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和侧向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2758发布日期:2019-04-17 03: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以下专利申请并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2015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793,359号;2015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793,050号;2015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792,280号;和2015年7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792,216号。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主张以下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2017年6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16,939号;2017年4月28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91,561号;2016年11月22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25,539号;2016年7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61,967号;2016年6月14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50,065号。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术方法通常利用涉及多个手术部位接近角度的手术程序。例如,一些手术程序在整个程序中将患者移动到不同位置(例如,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仰卧、俯卧、侧向、侧卧位、弯曲、伸展等),以从不同角度改变和接近手术部位。此外,一些手术程序,例如脊柱手术,可能涉及通过一个以上手术部位且使脊柱处于不同位置的接近方法。因为这些部位可能不在同一平面或解剖位置,所以患者需要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移动并在程序期间以不同位置支撑。然而,多种提供可调节患者定位的传统台子不允许以不受限制的成像能力容易地接近手术部位。此外,多种传统的台子具有复杂且昂贵的机械部分和非射线可透的布置。此外,多种传统的台子不能将患者定位在俯卧位和侧向位而不必重新定位患者并重新准备和覆盖手术部位。考虑到这些想法等,构思并开发了本文公开的俯卧和侧向手术台的各方面。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涉及用于患者的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在某些实例中,台子可以包含基座和患者支撑结构。基座可以支撑在地板上并且可以包含头端支撑结构、与头端支撑结构相对的脚端支撑结构、连接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的轨道、以及在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之间伸展的纵向轴线。患者支撑结构可以包含在第一端从头端支撑结构悬臂伸出的上身支撑结构和在第二端从脚端支撑结构悬臂伸出的下身支撑结构。上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与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可以彼此不连接。上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胸部垫,并且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以及支撑在其上的至少一个骨盆垫。至少一个骨盆垫可以经由轴旋转地与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联接,所述轴被配置成绕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旋转轴线旋转,其中,当患者支撑结构从中立位变为弯曲位时,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骨盆垫朝向胸部垫平移,并使至少一个骨盆垫绕旋转轴线旋转。在某些实例中,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配置成经由致动器的致动使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平移和旋转至少一个骨盆垫。在某些实例中,第三和第四端在其间限定间隙。在某些实例中,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可以可滑动地支撑在中央支撑结构上,所述中央支撑结构联接到脚端支撑结构。在某些实例中,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可以包含内平移结构和外平移结构,内平移结构与中央支撑结构可滑动地联接,外平移结构与内平移结构可滑动地联接,内和外平移结构被配置成有助于支撑在其上的至少一个骨盆垫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的水平和垂直平移。在某些实例中,至少一个骨盆垫的组合旋转和平移限定虚拟枢转轴线,至少一个骨盆垫被配置成绕所述虚拟枢转轴线旋转。虚拟枢转轴线可以被配置成当患者支撑结构从中立位变为弯曲位时保持基本恒定的高度。在某些实例中,虚拟枢转轴线可以横向伸展通过至少一个骨盆垫的远端部分。在某些实例中,手术台可以进一步包含一对非铰接外框架构件,其由头端支撑结构支撑在头端并由脚端支撑结构支撑在脚端,所述对非铰接外框架构件可以包含右侧边构件和左侧边构件。在某些实例中,当患者支撑结构从中立位变为伸展位时,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骨盆垫平移离开胸部垫,并且使至少一个骨盆垫绕旋转轴线旋转。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涉及用于患者的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在某些实例中,台子可以包含基座和患者支撑结构。基座可以支撑在地板上并且可以包含头端支撑结构、与头端支撑结构相对的脚端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的轨道。患者支撑结构可以包含在第一端从头端支撑结构悬臂伸出的上身支撑结构和在第二端从脚端支撑结构悬臂伸出的下身支撑结构。上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与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可以彼此不连接。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右和左下身支撑段以及中央支撑结构,其中右和左下身支撑段中的每一个可以包含支撑骨盆垫的骨盆支撑构件、大腿支撑构件和小腿支撑组件。中央支撑结构可以联接到脚端支撑结构。右和左下身支撑段可以联接到中央支撑结构,并且被配置成当在弯曲位和伸展位之间移动患者时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移动。在某些实例中,患者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一对非铰接外框架构件,其由头端支撑结构支撑在头端并由脚端支撑结构支撑在脚端,所述对非铰接外框架构件可以包含右侧边构件和左侧边构件。在某些实例中,左下身支撑段的骨盆支撑构件与左下身支撑段的一部分可枢转地联接,以便从左下身支撑段的所述部分侧向向外枢转,以提供对患者的左前部的接近。在某些实例中,右下身支撑段的骨盆支撑构件可以与右下身支撑段的一部分可枢转地联接,以便从右下身支撑段的一部分侧向向外枢转,以提供对患者的右前部的接近。在某些实例中,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滑动地联接到中央支撑结构的内平移结构和滑动地联接到内平移结构的外平移结构,其中内和外平移结构被配置成有助于右和左下身支撑段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的垂直和水平平移。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涉及一种将患者的手臂、下背部、侧腹部、下腹部、脊柱和骨盆定位在手术台的患者支撑结构上并将脊柱植入物插入患者的脊柱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含将患者俯卧定位在患者支撑结构上,所述患者支撑结构具有胸部垫和一对骨盆垫。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将患者的手臂稳定在一对手臂支撑件上,将患者滚到侧卧位,使得一个骨盆垫向上定向在另一个骨盆垫上,将向上定向的骨盆垫移动远离患者的骨盆,无菌地准备和覆盖至少患者的侧腹部并在其中开一个切口以便继续将植入物插入患者的脊柱中,闭合切口并在骨盆垫上方放置无菌覆盖巾之后将骨盆垫移动回相对于患者的骨盆的适当位置,将患者滚动回俯卧位。在某些实例中,骨盆垫被移动远离患者的骨盆并且抵靠患者的下腹部定位。在某些实例中,骨盆垫可远离患者的骨盆和朝向患者的骨盆旋转。在某些实例中,将植入物插入患者脊柱的椎间隙中。在某些实例中,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在患者的下背部上开一个切口。在某些实例中,手术台可以包含:基座,其支撑在地板上并且可以包含头端支撑结构和与头端支撑结构相对的脚端支撑结构;患者支撑结构可以包含下身支撑结构和刚性开放非铰接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由头端支撑结构支撑在头端并由脚端支撑结构支撑在脚端,外框架可以包含右侧边构件和左侧边构件,每个侧边构件在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之间伸展,下身支撑结构可以包含右和左下身支撑段以及中央支撑结构,右和左下身支撑段各自可以包含与小腿构件联接的大腿构件。另外的实施例和特征部分地在下面的叙述中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说明书后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所公开的主题来学习。通过参考说明书的剩余部分和附图可以实现对本公开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附图说明参考以下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叙述,这些附图被呈现为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完整叙述,其中:图1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图2a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图2b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手术台的基座的透视图。图2c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手术台的脚端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2d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脚端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移动了顶板以便观察侧向平移组件。图2e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头端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3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患者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5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患者支撑结构的顶视图。图6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患者支撑结构的右侧视图。图7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患者支撑结构的左侧视图。图8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外框架的透视图。图9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右下身支撑构件和右上身支撑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0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右下身支撑构件的透视图。图11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撑板支架组件的前透视图。图12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撑板支架组件的后透视图。图13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14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15a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移除了小腿组件。图15b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小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6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图17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右侧视图。图18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顶视图。图19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中央支撑结构的左侧部分以及右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0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中央支撑结构的左侧部分以及右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1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中央支撑结构的右侧部分的透视图,其中从中央支撑结构移动了右侧平移面板。图22a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中央支撑结构的右侧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大腿安装支架的旋转。图22b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中立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左侧视图。图22c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中立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其中透明地示出了左小腿面板。图22d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22e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左侧视图。图22f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另一透视图。图22g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的左侧视图,其中透明地示出了左小腿面板。图23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下身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左大腿构件绕左大腿安装支架中的轴枢转。图24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其中左大腿构件绕左大腿安装支架中的轴枢转。图25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患者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其中移除了下身支撑构件。图26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俯卧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图27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俯卧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手术台附接有侧向支撑板。图28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俯卧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手术台附接有侧向支撑板,并且患者和台子绕有皮带。图29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侧向位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其中台子滚动约九十度。图30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侧向位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台子滚动约九十度,并且左大腿构件绕左大腿安装支架枢转。图31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侧向位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台子滚动约九十度,并且其中在患者的左前腹部区域开一个切口。图32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侧向位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台子滚动约九十度,切口闭合,并且左大腿构件旋转回到其在患者的左前骨盆上的原始位置。图33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有患者定位于其上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并且其中患者从侧向位滚到俯卧位。图34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处于收起(stored)状态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图35描绘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载有侧卧位定位患者的手术台的透视图,其中台子和患者位于成像机的孔洞内。图36描绘了手术台的侧视图,其中患者支撑结构处于中立位。图37描绘了手术台的侧视图,其中患者支撑结构处于弯曲位。图38描绘了手术台的侧视图,其中患者支撑结构处于伸展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讨论了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虽然讨论了具体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这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进行的。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其它部件和配置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首先应该理解,尽管下面说明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但是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技术来实现所公开的装置。本公开绝不应限于本文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附图和技术,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及其等同内容的全部范围内进行修改。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任何使用任何形式的术语“连接”、“啮合”、“联接”、“附接”或任何其它描述元件之间相互作用的术语并不旨在将相互作用限制为元件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并且还可以包含所描述的元件之间的间接相互作用。在以下讨论和权利要求中,术语“包含”和“包括”以开放式的方式使用,因此应该被解释为表示“包含但不限于……”。在阅读以下详细叙述时借助于本公开并通过参考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各个特性。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更特别地,手术台被配置用于侧向定位患者,同时还能够在同一程序期间使患者俯卧定位,而无需手动移动患者并重新准备和重新覆盖。在俯卧位,患者可以位于中立位、弯曲位或伸展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台子可以被配置成用于仅俯卧患者定位,如本文进一步公开。另外,患者可以定位在不涉及患者上腹部弯曲的其它位置,例如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和反向特伦德伦伯格卧位。图1-25描绘了用于俯卧和侧向定位的手术台的各个视图。图26-33描绘了执行手术的方法,其涉及使患者俯卧定位,将患者移动到侧向位,将患者支撑结构的一部分移动远离手术部位,插入植入物,将患者支撑结构的部分重新定位回手术部位,并将患者定位回俯卧位。如图1、2a和2b所示,手术台100包含具有相对的端部支撑结构的基座102,所述端部支撑结构包含头端支撑结构106和脚端支撑结构108,其在地板附近与轨道109联接在一起。在某些实例中,轨道109是可伸缩的,因此当轨道109缩回时,端部支撑结构106,108可以移动得更靠近。例如,轨道109可以缩回,使得当收回台子100时,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移动得更靠近,如将参考图34所讨论。这可以提供手术台100,特别是基座102的便利运输和存放。双柱基座102由轮子111支撑在地板上,并支撑患者支撑结构104,如图1和2a所示,在头端支撑结构106和脚端支撑结构108之间伸展。每个端部支撑结构106,108可以包含可伸展的向上伸展系统或支撑柱113,115。向上伸展系统113,115可以提供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的垂直高度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使柱体(cylinder)向上和向下伸缩的向上伸展的可伸展系统113,115内可以存在致动器252(例如,线性致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存在三个嵌套的柱体,其在由致动器252致动时向上缩回。这样,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106,108中的每一个能够分别经由向上伸展系统113,115的致动器252的致动而进行独立的高度调节。如图1、2a和2b所示,端部支撑结构106,108可以进一步包含枢转组件119。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组件119响应于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的向上和向下移动而枢转并位于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的顶部处或附近。可以预见,可以主动地或被动地驱动一个或两个枢转组件119以主动地保持患者支撑结构104的滚动轴线的同轴对准,如相关申请中所教导。例如,可以实现保持滚动轴线的同轴对准的主动或动力倾斜,例如使用2015年7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4/793,050号中描述的基座102来实现,其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即使使用被动枢转组件,如在2017年6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16,939号中所示,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伸展通过相对的旋转组件125,127的轴的滚动轴线由于刚性外框架112(其将在随后讨论)而保持同轴对准。如图1、2a和2b所示,头端支撑结构106可以包含头端旋转组件127,并且脚端支撑结构108可以包含脚端旋转组件125。在一些实施例中,脚端旋转组件125和头端旋转组件127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如图2b所示,旋转组件125,127包含被配置成与枢转组件119的板联接的轴121和朝向地板向下伸展的脚端板118和/或头端板116。脚端板118和头端板116联接到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外框架112的脚端或头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组件125,127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是主动的并且包含致动器107,经由致动器107的线性运动引起轴121的旋转。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致动器107可以是线性致动器。轴121的旋转运动使患者支撑结构104旋转。应注意,头端和脚端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包含致动器107以有助于旋转组件125,127的轴121的旋转。在某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125,127可以使患者支撑件104旋转约九十度。在某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125,127可以使患者支撑件在第一方向上从中立位旋转八十到九十度并在第二方向上从中立位旋转十到二十度。可以预见,手术台100可以旋转其它角度,例如在通过引用并入的相关申请中教导的那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组件125,127的轴119可以是被动的。在各个实例中,一个旋转组件可以是主动的,一个旋转组件可以是被动的,或者两个旋转组件可以是主动驱动的。在一个实例中,如图1、2a和2b所示,脚端旋转组件127可以是主动的,并且头端旋转组件125可以是被动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控制器105联接到脚端支撑结构108。控制器105可以与悬垂件(未示出)连接,用于控制手术台100的某些操作,例如升高和降低向上伸展系统113,115。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5与计算机和显示器(未示出)连接,用于控制和/或操作手术台10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其是基座102的透视图,脚端支撑结构108可以包含脚端旋转组件127、脚端倾斜或枢转组件119和脚端向上伸展系统115。与脚端支撑结构108相对,头端支撑结构106可以包含头端旋转组件125、头端倾斜或枢转组件119和头端向上伸展系统113。如图2c和2d所示,其分别是从前部和后部观察的脚端支撑结构108的透视图,可以包含纵向平移补偿组件117,以在患者支撑结构104改变其在倾斜组件125,127处的角位置时向台子100提供纵向调节。如图2c和2d所示,纵向平移补偿组件117可以包含壳体256,壳体包含顶板258和滑动组件260。如图2c所示,顶板258固定到滑动组件260的托架262上,并且托架262可以在滑动组件260的轨道264上滑动,轨道固定到向上伸展系统115的最内侧柱体上的板上。顶板258也可以固定到壳体256的u形结构266上,所述u形结构围绕向上伸展系统115的侧面和前面。枢转组件119可枢转联接到壳体256的u形结构266,使得枢转组件119和旋转组件127可相对于向上伸展系统115滑动。这样,当患者支撑结构104改变其角定向时(即,通过头端和脚端向上伸展系统113,115相对于彼此处于不同的高度),壳体256可以经由滑动组件260沿大致平行于轨道109的纵向轴线被动地平移。在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平移补偿组件117仅位于脚端支撑结构108的顶部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平移补偿组件117位于脚端支撑结构108的顶部和头端支撑结构106的顶部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平移补偿组件117仅位于头端支撑结构106上。如前所讨论,旋转组件127可以包含轴121,轴旋转地联接到线性致动器107。如图2c所示,线性致动器107的臂的伸展和缩回引起与旋转组件127的轴121啮合的轨道268的线性运动。因此,当线性致动器107的臂伸展和缩回时,臂使轴121旋转,从而使患者支撑结构104(图2c中未示出)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e所示,其描绘了头端支撑结构106的透视图,包含轴121的旋转组件125未被主动驱动。也就是说,轴121响应于由脚端支撑结构108处的旋转组件127引起的旋转而被动地旋转。如图2e所示,牵引系统的滑轮270可以包含在向上伸展系统113的顶部。参考图2c和2d,脚端支撑结构108上的枢转组件119包含线性致动器272,线性致动器以下端联接到围绕结构108的侧面和后面的u形结构266。与下端相对,线性致动器272的上端联接到枢转支架274,枢转支架在接合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滚动板276。旋转组件127联接到滚动板276,使得当线性致动器272伸展和缩回时,枢转支架274绕其各自的接合点枢转,并使滚动板276和旋转组件127倾斜,这继而使患者支撑结构104(未示出)倾斜。如图2e所示,枢转组件119包含一个致动器272,其类似地以下端联接到围绕结构106的侧面和后面的u形结构266。与下端相对,线性致动器272的上端联接到枢转支架274,枢转支架在接合点处可枢转地联接到滚动板276。旋转组件125联接到滚动板276,使得当线性致动器272伸展和缩回时,枢转支架274绕其各自的接合点枢转,并使滚动板276和旋转组件125倾斜,这继而使患者支撑结构104(未示出)倾斜。虽然在头端支撑结构106上示出了一个致动器272并且在脚端支撑结构108上示出了两个致动器272,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取决于台子100的应用、致动器272的强度和其它可能的因素,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致动器272。分别在头端和脚端支撑结构106,108处的枢转组件119可以被配置成保持与旋转组件125,127的每个轴121相关联的滚动轴线的同轴对准。这样,手术台100可以在有或没有外框架112的外框架构件130,132的情况下操作(外框架构件130,132可以可替代地称为侧轨道)。也就是说,外框架构件130,132可以是根据要执行的手术程序的类型而使用的任选特征。例如,在某些实例中,医生可能需要将某些结构附接到台子100上,因此,可以包含外框架构件130,132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便用作一个或多个附件(例如,牵开器、机器人组件、侧板/侧向支撑板)的附接点。在端部支撑结构106,108上没有致动器272的台子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外框架112的框架130,132中的至少一个来保持旋转组件125,127的轴121的滚动轴线的同轴对准。但是,在一个或多个端部支撑结构106,108上具有致动器272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致动器272可以将患者支撑结构104的相应部分保持在给定角度,手术台100可以与外框架121的框架130,132中的两个或一个一起起作用,或不与外框架的框架一起起作用。在某些实例中,枢转组件119可以可替代地不包含致动器,并且因此经由端部支撑柱113,115的升高有助于被动枢转,如2017年6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16,939号等通过引用并入的其它申请中所述。如图1、2a和3-8所示,患者支撑结构104可以包含侧头部支撑件129,用于在患者定位在侧向位时支撑患者头部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头部支撑件129可以被配置成与头端板116联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侧头部支撑件129可以通过悬臂或可伸展杆141联接到患者支撑结构104。头部支撑件129可以在患者支撑结构104的任一侧上以任何高度或角度调节,使得当患者支撑件104旋转约九十度使得患者处于侧向位时,头部支撑件129为患者的头部提供支撑。侧头部支撑件129可以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但是可以预期,侧头部支撑件129可以具有能够支撑患者头部的任何形状。此外,侧头部支撑件129的尺寸可以根据患者的尺寸而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头部支撑件129可以包含垫或软垫,例如在图中所示。如图1、2a和3-8所示,手术台100进一步包含患者支撑结构104。患者支撑结构104可以包含可移除外框架112、上身支撑结构114、下身支撑件结构110和联接到外框架112的可移除侧向支撑板134。上身支撑结构114支撑躯干或上身支撑组件并且从头端板116悬臂伸出。上身支撑结构114不与下身支撑结构110直接连接;相反,在两个结构114,110之间存在间隙。外框架112可以包含左侧边构件130和右侧边构件132。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彼此间隔开。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是在相对的端部支撑结构106,108之间伸展的刚性构件。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的头端部分在上身支撑结构114下方倾斜。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的脚端联接到脚端板118,而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的头端联接到头端板116。如图9和10所示,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在脚端处比在头端处宽。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是刚性的,因为它们不进行关节运动(articulate);相反,它们限定了坚硬的结构,并且可以是空心或实心构造。侧边构件130,132可以由单件射线可透材料形成,例如通过模制。射线可透材料的非限制性实例包含碳纤维和peek。左和右侧边构件130,132在三个平面中成型,以便在一些情况下为助理医生提供更好的接近。如图8和9所示,右侧边构件132的脚端高于头端,使得右侧边构件132的头端,如图8所示,降至右上身支撑构件122以下。如图3-5和8-10所示,左侧边构件130和右侧边构件132各自可以包含在构件的顶表面和/或底表面中形成的凹槽或狭槽143。侧边构件130,132可以进一步包含在外表面上的两个或更多个开口145或附接点。开口145或附接点可以用于固定支撑板支架组件139,如下面进一步讨论。开口145或附接点也可以用于将附件安装到外框架112。安装到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的侧面的附件提供了医生对附件容易且方便的接近。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口145可以被配置用于接收锚固机构以将支撑板支架组件139或任何其它附件固定到外框架112。锚固机构可以是被配置成与开口145或附接点连接的任何机构,例如固定螺钉或螺栓。如图25所示,左侧边构件130、右侧边构件132或两者可以从患者支撑结构104移除。更特别地,侧边构件130,132的头端可从头端板116移除,并且构件130,132的脚端可以从脚端板118移除。可移除侧边构件130,132在侧向手术方法以及其它方法期间提供了对患者上腹部的接近。右或左侧边构件130,134中的一个可以从患者支撑结构104移除,以提供对患者某一区域(例如,腹部)的接近,而不会在侧向方面上受到患者支撑结构104的阻碍。例如,当患者侧向定位并且其右侧支撑在右下身支撑段138和侧向支撑板134的垫上时,可以移除左侧边构件130。在本实例中,医生已增加了对患者解剖结构的接近,特别是对前部手术方法的左侧腹部和左下腹部的接近,例如以插入椎间间隔物或融合器。特别地,左侧边构件130的脚端与脚端板118分离,并且左侧边构件130的头端与头端板116分离。这样,脚端和头端支撑结构106,108仍然通过患者支撑结构104经由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右侧上的右侧边构件132联接在一起。在这种布置中,医生可以从左侧以无阻碍的方式接近患者,以执行特定的手术程序。应注意,可以移除右或左侧边构件130,132,以有助于在患者的任一侧进行手术。在某些实例中,可以移除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在此布置中,上身支撑结构114和下身支撑结构110仍然可以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某一定向上,好像侧边构件130,132中的一个或多个仍然借助动力倾斜机构在台子100的头端和脚端处联接到基座102(即,致动器保持滚动轴线的同轴对准)。在外框架112的侧边构件未被移除的一个框架布置中,可能会因外框架112结构挡路而阻碍医生对患者身体的接近。因此,具有可移除侧边构件130,132的外框架112可以提供改善的对侧向方法的患者上腹部的接近,例如以对脊柱执行手术。一旦侧向支撑构件130,132中的一个被移除,在移除了侧向支撑构件130,132的台子100的侧面上的大腿构件146,148可以从患者骨盆下面的其先前位置枢转、滑动或移除,如本文所述。大腿构件146,148和附接垫142,144的移动增加了当患者处于侧向位等时对手术部位的接近。如图1和3等所示,患者支撑结构104包含可移除且可调节定位的支撑板134或构件,以支撑处于侧向位的患者。侧向支撑板134可以通过在侧边构件130,132的顶表面和/或底表面中形成的凹槽或狭槽143和/或外表面上的开口145与外框架112的右或左下身支撑构件130,132联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向支撑板134可以通过凹槽143和开口145沿着侧边构件130,132联接到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如图11和12所示,支撑板支架组件139包含侧向支撑板134、内侧支架结构135和外侧支架结构137。在一个实施例中,内侧支架结构135、外侧支架结构137或两者可以与侧向支撑板134成一体。内侧支架结构135包含位于底侧的突起202,所述突起装配在右或左侧边构件130,132的顶表面的凹槽143内。内侧支架结构135还可以包含侧向伸展部分,其匹配并装配在支撑板134的底侧上的开口内。支撑板支架组件139进一步包含外侧支架结构137,其与内侧支架结构135啮合以将侧向支撑板134夹持于其间。如图11和12所示,外侧支架结构137包含至少两个开口147,用于接收锚固机构,例如固定螺钉或螺栓。开口147的大小和尺寸设计成与侧边构件130,132的外表面上的开口145相对应。外侧支架结构137还可以包含装配在侧向支撑构件130,132的底部边缘下方的侧向突起278。可以通过外侧支架支撑结构137的开口147和侧边构件130,132的开口145插入并固定锚固机构,例如固定螺钉。应注意,外侧支架结构137沿支撑板134的侧表面垂直伸展,以抵抗支撑板134相对于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的向外或侧向枢转。这样,经由内侧支架结构135的突起202装配在侧边构件130,132的顶表面上的凹槽内并且外侧支架结构137通过锚固机构固定到侧边构件130,132的外表面上来防止内侧和外侧支架结构135,137相对于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扭转。应注意,支撑板支架组件139可以沿侧边构件130,132的凹槽143的长度在任何点处固定到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为了有助于此,右或左侧边构件130,132的顶表面的凹槽143可以达到侧边构件130,132的全长或其任何部分。类似地,左和右侧边构件130,132上的开口145可以达到侧边构件130,132的全长或其任何部分,使得支撑板支架组件139可以沿着侧边构件130,132的长度定位在任何点处。换句话说,左和右侧边构件130,132可以包含在外表面上的多于两个的开口145,以适应将支撑板支架组件139沿着支撑结构的长度定位在多于一个位置处,以适应病人的尺寸和形状。左和右侧边构件130,132被配置成使得即使在手术覆盖巾布置就位的情况下,支撑板支架组件139也可以容易地附接和从左或右侧边构件130,132拆卸。应当理解,侧向支撑板134仅在患者支撑结构104和患者处于基本俯卧位时附接和拆卸。侧向支撑板134可以进一步包含不同尺寸的成型支撑垫或软垫。支撑垫可以是通过粘扣带或其它机构可移除的。支撑垫也可以是在侧向支撑板134的任何期望部分上可定位的。在某些手术程序中,例如仅俯卧程序,可以从手术台100移除侧向支撑板134。在某些手术程序中,例如俯卧-侧向-俯卧手术程序,侧向支撑板134可以仅在程序的侧向部分期间使用,然后在程序的俯卧部分被释放并移除,而不必重新覆盖患者,从而在需要时为手术助理提供接近方法。如图4-8所示,上身支撑结构114可以包含一对左和右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其与头端板116联接并悬臂伸出。支撑构件120,122位于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的头端上方。上身支撑结构114还可以包含托盘123,其在所述对上身支撑构件120,122上滑动并在其间伸展。躯干或胸部垫140可以定位在托盘123上,并且一对左和右臂支撑件124,126可以通过可调节杆联接到头端板116。上身支撑结构114的所述对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可以从头端板116并且相对于外框架112纵向伸展。这样,一旦托盘123和垫140被锁定到所述对上身支撑构件120,122,所述对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可以经由致动器280伸展或缩回,并且相对于骨盆垫142,144以适当的纵向定向针对于给定的患者躯干高度锁定。可替代地,所述对左和右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可以相对于头端板116固定,并且只有托盘123和附接垫140和臂支撑件124,126可以沿着左和右上身支撑构件120,122的纵向长度调节。右和左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可以在第一端处联接到头端板116,其中头端板116进一步联接到头端旋转组件125。右和左上支撑构件120,122从头端板116悬臂伸出,使得右和左上支撑构件120,122的第二端不联接到患者支撑结构104或基座102的另一部分。上身支撑结构114进一步包含在右和左上支撑构件120,122之间伸展的一对交叉斜撑构件131,133。左和右臂支撑件124,126可以从上身支撑构件120,122伸展,或者可以由固定到侧边构件130,132的头端的支架149支撑或从其悬臂伸出,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如图9和10所示,左臂支撑件124可以从固定到头端板116的支架149支撑,右臂支撑件126可以从固定到头端板116的支架149支撑。左臂支撑件124和右臂支撑件126可以包含垫。在各个实例中,垫可以是可移除的并且通过或其它粘扣带附接到左和右臂支撑件124,126。托盘123可以是沿着右和左上支撑构件120,122可滑动的,并且以适当的纵向定向针对于给定的患者躯干高度锁定。可以在托盘123上使用软垫、枕垫等来支撑患者的头部。在各个实例中,软垫可以是可移除的并且通过或其它粘扣带附接到托盘123。如图1、2a和3-4等所示,手术台100包含位于外框架结构112的侧向支撑构件130,132内的下身支撑结构110。手术台100的下身支撑结构110支撑患者的下身,包含骨盆和下肢。下身支撑结构110可以使患者的下身移动通过各个位置,包含弯曲位和伸展位。如图13-15a中进一步所示,下身支撑结构110包含右下身支撑段138和左下身支撑段136。右和左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彼此是基本上镜像的。右和左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各自包含大腿构件146,148,其各自包含骨盆支撑构件150,152和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右下身支撑结构段138还包含小腿支撑组件154的右腿部分。左下身支撑结构段136还包含小腿支撑组件154的左腿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可以是从左下身支撑段136跨越到右下身支撑段138的单个构件。可替代地,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可以是单独的构件。骨盆垫142,144附接到骨盆支撑构件150,152,并且大腿垫218,220分别附接到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左和右大腿构件146,148在接合点153处相对于小腿支撑组件154枢转,并且因此允许患者的骨盆在下身支撑结构110相对于外框架112的关节运动或移动期间枢转和平移(沿着活动弧移动),使得胸部垫140与骨盆垫142,144上的近端点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不会改变,如本文进一步描述。小腿支撑组件154可以是从左下身支撑段136跨越到右下身支撑段138的单个构件。小腿支撑组件154可以与每个大腿构件146,148锁定或固定在接合点153处的位置或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小腿支撑组件154可以联接到脚端板118。如图15a和15b所示,小腿支撑组件154可以包含引导件222,其联接到小腿支撑组件154的脚端并且滑动地啮合中央支撑结构160的斜面段164。引导件222可以是u形支架,其将中央支撑结构160的斜面段164的一部分夹在中间,并在下身支撑结构110的关节运动期间引导小腿支撑组件154的运动。即,小腿支撑组件154可以在接合点153处自由枢转,但是可以由引导件222与斜面段164的相互作用限制于枢转。小腿支撑组件154还可以包含小腿板282、小腿壳体284和一对小腿伸展件286。小腿板282与小腿壳体284连接,并且它们经由所述对枢轴153相对于所述对小腿伸展件286共同枢转。伸展通过小腿伸展件286的销288可以容纳在小腿壳体284上的弧形狭槽290内,使得绕接合点153的旋转受狭槽290的长度的限制。如图13-14和16-18所示,下身支撑结构110可以包含在左下身支撑段136和右下身支撑段138之间的中央支撑结构160。中央支撑结构160从脚端板118悬臂伸出。更特别地,中央支撑结构160在斜面段164处向下倾斜并且朝向头端伸展,同时在脚端板118上联接在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之间。换句话说,中央支撑结构160不直接连接到基座102的头端或上身支撑结构114,而是伸展到基座102的头端和脚端之间的大约中间点。中央支撑结构160支撑左和右下身支撑结构段136,138,使得框架段136,138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160移动。如图所示,中央支撑结构160包含脚端段162、斜面或倾斜段164以及下身支撑段128。斜面或倾斜段164当小腿支撑组件154的引导件222在其上滑动对它进行支撑。如图所示并且在某些实例中,下身支撑结构110,特别是中央支撑结构160不联接到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外框架112;相反,中央支撑结构160通过中央支撑结构160的脚端段162以悬臂方式从脚端支撑结构108和脚端板118支撑伸出。在某些实例中,线性致动器155的电机端可以与中央支撑结构160联接,或者可替代地,线性致动器155的电机端可以在例如脚端板118处与脚端支撑结构108联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支撑结构160的中央支撑段128具有大致平面的结构。中央支撑段128与左和右下身支撑段136,138啮合,使得左和右下身支撑段136,138可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160移动。左下身支撑段136可以包含左外平移面板292和左内平移面板294。类似地,右下身支撑段138可以包含右外平移面板296和右内平移面板298。左内平移面板294和右内平移面板298可以统称为内平移结构294,298。并且,左外平移面板292和右外平移面板296可以统称为外平移结构292,296。内和外平移结构294,298,292,296以及线性致动器155和相关部件可以统称为下身平移和旋转结构,其有助于骨盆垫142,144朝向和远离胸部垫140的移动(水平和垂直平移以及旋转),没有或基本没有与骨盆垫142,144相关联的虚拟枢转点/轴线的垂直移动。左下身支撑段136可以包含可旋转地联接到左外平移面板292的大腿安装支架300(参考图22a进一步描述)。大腿安装支架300可以包含用于在其中接收左骨盆支撑构件150的一部分的狭槽302。右下身支撑段138可以包含可旋转地联接到右外平移面板296的大腿安装支架300。大腿安装支架300可以包含用于在其中接收右骨盆支撑构件152的一部分的狭槽302。如将参考图23-24描述,左和右骨盆支撑构件150,152绕伸展通过狭槽302的销或轴枢转,以允许支撑构件150,152移动远离患者的骨盆远离手术区域。如图16-18所示,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在脚端通过轴304联接在一起,轴装配在中央支撑结构160的中央支撑段128中的弧形狭槽306内。在头端处,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也通过第一轴308和第二轴310联接在一起,如图18-20中最佳所示。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经由垂直线性轨道系统312滑动地联接到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更特别地,垂直线性轨道系统312包含以垂直方式联接到左内平移面板294的轨道314和联接到左外平移面板292的内表面的引导件或托架316。引导件316以线性方式安置在相应的轨道314上,使得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相对于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垂直地平移。并且,因为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由中央支撑段128的狭槽306中的轴304限制于其垂直平移,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也水平平移,如将在随后讨论。如图19-21所示,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经由顶部构件318和底部构件320联接在一起。如图21中最佳所示,线性致动器155在电机端处联接到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的底端,并且相对端联接到齿条322,齿条继而与小齿轮324啮合。因此,当致动器155的臂伸展和缩回时,齿条322也伸展和缩回,这使小齿轮324旋转。如图19和20所示,与小齿轮324相对,驱动链轮326与小齿轮324旋转连接。驱动链轮326经由链条330与从动链轮328连接。链条330的右段与右侧的引导件316联接,如图19和20所示,并且链条330的左段不联接到其附近的引导件316(因为链条330的左段沿与右段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当链条330旋转时,引导件316在轨道314上垂直平移。同样如图19和20所示,与联接到链条330的引导件316相邻的垂直齿条332安装到左内平移面板294。小齿轮334与齿条332以及左外平移面板292啮合。小齿轮334通过齿轮系统336连接,齿轮系统最终将链条338联接到第一轴308和第二轴310。如前所述,第二轴310分别通过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联接到左和右大腿安装支架300,因此,当轴310旋转时,安装支架300相对于面板292,296枢转。因此,安装支架300(因此左和右骨盆支撑构件150,152)的旋转是由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的垂直平移或移动引起的,这使小齿轮334相对于齿条332旋转,这使齿轮系统336运转,这使第二轴310旋转。并且,如前所述,线性致动器或电机155可以通过伸展或缩回臂以使小齿轮324旋转来开始所述过程,这使驱动链轮326旋转,这使链条330旋转,这将引导件316升高(到链条330的右段),这将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升高。转到图17和21,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经由水平线性轨道系统340滑动地联接到中央支撑结构160的中央支撑段128。更特别地,水平线性轨道系统340包含以水平方式联接到中央支撑段128的右侧的导轨342和联接到右内平移面板298的内表面的引导件或托架344。这样,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可以经由水平线性导轨系统340在水平方向(在头端和脚端之间)滑动,以使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并且最终使左和右骨盆支撑结构150,152和附接垫142,144也朝向和远离上身支撑结构114水平平移。在某些实例中,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可以相对于中央支撑结构160水平平移,而不垂直移动。在某些实例中,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可以经由左和右内平移面板294,298的水平移动而水平平移。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也可以经由垂直线性轨道系统312垂直平移,垂直线性轨道系统将外平移面板292,296联接到内平移面板294,298。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的组合垂直和水平移动或平移使左和右骨盆支撑结构150,152和附接垫142,144相应地移动。并且,如前所述,左和右外平移面板292,296的垂直移动可以引起左和右骨盆支撑结构150,152和附接垫142,144的旋转。骨盆支撑结构150,152和垫142,144的这种组合的垂直移动、水平移动和旋转运动可以在上身支撑结构114相对于头端支撑结构106保持不动或静止的情况下完成。因此,下身支撑结构110可以有助于在至少两个维度上滑动并沿至少一个轴线旋转。转到图22a,其描绘了中央支撑结构160、内平移结构294,298和外平移结构292,296的透视图,安装支架300与第二轴310旋转地联接,第二轴由链条338驱动,链条最终由线性致动器155驱动。如前所述,安装支架300可以将一部分骨盆支撑构件150接收在支架的狭槽302内。因此,当支架300经由线性致动器155旋转时,骨盆支撑构件150和附接垫144,142,以及附接到支架300的顶部的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和附接垫218,220也旋转。接下来,将图22b和22c与图22d-22g进行比较。图22b和22c分别描绘了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处于中立位的下身支撑结构110的侧视图,以及中央支撑结构160、内平移结构294,298和外平移结构292,296处于中立位的侧视图,其中外平移结构292,296被透明地示出。图22d-22g分别描绘了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110的透视图,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110的侧视图,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处于弯曲位的下身支撑结构110的另一透视图,以及中央支撑结构160、内平移结构294,298和外平移结构292,296处于弯曲位的侧视图,其中外平移结构292,296被透明地示出。参考图22b和22c,包含骨盆支撑构件150和附接垫142的大腿构件146、大腿支撑构件156和附接垫218以及小腿支撑组件154在中立位通常彼此齐平或平行。在中立位,如图22b所示,引导件222在中央支撑结构的顶部或脚端附近接触中央支撑结构160的斜面段164。另外,在中立位,骨盆垫142和骨盆支撑构件150通常与地面齐平。在此位置,外平移结构292,296垂直地定位在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326,328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同样在中立位,装配在中央支撑结构160的中央支撑段128中的弧形狭槽306内的轴304定位在狭槽306的端部之间的大约中点处。另外,在中立位,小齿轮334定位在齿条332的大约中间位置。参考图22d-22g,下身支撑结构110的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被示出为处于弯曲位。如图所示,骨盆支撑构件150,152和大腿支撑构件156,158以及附接垫142,144,218,220通常彼此齐平,但是这些支撑构件150,152,156,158相对于小腿支撑组件154倾斜,使得位于其上的患者将被定位在弯曲位。下身支撑组件154相对于支撑构件150,152,156,158绕接合点153枢转。为了有助于将患者定位在弯曲位,延长线性致动器155,使得内平移结构294,298朝向中央支撑结构160的头端移动。以此定向,引导件222朝向斜面段164的头端向下滑动,轴304朝向弧形狭槽306的头端滑动,小齿轮334向下平移齿条332,并且外平移结构292,296向下平移。因此,如在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处于中立位和弯曲位的比较中所见,特别是在图22b和22e的比较中所见,在中立位的脚端段162和骨盆垫142,144之间的距离比在弯曲位的距离短。因此,与中立位相比,骨盆垫142,144在弯曲位将更靠近胸部垫140。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下身支撑结构110的下身支撑结构段138,136可以定位在伸展位。为了有助于将患者定位在伸展位,线性致动器155缩回,使得内平移结构294,298朝向中央支撑结构160的脚端端移动。在伸展位,引导件222朝向斜面段164的脚端向上滑动,轴304朝向弧形狭槽306的顶部或脚端滑动,小齿轮334向上平移齿条332,并且外平移结构292,296向上平移。如图23-24所示,其分别是下身支撑结构110的侧视图,以及下身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和附接垫142可以绕垂直伸展通过安装支架300的脚端的销346旋转。这样,左骨盆支撑构件150从其原始位置移动到患者骨盆的左前部下方,使得骨盆的左前部可以接近,以进行手术程序。与相对于安装支架300枢转相反,销346可以不伸展通过支架300和支撑构件150,使得支撑构件150和垫142可以不与台子100联接。当再次需要时,可以通过将骨盆支撑构件150插回到安装支架300的狭槽302内而将骨盆支撑构件150和垫142重新附接到台子100,并且可以将销346重新插入通过支架300和支撑构件150重新插入。骨盆支撑构件150可以通过机械机构固定在狭槽302内的原始位置,所述机械机构例如摩擦配合布置、磁铁、闩锁或锁,如2017年6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俯卧和侧向手术台(proneandlateralsurgicaltabl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16,939号中所述,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虽然图23和24仅描绘了绕左安装支架300旋转的左骨盆支撑构件150,但是右骨盆支撑构件152也可以绕右安装支架300旋转。在某些实例中,如图34所示,右和左骨盆支撑构件150,152都可以绕其各自的安装支架300旋转,以将其附接垫140,142定位在其各自的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后面(即,朝向其脚端)。如图所示,左和右骨盆垫142,144以及大腿垫218,220可以与大腿构件146,148的骨盆支撑构件150,152的顶侧可移除地联接。在非限制性实例中,左和右骨盆垫142,144可以经由或通过粘扣带联接到骨盆支撑构件150,152。其它附接机构在本文也是可能的且可预期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左和右骨盆垫142,144可以与骨盆支撑构件联接,并且当患者处于侧向位旋转时,向上定向的骨盆垫可以移动远离患者的骨盆。例如,当侧向支撑板134位于右侧边构件132上并且患者在其右侧侧向旋转时,左侧骨盆垫142可以被移除或移开以向医生提供对患者的进一步接近。在一个实施例中,左和右大腿垫可以与大腿构件146,148的大腿支撑构件156,158的顶侧可移除地联接。在非限制性实例中,左和右大腿垫可以经由或通过粘扣带联接到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其它附接机构在本文也是可能的且可预期的。如图所示,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可以与右骨盆支撑构件152尺寸匹配。这样,对于俯卧定位,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和左骨盆支撑垫142的总长度可以与右骨盆支撑构件152和右骨盆支撑垫144尺寸相同。可替代地,例如,右下身支撑段138的右大腿构件148可以大于左下身支撑段136的左大腿构件146。特别地(尽管未在图中示出),在右下身支撑段138上的右骨盆垫144下方的右骨盆支撑构件152可以是细长的并且比左下身支撑段136的左骨盆支撑构件150朝向头端伸展得更长。左骨盆支撑构件150的长度可以通过使用伸展构件来增加,所述伸展构件使用狭槽和装配在狭槽内的从伸展件伸展的特别定形构件。右骨盆垫144可以是单个垫或多垫配置。在多个垫的情况下,右骨盆垫144可以包含形成垫的两个或三个单独的垫。然而,通过移除一个或两个其它骨盆垫,可以将右骨盆垫144的尺寸减小到与左骨盆垫142相同的尺寸。因此,右和左骨盆垫144,142可以是相同的尺寸,或者可以通过向右骨盆支撑构件152添加一个或两个额外的骨盆垫而使右骨盆垫144更大,其中垫可以是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对于仅俯卧手术程序,右和左骨盆垫142,144的尺寸可以类似。对于涉及侧向定位的手术程序,或者除了俯卧定位之外,左骨盆垫142的尺寸可以减小,以为左下腹部区域的手术接近提供更多的余地或空间。例如,在俯卧定位中,下身支撑结构110可以用于使患者枢转到弯曲位和伸展位,从而消除对躯干平移器或躯干担架车的需要。例如,如果框架具有固定的轴铰链,则当头端段相对于脚端段绕铰链做关节运动时,患者的躯干将需要平移穿过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头端段。这可能部分是因为位于台子铰链上和上方的患者脊柱-骨盆单元的倾斜或旋转的生物力学轴线比简单的仅枢转铰链可以解释的复杂得多。因此,本文和通过引用并入的申请中描述的手术台100包含下身支撑结构110,其以预定类型的弧形运动相对于外框架112做关节运动,所述弧形运动涉及绕在骨盆垫142,144的头端部分处或在其附近的固定轴线的枢转和平移,使得患者的躯干和插管的头部在涉及腰椎-骨盆单位的弯曲和伸展的移动期间保持静止。对于使用手术台100的仅俯卧手术程序等,下身支撑结构110可以定位成使得患者处于弯曲位、伸展位或中立俯卧位。外框架112可以如上所述,并且可以移除一个或两个侧边构件130,132或不移除侧边构件。当台子处于中立俯卧位时,患者的腿与其上身和躯干处于同一平面。小腿支撑件154定位成使得患者的腿部将位于一条直线上。当患者处于伸展位时,线性致动器的柱体比台子处于中立位时缩回得更短。在弯曲位,大腿构件146,148倾斜,使得最靠近患者臀部的小腿支撑组件154的一端低于最靠近脚的另一端。连接大腿和小腿构件的接合点可以包含止动特征,所述止动特征将腿构件的旋转锁定超过某一点。现在参考图26-33,其示出了位于手术程序的各个示例性位置的手术台100的一个实施例。图34示出了处于收起配置的手术台100,其中右和左侧向支撑构件130,132从患者支撑结构104移除。基座102的伸缩轨道109缩回,使得与侧向支撑构件130,132联接到端部支撑结构106,108时相比,端部支撑结构106,108彼此靠近移动。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相对于彼此升高到不同的高度,使得中央支撑结构160的一部分定位在上身支撑结构114的上身支撑构件120,122的下方。以下叙述描述了执行脊柱手术的方法。可替代地,以下叙述可以描述一种在手术程序中使用手术台的方法。特别地,所述步骤可以包含:将患者定位在患者支撑结构104上的俯卧位,所述患者支撑结构包括胸部垫140和一对骨盆垫142,144,所述骨盆垫包括第一垫142和第二垫144,第一垫142被配置成支撑骨盆的第一侧,第二垫144被配置成支撑骨盆的第二侧;将患者滚动到侧卧位,使得所述对骨盆垫142,144垂直对准,使得所述对骨盆垫142,144的第一垫142定向在所述对骨盆垫的第二垫144上方;使第一垫142移动远离患者骨盆的第一侧;并且在患者处于侧卧位时将植入物递送到患者的脊柱中。如图26所示,其是手术台100的等距视图,其中患者支撑结构104处于中立位,患者250在轮床(未示出)上被带到手术室并且在患者支撑结构104上被滚动到俯卧位。患者250由医生和/或手术人员定位到中立位,如图所示。根据手术程序和手术部位的所需接近点,移除一个侧边构件,并且将侧向支撑板定位在另一侧边构件上,如图27所示。在特定示例性程序中,移除了左侧边构件130,并且将侧向支撑板134联接到右侧边构件132。然后,患者250经由装配在患者250和患者支撑结构104周围的皮带固定到患者支撑结构104,如图28所示。在某些实例中,皮带可以绕膝盖区域定位,并且更特别地,绕大腿支撑构件156,158和侧向支撑板134定位。另外,一条或多条皮带可以绕躯干区域定位,并且更特别地,绕上身支撑构件120,122和侧向支撑板134定位。接下来,如图29所示,患者支撑结构104(包含患者250)可以被滚动或倾斜约九十度,使得侧向支撑板134位于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底部或最低点处,并且患者250处于侧卧位。一旦患者250处于侧卧位,患者支撑结构104的开放侧上的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可以在左侧向狭槽172内枢转,并且绕联接大腿构件146和u形托架168的接合点侧向枢转,如图30所示。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可以枢转到手术部位的路径之外,并且可以将另外的皮带绕臀大肌区域定位在患者250上。然后,医生可以在患者250中开一个切口,如图31中的切口线(虚线)所示。患者处于此定向,手术可以继续。并且,在闭合切口时,可以移除臀大肌皮带,并且左骨盆支撑构件150可以枢转或旋转回到适当位置以抵靠患者的左臀部区域,如图32所示。然后,患者支撑结构104可以旋转或倾斜回到中立位,并且可以从右侧边构件132移除侧向支撑板134,如图33所示。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将患者定位在手术台100的患者支撑结构104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旦患者正确地定位在手术台100上,将脊柱植入物插入患者的脊柱中。患者可以俯卧定位在患者支撑结构104上,并且患者的手臂可以稳定在一对手臂支撑件上。然后,可以将患者滚动到侧卧位,使得一个骨盆垫向上定向在另一个骨盆垫上方。然后,可以将向上定向的骨盆垫移动远离患者的骨盆。在至少对患者的侧腹部进行无菌准备和覆盖之后,医生可以在其中开一个切口以便继续将植入物插入患者的脊柱中。然后,医生可以闭合切口并在骨盆垫上方放置无菌覆盖巾之后将骨盆垫移动回相对于患者的骨盆的适当位置。患者可以被滚动回俯卧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患者被定位在台子上之前或之后,可以从患者支撑结构移除至少一个侧边构件。在某些实例中,特定的手术程序可能需要患者250处于弯曲位或伸展位。患者250可以定位在弯曲位,其中头端支撑结构106定位成低于脚端支撑结构108。应注意,在此位置,滚动轴线可以保持平行或同轴对准。当患者250处于伸展位时,头端支撑结构106可以定位成高于脚端支撑结构108。在伸展位,滚动轴线也可以同轴对准。在折叠或收起状态下,如图34所示,移除了右和左侧边构件130,132,头端支撑结构106处于伸展位,脚端支撑结构108处于缩回位,脚端和头端支撑结构106,108经由连接端部支撑结构106,108的基座102的伸缩柱体或轨道109的折叠而彼此靠近移动,并且右和左骨盆支撑构件150,152侧向向外枢转。手术台100可以以此定向收起或运输。手术台100可以在基座102的轮子111上移动或滚动。如图35所示,手术台100可以与成像系统结合使用。例如,患者250可以定位在侧卧位,其中患者支撑结构104旋转约九十度,并且o形臂成像系统400的环形件定位在患者和患者支撑结构104周围,以进行术中成像。在一个实施例中,头端和脚端部支撑结构可以升高或伸展以适应o形臂成像系统。图36-38分别描绘了手术台100的侧视图,其中患者支撑结构104处于中立位、弯曲位和伸展位。如图所示,骨盆垫144,142绕由每个骨盆垫144,142上的一对虚拟枢转点限定的虚拟枢转轴线500旋转。虽然骨盆垫144,142可以绕机械枢转轴线502旋转(机械枢转轴线被定义为延伸通过第二轴310的轴线),但骨盆垫144,142的虚拟枢转轴线550涵盖垂直和水平平移以及骨盆垫144,142绕机械枢转轴线502的旋转。换句话说,骨盆垫144,142可以绕机械枢转轴线502旋转,但是当骨盆垫144,142的旋转与垂直和水平平移相结合时,骨盆垫144,142的旋转、水平平移和垂直平移的组合效果导致骨盆垫144,142绕位于骨盆垫144,142的远端附近的虚拟枢转轴线500旋转。如图36所示,其示出了患者支撑结构104处于中立位,胸部垫140上的近端点504与延伸通过虚拟枢转轴线500的点间隔距离d1。如图37所示,其示出了患者支撑结构104处于弯曲位,胸部垫140上的近端点504与延伸通过虚拟枢转轴线500的点间隔距离d2。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2小于距离d1。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2和d1之间的差值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约1.75英寸。换句话说,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移动到弯曲位时,虚拟枢转轴线500朝向胸部垫140上的点(或连接到头端支撑结构106的任何其它固定点)水平移动约1.75英寸。如通过图36和37的比较所见,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过渡到弯曲位时,虚拟枢转轴线5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靠近胸部垫140上的近端点504,但是在垂直方向上根本不移动或者不移动相当大的距离。在某些实例中,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过渡到弯曲位时,骨盆垫144,142可以绕虚拟枢转轴线500旋转约35度,如图37所示。在某些实例中,对于骨盆垫144,142绕机械枢转轴线502每倾斜10度,虚拟枢转轴线500水平平移约0.5英寸。参考图38,其描绘了处于伸展位的患者支撑结构104,胸部垫140上的近端点504与延伸通过虚拟枢转轴线500的点间隔距离d3。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3大于距离d1。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3大于距离d2。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3和d1之间的差值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约1.25英寸。在某些实例中,距离d3和d2之间的差值可以是在水平方向上的约3英寸。也就是说,骨盆垫144,142在伸展位、中立位和弯曲位之间移动时的总水平平移量可以是约3英寸,其中骨盆垫144,142在第一水平方向上从中立位移动约1.75英寸,并且其中骨盆垫144,142在第二水平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上从中立位移动约1.25英寸。在某些实例中,当从中立位移动到弯曲位时,第一水平方向可以是朝向胸部垫140。在某些实例中,当从中立位移动到伸展位时,第二水平方向可以是远离胸部垫140。应注意,“水平方向”可以是指与轨道109或与伸展通过滚动组件127,125的轴121的滚动轴线平行或大致平行。“垂直方向”可以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或与地板限定的平面垂直。可以预见,虽然本文描述了某些尺寸,但是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其它尺寸也可以是可能的且可预期的。换句话说,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移动到弯曲位时,虚拟枢转轴线500水平移动远离胸部垫140上的点(或连接到头端支撑结构106的任何其它固定点)约1.25英寸。如通过图36和38的比较所见,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过渡到伸展位时,虚拟枢转轴线5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远离胸部垫140上的近端点504,但是在垂直方向上根本不移动或者不移动相当大的距离。在某些实例中,当患者支撑结构104从中立位过渡到伸展位时,骨盆垫144,142可以绕虚拟枢转轴线500旋转约25度,如图38所示。在某些实例中,对于骨盆垫144,142绕机械枢转轴线502每倾斜10度,虚拟枢转轴线500水平平移约0.5英寸。尽管上面已经以某一程度的特殊性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代表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说明书中阐述的发明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多种改变。所有方向指代词(例如,顶部、底部、前部、后部、近端、远端、上部、下部)仅用于标识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不构成限制,特别是关于在权利要求中所具体阐述之外的本公开的位置、方向或用途。连接指代词(例如,附接、联接、连接等)应被广义地解释,并且可以包含元件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因此,连接指代词并不一定暗示两个元件直接连接并且彼此成固定或关节运动关系。旨在将以上叙述中包含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解释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所附权利要求中的限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细节或结构的改变。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滑动铰链机构和配置来移动患者,其中一个或多个胸部垫与一个或多个骨盆垫的头端部分之间的距离在弯曲和伸展期间保持基本一致,如本文所述。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