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以及心血管科转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513发布日期:2019-04-09 22: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以及心血管科转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以及心血管科转移系统。



背景技术:

急危重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是医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科室来说,对于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虽然院内转运病人只需要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但因急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疾病发展变化快,转运途中会发生多种并发症,病情随时可能变化。因此,转运急危重病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监护与救治的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转运床的床板与普通病床无异,对于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或者心室除颤的患者来说,由于床体较软,使得现场救护效果不加,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同时,目前现有的病人转运床上均没有专门的位置来放置生命维持装置。转运途中病人的病情无法得到持续治疗与控制,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缺氧等情况,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转运床存在诸多的不便。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患者,其患病情况不同有时需要抬高患者头部,现有的转运床无法通过调整床体的角度与高度来实现抬升患者的功能。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同时能够调节床体位置的心血管科转运床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科转运床,其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同时能够调节床体位置,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科转运系统,其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并,同时能够调节床体位置,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包括转移床本体、多个移动轮、体位调整装置以及生命维持装置,转移床本体包括支撑床体、床架、多个支撑机构以及尾架,支撑床体活动连接于床架,且支撑床体远离床架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用于承载患者;多个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床架的底部,尾架固定连接于床架的一端,多个移动轮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支撑机构远离床体的一端,生命维持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体位调整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铰接机构和量角机构,铰接机构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以使支撑床体能够相对床架转动,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用于调整支撑床体的位置,量角机构连接于铰接机构,用于测量支撑床体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推杆、电磁阀和控制器,液压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床体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架,电磁阀与液压推杆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床架的一侧并与电磁阀电连接,液压推杆能够在电磁阀的控制下推动支撑床体远离或靠近床架。

进一步地,铰接机构包括绞盘、转轴和多个支撑凸起,绞盘转动连接于床架的一端,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绞盘,另一端穿设于床架并与床架转动连接,且转轴能够相对床架转动,多个支撑凸起固定连接于转轴,每个支撑凸起远离转轴的一端伸入支撑床体并与支撑床体固定连接,以带动支撑床体相对床架转动。

进一步地,量角机构包括角度测量器和报警器,报警器可拆卸地连接于铰接机构,角度测量器固定连接于铰接机构并与报警器电连接,用于测量支撑床体的转动角度并将转动角度传递至报警器,报警器依据转动角度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硬质承载层为硬质木板,硬质木板铺设在床体上,用于承载患者。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腿,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架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腿,支撑腿远离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移动轮。

进一步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抬升器以及多个伸缩柱,第一调节座固定连接于床架,第二调节座固定连接于支撑腿,抬升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调节座,多个伸缩柱均匀绕设在抬升器的周围,且每个伸缩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座,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二调节座。

进一步地,每个移动轮包括连接轴、静音万向轮和减震件,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静音万向轮,减震件设置在静音万向轮上并与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生命维持装置包括承载台和氧气瓶,承载台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氧气瓶可拆卸地容置于承载台。

一种心血管科转移系统,包括输液装置和心血管科转移床,该心血管科转移床包括转移床本体、多个移动轮、体位调整装置以及生命维持装置,转移床本体包括支撑床体、床架、多个支撑机构以及尾架,支撑床体活动连接于床架,且支撑床体远离床架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用于承载患者;多个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床架的底部,尾架固定连接于床架的一端,多个移动轮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支撑机构远离床体的一端,生命维持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体位调整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铰接机构和量角机构,铰接机构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以使支撑床体能够相对床架转动,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用于调整支撑床体的位置,量角机构连接于铰接机构,用于测量支撑床体的转动角度。输液装置包括输液架和输液机构,输液架固定连接于床架的一端,输液机构挂设在输液架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将支撑床体活动连接于床架,且支撑床体远离床架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用于承载患者,对于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硬质承载层的存在使得抢救效果更好。多个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床架的底部,尾架固定连接于床架的一端,多个移动轮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支撑机构远离床体的一端,生命维持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以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铰接机构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以使支撑床体能够相对床架转动,方便适应不同体型、不同卧姿的患者,同时也便于转移到手术床上。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和床架,用于调整支撑床体的位置,量角机构连接于铰接机构,用于测量支撑床体的转动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同时能够调节床体位置,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心血管科转移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体位调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心血管科转移床;100-转移床本体;110-支撑床体;130-床架;150-支撑机构;151-高度调节组件;1511-第一调节座;1513-第二调节座;1515-抬升器;1517-伸缩柱;153-支撑腿;170-尾架;200-移动轮;210-连接轴;230-静音万向轮;250-减震件;300-体位调整装置;310-升降机构;311-液压推杆;313-电磁阀;315-控制器;330-铰接机构;331-绞盘;333-转轴;335-支撑凸起;400-生命维持装置;410-承载台;430-氧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10,包括转移床本体100、多个移动轮200、体位调整装置300以及生命维持装置400,多个移动轮200均匀设置在转移床本体100的底部,用于承载转移床本体100并带动转移床本体100移动,体位调整装置300连接于转移床本体100,用于调整转移床本体100的位置与角度,生命维持装置400连接于转移床本体100的一端,以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

转移床本体100包括支撑床体110、床架130、多个支撑机构150以及尾架170,支撑床体110活动连接于床架130,且支撑床体110远离床架130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用于承载患者。多个支撑机构150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底部,尾架170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一端,多个移动轮200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支撑机构150远离床体的一端,生命维持装置400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17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支撑床体110远离床架130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撑,对于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硬质承载层的存在,使得心肺复苏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硬质承载层为硬质木板,该硬质木板铺设在支撑床体110上并通过木板四个顶角处的套绳套设在支撑床体110的四个角上。

生命维持装置400包括承载台410和氧气瓶430,承载台410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170,氧气瓶430可拆卸地容置于承载台410。

在转运过程中,氧气瓶430容置在承载台410上,到达转运地点后,可将氧气瓶430从承载台410上取下跟随患者进行移动,使得对患者的氧气供应不会中断,持续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助。

参见图2,体位调整装置300包括升降机构310、铰接机构330和量角机构(图未示),铰接机构330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110和床架130,以使支撑床体110能够相对床架130转动,升降机构3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110和床架130,用于调整支撑床体110的位置,量角机构连接于铰接机构330,用于测量支撑床体110的转动角度。

升降机构310包括液压推杆311、电磁阀313和控制器315,液压推杆3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床体110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电磁阀313与液压推杆311连接,控制器315设置在床架130的一侧并与电磁阀313电连接,液压推杆311能够在电磁阀313的控制下推动支撑床体110远离或靠近床架13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15设置支撑床体110的侧壁,通过控制器315上的控制按钮来控制电磁阀313的通断,从而控制液压推杆311推动支撑床体110。

铰接机构330包括绞盘331、转轴333和多个支撑凸起335,绞盘331转动连接于床架130的一端,转轴3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绞盘331,另一端穿设于床架130并与床架130转动连接,且转轴333能够相对床架130转动,多个支撑凸起335固定连接于转轴333,每个支撑凸起335远离转轴333的一端伸入支撑床体110并与支撑床体110固定连接,以带动支撑床体110相对床架130转动。

量角机构包括角度测量器和报警器,报警器可拆卸地连接于铰接机构330,角度测量器固定连接于铰接机构330并与报警器电连接,用于测量支撑床体110的转动角度并将转动角度传递至报警器,报警器依据转动角度发出报警信号。

参见图3,每个支撑机构150包括高度调节组件151和支撑腿153,高度调节组件1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腿153,支撑腿153远离高度调节组件151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移动轮200。

高度调节组件151包括第一调节座1511、第二调节座1513、抬升器1515以及多个伸缩柱1517,第一调节座1511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第二调节座1513固定连接于支撑腿153,抬升器15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座1511,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调节座1513,多个伸缩柱1517均匀绕设在抬升器1515的周围,且每个伸缩柱151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座1511,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第二调节座1513。

抬升器1515包括电动推杆和高度控制盒,电动推杆与高度控制盒均设置在第一调节座1511与第二调节座1513之间,且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座1511,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调节座1513,高度控制盒上具有第一高度控制按钮,且第一高度控制盒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柱1517具有收缩功能,其长度能够随着第一调节座1511和第二调节座1513之间的相对距离发生改变。

参见图4,每个移动轮200包括连接轴210、静音万向轮230和减震件250,连接轴2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15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静音万向轮230,减震件250设置在静音万向轮230上并与连接轴210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10,通过在支撑床体110上铺设硬质床体,使得对于患者的救助效果更好,同时在尾架170上设置有氧气瓶430,能够对患者进行持续救助。在支撑床体110和床架13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310,且支撑床体110与床架130通过铰接机构330铰接,当需要调整支撑床体110的角度和位置时,只需要通过升降机构310调整支撑床体110的高度,使得支撑床体110相对床架130转动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床10,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持续对患者进行救助,同时能够调节床体位置,十分方便。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系统,包括输液装置(图未示)和心血管科转移床10,其中心血管科转移床1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该心血管科转移床10包括转移床本体100、多个移动轮200、体位调整装置300以及生命维持装置400,转移床本体100包括支撑床体110、床架130、多个支撑机构150以及尾架170,支撑床体110活动连接于床架130,且支撑床体110远离床架130的一侧表面具有硬质承载层,用于承载患者;多个支撑机构150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底部,尾架170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一端,多个移动轮200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支撑机构150远离床体的一端,生命维持装置400可拆卸地连接于尾架170。体位调整装置300包括升降机构310、铰接机构330和量角机构,铰接机构330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110和床架130,以使支撑床体110能够相对床架130转动,升降机构3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床体110和床架130,用于调整支撑床体110的位置,量角机构连接于铰接机构330,用于测量支撑床体110的转动角度。输液装置包括输液架和输液机构,输液架固定连接于床架130的一端,输液机构挂设在输液架的顶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科转移系统,通过输液装置能够在转移过程中能够保持对患者的输液,避免了手举输液瓶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的安全与快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