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及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0488发布日期:2018-09-29 04: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有外装部的一次性尿布及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该外装部具备弹性构件。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具备构成前身片的第1外装部、构成后身片的第2外装部、以及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接合于第1外装部的前端部和接合于第2外装部的后端部。吸收性主体被两折,第1外装部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合于第2外装部的腰围方向的两端部。第1外装部和第2外装部形成腰围部,第1及第2外装部和接合于那些外装部的吸收体主体形成腿围开口部。在第1外装部及第2外装部且在腰围部沿着腰围方向配置有橡胶线等弹性构件。

在专利文献1的一次性尿布中,在与皮肤接触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口袋。口袋通过收纳排泄物而抑制排泄物向腹部漏出、向背部漏出。关于该一次性尿布,在粘合剂在吸收性主体的内表面涂布成如形成口袋的形状的基础上,第1外装部和第2外装部粘合到吸收性主体的内表面。具体地讲,粘合剂以成为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凹部形状的方式涂布于吸收性主体的内表面,并在该粘合区域粘合外装部。由此,在吸收性主体与外装部之间形成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凹部形状的口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5782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一次性尿布中,用无纺布夹持弹性构件而形成外装部,并且这样具备弹性构件的外装部直接粘合到吸收性主体的内表面。因此,在吸收性主体和外装部的粘合区域中,外装部的伸缩性下降,与皮肤的紧贴性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损坏与皮肤的紧贴性、能抑制从腰围漏出的一次性尿布及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一次性尿布,具有以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内侧的面和配置于与所述皮肤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的面,所述一次性尿布具备:第1外装部,其构成前身片;第2外装部,其构成后身片;以及吸收性主体,其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与所述第1外装部重叠的所述前端部及与所述第2外装部重叠的所述后端部分别具备被粘合部。所述第1外装部和所述第2外装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上部区域和位于比所述上部区域靠近下裆部的一侧的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具备在腰围方向伸缩的上部弹性构件,所述下部区域具备在所述腰围方向伸缩的下部弹性构件。所述上部区域具备:内侧弹性部,其通过由片夹持所述上部弹性构件而形成,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位于内侧;和外侧片部,其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位于外侧,位于至少与所述内侧弹性部的外侧的面对置的位置。所述下部区域具备外侧弹性部,该外侧弹性部通过由片夹持所述下部弹性构件而形成,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位于外侧。所述内侧弹性部具有不粘合到所述被粘合部的非粘合区域和在所述被粘合部的周围粘合到所述外侧片部的粘合区域。所述粘合区域以在所述内侧弹性部与所述被粘合部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的方式粘合到所述外侧片部。所述外侧弹性部粘合到所述被粘合部。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是如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方法,即,该一次性尿布具备:第1外装部,其构成前身片;第2外装部,其构成后身片;以及吸收性主体,其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与所述第1外装部重叠的所述前端部及与所述第2外装部重叠的所述后端部分别具备被粘合部,所述第1外装部和所述第2外装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上部区域和位于比所述上部区域接近下裆部的一侧的下部区域,所述一次性尿布具有以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内侧的面和配置于与所述皮肤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的面。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外侧片部,该外侧片部至少在所述上部区域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位于外侧;在所述下部区域且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外侧形成外侧弹性部,该外侧弹性部具有在腰围方向伸缩的下部弹性构件和夹持该下部弹性构件的片;横跨所述外侧弹性部及所述外侧片部配置所述被粘合部,在所述外侧弹性部及所述外侧片部粘合所述被粘合部;将作为具有在所述腰围方向伸缩的上部弹性构件和夹持该上部弹性构件的片的内侧弹性部的构成要素的至少所述片从所述被粘合部上开始重叠于所述外侧片部,由所述外侧片部和所述内侧弹性部的片夹持所述被粘合部,不将所述内侧弹性部的片粘合到所述被粘合部,另一方面,以在所述内侧弹性部的片与所述被粘合部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的方式在所述被粘合部的周围将所述内侧弹性部的片粘合到所述外侧片部;以及在所述上部区域且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内侧形成所述内侧弹性部。

上述方法包括:在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内将上述工序的顺序任意变更并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吸收性主体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2b-2b剖视图,图2(c)是与图2(a)对应地示出上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图2(d)是与图2(a)对应地示出下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3(a)是在外侧片部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3(b)是将形成外侧弹性部的片重叠于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3(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3(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3(e)是在吸收性主体上将上部弹性构件配置于形成内侧弹性部的片的图,图3(f)是由外侧片部夹持吸收性主体的被粘合部的图。

图4(a)是示出现有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剖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6(a)是在外侧片部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6(b)是将形成外侧弹性部的片重叠于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6(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6(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吸收性主体、并且在形成内侧弹性部的片上载置有上部弹性构件的图,图6(e)是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而形成内侧弹性部的图,图6(f)是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吸收性主体的被粘合部及外侧片部的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8(a)是在外侧片部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8(b)是将形成外侧弹性部的片重叠于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8(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8(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吸收性主体、并重叠形成内侧弹性部的片的图,图8(e)是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而形成内侧弹性部的图、图8(f)是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吸收性主体的被粘合部及外侧片部的图。

图9(a)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9b-9b剖视图,图9(c)是与图9(a)对应地示出粘合区域的俯视图。

图10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1(a)是在外侧片部的上部第2区域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在外侧片部的下部第2区域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1(b)是将片向内侧折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并且将片向内侧折而夹持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1(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1(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1(e)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图,图11(f)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12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3(a)是在外侧片部的上部第2区域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在外侧片部的下部第2区域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3(b)是将片向外侧折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并且将片向外侧折而夹持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3(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3(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3(e)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图,图13(f)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4(a)是在外侧片部的上部第1区域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在外侧片部的下部第1区域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4(b)是将片向内侧折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并且将片向内侧折而夹持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4(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4(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4(e)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图,图14(f)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8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5(a)是在外侧片部的上部第1区域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在外侧片部的下部第1区域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5(b)是将片向外侧折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并且将片向外侧折而夹持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5(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5(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5(e)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图,图15(f)是将内侧弹性部折回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16是第9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第9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7(a)是在下部第2区域配置有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7(b)是形成有下侧弹性部的图,图17(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7(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7(e)是示出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的状态的图,图17(f)是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18是第10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第1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19(a)是在外侧片部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及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19(b)是在上部弹性构件及下部弹性构件上重叠有片的图,图19(c)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19(d)是在外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19(e)是示出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状态的图,图19(f)是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20是第12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第12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21(a)是对外侧片部配置有上部弹性构件及下部弹性构件的图,图21(b)是在上部弹性构件及下部弹性构件上重叠有一张内侧片部的图,图21(c)是在内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设置有粘合层的图,图21(d)是在内侧片部及外侧弹性部载置有吸收性主体的图,图21(e)是示出将内侧弹性部折回的状态的图,图21(f)是将内侧弹性部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而形成口袋的图。

图22是示出第13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22(a)是示出在重叠有被粘合部的第1粘合区域及第3粘合区域涂布有粘合剂的状态的图,图22(b)是示出在第1粘合区域及第3粘合区域载置有被粘合部的状态的图,图22(c)是示出在第2粘合区域涂布有粘合剂的状态的图,图22(d)是示出涂布于第2粘合区域的粘合剂的涂布方法的变形例的图。

图23是示出第14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图,图23(a)是示出在重叠有被粘合部的第1粘合区域及第3粘合区域涂布有粘合剂的状态的图,图23(b)是示出在上部第1区域中的第2粘合区域涂布有粘合剂的状态的图,图23(c)是示出涂布于第2粘合区域的粘合剂的涂布方法的变形例的图。

图24(a)是示出第15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24(b)是图24(a)的24b-24b剖视图,图24(c)是与图24(a)对应地示出上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图24(d)是与图24(a)对应地示出下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4(d)对将本发明中的一次性尿布具体化的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图2(d)所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0(以下仅称为“尿布10”。)具备:前身片10f,其具有模仿人体的腹部形状的形状;后身片10r,其具有模仿人体的背部形状的形状;以及下裆部10c,其连接前身片10f及后身片10r。

前身片10f和后身片10r构成将人体的腰围部分包围的腰围部10w,腰围部10w在上下方向位于与下裆部10c相反的一侧,在上端具备腰围开口部10a。另外,前身片10f中的左右两侧部分、后身片10r中的左右两侧部分、以及下裆部10c中的左右两端部形成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左右一对腿围开口部10l具有将人体的大腿部分包围的形状。另外,前身片10f的两端部和后身片10r的两端部在腰围方向上以形成接合部11的方式相互接合。

图2(a)是示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2b-2b剖视图,图2(c)是与图2(a)对应地示出上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图2(d)是与图2(a)对应地示出下部区域的粘合区域的俯视图。此外,在图2(b)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即,在图2(b)所示的尿布10中,右侧的面相当于以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方式配置的内侧的面,左侧的面相当于配置于与皮肤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的面。

前身片10f由作为第1外装部的第1外装体12f构成,后身片10r由作为第2外装部的第2外装体12r构成。以下,有时将第1外装体12f及第2外装体12r分别仅称为外装体12。

外装体12具有将腰围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具备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各自具备构成外装体12的片和夹在构成外装体12的片之间的弹性构件15(上部弹性构件15u、下部弹性构件15d)。作为一个例子,构成外装体的片是由以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其他的热塑性树脂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另外,也可以是透液性片、不透液性片。弹性构件15是由选自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氨基甲酸酯等的一种以上材料形成的弹性体,形成为线状、绳状、网状、平型形状。多根弹性构件15相互平行且沿着腰围方向延伸。

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由构成下裆部10c的吸收性主体16连结。吸收性主体16具有将前后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吸收性主体16具备底部片17、吸收体18、以及顶部片19,底部片17具有不透液性,顶部片19具有透液性。在尿布10中,顶部片19配置于内侧以便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底部片17配置于外侧。并且,在尿布10中,从外侧开始按底部片17、吸收体18、顶部片19的顺序重叠。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手感,也可以在底部片17的外侧配置无纺布。

形成底部片17的材料例如是具有不透液性的聚乙烯树脂制的膜。为了确保透气性,底部片17形成有多个微细孔。形成顶部片19的材料例如是选自纺布、无纺布、多孔膜等的一种以上材料。另外,顶部片19例如使用由诸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尼龙那样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且已实施亲水化处理的纤维构成的具有透液性的无纺布等。

吸收体18以横跨前身片10f、下裆部10c以及后身片10r的方式具有细长的带形状。形成吸收体18的材料例如是绒毛浆、高吸收性聚合物、亲水性片等吸收性材料。并且,吸收体18被包芯件包围,配置并接合于底部片17与顶部片19之间。

在吸收性主体16的前端部及后端部中,与外装体12重叠的区域分别相当于被粘合部16a,构成外装体12的片粘合于被粘合部16a。吸收性主体16具备配置于顶部片19的两侧缘端部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立体收紧部21。立体收紧部21具备侧片21s和沿着侧片21s配置的弹性构件21e。具体地讲,侧片21s是包括具有不透液性的无纺布等的在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的片体。侧片21s具有与第1外装体12f重叠的前端部和与第2外装体12r重叠的后端部。侧片21s在弹性构件21e收缩时从顶部片19朝向穿着者的皮肤立起,位于腿围开口部10l的周围。

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1外装体12f及第2外装体12r各自具备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上部区域12u构成腰围开口部10a和腰围部10w的一部分,下部区域12d构成腰围部10w的一部分。在上部区域12u中,上部弹性构件15u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内侧、即与顶部片19相对的一侧。在下部区域12d中,下部弹性构件15d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外侧、即与底部片17相对的一侧。立体收紧部21以与下部区域12d及上部区域12u中至少下部区域12d重叠的方式延伸。如图2(a)所示,立体收紧部21延伸到下部区域12d和上部区域12u的边界部分。因此,立体收紧部21以紧贴于皮肤的方式被下部区域12d按压。立体收紧部21的侧片21s以夹持弹性构件21e的方式折回,折回的侧片21s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由密封部23密封。

另外,上部区域12u中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遍及片在腰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而延伸,将上部区域12u和皮肤的紧贴性提高,片的长边方向与腰围方向一致。另外,下部区域12d中的下部弹性构件15d也遍及片在腰围方向上的整个长度而延伸,片的长边方向与腰围方向一致。如图2(b)及图2(c)所示,下部区域12d直接粘合于吸收性主体16中的被粘合部16a的外表面。在贴合于下部区域12d的被粘合部16a,与下部弹性构件15d的收缩相应地形成有细微的折痕形状的褶皱16b。褶皱16b具有即使吸收体18膨润时也不消失的程度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槽形状。

上部弹性构件15u在与腰围部10w的腰围开口部10a接近的部分形成腰部收紧部,上部弹性构件15u中的剩余部位和下部弹性构件15d形成抽褶收紧部。

如图2(b)所示,上部区域12u具备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的内侧弹性部27和位于外侧的外侧片部26。另外,下部区域12d具备由片夹持下部弹性构件15d而形成的外侧弹性部28和与上部区域12u连续的单一的外侧片部26。

外侧片部26是位于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反的一侧的最外侧、并且在腰围开口部10a的部分向内侧弯折而位于与穿着者的皮肤最接近的内侧的单一的片。详细地讲,外侧片部26在上述外侧遍及下部区域12d至上部区域12u而延伸,在腰围开口部10a折回,在上述内侧,在上部区域12u延伸。外侧片部26作为将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连接的片而发挥作用。

上部区域12u的内侧弹性部27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位于内侧,由位于与穿着者的皮肤最接近的一侧的外侧片部26和片27a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与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相对的内侧弹性部27的部分相当于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的非粘合区域。

下部区域12d的外侧弹性部28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位于外侧,由外侧片部26和片28a夹持下部弹性构件15d而形成。外侧弹性部28中与被粘合部16a相对的区域利用粘合层25粘合到被粘合部16a中对应的全部区域。

如图2(c)所示,即,在上部区域12u中,外侧片部26具有第1粘合区域22a和第2粘合区域22b,在第1粘合区域22a粘合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的外表面,第2粘合区域22b位于第1粘合区域22a的周围,并粘合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第2粘合区域22b通过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配置于第1粘合区域22a,从而具有朝向下裆部10c开口的凹部形状。换言之,第2粘合区域22b具有朝向与下裆部10c相反的一侧凹陷的形状。与具有凹部形状的第2粘合区域22b的内侧部分对应的内侧弹性部27的部分相当于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的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近的一侧的内表面的非粘合区域。也就是说,在上部区域12u中,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具有粘合到外侧片部26的第1粘合区域22a的外表面和不粘合到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而与其相对的内表面。由此,在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与吸收性主体16之间且在被粘合部16a上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10c开口的开口端,构成为能收纳向腹部、背部的方向移动的排泄物。另外,第2粘合区域22b在腰围开口部10a与被粘合部16a的前后方向的末端部之间具备带状区域34,带状区域34具有预定宽度,从而抑制收纳于口袋30的排泄物向腰围开口部10a的方向漏出。

此外,作为形成口袋30的皮肤侧(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近的一侧)的片部分的外侧片部26、片27a是收纳排泄物的部分,所以优选由疏水性的片构成。由此,能抑制口袋30内的排泄物在皮肤侧渗出。

如图2(d)所示,在下部区域12d中,外侧弹性部28具有第3粘合区域22c,第3粘合区域22c粘合到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的外表面。这样,通过外侧弹性部28直接粘合于被粘合部16a的外表面,从而在比形成口袋30的第1粘合区域22a接近下裆部的被粘合部16a的部分形成有褶皱16b。

接着,对尿布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相当于上部区域12u的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相当于下部区域12d的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如图3(b)所示,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33,并粘合形成外侧弹性部28的片28a。或者,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重叠片28a。由此,下部弹性构件15d被外侧片部26和片28a夹持,在外侧片部26且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形成有外侧弹性部28。

如图3(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中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中的第3粘合区域22c、以及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中的第2粘合区域22b形成粘合层25。如图3(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而载置于其上。

具体地讲,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中,被粘合部16a粘合于外侧弹性部28的第1粘合区域22a。另外,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中,被粘合部16a与和第1粘合区域22a连续的第3粘合区域22c粘合。

并且,形成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从被粘合部16a上开始粘合到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2粘合区域22b。片27a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片27a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或者,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

因为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是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区域,所以优选牢固地粘合。另一方面,因为第2粘合区域22b是构成腰围部10w的部分,所以为了使穿戴感良好,优选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

因此,也可以使得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使用粘合强度高的热熔粘合剂等第1粘合剂,且第2粘合区域22b使用粘合力比第1粘合剂的粘合力低的热熔粘合剂等第2粘合剂。由此,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能将被粘合部16a牢固地粘合,且第2粘合区域22b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将片27a粘合。

另外,即使是使用相同粘合剂(无论是第1粘合剂、第2粘合剂中的哪种都可以)的情况,通过使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第2粘合区域22b中的粘合剂的涂布量不同,从而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即,使得对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使用辊在整个面涂布粘合剂,从而能将被粘合部16a牢固地粘合到外侧片部26。在使用辊的情况下,边缘部分也能良好地涂布粘合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对第2粘合区域22b使用喷雾器等涂布而将粘合剂的量减少。另外,也可以使得在第2粘合区域22b中将粘合剂涂布成螺旋状、条纹状。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涂布的粘合剂的量减少,在第2粘合区域22b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片27a。

如图3(e)所示,在片27a上,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并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如图3(f)所示,外侧片部26折回一半,并与片27a粘合。或者,涂布有粘合剂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片27a上,外侧片部26折回一半,并与片27a粘合。由此,上部弹性构件15u被外侧片部26和片27a夹持。另外,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内侧弹性部27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内侧。并且,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经由如上工序,在吸收性主体16粘合有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然后,第1外装体12f的两端部和第2外装体12r的两端部在腰围方向上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

以上,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列举的效果。

(1)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现有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中,外装体12利用粘合区域24直接粘合到吸收性主体16。因此,在现有的尿布中,在吸收性主体16和外装体12的粘合区域24中,吸收性主体16和外装体12一体化,从而弹性构件15的伸缩自由度减少,与皮肤的紧贴性变差,另外,相对于穿着者的动作的追随性变差。

对此,在尿布10的上部区域12u中,吸收性主体16和内侧弹性部27并不是直接粘合,而是内侧弹性部27粘合到外侧片部26。这样,外装体12的伸缩部分和吸收性主体16的直接粘合部分消失,从而在外装体12中,上部弹性构件15u能自由伸缩。因此,在尿布10中,与皮肤的紧贴性变得良好,另外,能抑制相对于穿着者的动作的追随性变差。其结果,能抑制从腰围漏出。

(2)在上部区域12u中,内侧弹性部27和吸收性主体16没有直接粘合。因此,能抑制吸收性主体16由于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弹性构件15u的收缩而收缩。因此,能使皮肤触感良好。

(3)在下部区域12d中,外侧弹性部28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外侧,并直接粘合到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因此,在被粘合部16a及其周边部分,且在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近的一侧的吸收性主体16的面,与下部弹性构件15d的收缩相应地形成有在吸收性主体16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褶皱16b。由此,在尿布10中,能利用褶皱16b将排泄物向口袋30引导。因为与被粘合部16a相对的外侧弹性部28的对应的全部区域粘合于被粘合部16a,所以能确实地形成褶皱16b。进一步地,因为在下部区域12d中与吸收性主体16重叠的区域中,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所以在被粘合部16a中能确实地形成多个褶皱16b。

(4)因为在上部区域12u中没有形成褶皱16b,所以流到内侧弹性部27与被粘合部16a之间的排泄物在口袋30内被吸收性主体16吸收而不易向下裆部10c侧返回。即,在内侧弹性部27与被粘合部16a之间也能有效地利用被粘合部16a的吸收区域。并且,因为内侧弹性部27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所以皮肤不会弄湿,从而不易引起皮疹。

(5)因为在口袋30的周围,外侧片部26和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直接粘合,所以第2粘合区域22b的面积增大。因此,与现有物品相比,能抑制排泄物从粘合区域漏出。另外,第2粘合区域22b也包括腰围开口部10a与口袋30之间的带状区域34。口袋30能利用带状区域34抑制收纳于口袋30内的排泄物向腰围开口部10a的方向漏出。

(6)口袋30成为与吸收性主体16的宽度相同的大小。即,在口袋30的形成位置上,被粘合部16a的一部分不会被用作粘合区域。因此,能抑制口袋30减小。

(7)因为能由外侧片部26覆盖吸收性主体16,所以能使外观良好。

(8)因为连续的单一的外侧片部26横跨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而设置,所以能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9)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用外侧片部26形成为连续,在左右两侧的接合部11附近的边界部分不会产生将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进行二分割时所形成的间隙。因此,在穿尿布10时,腿也不会进入到上部区域12u与下部区域12d之间的间隙,能抑制尿布10变得不易穿。

(10)在脱尿布10时会破坏接合部11。因为在接合部11也没有分离为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所以能以一次操作破坏接合部11。

(11)上部区域12u具有不粘合到吸收性主体16的非粘合区域,但是位于上部区域12u的与皮肤最接近的内侧的外侧片部26和位于上部区域12u的最外侧的外侧片部26由连续的单一的片构成。因此,也能抑制排泄物从吸收性主体16与上部区域12u之间向外部漏出。

〔第2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尿布40具有外侧片部26位于最外侧、上部弹性构件15u由连续的单一的片27a夹持的结构。此外,在图5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以下说明尿布40的制造方法。

如图6(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如图6(b)所示,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33,并粘合形成外侧弹性部28的片28a。或者,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重叠片28a。由此,下部弹性构件15d被外侧片部26和片28a夹持,在外侧片部26且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形成外侧弹性部28。

如图6(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粘合层25。如图6(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在此,准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连续的单一的片27a。片27a为了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具有在弯折一半时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大小。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片27a。如图6(e)所示,片27a在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后弯折一半,从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或者,涂布有粘合剂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片27a上,片27a弯折一半。由此,可形成内侧弹性部27。如图6(f)所示,从被粘合部16a上开始,内侧弹性部27粘合到外侧片部26的第2粘合区域22b。因此,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由此,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中,内侧弹性部27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内侧。并且,内侧弹性部27没有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此外,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经由如上工序,在吸收性主体16粘合有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然后,第1外装体12f的两端部和第2外装体12r的两端部在腰围方向上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

当为如上尿布40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2)因为能由一张片27a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所以能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3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尿布50由各不相同的两张片27a、27b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且该两张片27a、27b均与外侧片部26分体。此外,在图7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以下说明尿布50的制造方法。

如图8(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如图8(b)所示,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33,并粘合形成外侧弹性部28的片28a。或者,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重叠片28a。由此,下部弹性构件15d被外侧片部26和片28a夹持,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且外侧片部26形成外侧弹性部28。

如图8(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粘合层25。如图8(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在此,准备具有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大小的片27a。并且,片27a从被粘合部16a上开始粘合到外侧片部26的第2粘合区域22b。因此,片27a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

此外,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片27a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片27a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片27a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如图8(e)所示,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片27a,并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如图8(f)所示,然后,重叠具有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大小的另一张片27b,由片27a和片27b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或者,涂布有粘合剂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片27a上,并重叠片27b。由此,形成内侧弹性部27。由此,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中,内侧弹性部27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配置于内侧。并且,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经由如上工序,在吸收性主体16粘合有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然后,第1外装体12f的两端部和第2外装体12r的两端部在腰围方向上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

当为如上尿布50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3)因为分开地使用外侧片部26、片27a及片27b,所以能有效地利用外侧片部26、片27a及片27b各自。例如,外侧片部26、片27a及片27b能使用不同材质的片。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与皮肤接触的片27b使用柔软的片,外侧片部26、片27a能使用富于耐水性、耐久性的硬片。

〔第4实施方式〕

图9(a)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9b-9b剖视图,图9(c)是与图9(a)对应地示出粘合区域的俯视图。此外,在图9(b)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

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短裤型一次性尿布60中,位于最外侧的外侧片部26遍及第1外装体12f、吸收性主体16以及第2外装体12r而配置。并且,在外侧片部26中且在沿着前后方向的左右两侧部的中央部形成有一对缺口端部61,一对缺口端部61具有形成腿围开口部10l的半圆弧状的形状。外侧片部26的粘合区域包括上部区域12u中的与被粘合部16a及内侧弹性部27对应的区域(22a、22b的区域)、外侧弹性部28中的与被粘合部16a对应的区域(22c的区域)、以及第1外装体12f的下部区域12d与第2外装体12r的下部区域12d之间的吸收性主体16的下裆部10c的部分(22d的区域)。

在构成为如上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60中,能达到与上述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也可以使得外侧片部26的粘合区域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而且也可以使得根据区域而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的情况下,使得将与吸收性主体16粘合的外侧片部26的22a的区域、22c的区域、以及22d的区域以高粘合力粘合,并使得将与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粘合的22b的区域以低粘合力粘合。由此,外侧片部26能在与吸收性主体16重叠的部分牢固地粘合,并能在构成腰围部10w的部分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

〔第5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70中,一张外侧片部26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及下部弹性构件15d。进一步地,外侧片部26位于与皮肤相反的一侧的最外侧,并且在腰围开口部10a折回而位于与皮肤最接近的一侧。外侧片部26在最外侧遍及下部区域12d至上部区域12u而延伸,在外侧弹性部28的与下裆部10c接近的一侧向内侧弯折而形成有端部。在与皮肤接近的一侧的内侧,且在内侧弹性部27的与下裆部10c接近的一侧朝向吸收性主体16弯折而形成有端部。此外,在图10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以下说明尿布70的制造方法。

如图11(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第2区域31b以及上部第3区域31c。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成为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片。上部第3区域31c成为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位于外侧的区域。另外,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具备下部第1区域32a和下部第2区域32b,下部第1区域32a成为位于与皮肤接近的一侧(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为内侧)的区域,下部第2区域32b成为下部弹性构件15d所配置的区域。

并且,在上部第2区域31b,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1(a)中外侧的面31b′,接着,涂布粘合剂33。另外,在下部第2区域32b,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1(a)中外侧的面32b′,接着,涂布粘合剂33。此外,也可以使得粘合剂33取代涂布于上部第2区域31b而涂布于上部第1区域31a,还可以使得涂布于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双方。同样,也可以使得将粘合剂33取代涂布于下部第2区域32b而涂布于下部第1区域32a,还可以使得涂布于下部第1区域32a及下部第2区域32b双方。如图11(b)所示,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从而形成上部弹性构件15u由片夹着的内侧弹性部27。另外,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从而形成下部弹性构件15d由片夹着的外侧弹性部28。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2区域31b的面31b′,并将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另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第2区域32b的面32b′,并并将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

如图11(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1(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1(e)所示,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有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3区域31c重叠。如图11(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此外,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经由如上工序,在吸收性主体16粘合有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然后,第1外装体12f的两端部和第2外装体12r的两端部在腰围方向上相互接合而形成接合部11。

当为如上的尿布70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4)因为一张外侧片部26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及下部弹性构件15d,进一步地,遍及吸收性主体16的内侧的面和外侧的面而延伸,所以能削减部件个数,并且能简化制造工序。

〔第6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70中将一张外侧片部26向内侧折(参照图11(a)),与此相对,第6实施方式的尿布80构成为将一张外侧片部26向外侧折。其结果,外侧片部26具有在内侧弹性部27的部分位于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最内侧(与皮肤相对的一侧)的一端区域、和在外侧弹性部28的部分位于与皮肤相反的最外侧的另一端区域。此外,在图12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

如图13(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也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第2区域31b以及上部第3区域31c。另外,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具备下部第1区域32a和下部第2区域32b。

并且,在上部第2区域31b,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3(a)中的里侧(背侧)的面31b″,接着,涂布粘合剂。另外,在下部第2区域32b,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3(a)中的里侧的面32b″,接着,涂布粘合剂。如图13(b)所示,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额方式向外侧折,从而形成上部弹性构件15u由片夹着的内侧弹性部27。另外,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从而形成下部弹性构件15d由片夹着的外侧弹性部28。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2区域31b的面31b″,并将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另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第2区域32b的面32b″,并将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

如图13(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3(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3(e)所示,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は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3区域31c重叠。如图13(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当为如上尿布80时,能得到与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70同样的效果。

〔第7实施方式〕

第7实施方式是图10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70的其他制造方法。如图14(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也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第2区域31b以及上部第3区域31c。另外,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具备下部第1区域32a和下部第2区域32b。

并且,在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4(a)中的外侧的面31a′,接着,涂布粘合剂33。另外,在下部第1区域32a,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4(a)中的外侧的面32a′,接着,涂布粘合剂33。如图14(b)所示,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从而形成上部弹性构件15u由片夹着的内侧弹性部27。另外,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从而形成下部弹性构件15d由片夹着的外侧弹性部28。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1区域31a的面31a′,并将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另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第1区域32a的面32a′,并将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

如图14(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4(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4(e)所示,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有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3区域31c重叠。如图14(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上部第1区域31a(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根据如上制造方法,也能制造第5实施方式的尿布70。

〔第8实施方式〕

第8实施方式是图12所示的尿布80的其他制造方法。如图15(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也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第2区域31b以及上部第3区域31c。另外,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具备下部第1区域32a和下部第2区域32b。

并且,在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5(a)中的里侧(背侧)的面31a″,接着,涂布粘合剂。另外,在下部第1区域32a,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5(a)中的里侧的面32a″,接着,涂布粘合剂。如图15(b)所示,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从而形成上部弹性构件15u由片夹着的内侧弹性部27。另外,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从而形成下部弹性构件15d由片夹着的外侧弹性部28。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1区域31a的面31a″,并且将上部第1区域31a以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另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第1区域32a的面32a″,并将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外侧折。

如图15(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5(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5(e)所示,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有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第1区域31a及上部第2区域31b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3区域31c重叠。如图15(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上部第2区域31b(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上部第2区域31b(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上部第2区域31b(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根据如上制造方法,也能制造第6实施方式的尿布80。

〔第9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第9实施方式的尿布90是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尿布40的变形例,具有外侧片部26位于最外侧、并夹持下部弹性构件15d的结构。另外,一张片27a在接近下裆部10c的部分折回,并夹持内侧弹性部27。此外,在图16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以下说明尿布90的制造方法。

如图17(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有相当于上部区域12u的大小,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具备下部第1区域32a和下部第2区域32b。

并且,在下部第2区域32b,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7(a)中的外侧的面32b′,接着,涂布粘合剂33。如图17(b)所示,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从而形成下部弹性构件15d由片夹着的外侧弹性部28。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第2区域32b的面32b′,并将下部第1区域32a以与下部第2区域32b重叠的方式向内侧折。

如图17(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7(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7(e)所示,在此,准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连续的单一的片27a。片27a为了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具有在弯折一半时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相当的大小。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片27a。并且,片27a在涂布热熔粘合剂等粘合剂后弯折一半,从而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或者,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片27a,将片27a弯折一半。由此,形成内侧弹性部27。如图17(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从被粘合部16a上开始粘合到外侧片部26的第2粘合区域22b。此时,弯折的片27a以折痕位于接近下裆部10c的一侧、且与折痕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接近腰围开口部10a的一侧的方式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这样配置于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上的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片27a(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粘合片27a(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反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片27a(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当为如上尿布90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5)因为用一张片27a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所以能实现内侧弹性部27的部件个数的削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因为利用一张外侧片部26形成外侧弹性部28,所以能实现外侧弹性部28的部件个数的削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10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第10实施方式的尿布91具有与第9实施方式的尿布90反向配置的内侧弹性部27。具体地讲,弯折的片27a的折痕位于接近腰围开口部10a的一侧,与折痕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接近下裆部10c的一侧。此外,在图18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根据这样的尿布91,也能得到与第9实施方式的尿布90同样的效果。

〔第11实施方式〕

第11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尿布10的制造方法,是与图3所示的尿布10的制造方法不同的制造方法。如图19(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和上部第2区域31b。

并且,在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9(a)中的外侧的面31a′,接着,涂布粘合剂33。另外,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19(a)中的外侧的面32′,接着,涂布粘合剂。如图19(b)所示,在上部第1区域31a粘合形成内侧弹性部27的片27a。另外,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粘合形成外侧弹性部28的片28a。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1区域31a的面31a′,并将片27a配置于面31a′。另外,也可以使得将涂布有粘合剂33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面32a′,并将片28a配置于面32a′。

如图19(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上部第2区域31b中,在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19(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19(e)所示,用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而形成的内侧弹性部27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如图19(f)所示,内侧弹性部27不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的口袋30。

在此,也可以使得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所粘合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片27a(内侧弹性部27)所粘合的第2粘合区域22b一次涂布相同的粘合剂。

或者,如上所述,也可以使得用不同的粘合剂、不同的涂布方法涂布粘合剂。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得被粘合部16a以高粘合力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并使得粘合片27a(内侧弹性部27)与其相对地以低粘合力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由此,被粘合部16a能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片27a(内侧弹性部27)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到第2粘合区域22b。

当为如上制造方法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6)与图3所示的尿布10的制造方法比较,使得在将上部弹性构件15u直接配置于外侧片部26的上部第1区域31a后,将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载置于外侧片部26。因此,对利用被粘合部16a形成的台阶没有影响,能使上部弹性构件15u以排队的状态配置于上部第1区域31a(参照图19(a))。即,在图3(e)中,因为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上,所以在被粘合部16a的部分与除此以外的部分之间形成有台阶,需要在台阶上配置上部弹性构件15u,在这方面,难以将上部弹性构件15u以排队的状态配置。在这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配置前,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外侧片部26的上部第1区域31a,所以能对上部弹性构件15u进一步简单地进行排队配置。

〔第12实施方式〕

如图20所示,在第12实施方式的尿布100中,腰围开口部10a利用外侧片部26和内侧片部29成为双层片结构。当使穿着者穿着尿布100时,操作者进行如下操作:将手指钩到口袋30的开口端,并将尿布100向上侧提拉。因此,在与内侧弹性部27连续的片的腰围开口部10a的附近作用拉伸力,有可能该部位撕开破损(参照图20中a部)。因此,关于尿布100,使得将腰围开口部10a的片结构设为双层结构来提高强度。此外,在图20中,右侧成为与尿布穿戴者的皮肤相对的一侧(内侧)。在尿布100中,使得外侧片部26和内侧片部29利用粘合剂25a粘合,从而相互的位置不错开。以下说明尿布100的制造方法。

如图21(a)所示,准备外侧片部26。在此准备的外侧片部26具备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和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并且,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具备上部第1区域31a和上部第2区域31b。

并且,在上部第1区域31a,上部弹性构件15u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21(a)中的外侧的面31a′,另外,在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下部弹性构件15d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图21(a)中的外侧的面32′。并且,如图21(b)所示,在外侧片部26的整个面涂布粘合剂25a,并以包覆上部弹性构件15u及下部弹性构件15d的方式重叠一张内侧片部29。由此,粘合剂25a使外侧片部26和内侧片部29相互粘合而一体化。并且,可形成内侧弹性部27和外侧弹性部28。此外,将涂布有粘合剂25a的上部弹性构件15u配置于上部第1区域31a的面31a′,将涂布有粘合剂25a的下部弹性构件15d配置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面32′。并且,也可以使得在未配置上部弹性构件15u及下部弹性构件15d的上部第1区域31a与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之间的外侧片部26的区域涂布粘合剂25a,在此基础上使内侧片部29重叠于外侧片部26整体。

如图21(c)所示,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上部第2区域31b中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形成有粘合层25。如图21(d)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

如图21(e)所示,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内侧弹性部27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如图21(f)所示,内侧弹性部27未粘合到被粘合部16a,在被粘合部16a与内侧弹性部27之间形成有口袋30,口袋30具有朝向下裆部开口的开口端。

当为如上尿布100时,能进一步得到如下效果。

(17)腰围开口部10a的周边区域具有由外侧片部26和内侧片部29形成的双层结构,所以能提高其强度。因此,在穿尿布100时,即使手指钩到口袋30而拉起尿布100,也能利用拉伸力抑制在腰围开口部10a的周边开孔等而破损。

〔第13实施方式〕

图22示出第13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第13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是第12实施方式的尿布100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在图21(c)~图21(d)的上述制造方法中,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上部第2区域31b中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2粘合区域22b、以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中,将粘合层25形成得一样。在第13实施方式中,如图22(a)所示,对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涂布粘合强度高的热熔粘合剂等第1粘合剂来形成粘合层25x。接着,如图22(b)所示,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横跨上部区域相当部分31的第1粘合区域22a及下部区域相当部分32的第3粘合区域22c而载置于其上,并进行粘合。第1粘合剂通过例如使用辊涂布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从而边缘部分也良好地得到涂布,能将被粘合部16a牢固地粘合到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

接着,如图22(c)所示,在上部第2区域31b的第2粘合区域22b涂布粘合力低于第1粘合剂的粘合力的热熔粘合剂等第2粘合剂来形成粘合层25y。然后,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内侧弹性部27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进行粘合。由此,第2粘合区域22b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内侧弹性部27。作为一个例子,第2粘合剂能使用喷雾器等进行涂布。

此外,也可以使得通过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第2粘合区域22b使用相同的粘合剂(无论是第1粘合剂、第2粘合剂中的哪种都可以。),并使粘合剂的量、涂布方法不同,从而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的粘合力高于第2粘合区域22b的粘合力。例如,使得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使用辊在整个面牢固地涂布粘合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第2粘合区域22b使用喷雾器等进行涂布以减少粘合剂的量。另外,也可以使得在第2粘合区域22b中将粘合剂涂布成螺旋状、条纹状,以减少涂布的粘合剂的量。由此,第2粘合区域22b能以不损坏弹性或者柔软性的方式粘合。

此外,如图22(d)所示,关于第2粘合区域22b,也可以使得用辊等将被粘合部16a的上侧的沿着腰围方向的细长的区域25x′全部涂敷,并用喷雾器等涂布被粘合部16a两侧的区域25y′。

〔第14实施方式〕

图23示出第14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第14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是第12实施方式、第13实施方式的尿布100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在第14实施方式中,如图23(a)所示,对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涂布粘合强度高的热熔粘合剂等第1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层25x。接着,如图23(b)所示,对形成内侧弹性部27的上部第1区域31a涂布粘合力低于第1粘合剂的粘合力的热熔粘合剂等第2粘合剂来形成粘合层25y。此时,在当上部第1区域31a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时上部第1区域31a的与被粘合部16a对应的区域不涂布第2粘合剂。即,第2粘合剂以在上部第1区域31a具有凹部形状的方式涂布。并且,由片夹持上部弹性构件15u的上部第1区域31a向内侧折,并与上部第2区域31b重叠。

根据这样的第14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也能得到与第13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第1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通过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和第2粘合区域22b使用相同的粘合剂(无论是第1粘合剂、第2粘合剂中的哪种都可以。),并使粘合剂的量、涂布方法不同,从而第1粘合区域22a及第3粘合区域22c的粘合力高于第2粘合区域22b的粘合力。

另外,如图23(c)所示,关于第2粘合区域22b,也可以使得用辊等将被粘合部16a的沿着腰围方向的细长的区域25x′全部涂敷,并用喷雾器等涂布被粘合部16a两侧的区域25y′。

〔第15实施方式〕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在腰围开口部10a的周边设置有带状区域34(参照图2(a)、图2(c))。如图24(a)~图24(d)所示,在第15实施方式的尿布110中,使被粘合部16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以与腰围开口部10a的开口端一致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能加深口袋30,从而能容纳更多的排泄物。这样的尿布也能适用于上述的尿布40、50、60、70、80、90、91、100。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按如下适当变更并实施。

·口袋30的形状只要具备朝向下裆部10c开口的开口端即可,开口端以外的部分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口袋30也可以以朝向下裆部10c开口的开口端的宽度变窄的方式具有ω形状的整体形状。由此,能抑制一旦进入到口袋30中的排泄物返回。另外,口袋30的开口端的宽度也可以比接近腰围开口部10a的一侧的边宽。由此,能使排泄物容易进入到口袋30。

·也可以为,在下部区域12d中,下部弹性构件15d不是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全部区域。例如,下部弹性构件15d也可以在口袋30的下侧被切断。

·外侧弹性部28只要以形成褶皱16b的程度粘合到吸收性主体16的被粘合部16a即可,也可以不是与被粘合部16a相对的外侧弹性部28的对应的全部区域粘合,而是仅部分地粘合。例如,也可以使得粘合剂涂布成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波浪线状。另外,也可以使得仅在被粘合部16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涂布粘合剂。另外,还可以使得以散布状涂布粘合剂。

·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也可以不用外侧片部26连接。即,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也可以分离。外侧片部26只要至少设置于与内侧弹性部27对置的位置即可,除此以外的部分的结构能根据尿布的结构而适当变更。

·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位于内侧的上部弹性构件15u所配置的区域和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6位于外侧的下部弹性构件15d所配置的区域也可以不在尿布的厚度方向上重叠。另外,上部弹性构件15u所配置的区域的下端部和下部弹性构件15d所配置的区域的上端部也可以在边界部分位于相同的位置。

·第1外装体12f、第2外装体12r中的一方外装体只要具备上部区域12u和下部区域12d即可。

·优选口袋30设置于第1外装体12f和第2外装体12r双方,但是也可以仅设置于至少一方。

·作为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胶粘型的尿布。

·也可以是婴幼儿用或者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成人用的一次性尿布。另外,还可以是宠物用。

·形成构成外装体12的外侧片部26、内侧弹性部27的片及形成外侧弹性部28的片也可以为不透液性,还可以为透液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