的作用下,第一止挡部512b又抵持于第一限位槽481b而使得器械处于保险状态。

参见图31至图4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c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31至图33,所述保险机构50c包括相互配合的滑块52c及第二保险块51c。

当所述钉仓组件40c处于初始状态时,结合图34,所述第二保险块51c与所述限位部481c相互配合,所述滑块52c处于第三位置;当所述钉仓组件40c装载至器械平台10c时,结合图35,所述推杆11c驱动所述滑块52c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且所述滑块52c带动所述第二保险块51c脱离所述限位部481c。

这里,参图34,第三位置定义为第二保险块51c的初始位置,此时,第二保险块51c限位于限位部481c;参图35,第四位置定义为第二保险块51c在推杆11c及滑块52c作用下运动而脱离限位部481c的位置,可以理解的,第四位置可以是变化的位置,即第四位置可以包括第二保险块51c刚脱离限位部481c的位置直至第二保险块51c不再运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保险块51c处于第三位置时,由于第二保险块51c与壳体48c上的限位部481c相互配合,装载第二保险块51c的推刀杆连接座49c无法相对壳体48c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c处于锁止状态,此时推刀杆47c与壳体48c相对静止;当第二保险块51c在推杆11c的作用下而运动至第四位置时,由于第二保险块51c已经脱离限位部481c,装载第二保险块51c的推刀杆连接座49c可以相对壳体48c向远端移动,推刀杆连接座49c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在击发把手30的击发作用下,推刀杆连接座49c带动推刀杆47c、第二保险块51c及滑块52c一起相对壳体48c向远端移动,从而实现对目标生理组织的夹紧、切割及缝合操作。

具体的,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c具有容纳所述滑块52c的第一空腔S3及容纳所述第二保险块51c的第二空腔S4,所述限位部481c为第二限位槽481c。

第一空腔S3及第二空腔S4相互导通。

所述第一空腔S3控制所述滑块52c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空腔S4控制所述第二保险块51c沿第二方向运动,同样的,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钉仓组件40c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滑块52c的远端形成有凸柱521c,所述第一空腔S3具有与凸柱521c相互配合的第一导向槽S3’,所述第一导向槽S3’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导向槽S3’与凸柱521c相互匹配,以限制滑块52c的移动路径。

所述第二保险块51c具有导向部511c,所述第二空腔S4具有与所述导向部511c相互配合的第二导向槽S4’,所述第二导向槽S4’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导向槽S4’与导向部511c相互匹配,以限制第二保险块51c的移动路径。

这里,第二保险块51c相对的两侧分别包含第一导向部5111c及第二导向部5112c,对应的,第二导向槽S4’也包括两个,进一步限制第二保险块51c的移动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52c具有第二抵持部522c及驱动部523c,所述第二保险块51c具有第二止挡部512c及适配部513c。

所述驱动部523c与所述适配部513c相互配合。

这里,所述适配部513c为一供所述驱动部523c穿设的开槽513c。

滑块52c除去凸柱521c的区域大致呈卧躺的“Z”型,第二保险块51c大致呈“[”型。

所述驱动部523c具有第一斜面5231c,所述适配部513c具有第二斜面5131c(可参考图38及图44),所述第一斜面5231c与所述第二斜面5131c呈相互干涉设置,当所述滑块52c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斜面5231c相对所述第二斜面5131c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二保险块51c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也就是说,滑块52c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转化成了第一保险块51c沿第二方向的运动。

较佳的,驱动部523c与适配部513c完全匹配,但不以此为限。

所述保险机构50c还包括连接所述滑块52c的第二复位件53c,当所述滑块52c失去所述器械平台10c施加的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复位件53c带动所述滑块52c由所述第四位置回复至所述第三位置,同时,第二保险块51c也回复至初始位置,即推刀杆连接座49c重新呈锁止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复位件53c为弹簧53c,所述弹簧53c的一端抵持所述推刀杆连接座49c,另一端抵持所述滑块52c,所述弹簧53c驱动所述滑块52c始终保持朝向所述钉仓组件40c近端运动的趋势。

这里,弹簧53c套设于凸柱521c处,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8c还设有视窗484c。

这里,视窗484c可由上壳体482c及下壳体483c拼接而成,且套筒60c对应视窗484c处也形成有开口61c。

所述保险机构50c具有指示部54c。

这里,指示部54c位于第二保险块51c的侧部,但不以此为限。

当所述钉仓组件40c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视窗484c暴露所述指示部54c,当所述钉仓组件40c装载至器械平台10c时,所述指示部54c相对所述视窗484c运动。

也就是说,当第二保险块51c沿第二方向移动而脱离第二限位槽481c时,指示部54c也相对视窗484c沿第二方向移动,当第二保险块51c脱离第二限位槽481c且推杆11c带动推刀杆连接座49c、第二保险块51c及滑块52c一起朝向远端移动时,指示部54c也逐渐远离所述视窗484c。

指示部54c及视窗484c的设置可为医务人员提供操作指示。

下面,简单介绍第一实施方式的钉仓组件40c的工作流程。

参考图36至图41,当所述钉仓组件40c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滑块52c位于第一空腔S3内,所述第二保险块51c的端部凸伸至第二限位槽481c内,适配部513c位于驱动部523c的远端,此时,弹簧53c驱使滑块52c保持朝向钉仓组件40c近端运动的趋势,进而保证第二保险块51c的第二止挡部512c不会脱离第二限位槽481c。

参考图42至图47,当所述钉仓组件40c装载至器械平台10c时,所述推杆11c通过所述第二抵持部522c驱动所述滑块52c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滑块52c通过所述驱动部523c作用所述适配部513c而带动所述第二止挡部512c沿所述第二方向脱离所述第二限位槽481c,适配部513c位于驱动部523c的近端,此时,弹簧53c仍然抵持滑块52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钉仓组件40的举例说明,三个实施方式也可进行组合、置换等操作而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