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内窥镜配件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953发布日期:2018-11-24 10:0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专利文件要求保护于2016年9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82,552以及于2016年3月1日提交的62/301,705的申请日的权益,这些专利申请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医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本章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可以构成现有技术。

十二指肠镜是一种医用装置,用于各种内窥镜手术,包括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ercp中,医师将十二指肠镜插入患者的口中,穿过患者的胃肠(gi)道,并进入十二指肠中,直到十二指肠镜的远端定位在乏特氏乳头(vater)附近,乳突是一个小丘状结构,其充当从总胆管和胰管进入十二指肠的入口。然后,医师使用各种工具和配件,这些工具和配件穿过十二指肠中的内腔,以通过乏特氏乳头进入总胆管或胰管。

然而,十二指肠镜存在多个设计问题。例如,由于乏特氏乳头的位置和十二指肠镜的形状,内窥镜工具或配件必须在十二指肠镜的远端以(或有时超过)90度角急剧弯曲,这导致工具与十二指肠镜之间的摩擦并且伴随力传递损失。因此,配件必须足够耐用,以便经受住这种急剧弯曲,并且医师必须施加比所需的更大的力来继续向前推进工具。进一步地,十二指肠镜的内置相机系统是侧向的,使得新手甚至经验丰富的医师难以操纵十二指肠镜穿过胃肠道。并且,传统十二指肠镜只有一个配件通道,使得多个配件使用时间密集且繁琐。另外,十二指肠镜难以清洁,这可能导致在使用后装置的清洁不充分,并且在随后使用十二指肠镜期间可能导致患者细菌污染。

因此,期望有一种消除或减轻传统十二指肠镜的力传递损失的内窥镜系统。进一步地,期望内窥镜系统通过胃肠道和在胃肠道内的可操作性提高和更容易。还期望提供一种易于清洁或可抛的内窥镜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公开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了一种窥镜系统。窥镜系统包括细长管,该细长管包括延伸穿其而过的内腔,该细长管进一步包括远侧部分。该窥镜系统还包括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并包括延伸穿其而过的配件内腔的至少一个配件通道,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细长管的内腔内,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包括远侧区段,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进一步包括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另外,在前视构型下,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的远侧区段与该细长管的远侧部分基本上平行,并且在侧视构型下,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的远侧区段是半径大于该细长管的远侧部分的半径的弧形。

在该窥镜系统的另一方面,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沿远侧方向的移动可以将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进一步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沿近侧方向的移动可以将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侧视构型移动到前视构型。在该窥镜系统中,该远侧部分可以另外地包括枢轴点,其中在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期间,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绕该枢轴点旋转。并且,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可以朝向前视构型或侧视构型偏置。拉动构件可以在枢轴点远侧的某个点处附接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其中,该拉动构件从该点向近侧延伸,并且其中,该拉动构件沿近侧方向的移动使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

在该窥镜系统的又一方面,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可以包括第一配件通道和第二配件通道,其中该第一配件通道可独立于该第二配件通道而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进一步地,该第一配件通道可以在与第二配件通道在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之间移动的不同平面之间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在又一方面,该窥镜系统可以包括近侧连杆和远侧连杆,其中该近侧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枢转地附接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该第二端在该近侧连杆的第一端远侧的某个点处枢转地附接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其中,该远侧连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枢转地附接到该近侧连杆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在该近侧连杆的第二端远侧的某个点处枢转地附接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其中,该远侧连杆的第二端也可枢转地附接到该细长管的远侧部分,其中,在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期间,这些杆随着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移动。

在该窥镜系统的又一方面,轨可以从近端延伸到远端,其中,该轨在第一点处枢转地附接到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其中,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相对于该细长管在第一点近侧的第二点处纵向地固定,并且其中,该轨沿近侧方向的移动将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在另一方面,该窥镜系统可以包括:该细长管的远侧部分进一步包括沿着该远侧部分纵向地延伸的槽以及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通过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槽内的销连接到该细长管经由的远侧部分,其中,拉动构件从该销向近侧延伸,其中,向该拉动构件施加近侧指向力使该销沿着该槽向近侧滑动并且将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

在又一方面,该窥镜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与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的远侧区段接触的充气球囊,其中,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在该充气球囊远侧的某个点处枢转地连接到该细长管的远侧部分,其中,该充气球囊的充气将该至少一个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

进一步的适用领域将从本文提供的说明中变得明显。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和特定的实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内窥镜系统的图;

图2是处于前向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远侧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3是处于前向构型的枢轴臂的详细视图;

图4是处于侧向构型的枢轴臂的详细视图;

图5是处于侧向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远侧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6是处于弯曲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远侧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7是内窥镜系统的肋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处于弯曲且侧向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远侧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9是内窥镜系统的可轴向旋转的轴承的详细视图;

图10是内窥镜系统的手柄的详细视图;

图11是使用中的内窥镜系统的图形表示;

图12是使用中的内窥镜系统的另一图形表示;

图13是使用中的内窥镜系统的另一图形表示;

图14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帽的图;

图15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帽的图;

图16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替代实施例;

图16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替代实施例;

图17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另一替代实施例;

图17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另一替代实施例;

图18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18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19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19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20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20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21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21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图22a是处于前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以及

图22b是处于侧视构型的内窥镜系统的又一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和特征。还理解的是,附图中使用的各种交叉影线图案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可以使用的具体材料。交叉影线图案仅是示例性的优选材料或者是出于清晰的目用于区分附图中展示的相邻的或相配合的部件。

参照图1,提供了内窥镜系统10。内窥镜系统10可以大致成形为细长管,该细长管包括远侧部分12、中心部分14和近侧或手柄部分13。中心部分14可以是柔性的细长管,其中至少一个内腔15在中心部分14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中心部分14可以将远侧部分12和近侧部分13连接在一起。中心部分14的内腔15也可以延伸穿过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12和手柄部分13。中心部分14可以由编织材料、诸如具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尼龙弹性体(pebax)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可扭转性和可推动性。用于中心部分14的其他潜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和尼龙。内窥镜系统10可以进一步包括两个配件通道16、18,每个都具有延伸穿其而过的内腔17、19(在图7中示出)。配件通道16、18可以被设计为单独的细长管,这些细长管可以是在系统10的内腔15内可移动的,因此允许配件通道16、18相对于中心部分14纵向移动。虽然该实施例包括两个配件通道16、18,但是可以使用一个或甚至三个或更多个配件通道。例如,单个更大的配件通道可以用于容纳更大的内窥镜工具。进一步地,代替单独的配件通道16、18,可以使用单个细长管,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内腔延伸穿过该细长管。配件通道16、18的直径范围可以是1到10毫米。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配件通道16的直径可以是4.2毫米,而第二配件通道18的直径可以是3.7毫米。配件通道16、18可以从手柄部分13向近侧延伸或延伸经过该手柄部分,穿过内腔15并进入远侧部分12中。各种工具、装置和相机可以插入配件通道16、18中和从中移除。

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12的详细视图。内窥镜系统10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心部分14与远侧部分12之间的旋转轴承20,该旋转轴承允许远侧部分12独立于中心部分14旋转。远侧部分12可以具有肋状柔性构造,其中多个单独的肋22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内腔15的细长管。这些肋22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诸如聚碳酸酯、尼龙、聚乙烯、聚丙烯和聚甲醛。配件通道16、18可以穿过肋22行进到远侧部分12的远端区段24。远端区段24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配件内腔28和第二配件内腔30的枢轴臂26(如图3和图4所示)。配件通道16、18的远端可以固定地或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配件内腔28、30内。远端区段24也可以包括侧端口32,该侧端口提供从内腔15到内窥镜系统10外部的点的通路。

在图3和图4中更详细地示出了远侧部分12的远端区段24。为清楚起见,从图3和图4省略了配件通道16、18。枢轴臂26可以经由销34连接到远端区段24。销34可以形成枢轴点,围绕该枢轴点,枢轴臂26可以相对于远端区段24旋转到图4中所示的位置。枢轴臂26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前视位置与如图4所示的侧视位置之间移动。led灯35可以放置在远端区段24上,以帮助操纵穿过患者的胃肠道。可替代地,led灯35可以放置在远端区段24上的其他位置处,诸如靠近侧端口32。而且,多个led灯35可以用在系统10上的各个位置。

如图2和图5所示,配件通道16、18的远端可以固定到枢轴臂26上。因此,当在侧视构型与前视构型之间移动枢轴臂26时,配件通道16、18可以与枢轴臂26一起旋转。图2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16、18,而图5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16、18。如图5中可见的,当处于侧视构型时并且由于枢轴臂26的旋转,配件通道16、18的远侧部分弯曲到肋22的界限之外,然后向后弯曲并进入枢轴臂26中。因此,处于前视构型时,远侧部分12的曲率角或弯曲半径与配件通道16、18的曲率角相同,使得窥镜系统10的配件通道16、18和远侧部分12基本上平行;但处于侧视构型时,配件通道16、18的曲率角或弯曲半径大于远侧部分12的曲率角,使得配件通道16、18的远侧部分延伸到远侧部分12的内腔15之外。为了便于在两种配置之间移动,肋22可以具有带开放区段的u形或v形设计,该设计允许配件通道16、18自由地移入和移出肋22(在图7中最佳所示)。

为了将枢轴臂26从前视位置移动到侧视位置,配件通道16、18可以相对于近侧部分13和中心部分14沿远侧方向推动,通过配件通道16、18向枢轴臂26施加力。所产生的力引起枢轴臂26围绕销34的枢轴点旋转,从而将配件通道16、18和枢轴臂26移动成侧视构型。为了回到前视构型,可以相对于近侧部分13和中心部分14向配件通道16、18施加近侧力,从而将近侧力传递到枢轴臂26。然后,近侧力引起枢轴臂26再次沿相反方向围绕销34的枢轴点旋转,从而将配件通道16、18和枢轴臂26移回前视构型。为了确保配件通道16、18在这些移动期间一致地移动,配件通道16、18可以沿着系统10的长度在任意点处固定在一起,甚至沿着整个长度固定在一起。在一个实例中,配件通道16、18可以在中心部分的整个长度上使用塑料管固定在一起。在另一实例中,配件通道16、18可以在配件通道16、18的多个部分处固定在一起,当系统10处于侧视构型时,这些部分延伸到远侧部分12的界限之外。

虽然该实施例描述了使用枢轴臂26来帮助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传递配件通道16、18,但是可以使用各种其他方法和结构。进一步地,不是使用单个枢轴臂26,而是可以使用多个枢轴臂,或者每个配件通道16、18使用一个枢轴臂。因此,每个配件通道16、18可以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彼此独立地移动。进一步地,枢轴臂26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的旋转程度可以变化,可能的范围从45度到大于135度。

除了能够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切换之外,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12还可以根据需要弯曲和旋转。图2示出了处于直构型的远侧部分12,而图6示出了处于弯曲构型的远侧部分12。内窥镜系统10可以包括第一传动构件36、第二传动构件38和第三传动构件39(在图7中示出)。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可以在图2和图6的同一平面中延伸穿过肋22,因此在这些图中仅代表性地示出了第二传动构件38。图7以横截面视图示出了三个传动构件36、38、39的一个可能的取向。传动构件36、38、39可以固定地附接到远端区段24并且延伸穿过内腔15到手柄部分13或延伸到手柄部分的外部。可替代地,传动构件36、38、39可以沿着内窥镜系统10的长度穿过专用的低摩擦内腔或导管延伸到手柄13。传动构件36、38、39也可以在配件通道16、18的内腔内延伸。第一传动构件36可以固定在远端区段24的壁上,而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可以相对于第一传动构件36固定在远端区段24的相对壁上。为了将远侧部分12从图2中所示的直构型移动到图6中所示的弯曲构型,第一传动构件36可以沿近侧方向拉动。第一传动构件36的近侧移动可以引起通过第一传动构件36并施加到向远端区段24。该力可以引起远侧部分12的柔性肋状体朝向图6中所示的配置弯曲。为了将远侧部分12移回到直构型,可以沿近侧方向拉动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由于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连接到远端区段24的相对侧,因此力被施加通过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并施加到远端区段24,远端区段可以将远侧部分12朝向直构型移回。

传动构件36、38、39也可以用于将远侧部分12的各个肋22固定在一起,如图7中的单独肋22的横截面视图所示。传动构件36、38、39可以延伸穿过每个单独肋22中的小孔37,并且可以对传动构件36、38、39施加足够的张力,从而将肋22沿着传动构件36、38、39固定在一起。由于这种设计,肋22可以成形为允许各个肋22之间的接触最小。例如,这个实施例所示的肋22具有带一个开口和两个侧面的大致u形的横截面。当从侧角观察系统10时,肋22的每侧都可以是菱形的(如图3和图4中最佳所示)。菱形减少了每个肋之间的接触点,因此最小化摩擦,并且允许远侧部分12更容易弯曲成弯曲构型,并允许最大的柔性。可选地,第二或第三传动构件38、39也可以包括内置的电线,电线允许第二或第三传动构件38、39也起到led灯35的电路的作用。进一步地,虽然这个实施例仅描述了使用三个传动构件36、38、39,但是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更多或更少的传动构件。代替传动构件36、38、39或除了这些传动构件之外,肋22还可以使用多种其他方法连接在一起,诸如用机械铰链、粘合剂和其他公知的装置。进一步地,附加细长构件可以延伸穿过肋22,类似于传动构件36、38、39,以向远侧部分12提供额外的支撑。

此外,肋22可以被保护套覆盖,该保护套可以由各种生物相容材料制成,诸如弹性材料。保护套可以保护肋22同时在远侧部分12在弯曲构型与直构型之间移动时还防止身体组织意外地夹在各个肋22之间。保护套还可以包括与肋22中的开口对应的槽,该槽允许配件通道16、18移动到保护套的外部并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当远侧部分12在弯曲构型与直构型之间移动时,保护套也可以有助于扭矩传递。当操作传动构件36、38、39时可能出现一些自然的滞后,这些滞后可能引起远侧部分12的一部分首先移动,而远侧部分的其余部分落在后面,但最终也会移动。保护套可以确保整个远侧部分12一起移动并且具有最小的滞后。

内窥镜系统10可以在弯曲构型与直构型之间移动,而内窥镜系统10也可以是前向构型或侧向构型。例如,图8示出了处于弯曲且侧向构型的内窥镜系统10。内窥镜系统10可以以上述配置的任何组合操纵和使用,并且可以在所有构型之间重复移动。

配件通道16、18可以用于为各种医用工具和配件提供穿过内窥镜系统10并进入患者的身体中的通路。例如,相机系统可以插入配件通道16中的一个中,同时诸如镊子、括约肌切开器、线、扩张球囊、提取球囊、支架、针刀、止血夹等各种工具、和任何其他基于导管的工具可插入第二配件通道18中。这些工具可以超出配件通道16、18的远端,在这些远端处这些工具可以用于对患者进行操作。

图9示出了可轴向旋转的轴承20的横截面视图及其功能。可轴向旋转的轴承20可以包括第一环50和第二环52。可轴向旋转的轴承20还可以包括第一管54和第二管56。第一管54可以固定地附接到中心部分14和第一环50。第二管56可以固定地附接到远侧部分12和第二环52。第一管54和第一环50可以相对于第二管56和第二环52自由地旋转,从而使远侧部分12可相对于中心部分14自由地旋转。由于第一环50间接地固定到中心部分14,但是位于间接地固定到远侧部分12的第二环52的远侧,因此远侧部分12和中心部分14可以保持彼此固定,同时仍然保持可相对于彼此自由地旋转。当内窥镜系统10处于上述构型(包括前向、侧向、直和弯曲构型)中的任何一种时,远侧部分12可以自由地旋转。配件通道16、18和传动构件36、38、39可以自由地经过轴承的内腔15,而不对轴承20造成干扰或干扰最小。这仅仅是可轴向旋转的轴承20的一种可能的设计,并且可以使用允许远侧部分12相对于中心部分14自由地旋转的各种其他设计。

现在参照图10,示出了内窥镜系统10的手柄部分13的详细视图。手柄13可以包括若干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用于操纵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12。手柄1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其中第一部分40可相对于第二部分42自由地旋转。手柄13可以包括臂44,该臂连接到第一传动构件36,该臂进一步连接到远端区段24。臂44可以沿近侧方向移动和/或枢转,这引起第一传动构件36沿近侧方向拉动,从而向远端区段24施加近侧力并引起远侧部分12弯曲,如图6所示。手柄13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滑动件46,该第一滑动件可以连接到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该第一滑动件进一步连接到远端区段24。类似于臂44,第一滑动件46可以沿近侧方向移动,这引起近侧力通过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施加到远端区段24,从而引起远侧部分12朝向甚至越过图2中所示的位置弯回。

手柄13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滑动件48,该第二滑动件可以在近侧和远侧方向上沿槽47滑动。第二滑动件48可以连接到第一和第二配件通道16、18,其中第二滑动件48的近侧或远侧移动引起第一和第二配件通道16、18的相应移动。因此,沿远侧方向移动第二滑动件48引起配件通道16、18沿远侧方向移动,从而引起枢轴臂26旋转并移动成侧视构型。进一步地,沿近侧方向移动第二滑动件48引起枢轴臂26朝向前视构型旋转回来。而且,如前所述,第一部分40可以相对于第二部分42自由地旋转。由于配件通道16、18固定到第二滑动件48,因此第一部分40的旋转可以引起配件通道16、18的相应旋转。因为,配件通道16、18的远端也固定到枢轴臂26,该枢轴臂进而固定到系统10的远侧部分12的其余部分,第一部分的旋转可以引起整个远侧部分12的相应旋转。进一步地,由于图9所示的可轴向旋转的轴承20设置在远侧部分12与中心部分14之间,所以远侧部分12可以响应于手柄13的第一部分40的旋转而旋转,而系统10的其余部分不旋转。另外,旋钮49可以用于控制led灯35的亮度或功率,该灯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二和/或第三传动构件38、39线连接到旋钮49。

手柄13仅是手柄部分13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并且可以使用能够控制内窥镜系统10的任何其他手柄设计,包括在控制系统10的各种特征的臂或滑动件上的变化。例如,手柄13和各种控件(诸如臂44和滑动件46、48)可以包括将系统锁定在上述各种构型下的锁定元件。在一个实例中,手柄13可以包括摩擦锁,其中可以通过摩擦力将各种臂和滑动件维持在当前位置。然而,外力的施加仍然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控件。在另一替代性手柄13设计中,臂44可以在手柄的中心具有枢轴点,其中臂44的一端连接到第一传动构件36,而臂4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二和第三传动构件38、39,因此允许臂44控制远侧部分12的两个方向的弯曲运动。

本文描述的内窥镜系统10可以用于各种医疗手术。然而,现在参考图11-13描述一种这样的手术: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系统10可以插入患者的口中并穿过胃肠道。可能优选的是将内窥镜系统10插入在前向位置上,这提供了比侧向位置更小轮廓,因此更容易向前推进穿过胃肠道。进一步地,相机系统70可以插入配件通道16中的一个,以帮助医师引导内窥镜系统10穿过患者的胃肠道。相机系统70可以与配件通道16成一体,也可以越过配件通道16的远端向前推进。进一步地,相机系统70可以包括独立于系统10的其余部分的光源。相机系统70可以定位在配件通道16中,使得相机系统的远端延伸到枢轴臂26中或刚刚越过该枢轴臂,因此当其被向前推进时提供内窥镜系统10的远端的清晰视图。内窥镜系统10可以被向前推进经过胃并进入十二指肠d,直到远端区段24设置在乏特式乳头p附近,如图11所示。

一旦远端区段24设置在乏特式乳头p附近,远侧部分12就可以使用手柄13的臂44和第一滑动件46弯曲或伸直,直到远端区段24基本上垂直于乏特式乳头p。远侧部分12可以进一步通过手柄13的第一部分40旋转,使得侧端口32瞄准乏特式乳头p。配件通道16、18接下来可以通过沿远侧方向移动手柄13的第二滑动件48直到枢轴臂26旋转到侧向构型,来从前向构型移动到侧向构型。可以通过控制手柄13来进一步操作远侧部分12,直到远端区段24相对于乏特式乳头p正确地定位,如图12所示。在这个位置处,配件通道16、18具有通向乏特式乳头p的直接且直的线。图12进一步示出了与乏特式乳头p相对的十二指肠d的壁接触的配件通道16、18中的至少一个。这种接触有助于将整个内窥镜系统10推动更接近乏特式乳头p,并提供一个锚固点以有助于将内窥镜系统10固定在十二指肠或解剖结构的其他靶部分内。

此时,可以使用各种工具通过乏特式乳头p进入胰管d或总胆管c。如果先前使用过相机系统70,则可以选择将其移除以允许使用附加工具。配件通道16、18的逐渐弯曲的路径可以减少配件通道16、18与工具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医师将工具向前推向乏特式乳头p所需的力的量。例如,奥狄氏括约肌,一种在乏特式乳头p内发现的强壮肌肉,可能需要扩张或切开以允许进入总胆管cbd或胰管pd中。因此,括约肌切开器72,一种具有能够切穿奥狄氏括约肌的细线的长工具,可以被向前推进穿过配件通道18并朝向乳头p推进,如图13所示。然后可以使用括约肌切开器72切入奥狄氏括约肌中,因此形成进入总胆管cbd和胰管pd的进入点。医师经常难以正确地定位括约肌切开器72或其他扩张工具朝向括约肌并向括约肌提供足够的力。与十二指肠d的相对壁接触的配件通道16、18提供了锚固点,该锚固点可以允许医师向括约肌切开器72或其他工具施加足够的力,而不用担心不能定位内窥镜系统10。一旦接入点已经形成,则包括相机系统70、不透射线的染料注射器、肾结石取出器等在内的各种工具可以被向前推进穿过配件通道16、18并进入总胆管cbd或胰腺导管pd中。

完成手术后,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可以被撤回,并且内窥镜系统10可以移动到直构型和前视构型,从而允许医师以与插入内窥镜系统基本上相同的方式从患者的身体移除内窥镜系统10。

在图1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窥镜帽100可以可附接到标准十二指肠镜或内窥镜上。窥镜帽10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许多特征。窥镜帽100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摩擦配合、弹性带和粘合剂)可拆卸地或固定地附接到十二指肠镜102。可替代地,窥镜帽100可以附接到内窥镜、胆管镜或任何其他类似的装置。内窥镜帽100可以包括枢轴臂104。枢轴臂104可以类似于先前实施例中描述的枢轴臂,其中销106形成枢轴点,围绕该枢轴点,枢轴臂104可以相对于镜帽100的其余部分旋转。枢轴臂104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枢转内腔108和第二枢转内腔110。第一配件通道112和第二台配件通道114(每个都具有对应的内腔)可以连接到对应的枢转内腔108、110。配件通道112、114可以从枢轴臂104沿着十二指肠镜102的外侧延伸并且延伸到十二指肠镜102的近端或其附近。可以使用多个夹116(图14中仅示出一个)将配件通道112、114固定到十二指肠镜102上。夹116可以在十二指肠镜102的整个长度上间隔开,因此确保配件通道112、114不会显著地与十二指肠镜102分离。可能是理想的是,夹116仍然允许沿着十二指肠镜102的长度纵向地移动配件通道112、114,同时约束或限制其他移动。例如,夹116可以固定地连接到配件通道112、114,并且可滑动地连接到窥镜102。虽然在该实例中使用夹116,但是可以使用各种其他附接方法,诸如可以沿着十二指肠镜102的长度滑动到期望的位置的圈或环。

窥镜帽100可以在如图14所示的前视构型与如图15所示的侧视构型之间移动。为了将窥镜帽100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配件通道112、114可以相对于十二指肠镜102和窥镜帽100沿远侧方向向前推进。该移动引起力施加到枢轴臂104,从而引起枢轴臂104绕枢轴点106旋转,并且从而将窥镜帽100移动成侧视构型,如图15所示。处于侧视构型时,与前视构型相比,枢轴臂104可以旋转大约90度,而配件通道112、114可以背离十二指肠镜102弯曲,然后朝向窥镜帽100基本上垂直于十二指肠镜102的长度弯回。可替代地,枢轴臂104可以以各种角度旋转,可能在从45度到大于135度的任意范围内。为了利于这种弯曲或拱形,可能理想的是,在最远的夹116与窥镜帽盖100之间提供足够的空间量,因此允许配件通道112、114背离十二指肠镜在最远的夹116与窥镜帽100之间弯曲而约束最小。当处于侧视构型时,窥镜帽100中的开口118可以允许穿过配件通道112、114的工具或配件被向前推进越过窥镜帽100。

在使用中,窥镜帽100可以以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用于ercp手术。窥镜帽100可以预先安装到十二指肠镜102或其他窥镜上,或者医师或其他操作者可以将窥镜帽100和配件通道112、114附接到任何标准现有窥镜。窥镜帽100可以附接到十二指肠镜102的远端,而夹116可以用于将配件通道112、114固定到十二指肠镜102的外部。然后,十二指肠镜102以及窥镜帽100和配件通道112、114可以以前视构型插入患者的口中并且被向前推进穿过胃肠道,直到窥镜帽100定位在乏特式乳头附近。然后可以向远侧推进配件通道112、114,以便引起枢轴臂104绕枢轴点106旋转并旋转到侧视构型。然后,各种配件或工具可以被向前推进穿过配件通道112、114并根据需要使用。

内窥镜系统10和窥镜帽100或其任何部分可以被设计成可抛的,因此降低由于使用之间的不完全清洁而导致细菌感染的风险。

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各种其他部件更换或补充枢轴臂26,以有助于在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之间移动配件通道16、18。图16a到图22b示出了多个附加示例性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以各种方式在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之间移动配件通道16、18。虽然几个实施例为了简单起见示出了单个配件通道,但这些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有多个配件通道。

图16a和图16b示出了具有配件通道202的内窥镜系统200的远侧部分208。图16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02并且图16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02。两个连杆(近侧连杆204和远侧连杆206)可以在不同点处附接到内窥镜系统200远侧部分208和配件通道202。在此实施例中,近侧连杆204的一端通过销210枢转地附接到配件通道202,而近侧连杆20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销212枢转地附接到远侧连杆206的一端和配件通道202。然后,远侧连杆206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另一销214或某种其他枢转结构(诸如前面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枢轴臂)附接到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208和配件通道202的远端。为了将配件通道202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可以向配件通道202施加远侧指向力,这引起配件通道202相对于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208向远侧滑动,而配件通道202的远端也围绕销214枢转。当配件通道202向远侧滑动时,理想刚性或半刚性的连杆204、206背离远侧部分208弯曲,从而也使配件通道202的一部分弯曲,如图16b所示。通过向配件通道202施加近侧指向力,配件通道202可以移回到前视构型。可替代地,配件通道202可以通过某个装置移动到侧视构型,该装置迫使连杆204、206远离内窥镜系统10的远侧部分208,诸如偏置力或拉线。连杆204、206可以为配件通道202提供支撑,并且当配件通道202移动到侧视构型时帮助引导或控制该配件通道的形状。可以改变连杆204、206的长度以改变配件通道202的形状。例如,使近侧连杆204比远侧连杆206更长,可以引起朝向配件通道202的远端的更大弯曲。进一步地,可以使用三个、四个或甚至更多个连杆来形成或潜在地形成具有更多运动学优点的连杆。如果在内窥镜系统10中使用多于一个配件通道,则可以使用单独的连杆以在前向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单独地操作每个配件通道。可替代地,连杆(包括多于两个连杆)或联动装置的单个系统可以用于一起操作多个配件通道。

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具有配件通道222的内窥镜系统220的远侧部分228。图17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22并且图17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22。轨224可以沿着内窥镜的远侧部分228与配件通道222的长度延伸。轨224可以延伸到身体外部的某个点,该轨可以通过销226在系统220的远端附近连接到配件通道222。配件通道222也可以在销226远侧的点230处通过销或其他连接结构或黏合剂连接到内窥镜系统220的远侧部分228。为了将配件通道222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轨224可以沿近侧方向移动,从而通过销连接226向近侧拉动配件通道222的远端。由于配件通道222也在点230处固定到远侧部分228上,因此当轨224沿近侧方向被进一步拉动时,配件通道222的在点230远侧的部分可以背离远侧部分228弯曲。虽然正在进行近侧滑动移动,但配件通道222也可以围绕连接销226旋转,从而将配件通道222移动到图17b中所示的侧视构型。通过沿远侧方向移动轨224,配件通道222可以移回到前视构型。可替代地或组合地,配件通道222可以通过弹簧232或其他偏置力来朝向前视构型偏置,使得当轨224上的近侧指向力被释放时,配件通道222自动地恢复回到前视构型。轨224可以优选地由刚性或半刚性生物相容材料制成。虽然在系统的远端附近示出了配件通道222被固定到内窥镜系统220上的点230,但是点230可以位于沿着系统220的整个长度的任何位置。如果使用多个配件通道,则可以使用多个轨单独地控制配件通道,或者可以使用单个轨同时地控制两个配件通道。

在替代性设计中,使用与图17a和图17b中所示的内窥镜系统220类似的概念,轨224可以替代地在点230处连接到配件通道222,并且配件通道222可以在销226处连接到系统220的远侧部分228。因此,将轨224沿远侧方向移动可以引起配件通道222在围绕销226旋转时背离远侧部分228弯曲,从而将配件通道222移动到侧视构型。进一步地,轨224的移动因此可以将配件通道222移回到前视构型。与前述实施例一样,配件通道222可以通过弹簧或其他偏置力来朝向前视构型偏置,使得当轨224上的远侧指向力被释放时,配件通道222自动地恢复回到前视构型。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具有配件通道242的内窥镜系统240的远侧部分248。图18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42并且图18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42。在此实施例中,销244连接到配件通道242的远端。该销244可滑动地设置在内窥镜系统240的远侧部分248中形成的槽246内(在图18b中示出)。拉动构件250或其他细长构件可以附接到销244或配件通道242的远端,并且沿着内窥镜系统240的长度延伸到患者外部的某个点。为了将配件通道242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拉动构件250可以沿近侧方向拉动,从而引起销244沿槽246向近侧滑动,进而向近侧拉动配件通道242。当配件通道242向近侧拉动时,配件通道242的远侧区段背离内窥镜系统240的远侧部分248弯曲,同时配件通道242还围绕销244旋转,从而将配件通道242移动到侧视构型(图18b)。配件通道242可以通过弹簧或其他偏置力朝向前视构型偏置。因此,为了将配件通道242移回到前视构型,只需要释放拉动构件250上的近侧指向力,以允许配件通道242的自然偏置力自动地将配件通道242恢复回到前视构型。如果使用多个配件通道,则可以使用多个销和槽单独地控制配件通道,或者可以使用单个销和/或槽同时地控制两个配件通道。

在使用与上述以及在图18a和图18b中示出的内窥镜系统240类似的概念的替代性设计中,配件通道242的远端可以替代地可旋转地但不可滑动地连接到内窥镜系统230的远侧部分248,而销可以在配件通道242的远端近侧的点处附接到配件通道242。该销可以可滑动地接纳在槽中,从而允许配件通道242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来回滑动,同时配件通道242的远端可以保持可滑动地固定就位。在一个实例中,配件通道242可以通过弹簧或其他偏置力朝向侧视构型偏置。因此,为了将配件通道242移动到前视构型,可以向拉动构件250施加近侧指向力,其随后将配件通道242向近侧拉动并拉动到前视构型。然后,为了将配件通道242移回到侧视构型,只需要释放对拉动构件250向近侧施加的力,以允许配件通道242的自然偏置力自动地将配件通道242恢复回到侧视构型。

图19a和图19b示出了具有配件通道262的内窥镜系统260的远侧部分268。图19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62并且图19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62。配件通道262的远端可以通过销264可枢转地附接到内窥镜系统260的远侧部分268。充气球囊266可以连接到窥镜系统260的远侧部分268,并且邻近配件通道262并在销264近侧设置。为了将配件通道262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球囊266可以被充气,从而该球囊接触并推动配件通道262的某个区段远离远侧部分268,因为配件通道262也围绕销264旋转。为了将配件通道262移回到前视构型,球囊266可以被放气。配件通道262可以通过弹簧或其他偏置力来朝向前视构型偏置,使得当球囊266被放气时,配件通道262自动地恢复回到前视构型。球囊266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并且使用各种流体充气和放气,包括使用从球囊266延伸到患者外部的某个点的充气内腔。球囊266还可以只接触或完全连接到配件通道262。例如,粘合剂或套可以用于连接球囊266和配件通道262。此外,球囊266本身可以有多种形状,包括可以搁置配件通道262的凹槽。在替代实施例中,球囊266可以附接到配件通道262,而不附接到窥镜系统260的远侧部分268。代替地,当球囊266被充气时,球囊266可以仅接触远侧部分268并推动配件通道262远离远侧部分268。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具有第一配件通道282和第二配件通道284的内窥镜系统280的远侧部分290。图20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82、284,并且图20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282、284。第一配件通道282的远端可以通过销286固定到内窥镜系统280的远侧部分290,而第二配件通道284的远端可以通过销288固定到内窥镜系统280的远侧部分290。这些配件通道282、284可以在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之间单独地枢转。进一步地,配件通道282、284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中枢转,如图20b所示,从而允许从不同方向进入靶部位。配件通道282、284可以向远侧推进和向近侧缩回,以将配件通道282、284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然而,各种其他设计可以用于移动配件通道282、284,包括在之前和之后的实施例中讨论的设计。进一步地,本文讨论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配件通道,这些配件通道被设计为根据需要而独立于彼此和/或在不同平面中移动。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内窥镜系统300的远侧部分308,该远侧部分具有枢轴臂302,该枢轴臂可围绕枢轴点304旋转。与前述实施例一样,配件通道(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枢轴臂302内或邻近该枢轴臂,使得枢轴臂302从图21a中的位置旋转到图21b中的位置引起配件通道从前视构型移动到侧视构型。在该实施例中,扭转弹簧306围绕枢轴点304设置。扭转弹簧306将枢轴臂302朝向侧视构型偏置。因此,当没有外力施加到配件通道或枢轴臂302时,配件通道和枢轴臂302自然地移动到或保持处于侧视构型。为了将配件通道和枢轴臂302移动到前视构型,可以沿近侧方向拉动或移动配件通道或枢轴臂302,从而抵抗扭转弹簧306的偏置力而移动。为了将配件通道和枢轴臂302移回到侧视构型,可以释放先前施加到配件通道和枢轴臂302的近侧指向力,并且配件通道和枢轴臂302将由于扭转弹簧306的偏置力而自然地恢复回到侧视构型。虽然该实施例使用扭转弹簧306,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弹簧或偏置构件来偏置枢轴臂304。可替代地,枢轴臂302可以朝向前视构型偏置。进一步地,扭转弹簧306或其他偏置构件可以在不使用枢轴臂304的情况下直接偏置配件通道。

图22a和图22b示出了具有配件通道322的内窥镜系统320的远侧部分328。图22a示出了处于前视构型的配件通道322并且图22b示出了处于侧视构型的配件通道322。配件通道322可以通过销324固定到远侧部分328。拉动构件326可以在销324的远侧的点330处连接到配件通道322。拉动构件326可以从销324远侧的点330沿着内窥镜系统320的长度延伸到患者外部的某个点。为了将配件通道322移动到侧视构型,可以向拉动构件326施加近侧指向力,其沿近侧方向移动拉动构件326和销324远侧的配件通道322部分。当发生这种近侧移动时,配件通道322也围绕销324旋转,从而引起配件通道的某个区段背离远侧部分328弯曲并弯曲成图22b所示的侧视构型。为了将配件通道322移回到前视构型,可以释放施加到拉动构件326上的近侧指向力。配件通道322可以通过弹簧或其他偏置力来朝向前视构型偏置,使得当拉动构件326上的力被释放时,配件通道322自动地恢复回到前视构型。可替代地或另外地,第二拉动构件332可以在销324近侧的点334处附接到配件通道322,并且沿着内窥镜系统320向近侧延伸到患者外部的某个点。因此,为了将配件通道322移回到前视构型,可以向该第二拉动构件332施加近侧指向力。进一步地,配件通道322可以朝向侧视构型偏置,而不是朝向前视构型偏置。因此,可以在没有第一拉动构件326的情况下使用在销324近侧的点334处附接到配件通道322的第二拉动构件332来在前视构型和侧视构型之间移动配件通道322。拉动构件326、332可以沿着内窥镜系统320的长度在系统320的内腔的内部或外部延伸,或者延伸穿过专用的拉动构件内腔。可能有益的是,使用图10中所示的手柄13或与该实施例类似的手柄。例如,拉动构件326或332中的一个可以附接到臂44,而剩余的拉动构件326或332可以附接到第一滑动件46。因此,可以操作臂44和第一滑动件46以拉动拉动构件326、332,从而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配件通道322。可替代地,可旋转的轮或凸轮可以联接到手柄13并附接到拉动构件326、332。或者可以使用单个拉动构件来代替从窥镜系统320的远侧部分328延伸到手柄13、围绕轮、凸轮或其他机械控制构件、随后朝向远侧部分328延伸回去的拉动构件326、332。

上述各种实施例不是独立的且不同的。它们可互换,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不同实施例的特征。进一步地,窥镜系统可以利用一个实施例的部件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一个配件通道,同时窥镜系统利用另一实施例的部件在前视构型与侧视构型之间移动另一配件通道。例如,具有两个配件通道的窥镜系统可以具有第一配件通道和第二配件通道,该第一配件通道使用图18a和图18b中所述的销和槽操作,而该第二配件通道使用如图16a和图16b中所述的联动装置操作。

虽然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是参考内窥镜检查领域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而示出的,但是这些实施例可以用于各种其他医疗手术,包括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和任何其他内窥镜手术,通过同时具有多个仪器和/或从前视与侧视角度看东西的能力而受益。

本公开的说明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因此不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内容的变化旨在属于本公开的范围。这样的变化并不被视为脱离了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