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翻身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354发布日期:2019-07-17 05:5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翻身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翻身枕。



背景技术: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及住院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压疮并发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病人生命,所以预防压疮是家庭照护者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昏迷、瘫痪、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长期卧床病人,由于不能自行变换体位,造成局部的长期受压,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由照护者协助翻身时,也会由于自身肌力减弱不能保持固定体位,造成减压不充分。)删除照护者常会把枕头或是被子叠好倚在患者背后,但由于枕头和被子会随着身体的压迫变形,预防性大大减弱。另外,心肺功能衰竭、胸腹手术后及应用呼吸机的危重病人常需半坐卧位或抬高床头,这样骶尾部会产生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发生压疮的危险。

对预防长期卧床的病人发生压疮,最常见最简单的做法是将枕头置于侧卧病人的背部。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轮换使用。此法有效果但不是最理想。市售枕头的材质偏软,形状不符合人体背部生理功能位,支撑效果欠佳且舒适度不理想。

同时现有市售的翻身枕接触面为平面,而患者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侧卧位时背部与翻身枕的接触面小,感觉不舒适。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翻身枕与患者腰背部有空隙,未起固定保护腰椎的作用;同时,市售的翻身枕还存在易滑动、固定效果差,角度太小,达不到翻身效果,不易翻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翻身枕。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所述翻身枕本体设置成整体为直角梯形体,所述梯形体顶面设置有凸起块,所述翻身枕本体设置有与床沿连接的支撑件。

原理在于:使用该翻身枕时,将该翻身枕放置于身体一侧,支撑件用于施加一个支撑力给翻身枕本体,防止翻身枕移动过多,提高病人的舒适性,避免由于翻身枕移动影响翻身的效果,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翻身枕本体与人体接触面与水平呈30°。

优选地,翻身枕本体底部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翻身枕上设置有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的装有决明子的布袋。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和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可伸缩。可以根据需要伸长或者缩短,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软质绒层。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根,并与支撑板成角度。

优选地,所述翻身枕本体设置有语音提示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可以在使用者翻身不到位时提醒其及时调整,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有效放置压疮。

优选地,所述直角梯形体斜面的底部设置有延长气垫。由于人体脊柱有四个弯曲部位,翻身枕与患者腰背部有空隙,因此设置延长气垫,能起固定保护腰椎的作用,也更好地防止压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翻身枕,其通过设置有防滑支撑件,能够有效地解决易滑动、固定效果价差,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设置贴决明子起到按摩经络作用,促进了患者的舒适度;枕头底部增加魔术贴,避免枕头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翻身枕本体1,凸起块2,支撑件3,魔术贴4,布袋5,支撑板6,支撑架7,固定装置 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图2,一种多功能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1,翻身枕本体1设置成整体为直角梯形体,梯形体顶面设置有凸起块2,翻身枕本体1设置有与床沿连接的支撑件3。

原理在于:使用该翻身枕时,将该翻身枕放置于身体一侧,支撑件用于施加一个支撑力给翻身枕本体,防止翻身枕移动过多,提高病人的舒适性,避免由于翻身枕移动影响翻身的效果,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翻身枕本体1与人体接触面与水平呈30°。

翻身枕本体1底部设置有魔术贴4。

翻身枕本体1上设置有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的装有决明子的布袋5。

支撑件3包括支撑板6,支撑架7和固定装置8。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8设置成与床沿相对应的抓状。

支撑架7可伸缩。可以根据需要伸长或者缩短,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支撑件上设置有软质绒层。

支撑架7设置有两根,并与支撑板6成角度。

翻身枕本体设置有语音提示装置。语音提醒装置可以在使用者翻身不到位时提醒其及时调整,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有效放置压疮。

直角梯形体斜面的底部设置有延长气垫。由于人体脊柱有四个弯曲部位,翻身枕与患者腰背部有空隙,因此设置延长气垫,能起固定保护腰椎的作用,也更好地防止压疮。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