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及湿化瓶专用浸泡、清洗及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838发布日期:2019-04-16 23:14阅读:1662来源:国知局
止血带及湿化瓶专用浸泡、清洗及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清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带及湿化瓶专用浸泡、清洗及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医院都专门设置有供应室,目的在于对需重复使用的湿化瓶、止血带等医疗用具进行消毒处理,以便下次再用。传统的对湿化瓶及止血带的清洗消毒操作,都要将上述物品放入盛有消毒液的消毒桶中浸泡消毒,之后再手工将消毒后的物品逐个捞出,并放入清洗桶内用清水洗净后,再逐个捞出置于烘干桶内进行烘干处理。上述整个处理步骤存在繁复性高、新手上手度差和操作效率低下的缺陷。尤其止血带是医院临床科室每日大量静脉采血、输液治疗的必需品,用量大且多为重复使用。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要求,复用止血带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然而,目前的清洗消毒室只有层架,清洗时,待清洗止血带堆放在一起,杂乱无章,止血带不能完全充分展开。待清洗部位得不到充分暴露,部分区域尤其是止血带的管腔不能得到灭菌,清洗时不能彻底冲刷,容易留下污渍。残留的有机物会给残存的微生物创造生长繁殖条件,久而久之甚至会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妨碍或延迟灭菌因子与微生物有效接触,致使灭菌失败。另外,残留在止血带表面的污物经过干燥形成陈旧污渍,更加难以清洗,从而给清洗人员带来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止血带及湿化瓶专用浸泡、清洗及消毒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和操作简便快捷的优点,能快速而高效实现对止血带及湿化瓶的批量杀菌消毒及晾干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血带及湿化瓶专用浸泡、清洗及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开口朝上的盒体,盒体至少设置有晾干腔;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网笼,所述网笼外形呈圆柱笼状以便由上而下的放置于晾干腔内;网笼轴线铅垂设置,网笼轴线处同轴且由下而上的凹设有插接孔,盒体内还设置用于驱动网笼作沿插接孔轴线的回转动作的驱动源,驱动源位于晾干腔腔底处且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由下而上的插接于插接孔内,以使得动力输出轴与插接孔间构成孔轴式的插接配合;网笼的笼腔内以自身轴线为轴心而布置同心围栏,每相邻同心围栏之间区域构成放置环,且该放置环处又环绕插接孔轴线而均匀划分有用于容纳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放置区,同一放置环处相邻放置区以区间栅栏隔开;各放置区内均水平延伸有一道用于定位止血带和/或湿化瓶位置的穿杆;以穿杆的固接于区间栅栏上的一端为固定端而另一端为悬置端,穿杆的悬置端与相近的区间栅栏间存有供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穿入的操作间隙;所述网笼旋转方向与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相对穿杆的穿设方向彼此反向。

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为驱动电机,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以及插接孔的孔腔外形呈彼此适配的正六棱柱状。

优选的,所述穿杆外形呈直杆状;沿平行网笼轴线方向而俯视网笼,以网笼轴线为圆心作经过穿杆杆身中点的圆,穿杆杆身与该圆间彼此相切。

优选的,所述晾干腔的腔口所在盒体端面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晾干腔轴线彼此同轴;本装置还包括在驱动源驱动网笼作转动时用于盖覆晾干腔腔口的翻盖;所述翻盖外形呈开口朝下的桶口状,且翻盖与盒体间构成铰接配合;当翻盖沿铰接处而由上而下的罩设于晾干腔腔口处时,翻盖的桶口面抵靠于环形槽槽底面处。

优选的,所述晾干腔的腔底处还由上而下的凹设有用于容纳网笼处沥干液的容纳池,所述容纳池外形呈与晾干腔彼此同轴的环槽状;容纳池的内环所围合区域构成供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安置的安装区。

优选的,所述晾干腔腔壁处布置有起加热网笼作用的加热部件。

优选的,盒体具备三个开口朝上且彼此独立的盒腔,三个盒腔沿盒体长度方向直线均布;将三个盒腔分别命名为左侧盒腔、中部盒腔及右侧盒腔,其中,左侧盒腔构成用于容纳消毒液的消毒液腔,中部盒腔构成用于容纳清水的清水腔,右侧盒腔构成上述晾干腔。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腔及清水腔处均布置有一套驱动源;各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均铅垂向上延伸并突出相应腔体的腔底,以便于与网笼处插接孔间构成孔轴式套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腔及清水腔外形均呈上部孔径大于下部孔径的二段式阶梯孔状;消毒液腔及清水腔的小孔径段构成用于浸泡及清洗网笼的安置腔。

优选的,盒体底面处布置便于移动盒体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清洗消毒时必须逐一取拿止血带和/或湿化瓶所导致的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网笼作为容纳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容纳部件,以晾干腔作为网笼的搁置腔,以驱动源作为网笼作回转动作的驱动部件,最终实现网笼内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离心式甩干及晾干功能。实际操作时,网笼可在固定完止血带和/或湿化瓶后,直接进行浸泡消毒处理,之后即可至于晾干腔内进行后续操作。也可直接将晾干腔作为清洗消毒腔,根据实际情况而酌情更换消毒液及清水,以便于执行相应操作,而在需要沥干止血带和/或湿化瓶时,排出晾干腔内的消毒液或清水并执行甩干操作即可。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网笼本身的结构也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大重点。网笼本身为同心环式的笼型构造,内部首先被划分出若干同心式的放置环,再在放置环内均分出若干放置区,放置区内再以穿杆作为固定杆而穿设止血带和/或湿化瓶。而对于穿杆而言,或一道穿杆由阵列布置的多根杆体构成,或直接仅仅由一根杆体构成穿杆,均可实现实际的对一捆止血带和/或一瓶湿化瓶的穿设及固定需求。当驱动源驱动网笼产生回转动作时,由于穿杆的悬置端朝向,使得止血带和/或湿化瓶会被可靠的固定于网笼内而不会被甩出,最终达到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批量杀菌消毒及晾干功能。

2)、进一步的,对于驱动源而言,优选易于获得且技术成熟的驱动电机;电机本身使用能源及工作环境均更为洁净,工作噪音更低,显然也更适合于医用行业所使用。至于动力输出轴与插接孔的回转式孔轴配合状态,或以键连接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棱柱状配合来实现,目的在于实现网笼相对晾干腔的快速装配性,以便在任何时候均能根据需要而快速的拔出网笼或插入网笼,最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便捷性及可靠性。

3)、穿杆优选每块放置区安置一根。由于穿杆为直杆,也就必然存在中点,此处以网笼轴线为圆心作经过穿杆杆身中点的圆后,再使得穿杆杆身与该圆间彼此相切,以确保穿杆位于放置区的正中处,从而方便后续的止血带乃至湿化瓶的快速穿设。

4)、考虑到网笼被驱动源驱动而在晾干腔内旋转甩干时,必然会有液体因上述离心力而四射飞溅。为避免液体溅出晾干腔外而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此处设置了环形槽及与之相配合的翻盖。在网笼作转动动作时,翻盖盖覆于晾干腔腔口,从而封闭该腔体。此外,当飞溅液体溅射至翻盖处时,也会随翻盖内壁轮廓而滑落至晾干腔内或环形槽处,从而避免飞溅液体渗出翻盖之外的状况发生。此外的,在网笼位于晾干腔内作沥干或离心甩动动作时,必然大量液体会由网笼处被甩出,因此需要设置容纳池来容纳该部分液体。容纳池为环状,以避开动力输出轴的安置区域,从而在确保整体构造的紧凑性的同时,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可靠工作。在网笼作沥干或离心甩动动作时,还可设置加热部件,从而起到晾干腔内的自动加热功能,进而提升止血带及湿化瓶的干燥效率。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独立且并列设置的三个盒腔结构,搭配作为独立件的可拿取的网笼,从而便捷化的实现了网笼内止血带及湿化瓶的浸入消毒、浸入清洗及晾干功能。网笼结构作为独立件,也可随时自各腔体内取出,其操作极为便捷。具体使用时,三个腔体内均设置驱动源,对于消毒液腔及清水腔,内置的驱动源可驱动网笼作缓慢转动,以消除清洗及消毒死角,确保止血带及湿化瓶的全方位清洗及消毒功能。消毒液腔及清水腔的阶梯孔状外形,当消毒液及清水放入相应腔体内时,其液体高度只需位于消毒液腔及清水腔的孔肩处即可完全淹没网笼。当网笼放入导致消毒液或清水液面升高时,消毒液腔及清水腔的的大孔径段则用于容纳上述多余液体,以避免消毒液或清水漫出相应腔体之外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盒体10a-环形槽10b-滚轮

11-晾干腔11a-容纳池12-消毒液腔13-清水腔

20-网笼20a-插接孔21-同心围栏22-区间栅栏23-穿杆

30-驱动源31-动力输出轴40-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2所示,包括作为主体的盒体10,盒体10底部设置滚轮10b以便于快速移动。盒体10沿自身长度方向直线依次均布三个并列且开口朝上的独立盒腔,在图1所示结构中,三个盒腔被分别命名为消毒液腔12、清水腔13及晾干腔11,从而对应用于容纳消毒液、清水以及网笼20甩干操作。在长方形的三个盒腔形成后,三个盒腔就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沿自身宽度方向彼此并列的布局。此外的,至少在晾干腔11腔口处铰接布置翻盖40,以便于在网笼20处于离心甩动状态下,起到盖覆晾干腔11的功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的,消毒液腔12、清水腔13及晾干腔11均为柱状腔,以便于圆柱型笼状的网笼20能够由上而下的快速卡入及取出。网笼20一方面在底面处凹设有插接孔20a,以便于图1所示的驱动源30的动力输出轴31间构成孔轴配合;另一方面,网笼20本身为如图2所示的同心环式的笼型构造,内部首先被划分出若干同心式的放置环,再在放置环内均分出若干放置区,放置区内再以穿杆23作为固定杆而穿设止血带和/或湿化瓶。而对于穿杆23而言,或一道穿杆23由阵列布置的多根杆体构成,或直接仅仅由一根杆体构成穿杆23,均可实现实际的对一捆止血带和/或一瓶湿化瓶的穿设及固定需求。当驱动源30驱动网笼20产生回转动作时,由于穿杆23的悬置端朝向,使得止血带和/或湿化瓶会被可靠的固定于网笼20内而不会被甩出,最终达到止血带和/或湿化瓶的批量杀菌消毒及晾干功能。

为提升消毒液腔12及清水腔13的消毒清洗效率,消毒液腔12及清水腔13内亦可如图1所示的设置驱动源30,并通过凸设于消毒液腔12及清水腔13腔底处的动力输出轴31,从而与网笼20处插接孔20a间构成孔轴插接配合。为提升插接孔20a与上述动力输出轴31间的便捷插接性,插接孔20a为正六棱柱状的沉孔,而动力输出轴31同样为正六棱柱状;通过两者的插接,即可在动力输出轴31作回转动作时带动网笼20产生随动动作。网笼20直接被动力输出轴31顶住而可产生回转动作;实际操作时,也可在动力输出轴31处布置轴肩从而托撑网笼20底部,甚至可在相应腔体的腔底处布置转盘来提升网笼20的回转动作灵敏性,最终以达成操作上的便捷性及效率性即可,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