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蓝光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251发布日期:2019-04-09 22:10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蓝光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护理,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



背景技术:

目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或者溶血症时,蓝光照射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蓝光照射治疗时会通过视觉通路导致儿童视网膜的不可逆损伤,因此在蓝光照射时医疗机构均会给儿童戴上蓝光防护眼罩。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417327A,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12月4日,名称为《小儿用蓝光照射防护眼罩》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一体结构的护眼罩片以及分别设置在护眼罩片两端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护眼罩片与眼睛部位相对应,所述的护眼罩片外设有一层黑色全棉表层,护眼罩片与黑色全棉表层之间套设有防蓝光片,黑色全棉表层上设有用于取放防蓝光片的开口,且黑色全棉表层上设有左右两个魔术贴;所述的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分别连接在护眼罩片的上下两侧,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可分别通过末端设置的魔术贴与对侧的黑色全棉表层连接。另如申请号为2010102765832、2015109580083、2006200838575、2016214622508的专利申请或授权专利,各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蓝光眼罩。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蓝光防护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各类蓝光眼罩均较为严密的罩于新生儿的眼睛上,与新生儿眼部的密封效果较好,部分眼罩如申请号为2006200838575的实用新型专利,甚至采用平面状的罩体盖合到新生儿眼睛上。但是,眼睛中的角膜细胞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呼吸空气的组织,也是唯一不需要血液提供氧气的组织,角膜细胞需要外界持续的提供氧气以保证活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基于全面防护蓝光而导致的较好的密封性能导致新生儿的眼角膜缺氧,对眼角膜产生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包括:

两个罩体,其用于与双眼一一对应罩盖;

连接部,其连接两个所述罩体;

固定件,与所述罩体相连,其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到头部;

所述罩体包括隆起状的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的环状密封部,所述环状密封部上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上与所述固定件相连的部位设置有所述气体流动通道,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罩体相连的部位设置有皱褶部,所述皱褶部上的凹槽部位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端相连通。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皱褶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凸起条,所述凸起条上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所述凸起条两侧的凹槽部位。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连接部为倒V字形,倒V字形两翼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部。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部位设置有所述气体流动通道,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凸起部相对设置。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环状密封部和所述固定件上与皮肤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层。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气体流动通道为非直线通道。

上述的新生儿蓝光眼罩,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通道壁为哑光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生儿蓝光眼罩,罩体的隆起状的中心部为新生儿的眼部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不会压迫眼部,环状密封部保证良好的密封效能从而隔绝蓝光,同时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罩体的外部和内部,为新生儿的眼角膜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防止眼角膜缺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蓝光眼罩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蓝光眼罩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体;1.1、中心部;1.2、环状密封部;2、连接部;2.1、弹性凸起部;3、固定件;3.1、皱褶部;3.11、凹槽部位;3.12、连通槽;4、气体流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蓝光眼罩,包括两个罩体1、连接部2以及固定件3,两个罩体1用于与双眼一一对应罩盖;连接部2连接两个罩体1;固定件3与罩体1相连,其用于将罩体1固定到头部;罩体1包括隆起状的中心部1.1和环绕中心部1.1布置的环状密封部1.2,环状密封部1.2上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4。

较为具体的,罩体1罩于新生儿的眼睛上,罩体1隆起状的中心部1.1与眼部皮肤之间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使得新生儿的眼睛可以不受挤压,环状密封部1.2贴合于眼睛周围的皮肤上,使得蓝光不会进入容纳腔内部,连接部2用于连接两个罩体1,使用时其贴合于新生儿的鼻梁上,固定件3是可以将眼罩固定到新生儿头部的结构,如松紧带等。本实施例中,中心部1.1和环状密封部1.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且两个部分的内在结构也可相同,仅是在外观上,中心部1.1呈弧状隆起,边缘处具有相对较宽的平面即为环状密封部1.2,通过该平面贴合眼部皮肤即实现密封;可选的,中心部1.1和环状密封部1.2也可以是非一体式结构,中心部1.1主要侧重于拦截蓝光,而环状密封部1.2主要侧重于密封等等。本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在于,在环状密封部1.2上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4,气体流动通道4用于连通罩体1的内侧和外侧,当罩体1密封盖合于新生儿眼睛上时,其连通罩体1中心部1.1的外凸侧和内凹侧,也即连通中心部1.1与眼部皮肤之间的容纳腔和罩体1外部。如此为新生儿的眼睛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不至于因为罩体1长时间的密封罩盖而缺氧。

本实施例中,由于气体流动通道4连通了罩体1的内外侧,为防止微量的亮光通过气体流动通道4进入到罩体1的内侧,较为优选的,气体流动通道4为L形、W形、波浪形等等非直线通道,通过一次乃至多次弯折降低光线的摄入量,更优选的,气体流动通道4的通道壁为哑光结构,如通道壁表面为黑色层或者灰色层,如此降低反光率,也降低了最终进入罩体1内侧的光线量,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并举,基本可以做到罩体1内侧完全黑暗,气体流动通道4内几乎没有光线进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蓝光眼罩,罩体1的隆起状的中心部1.1为新生儿的眼部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不会压迫眼部,环状密封部1.2保证良好的密封效能从而隔绝蓝光,同时气体流动通道4连通罩体1的外部和内部,为新生儿的眼角膜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防止眼角膜缺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环状密封部1.2上至少与固定件3相连的部位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4,固定件3上与罩体1相连的部位设置有皱褶部3.11,皱褶部3.11为具有多个凸起,凸起间形成凹槽部位的结构,皱褶部3.11上的凹槽部位与气体流动通道4的一端相连通,皱褶部3.11的作用也在于增加光线往复弯折的次数,降低通过气体流动通道4进入罩体1内的光线量。

更进一步的,皱褶部3.11的凸起为多个并列设置的凸起条,相邻凸起条间为凹槽结构,凸起条上设置有连通槽3.12,连通槽3.12连通凸起条两侧的凹槽部位,如此作用在于,将凸起条上的多个凹槽部位均与气体流动通道4相连通,如此增加气体流动通道4的进气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连接部2为与新生儿鼻梁部分相契合的倒V字形,倒V字形两翼的内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部2.1,在使用时,弹性凸起部2.1贴合到鼻梁的相对两侧,如此使得连接部2不至于全面贴合到鼻梁上,提升使用的舒适度,

较为优选的,环状密封部1.2和固定件3上与皮肤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层,即新生儿蓝光眼罩与患者皮肤相贴合的部位都是弹性结构,如此全面提升新生儿蓝光眼罩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环状密封部1.2上与连接部2相连的部位也可以设置有气体流动通道4,气体流动通道4的一端与弹性凸起部2.1相对设置,如此弹性凸起部2.1隆起的空间一方面为气体流动通道4提供空气,另一方面降低进入气体流动通道4的光线量。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