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降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003发布日期:2019-01-29 18:1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医用物理降温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物理降温袋。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是迄今为止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高热寒战是TACE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发热和高热与术后不良以及死亡率显著相关。考虑到术后炎性介质的吸收,一般不会采取药物降温。医务人员通常用传统冰袋包裹毛巾为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然而这种降温方式冰袋难以固定容易滑脱,降温效果不佳,而且在降温过程中冰化后容易漏水,会造成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物理降温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物理降温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内部为空腔,并且袋体内壁设有防水层,而在所述空腔中夹置有一个软质内袋,在所述软质内袋内部灌装有高聚化合物组成的蓄冷剂,在所述袋体上缝接有拉链,用以控制空腔的打开或者关闭;在所述袋体的一端固接有第一固定带,并且在此第一固定带上开设有多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中又分布有多个固定孔,在所述袋体的另一端还通过缝接多条弹力连接带连接有第二固定带,在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还连接有与固定孔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固定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内袋的形状与所述袋体内部空腔的形状相匹配,在所述软质内袋的表面设置有灌注口,并且在灌注口中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板将所述灌注口完全覆盖,在所述软质内袋的表面还固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扣件。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内表面固设有两个与第一扣件相互配合的第二扣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有至少三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中均设置有至少三个间隔分布的固定孔,并且每个固定孔的内壁均固设有圆形塑料材料制成的塑形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在第二固定带上的固定座,以及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一侧的固定片,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销孔,在所述固定片上设只置多个与所述销孔相互配合的销轴。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头部为球形,根部直径小于头部;所述销孔为与销轴头部配合的3/4球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片的非连接端固设有圆弧形硬质拉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袋体内部夹设的软质内袋由于灌装有蓄冷剂,因此在将袋体敷在降温部位上时,袋体能够与患者降温部位更加贴合,提高降温效果。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袋体牢固固定在患者的降温部位,并且利用固定孔与固定机构的配合将袋体与患者锁定在一起,袋体不会轻易滑脱,患者在物理降温过程中能更放心使用。拉开拉链可以暴露袋体内部的空腔,从而能实现软质内袋的更换或者拆除。袋体可采用棉纺材料制成,舒适透气。在袋体内壁还设有防水层能防止降温过程中液体的渗漏,提高患者舒适度。本医用物理降温袋结构简单,能够提高降温效果,而且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物理降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袋体未夹置软质内袋状态下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软质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袋体;110-拉链;120-第二扣件;130-弹力连接带;140-空腔;150-防水层;200-第一固定带;210-固定孔组;211-固定孔;300-第二固定带;400-固定机构;410-固定座;411-销孔;420-固定片;421-销轴;422-拉环;500-软质内袋;510-第一扣件;520-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物理降温袋,包括袋体100,所述袋体100的内部为空腔140,并且袋体100内壁设有防水层150,而在所述空腔140中夹置有一个软质内袋500,在所述软质内袋500内部灌装有高聚化合物组成的蓄冷剂。在所述袋体100上缝接有拉链110,用以控制空腔140的打开或者关闭。在所述袋体100的一端固接有第一固定带200,并且在此第一固定带200上开设有多组固定孔组210,每组固定孔组210中又分布有多个固定孔211。在所述袋体100的另一端还通过缝接多条弹力连接带130连接有第二固定带300,在所述第二固定带300上还连接有与固定孔211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第一固定带200与第二固定带300固定的固定机构400。

常规选择腋下和腹股沟部作为降温点,采用以上结构,袋体100内部夹设的软质内袋500由于灌装有蓄冷剂,因此在将袋体100敷在降温部位上时,袋体100能够与患者降温部位更加贴合,提高降温效果。用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将袋体100牢固固定在患者的降温部位,并且利用固定孔211与固定机构400的配合将袋体100与患者锁定在一起,袋体100不会轻易滑脱,患者在物理降温过程中能更放心使用。拉开拉链110可以暴露袋体100内部的空腔140,从而能实现软质内袋500的更换或者拆除。袋体100可采用棉纺材料制成,舒适透气。在袋体100内壁还设有防水层150能防止降温过程中液体的渗漏,提高患者舒适度。本医用物理降温袋结构简单,能够提高降温效果,而且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

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软质内袋500的形状与所述袋体100内部空腔140的形状相匹配。在所述软质内袋500的表面设置有灌注口,并且在灌注口中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板520将所述灌注口完全覆盖。密封板520拆下后暴露灌注口,可以更换软质内袋500中的蓄冷剂。在所述软质内袋500的表面还固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扣件510,所述袋体100的内表面固设有两个与第一扣件510相互配合的第二扣件120。第一扣件510和第二扣件120扣接后,软质内袋500与袋体100固定在一起,降温时更贴合降温部位。

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均可采用弹力绷带或者硅胶带制成,在所述第一固定带200上设有至少三组固定孔组210,每组固定孔组210中均设置有至少三个间隔分布的固定孔211,并且每个固定孔211的内壁均固设有圆形塑料材料制成的塑形圈(图中未示出)。不同体型的患者,通过多组固定孔组210的设计以及弹力连接带130的调节,均能使用本医用物理降温袋进行降温操作。

所述固定机构400包括固接在第二固定带300上的固定座410,以及铰接在所述固定座410一侧的固定片420,在所述固定座410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销孔411,在所述固定片420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销孔411相互配合的销轴421。所述销轴421头部为球形,根部直径小于头部。所述销孔411为与销轴421头部配合的3/4球形。将第一固定带200上的固定孔211穿入销轴421中,然后将销轴421卡入销孔411中,便能将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锁定,拆卸时也方便快捷。固定孔211内部安装的塑形圈能够提升第一固定带200承受拉力的强度。

在所述固定片420的非连接端固设有圆弧形硬质拉环422。握持拉环422能够很方便的拆分固定座410与固定片42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