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355发布日期:2019-04-09 22: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



背景技术: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属于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是内科药物治疗,但需长期服药且药物较贵,给病人带了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药物长期服用也会带来不利副作用,且药物治疗并非符合发病机理的治疗方法。欧美发病率较高,国内随着生活饮食水平提高,发病率也在增加,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且易形成Barrentt食管并导致发生腺癌的几率也提高,因此可视其为食管贲门腺癌的癌前病变。

1990年国外开始实行外科手术,以Nissen贲门成形术为代表,将食管裂孔缝缩,术后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减轻。但是其手术伤口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大、恢复慢,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其由记忆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形态记忆功能;本装置以保持原生理状态为特点,利用人工堤坝引起的贲门狭窄,同时不影响胃部分泌功能,有效起到阻止反流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堤坝黏膜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不会发生黏膜溃烂坏死等生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其包括环状堤坝主体以及设置在环状堤坝主体两端的堤坝齿,

所述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堤坝齿,所述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堤坝齿,所述第二堤坝齿的数量与第一堤坝齿的数量差为一,任意两个第二堤坝齿之间设置有容纳空腔,在卡合时,第一堤坝齿伸入两个第二堤坝齿的容纳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口,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二端的最上部的第二堤坝齿以及最下部的第二堤坝齿分别伸入所述开口,环状堤坝主体中间部的第二堤坝齿伸入两个第一堤坝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堤坝齿以及第二堤坝齿均设置有尖端。

优选地,所述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弧形开口,环状堤坝主体的第二端的最上部的第二堤坝齿以及最下部的第二堤坝齿分别伸入所述弧形开口并与所述弧形开口紧密配合,第一堤坝齿伸入两个第二堤坝齿之间的容纳空腔并与所述容纳空腔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堤坝齿设置为1个,所述第二堤坝齿设置为2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堤坝齿设置为2个,所述第二堤坝齿设置为3个。

优选地,所述环状堤坝主体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环状堤坝主体上设置有8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其由记忆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形态记忆功能;本装置以保持原生理状态为特点,利用人工堤坝引起的贲门狭窄,同时不影响胃部分泌功能,有效起到阻止反流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堤坝黏膜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不会发生黏膜溃烂坏死等生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3个堤坝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5个堤坝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5个堤坝齿8个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3个堤坝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内镜下构筑人工粘膜的堤坝装置,如图3所示,其包括环状堤坝主体2以及设置在环状堤坝主体2两端的堤坝齿1,在某些实施例中,环状堤坝主体2上设置有通孔3,通孔3能够减少夹持的压力。

环状堤坝主体2的第一端2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堤坝齿11,环状堤坝主体2的第二端 22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堤坝齿12,第二堤坝齿12的数量与第一堤坝齿11的数量差为一,即第二堤坝齿12比第一堤坝齿11的数量多一个。任意两个第二堤坝齿12之间设置有容纳空腔 13,在卡合时,第一堤坝齿11伸入两个第二堤坝齿12的容纳空腔13中。

优选地,环状堤坝主体2的第一端2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口23,环状堤坝主体2 的第二端的最上部的第二堤坝齿12以及最下部的第二堤坝齿12分别伸入上下两个开口,环状堤坝主体2中间部的第二堤坝齿12伸入两个第一堤坝齿11之间。

优选地,第一堤坝齿11以及第二堤坝齿12均设置有尖端。

优选地,如图4所示,环状堤坝主体2的第一端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弧形开口24,环状堤坝主体2的第二端示的最上部的第二堤坝齿以及最下部的第二堤坝齿分别伸入弧形开口 24并与弧形开口24紧密配合,第一堤坝齿11伸入两个第二堤坝齿12之间的容纳空腔并与容纳空腔紧密配合,在此实施例中,除去第一堤坝齿以及第二堤坝齿的尖端外,其余部分均能够紧密配合在一起。

优选地,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堤坝齿11设置为1个,第二堤坝齿12设置为2个,总共设置有2个堤坝齿,此种情况用于病情较轻,反流较小的病人。

优选地,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堤坝齿11设置为2个,第二堤坝齿12设置为3个,总共设置有5个堤坝齿,当病人反流较大时,可以选取此种堤坝齿结构。

优选地,如图3所示,环状堤坝主体2上设置有8个通孔,减少堤坝产生的压力,减少病人的痛苦。如图1及图4所示,当堤坝齿的总数量为3个时,环状堤坝主体上可以不设置通孔,仅在端部设置堤坝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解释:

1.静脉麻醉,丙泊酚静点持续保持安静状态,气管插管插入胃镜。

2.抓取或吸引贲门附件黏膜,局部隆起至最大限度,推出一个记忆合金金属合金套环,类似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法。

3.连续提起黏膜3个点或多点,使黏膜形成新的隆起条形皱襞,形式堤坝。

4.术前、术后1周,1个月为观察形态及各时期的堤坝黏膜及组织学变化。

5.观察治疗后实验动物大便及治疗后精神状态。

采用本法形成堤坝样皱襞在形态及组织学上无异常变化,是安全的,且其操作简单,无并发症。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通过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