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车体以及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268发布日期:2019-10-08 20:4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车体以及多用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车体以及多用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的逐渐增多,尤其是移动不便的老年人增多,为老年人设施的研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提高,各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设备被设计出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车体以及多用椅,以满足行不动便的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车体以及多用椅,以满足行不动便的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卡套,所述上车架的卡在下车架的卡套中。

其中,所述上车架的前端架以及两侧架上均套接有缓冲套。

其中,所述缓冲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

其中,所述上车架和下车架还通过搭扣连接,所述搭扣包括固定扣和带锁紧环部,所述上车架上设置有固定扣,相应位置的下车架上设置有带锁紧环部。

其中,所述卡套具有卡槽,所述上车架卡在卡槽中,所述卡套为三个,分别设置在下车架的前端架以及两侧架上。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用椅,包括分体式车体,所述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卡套,所述上车架的卡在下车架的卡套中,所述下车架后端两侧均设置有橡胶轮,所述下车架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带刹车脚轮,所述上车架上安装有吊袋。

其中,所述吊袋包括坐靠部以及绑带、吊带,所述吊袋通过绑带绑缚在上车架上,所述吊袋上连接有吊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采用上下分离式车体,可以配合升降设备使用,通过吊袋将使用者及坐椅上车架整体吊起,往来于卫生间、卧室等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适合于家庭、医院、养老院使用;可以当做轮椅使用,将行动不便人员利用升降设备放置在车的上车架上,可以推行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第三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吊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扶手,2-下车架,3-橡胶轮,4-上车架,5-缓冲套,6-卡套,8-固定扣,7-带锁紧环部,10-踏板,11-带刹车脚轮,12-锁紧螺母,13-连接杆,14-套筒,15-前支撑架,16-绑带,17-侧吊带,18-端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8-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卡套,所述上车架的卡在下车架的卡套中。

所述卡套的为方形块,其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其上端面开有贯穿两侧的槽,上车架卡入槽内,且槽的外侧壁高于内侧壁以防止上车架脱出,卡套可以通过螺栓与下车架连接。

其中,所述上车架的前端架以及两侧架上均套接有缓冲套,缓冲套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其中,所述缓冲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

其中,所述上车架和下车架还通过搭扣连接,所述搭扣包括固定扣和带锁紧环部,所述上车架上设置有固定扣,相应位置的下车架上设置有带锁紧环部,搭扣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搭扣结构。

其中,所述卡套具有卡槽,所述上车架卡在卡槽中,所述卡套为三个,分别设置在下车架的前端架以及两侧架上。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用椅,包括分体式车体,所述分体式车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卡套,所述上车架的卡在下车架的卡套中,所述下车架后端两侧均设置有橡胶轮,所述下车架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带刹车脚轮,所述上车架上安装有吊袋。

其中,所述吊袋包括坐靠部以及绑带、吊带,所述吊袋通过绑带绑缚在上车架上,所述吊袋上连接有吊带。吊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吊袋结构,其既可以坐在上面,又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吊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采用上下分离式车体,可以配合升降设备使用,通过吊袋将使用者及坐椅上车架整体吊起,往来于卫生间、卧室等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适合于家庭、医院、养老院使用;可以当做轮椅使用,将行动不便人员利用升降设备放置在车的上车架上,可以推行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