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3689发布日期:2019-11-26 02:2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文中公开了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



背景技术:

骨锚组件可用在矫形手术中,以在愈合、融合或其它过程中将骨固定。例如,在脊柱手术中,骨锚组件可用于将脊柱固定元件固定到一块或多块椎骨以刚性或动态地稳定脊柱。骨锚组件还可用作用于操纵骨(例如,使一个椎骨相对于另一个椎骨分散、压紧或旋转,减少椎骨或长骨骨折等)的接合点。

在执行各种手术诸如脊柱减压、解构和融合术时,空间解剖学认知和直接可视化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可能具有挑战性。例如,这些规程可能破坏局部原生解剖结构,植入物和器械的几何形状及构型可能干扰可视化,并且微创手术的趋势要求更小的工作通道。鉴于这些和其他挑战,一直需要改进的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中公开了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模块化骨锚组件允许将骨锚驱动到骨中,并且头部或接收器构件将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附接到其上。骨锚可具有比完整组件更小的占有面积,这可在骨锚插入期间以及在将头部或接收器构件附接到骨锚之前执行的其他外科步骤期间改善可视化和解剖学空间认知。本文公开了各种模块化头部类型以及用于驱动骨锚、将头部附接到骨锚、从骨锚移除头部以及单侧附接到骨锚组件头部的各种器械。本文公开了用于驱动骨锚的驱动接口以及允许骨锚用作软组织回缩、椎间盘空间牵引、去旋转等的固定点的特征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锚组件可包括:用于限定腔的头部,该头部包括用于限定中心近侧-远侧轴线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设置在腔中的夹头,该夹头包括被构造成径向向外扩展以将夹头保持在腔内的多个指状物;和柄部,该柄部具有保持在夹头内的头部部分。

头部可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将杆接收凹陷部限定在它们之间。每个臂可包括有利于燕尾榫与附接器械进行单侧配合的横截面。每个臂可包括由外表面、内表面、以及在该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的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限定的横截面。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可相对于由头部的中心近侧-远侧轴线和杆接收凹陷部的中心轴线限定的平面以一定斜角延伸。随着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接近头部的中心近侧-远侧轴线,该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可朝向彼此成一定角度。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键槽,夹头可滑动地接收在该一个或多个键槽中以限制夹头相对于头部的旋转,同时允许夹头相对于头部的纵向平移。头部可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每个臂具有从其朝近侧延伸的复位凸片。头部可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以及侧向翼部分,所述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将第一杆接收凹陷部限定在其它们之间,所述侧向翼部分将第二杆接收凹陷部限定在其中。头部可包括一体杆部分。夹头能够插入头部的远侧端部。夹头能够在腔内纵向平移。夹头可包括可滑动地被接收在形成于头部的键槽内的一个或多个翼。夹头可包括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相对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将杆接收凹陷部限定在它们之间。夹头的每个臂可包括形成于其内部表面上的凹陷部,以与移除或组装器械接合。凹陷部可向臂的两个侧向端部开放。凹陷部可包括面向近侧的表面、面向远侧的表面、面向径向向内的表面、以及邻接表面,该邻接表面连接面向近侧的表面、面向远侧的表面和面向径向向内的表面,使得凹陷部仅向臂的一个侧向端部开放。夹头可保持在头部中,而无需型锻。夹头的指状物可被构造成随着夹头被载入腔的远侧端部而从静止位置变形。腔可包括:用于限定面向近侧方向的座的近侧部分;用于限定面向近侧方向的球形座的中间部分;以及径向向内突出到腔中的第一架,该第一架被限定在腔的近侧部分与中间部分之间的过渡处。腔可包括:用于限定面向远侧方向的座的远侧部分;径向向内突出到腔中的第二架,该第二架被限定在腔的中间部分与远侧部分之间的过渡处。第一架可抵靠指状物的外部表面,以随着夹头被插入腔而使指状物从静止位置径向向内变形。指状物可被构造成在腔的近侧部分内径向向外扩展以将夹头保持在腔中。夹头的指状物可被构造成随着柄部的头部部分被载入夹头的远侧端部而从静止位置变形,并且一旦头部部分被推入夹头,指状物可被构造成朝向其静止位置返回以将头部部分捕获在夹头内。在夹头被锁定到头部之前,柄部可在头部部分被接收在夹头的指状物内时相对于夹头自由枢转。头部相对于夹头的近侧推进可使夹头指状物楔入柄部的头部部分与腔的内部之间,从而锁定柄部相对于头部的移动。柄部的头部部分可包括驱动接口以用于将扭矩施加到柄部或用于将器械附接到柄部。驱动接口可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腔,该内螺纹被多个纵向通道中断。柄部的面向近侧的表面可包括多个朝向近侧延伸的突出部以用于向柄部施加反扭矩。每个突出部可包括从侧向于柄部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倾斜表面和平行于柄部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邻接表面。每个突出部可包括平行于柄部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一邻接表面和平行于柄部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邻接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装骨锚组件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将夹头插入形成于骨锚组件头部中的腔:使夹头的多个指状物径向向内变形以允许夹头穿过腔的远侧开口;在夹头设置在腔中时使多个指状物径向向外扩展以将夹头保持在腔内;以及在将夹头插入腔之后,通过以下方式将骨锚的头部部分插入夹头:使夹头的指状物径向向外变形以允许骨锚的头部部分穿过由指状物限定的远侧开口;在头部部分设置在夹头内时使多个指状物径向向内塌缩以将头部部分保持在夹头内。

该方法可包括在腔内朝远侧平移以使夹头的指状物楔入骨锚的头部部分与腔的内部表面之间。朝远侧平移夹头可包括将固定螺钉拧紧到骨锚组件的头部,以促使设置在头部的杆接触夹头以朝近侧移动头部。该方法可包括在将夹头和头部附接到骨锚之前,将骨锚驱动到骨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头部插入器械包括:套管,该套管具有能够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以选择性地将套管联接到骨锚组件头部的相对臂;推杆,该推杆设置在套管内并被构造成相对于套管轴向平移,该推杆具有第一支承表面;以及释放元件,该释放元件设置在套管内并被构造成相对于套管轴向平移,该释放元件包括第二支承表面以及与套管的相对臂对准的相对臂;其中当头部不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器械防止骨锚组件的头部与套管分离。

当联接到套管的头部不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推杆的推进可将释放元件推进而不展开释放元件的臂或套管的臂,从而防止头部与器械分离。当联接到套管的头部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推杆的推进可使第一支承表面在第二支承表面上方做凸轮运动以展开释放元件的臂和套管的臂,从而使头部与器械分离。套管的臂可包括从臂径向向内延伸的弓形架,该架被构造成接收在形成于骨锚组件头部中的对应沟槽内。套管的臂可包括肩部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套管的远侧行进。推杆的近侧端部可联接到按钮或杠杆,该按钮或杠杆可被按压以相对于套管纵向平移推杆。推杆可相对于套管朝近侧偏压。第一支承表面和第二支承表面可倾斜。第一支承表面可形成于推杆的外部,并且第二支承表面可形成于释放元件的臂的内部。释放元件可包括被构造成从套管的远侧端部突出以接触骨锚的远侧突出部。释放元件可包括相对凸片,该相对凸片在形成于套管中的对应通道内滑动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套管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装骨锚组件的方法包括:将骨锚组件的骨锚驱动到骨中;将插入器器械的套管的相对臂与骨锚组件的头部接合以将头部联接到套管;利用联接到套管的头部,将骨锚的近侧端部插入头部的远侧端部;以及在套管内朝远侧推进推杆,其中只有当头部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推进推杆将头部与套管分离。

当头部不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推杆的推进可在套管内推进释放元件而不展开套管的臂,从而防止头部与器械分离。当头部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推杆的推进可使推杆的第一支承表面在设置在套管内的释放元件的第二支承表面上方做凸轮运动以展开套管的臂,从而将头部与器械分离。该方法可包括当推杆朝远侧推进而头部不完全安置在骨锚上时,从头部射出骨锚。头部可可滑动地设置在套管中的释放元件的远侧突出部射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器械包括:具有接合特征部以用于接合骨锚的对应接合特征部的套管,该套管包括其中设置有滚珠轴承的通孔;可旋转地设置在套管内的驱动器轴,该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被构造成用于接合骨锚以将骨锚驱动到骨中,该驱动器轴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第一沟槽;用于限定其中接收套管近侧部分的腔的衬圈,该衬圈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第二沟槽;其中衬圈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在锁定位置,驱动器轴相对于套管保持在固定纵向位置处并相对于套管自由旋转,在解锁位置,驱动器轴相对于套管自由纵向平移并且相对于套管自由旋转。

在锁定位置,衬圈的第二沟槽可从套管的通孔偏移,使得衬圈将滚珠轴承保持在适当位置,其中滚珠轴承部分地设置在形成于驱动器轴上的第一沟槽中。在解锁位置,衬圈的第二沟槽可与套管的通孔对准,从而允许滚珠轴承沿径向向外方向移动,脱离与形成于驱动器轴上的第一沟槽的接合。器械可包括被构造成相对于衬圈朝远侧偏压套管的偏压元件。套管的接合特征部可包括从套管的面向远侧的表面朝远侧延伸的多个倾斜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具有从侧向于套管中心纵向轴线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倾斜表面和平行于套管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邻接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驱动器器械可包括:具有接合特征部以用于接合骨锚的对应接合特征部的套管;可旋转地设置在套管内的驱动器轴,该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被构造成用于接合骨锚以将骨锚驱动到骨中,该驱动器轴具有形成于其外部表面上的螺纹;用于限定其中接收套管近侧部分的腔的衬圈,该衬圈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内螺纹,使得衬圈通过螺纹接合驱动器轴;其中衬圈能够相对于驱动器轴旋转以相对于驱动器轴纵向推进套管,而不相对于驱动器轴旋转套管。

衬圈可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孔,该孔与形成于套管中的沟槽对准。器械可包括销,该销插入穿过孔并进入沟槽以相对于衬圈将套管保持在固定纵向位置处,同时允许套管相对于衬圈旋转。套管的接合特征部可防止套管相对于骨锚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套管的接合特征部可包括从套管的面向远侧的表面朝远侧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每个突出部包括平行于套管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一邻接表面和平行于套管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邻接表面。套管的接合特征部可包括多个成角度的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单侧附接器械包括主体,该主体限定被构造成用于将骨锚组件的接收器构件的臂接收在其中的凹陷部,从而防止接收器构件相对于主体侧向平移和轴向旋转,该主体限定中心纵向轴线;以及锁定臂,该锁定臂可枢转地联接到主体并被构造成用于接合骨锚组件的接收器构件的臂以防止接收器构件相对于主体轴向平移。

当接收器构件的臂设置在凹陷部中时,主体的中心纵向轴线可从接收器构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偏移。主体可包括管部分,该管部分具有从主体的中心纵向轴线偏移的中心纵向轴线。当接收器构件的臂设置在凹陷部中时,管部分的中心纵向轴线可与接收器构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同轴。管部分的内部可为带螺纹的。管部分的外部可包括平坦沟槽和环形沟槽中的至少一者。器械可包括被构造成相对于主体枢转锁定臂的释放按钮。凹陷部可被构造成用于夹持接收器构件的臂的多个侧。凹陷部可被构造成通过燕尾形榫连接件与接收器构件配合。凹陷部可包括弯曲面以及从弯曲面延伸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当联接到具有杆接收凹陷部的接收器构件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可相对于由接收器构件的中心纵向轴线和杆接收凹陷部的中心轴线限定的平面以一定斜角延伸。随着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接近接收在凹陷部中的接收器构件的中心纵向轴线时,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可相对于彼此成一定角度。锁定臂可包括脊,该脊从臂径向向内突出以接合形成于被接收在凹陷部中的接收器构件上的对应沟槽。

附图说明

图1a为骨锚组件和脊柱杆的透视图;

图1b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c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1d为骨锚被引入夹头中时图1a的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1e为在骨锚完全安置在夹头内时图1a的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1f为脊柱杆在锁定之前安置在其中时图1a的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1g为在脊柱杆安置并锁定在其中时图1a的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1h为在脊柱杆安置在其中并且骨锚相对于接收器构件锁定在非同轴位置时图1a的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2a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接收器构件的前视图;

图2b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侧视图;

图2c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顶视图;

图2d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底视图;

图2e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透视顶视图;

图2f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另一个透视顶视图;

图2g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透视底视图;

图2h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另一个透视底视图;

图2i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剖面顶视图;

图2j为图2a的接收器构件的剖面前视图;

图3a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夹头的前视图;

图3b为图3a的夹头的侧视图;

图3c为图3a的夹头的顶视图;

图3d为图3a的夹头的底视图;

图3e为图3a的夹头的透视顶视图;

图3f为图3a的夹头的另一个透视顶视图;

图3g为图3a的夹头的透视底视图;

图3h为图3a的夹头的另一个透视底视图;

图3i为图3a的夹头的顶视图,示出了另选的凹陷部形状;

图3j为图3i的夹头的透视顶视图;

图3k为图3i的夹头的另一个透视顶视图;

图4a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骨锚的透视顶视图;

图4b为图4a的骨锚的透视底视图;

图4c为图4a的骨锚的顶视图;

图4d为图4a的骨锚的剖面侧视图;

图4e为图4a的骨锚的侧视图;

图4f为图4a的骨锚的透视顶视图,示出了另选的驱动特征部;

图4g为图4f的骨锚的顶视图;

图4h为图4a的骨锚的透视顶视图,示出了另选的驱动特征部;

图4i为图4h的骨锚的顶视图;

图4j为图4a的骨锚的透视顶视图,示出了另选的驱动特征部;

图4k为图4j的骨锚的顶视图;

图5a为可用于图1a的骨锚组件中的复位头部的透视图;

图5b为可用于图1a的骨锚组件中的串联杆连接器头部的透视图;

图5c为图1a的骨锚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内置杆的头部;

图5d为附接到图5c的骨锚组件的杆引入器器械的侧视图;

图5e为图5d的杆引入器器械和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5f为具有可用于图1a的骨锚组件的内置杆的头部的透视图;

图5g为图5f的头部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图1a的骨锚组件的夹头;

图5h为图5g的头部和夹头的剖面侧视图;

图5i为附接到图5f的骨锚组件的杆引入器器械的透视图;

图5j为图5i的杆引入器器械和骨锚组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6a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b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c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d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e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f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g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6h为将脊柱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7a为驱动器器械的透视图;

图7b为图7a的驱动器器械的分解透视图;

图7c为处于锁定构型的图7a的驱动器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7d为处于解锁构型的图7a的驱动器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7e为使用图7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7f为使用图7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7g为使用图7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8a为驱动器器械的透视图;

图8b为图8a的驱动器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8c为图8a的驱动器器械的分解透视图;

图8d为使用图8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8e为使用图8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8f为使用图8a的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的方法中另一个步骤的透视图;

图9为驱动器器械的透视图;

图10为头部移除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1a为头部附接器械的透视图;

图11b为图11a的器械的分解侧视图;

图11c为图11a的器械的外套管的透视图;

图11d为图11a的器械的推杆和释放元件的透视图;

图11e为将头部附接到骨锚的图11a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1f为在头部附接到骨锚之后从头部释放的图11a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1g为尝试将头部附接到骨锚的图11a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1h为防止由于头部与骨锚不充分附接而导致头部释放的图11a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2a为单侧附接器械的前视图;

图12b为图12a的器械的侧视图;

图12c为图12a的器械的剖面图;

图12d为图12a的器械的透视图;

图12e为联接到接收器构件的图12a的器械的剖面顶视图;

图12f为联接到接收器构件的图12a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

图12g为使用图12a的器械将头部附接到骨锚的透视图;

图12h为使用图12a的器械引入杆的透视图;

图12i为使用图12a的器械插入固定螺钉的透视图;

图12j为使用图12a的器械复位杆并插入固定螺钉的透视图;并且

图12k为使用图12a的器械拧紧固定螺钉并施加反扭矩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公开了骨锚组件和相关仪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模块化骨锚组件允许将骨锚驱动到骨中,并且头部或接收器构件将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附接到其上。骨锚可具有比完整组件更小的占有面积,这可在骨锚插入期间以及在将头部或接收器构件附接到骨锚之前执行的其他外科步骤期间改善可视化和解剖学空间认知。本文公开了各种模块化头部类型以及用于驱动骨锚、将头部附接到骨锚、从骨锚移除头部以及单侧附接到骨锚组件头部的各种器械。本文公开了用于驱动骨锚的驱动接口以及允许骨锚用作软组织回缩、椎间盘空间牵引、去旋转等的固定点的特征部。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提供对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的原理全面理解。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具体描述并在附图示出的装置和方法为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示出或描述的特征部可与其它实施方案的特征部进行组合。

骨锚组件

图1a至图1h示出了骨锚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图所示,组件100可包括头部或接收器构件200、夹头300、柄部或骨锚400、以及闭合机构或固定螺钉102。骨锚组件100可为模块化的,使得各种头部200中的任一种可联接到各种骨锚400中的任一种,并且使得组件100可原位装配在一起。骨锚400可从底部载入接收器构件200中,并且可被夹头300捕获以将骨锚保持在接收器构件内,同时仍允许骨锚和接收器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固定螺钉102可被拧紧以将夹头300楔入骨锚400的头部与接收器构件200之间,从而锁定骨锚和接收器构件的相对位置。固定螺钉102还可有效地将脊柱杆r1或其他植入物锁定到骨锚组件100。

在使用中,骨锚400可被驱动到骨中,而头部200不附接到其上。这可导致较低的轮廓初始构建体并允许在执行规程的其他步骤(诸如暴露神经元件、移除小平面和椎间盘以进行融合等)之前放置骨锚400。因此,解剖学参考点可被保留,并且可在插入靶向骨锚400时使用。另外,较低的轮廓可为使用者提供更多外科部位通路。骨锚400还可用作其他操纵诸如牵引、压缩、去旋转、软组织回缩等的平台。组件100还能够以预组装状态植入患者体内。

图2a至图2j详细示出了头部或接收器构件200。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用于限定中心近侧-远侧轴线a1的近侧端部200p和远侧端部200d。接收器构件200的近侧端部200p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202、204,该一对间隔开的臂202、204用于将杆接收凹陷部206限定在其间。杆接收凹陷部206可具有中心轴线a2。杆接收凹陷部206可在近侧方向上开放,使得可通过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朝远侧移动杆r1来将杆插入凹陷部。臂202、204各自的内表面可被构造成与固定螺钉102配合。例如,臂202、204的内表面可包括对应于形成于固定螺钉102上的外螺纹的螺纹。因此,固定螺钉102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围绕轴线a1的旋转可有效地将固定螺钉相对于接收器构件沿着轴线a1轴向平移。臂202、204可各自从接收器构件200的基部部分208延伸到自由端部。

臂202、204可包括特征部,诸如凹陷部、凹坑、凹口、突出部等,以有利于将接收器构件200联接到各种器械。

例如,每个臂202、204的外表面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沟槽或通道210以限定“顶部凹口”特征部。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每个臂202、204包括形成于与臂的自由端部相邻的臂的外部表面上的弓形沟槽210。如下文进一步描述,沟槽210可与器械的对应突出部接合以有利于将器械联接到接收器构件200。

通过另外的示例,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单侧器械附接特征部。换句话讲,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允许通过接合接收器构件的仅一个臂202、204而将器械刚性附接到其上的特征部。示出了示例性单侧附接特征部,其中每个臂202,204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有利于燕尾形榫与附接器械(例如,参照图12a至图12f所述类型的器械)单侧配合的横截面。臂202、204的近侧部分202p、204p可在阶梯式凸缘212处变窄。如图2i所示,每个臂202、204的近侧部分202p、204p可具有由大致弯曲外表面214、大致弯曲内表面216、以及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延伸的第一平面燕尾形榫接合表面和第二平面燕尾形榫接合表面218限定的横截面。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218可相对于由接收器构件的中心近侧-远侧轴线a1和杆接收凹陷部206的中心轴线a2限定的平面以一定斜角延伸。随着每个臂的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218接近接收器构件200的中心近侧-远侧轴线a1时,该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可朝向彼此成一定角度。如下文进一步描述,每个臂202、204的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可允许臂被接收在单侧附接器械的凹陷部内以限制臂和接收器构件200相对于器械的移动。

又如,臂202、204可各自包括形成于其外部侧壁上的盲孔、通孔、凹陷部或开口220。盲孔220可与器械诸如摇臂叉复位器械的对应突出部接合以有利于将器械联接到接收器构件200。

接收器构件200的基部部分208可限定内部腔222,夹头300和骨锚400的头部可被接收在该内部腔中。虽然可使用各种腔形状中的任一种,但所示腔222可包括上部近侧部分224、中间部分226和下部远侧部分228,如图2j所示。

腔222的上部部分224可为围绕轴线a1的截头圆锥形或基本上截头圆锥形的,具有面向近侧方向的球形或大致球形座230。径向向内突出到腔222中的第一架232可被限定在腔的上部部分224与中间部分226之间的过渡处。腔222的中间部分226可限定面向近侧方向的球形或大致球形座2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座234可为锥形和/或渐缩的。腔222的中间部分226的球形座234的半径可小于腔的上部部分224的球形座230的半径。径向向内突出到腔222中的第二架236可被限定在腔的中间部分226与下部部分228之间的过渡处。腔222的下部部分228可限定面向远侧方向的锥形或球形座238。

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用于限制或防止夹头3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运动的特征部。例如,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用于限制夹头300的近侧-远侧行进或用于限制或防止夹头旋转的特征部。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接收器构件200包括沿直径相对的键槽240,该键槽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夹头300的翼接收在其中。键槽240可形成于腔222中,并且可延伸到臂202、204中。夹头300的翼可滑动地接收在键槽240中以允许夹头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沿着轴线a1平移,同时限制或防止夹头相对于接收器构件围绕轴线a1旋转。通过夹头翼的面向近侧的表面与形成于键槽240的顶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肩部242之间的接合,可限制夹头300在接收器构件200内的近侧行进。虽然示出了多个键槽240,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收器构件200可包括仅单个键槽,或者可包括多于两个键槽。

图3a至图3k详细示出了夹头300。夹头300可定位在形成于接收器构件200中的腔222内。夹头300的尺寸可被设计成使得其可在腔222内沿着轴线a1纵向平移。夹头300可为大致圆柱形的,其中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沿近侧方向延伸到臂的相应自由端部。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可与接收器构件200的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4对准,使得限定在第一臂302和第二臂304之间的凹陷部306与杆接收凹陷部206对准。因此,当杆r1设置在杆接收凹陷部206中时,杆可同时被支撑在夹头300的臂302、304与接收器构件200的臂202、204之间。

夹头300可包括被构造成用于限制或防止夹头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一定移动的配合特征部。例如,夹头300可包括从夹头的外部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相对翼或突出部308。翼308可被接收在上述键槽240内以允许夹头300在接收器构件200内平移,但限制夹头的近侧行进并限制或防止夹头相对于接收器构件的旋转。应当理解,键槽240可另选地形成于夹头300中,并且突出部308形成于接收器构件200的腔222中。虽然示出了多个翼308,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夹头300可包括仅单个翼,或者可包括多于两个翼。

夹头300可限定沿着轴线a1完全延伸穿过夹头的中心开口310。开口310的尺寸可被设计成用于接收穿过其的导丝或针,或用于接收穿过其的驱动器以接合骨锚400的驱动接口。

夹头300可包括用以例如在插入夹头或将夹头从接收器构件200移除期间将夹头与器械接合以操纵夹头的特征部。例如,夹头300的臂302、304可各自包括相应的凹陷部312。凹陷部312可与器械接合以用于从骨锚400移除夹头300和接收器构件200,或者用于将夹头组装到接收器构件,如下文参照图10所述。凹陷部312可向臂302、304的两个侧向端部开放,如图3a至图3h所示,或者可向臂的仅一个侧向端部开放,如图3i至图3k所示。在后一个构型中,凹陷部312可包括面向近侧的表面、面向远侧的表面、径向面向内的表面以及邻接表面314,该邻接表面连接面向近侧的表面、面向远侧的表面和面向内的表面。邻接表面314可被构造成与器械的支承表面邻接,如下文所述。

夹头300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狭缝以限定多个朝远侧延伸的指状物316。指状物316可被构造成从静止位置径向向内和/或径向向外变形。指状物316可具有弹性特性,使得当从其静止位置变形时,指状物朝向静止位置偏压。

虽然所示的夹头300包括六个指状物316,但应当理解,夹头可包括任何数目的指状物,例如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更多个。对于给定尺寸的夹头300,包括更多数目的指状物316可导致每个单个指状物的宽度更窄,从而使指状物在组装期间更容易偏转。

狭缝可具有扩展的或t形近侧端部,以提供缓和并允许指状物316以更小的力或不破裂地更大程度地变形。指状物316可包括与其近侧端部相邻的厚度减小区域318,以促使指状物在预定弯曲区域处弯曲。指状物316的最远侧端部可包括弯曲、渐缩、成角度或倾斜的表面320,以提供用于使骨锚400的头部进入以及用于将夹头指状物楔入骨锚的头部与接收器构件200之间的引入装置。引入表面320可基本上径向面向内。指状物316的内表面可为球形或大致球形。指状物316的外表面可同样为球形或大致球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指状物316的内表面各自形成共同球体的节段。

在使用中,随着夹头300被载入腔222的远侧端部,指状物316可从其静止位置变形。具体地讲,腔222的第二架236可抵靠指状物316的外部表面以使指状物从其静止位置径向向内变形。一旦夹头300沿近侧方向被推进得足够远,指状物316便可通过第二架236并在腔222的上部近侧部分224和/或中间部分226内径向向外扩张。扩张的指状物316的直径可大于由第二架236限定的开口的直径,使得夹头300被保持在腔222中。应当理解,使夹头300在接收器构件200内变形和扩张的能力可允许夹头被保持在腔222内,而不一定需要型锻。型锻是常见的制造工艺,涉及永久性材料变形以将一个部件保持在另一个部件内。材料在型锻工艺期间的变形比传统加工工艺更不可预测,并且可能需要可增加制造成本的专门制造控制。因此,所示的骨锚组件100可能比需要型锻的骨锚组件的制造更容易且成本更低。虽然不一定需要型锻,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型锻可用于将夹头300保持在腔222内或增强夹头的保持。

随着柄部400的头部被载入夹头300的远侧端部,指状物316也可从其静止位置变形。通过向柄部头部上方的接收器构件施加远侧轴向力,可将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组装到柄部400的头部。柄部400的头部可抵靠指状物316的远侧引入表面320以使指状物从其静止位置径向向外变形。一旦柄部400的头部被推进得足够远从而进入夹头300,指状物316便可朝向其静止位置返回,从而将柄部的头部捕获在其中以将柄部保持在夹头内,并且通过延伸部保持在接收器构件200内。当捕获在夹头300内时以及在夹头被向下锁定在接收器构件200内之前,柄部400仍可自由地相对于夹头枢转以及相对于夹头围绕轴线a1旋转。例如,由于夹头指状物316与骨锚头部之间的轻过盈配合,夹头300可向骨锚400的头部施加拖曳力。在锁定构建体之前,例如在组件100的临时定位期间,拖曳力可保持接收器构件200与骨锚4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防止接收器构件“翻转”。因此,拖曳力可在锁定组件100之前防止意外移动,同时在使用者有意时仍然允许自由移动。

一旦组装到柄部400的头部,杆插入和固定螺钉102锁定便可有效地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朝远侧驱动夹头300,从而将夹头指状物316楔入柄部的头部与腔222的中间部分226的内部之间,进而锁定柄部相对于接收器构件的移动。

固定螺钉102可包括被构造成与形成于接收器构件200的臂202、204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螺纹接合可通过围绕轴线a1旋转固定螺钉而允许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沿着轴线a1推进或回缩固定螺钉102。固定螺钉102可包括被构造成用于接收驱动器以便围绕轴线a1向固定螺钉施加旋转力的驱动接口。固定螺钉102的远侧表面可被构造成用于接触和抵靠设置在杆接收凹陷部206中的杆r1以将杆锁定到组件100。当抵靠杆r1拧紧时,固定螺钉102可防止杆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沿着轴线a2平移和/或相对于接收器构件围绕轴线a2旋转。虽然所示为固定螺钉102,但应当理解,可使用其他锁定元件作为替代或另外方式,诸如可推进和锁定四分之一圈旋转的封盖、在不旋转的情况下侧向滑动的封盖、拧到接收器构件200的外部的螺母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双固定螺钉。双固定螺钉可包括外固定螺钉,该外固定螺钉抵靠夹头300的臂302、304以锁定柄部4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多轴移动。双固定螺钉还可包括内固定螺钉,该内固定螺钉通过螺纹安装在形成于外固定螺钉上的开口中。可拧紧内固定螺钉以抵靠杆r1并且将杆锁定到接收器构件200。

图4a至图4k详细示出了柄部或骨锚400。骨锚400可包括近侧头部部分402和远侧轴部分404,并且可限定中心纵向骨锚轴线a3。

骨锚400的远侧轴404可被构造成用于接合骨,并且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包括外部骨接合螺纹406。可选择用于远侧轴404的螺纹形式,包括螺纹数目、螺距、螺纹大径和螺纹小径以及螺纹形状,以有利于与骨连接。所示的螺纹形式406是从双导程螺纹过渡到四重导程螺纹的皮质固定螺纹。这样的螺纹形式可有利地增大椎弓根管中的位移。其他示例性螺纹形式公开于2011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288599和2012年8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3/0053901中,这两个专利申请公开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远侧轴404还可包括用于接合骨的其他结构,包括钩状部。远侧轴404可为中空的,具有将骨锚400的长度延伸的中心通道或插管408,以有利于在例如微创手术中通过导丝递送骨锚。骨锚组件100的其他部件(包括例如固定螺钉102、夹头300和接收器构件200)可为中空的或以其他方式具有开口,以允许通过导丝递送。远侧轴404还可包括与插管408连通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开口或穿孔(未示出),以允许骨向内生长或者允许通过骨锚400分配骨粘固剂或其他材料。侧壁开口可从插管408径向延伸穿过远侧轴404的侧壁。提交于2009年10月29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0/0114174中描述了用于将骨粘固剂递送到骨锚组件100的示例性系统和便于粘固剂递送的另选骨锚构型,该专利申请公开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骨锚400的远侧轴404可涂覆有允许骨生长的材料(诸如羟基磷灰石),并且骨锚组件100可部分或全部涂覆有抗感染材料(诸如二氯苯氧氯酚)。

骨锚400的近侧头部部分402通常可为具有平面近侧表面和大致球形远侧表面的截顶球体形状。所示的骨锚组件100为多轴骨螺钉,其被设计成用于椎骨的椎弓根或侧向块中的后期植入、前外侧固定和/或其他适应症。骨锚400的近侧头部402可以球窝状布置来接合夹头指状物316的内部,其中近侧头部402和远侧轴404可相对于夹头300和接收器构件200枢转。

骨锚400的头部部分402可包括驱动接口,以用于将扭矩施加到骨锚,例如以将骨锚驱动到骨中或者从骨中抽出或回缩骨锚。驱动接口还可用于将各种器械附接到骨锚400,例如以允许骨锚用作牵引、压缩、去旋转、软组织回缩等的平台。

如图4a至图4e所示,驱动接口可包括近侧腔410和远侧腔412。近侧腔410可为大致圆柱形的,其中形成有用于接合器械的对应螺纹部分的内螺纹。远侧腔412可被成形为使骨锚400与驱动器器械的驱动尖端不可旋转地接合。虽然对于远侧腔412示出了六角星形驱动接口,但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其他接口,包括开槽、飞利浦(phillips)、方形插座、六角插座、五角形等。螺纹近侧腔410可允许到骨锚400的刚性器械连接。例如,带螺纹的外部反扭矩管可刚性地连接到螺纹接口410,并且驱动器轴可穿过其插入以经由远侧腔412向骨锚400施加扭矩。又如,在例如驱动器轴具有螺纹远侧端部形式的驱动接口的情况下,螺纹节段410可允许连接到驱动器轴本身。螺纹节段410还可允许刚性连接到延伸管或轴,以有利于执行牵引、压缩、去旋转、回缩或其他操纵。所示的驱动接口可允许互换地使用螺纹圆柱形驱动器工具或标准六角形驱动器工具。可能希望能够使用具有相同骨锚400的不同驱动器器械,因为如果专用驱动器器械不可用,则这可允许用标准驱动器器械驱动骨锚(例如,在修正手术中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其中原始的专用驱动器器械不可用)。

图4f至图4g示出了另选的驱动接口。如图所示,驱动接口可包括大致圆柱形腔414,其中形成有用于接合驱动器器械的对应螺纹部分的内螺纹。螺纹可被一系列纵向通道416中断,使得通道和螺纹的最内表面限定六角形驱动接口。这可允许互换地使用螺纹圆柱形驱动器工具或标准六角形驱动器工具。因为螺纹和六角形驱动特征部彼此重叠,骨锚400的高度轮廓可减小,并且/或者驱动器器械的接合高度可增大。骨锚400的头部402的面向近侧表面可包括反扭矩特征部。如下文参照图7a至图7g进一步所述,这些特征部可允许骨锚400与反扭矩套管接合。所示的特征部包括从头部的面向近侧表面朝近侧延伸的多个倾斜突出部420。每个突出部420可包括从侧向于轴线a3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倾斜表面422和平行于轴线a3延伸的邻接表面424。邻接表面424可提供单向反扭矩接合。

图4h至图4i示出了另选的驱动接口。如图所示,驱动接口可包括大致圆柱形腔414,其中形成有用于接合驱动器器械的对应螺纹部分的内螺纹。螺纹可被一系列纵向通道416中断,使得通道和螺纹的最内表面限定六角形驱动接口。这可允许互换地使用螺纹圆柱形驱动器工具或标准六角形驱动器工具。因为螺纹和六角形驱动特征部彼此重叠,骨锚400的高度轮廓可减小,并且/或者驱动器器械的接合高度可增大。骨锚400的头部402的面向近侧表面可包括反扭矩特征部。如下文参照图8a至图8f进一步所述,这些特征部可允许骨锚400与反扭矩套管接合。所示的特征部形成由从头部402的面向近侧表面朝近侧延伸的多个突出部420限定的“城堡”图案。每个突出部420可包括平行于轴线a3延伸的第一邻接表面426和平行于轴线a3延伸的第二邻接表面428。邻接表面426、428可提供双向反扭矩接合。

图4f至图4g和图4h至图4i的驱动接口可包括全螺纹内部。换句话讲,驱动接口的螺纹部分可延伸驱动凹陷部的基本上整个深度。这可允许更深的螺纹接合,从而在骨锚400与驱动器或其他器械之间提供更强的连接。与插入穿过螺纹外管的驱动器轴相比,螺纹驱动器附接还可使驱动器轴更坚固,因为除小直径的导丝插管之外,驱动器轴可以只是完全实心或实心的大直径螺纹轴。通过增大驱动器轴的强度,相同的器械可用于其他任务,例如压缩、牵引等。虽然所示为切入螺纹接口的六角形特征部,但应当理解,可省略该特征部,并且接口可以包括连续的不间断螺纹,或者可将其他类型的特征部切入螺纹接口。

图4j至图4l示出了另选的驱动接口。如图所示,可省略螺纹接合,并且驱动接口可为简单的六角形凹陷部414或其他标准驱动类型。

再次参见图1d至图1h,下文描述了使用骨锚组件100的示例性方法。可以部分拆卸状态来提供骨锚组件100以用于手术。例如,骨锚400可初始与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分开。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可预先组装,或者可在手术期间由使用者组装。

骨锚400可被递送到患者体内的目标骨部位,并且使用已知技术沿着期望的轨迹驱动到期望的深度。将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附接到骨锚之前或之后,可将骨锚400驱动到骨中。在附接夹头300和接收器构件200之前将骨锚400驱动到骨中时,初始构造可具有较低的轮廓,从而可允许在执行规程的其他步骤(诸如暴露神经元件、移除小平面和椎间盘以进行融合等)之前放置骨锚。因此,解剖学参考点可被保留,并且可在插入靶向骨锚时使用。另外,较低的轮廓可为使用者提供更多外科部位通路。骨锚400可使用本文所述类型的驱动器器械来驱动,包括图7a至图7g的器械700以及图8a至图8f的器械800。

一旦被驱动到骨中,骨锚400(具有或不具有附接到其上的接收器构件200)可用作其他操纵(诸如牵引、压缩、去旋转、软组织回缩等)的平台。这些任务可使用本文所述类型的器械来实现,包括图7a至图7g的器械700以及图8a至图8f的器械800。

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200可联接到骨锚400的头部402。例如,通过将接收器构件定位在头部402上方(如图1d所示)并且向接收器构件施加远侧指向的轴向力,骨锚400可从底部载入接收器构件200。如图1e所示,夹头300的指状物316可随着柄部400的头部402被载入夹头的远侧端部而从其静止位置变形,然后可朝向其静止位置返回,从而将柄部的头部捕获在其中。在该位置处,夹头300的指状物316设置在接收器构件200中的腔222的上部近侧部分224。因此,柄部400自由地相对于夹头300围绕轴线a1旋转,并且在从轴线a1延伸出的角度锥内相对于夹头多轴枢转。虽然柄部400自由地相对于夹头300移动,但夹头指状物316可向柄部施加拖曳力,如上所述。接收器构件200可使用下文参照图11a至图11h所述类型的头部插入器械1100附接到骨锚400。

一旦接收器构件200联接到骨锚400,接收器构件便可用作外科规程中其他步骤诸如牵引、压缩、去旋转、软组织回缩等的平台。例如,下文参照图12a至图12f所述类型的单侧附接器械1200可附接到接收器构件200并且用于执行各种操纵,如下文参照图12g至图12k所述。使用者可能希望从骨锚400移除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使用例如下文参照图10所述类型的头部移除器械。

可使用组装好的骨锚组件100将植入物固定到骨。例如,如图1f所示,可将脊柱杆r1插入接收器构件200的杆接收凹陷部206。在杆r1完全安置并锁定在接收器构件200内之前,骨锚400可保持能够相对于接收器构件移动。例如,夹头指状物316可保持在腔222的上部近侧部分224,使得它们不楔入腔的头部402与内部表面234之间。如图1g所示,可将固定螺钉102或其他闭合机构施加到接收器构件200,以在接收器构件内朝远侧驱动杆r1和/或夹头300。随着夹头指状物316移动到腔222的较小直径中间部分226,指状物可楔入柄部400的头部402的外部表面与腔的内部表面234之间。以这种方式楔入指状物316可有效地锁定骨锚4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移动。骨锚400可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以各种角度中的任一种锁定,如例如图1h所示。施加固定螺钉或其他闭合机构102还可有效地锁定杆r1,以锁定杆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移动。如上所述,可使用双固定螺钉或其他构建体,以独立地锁定柄部4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移动和杆r1相对于接收器构件的移动。

如果使用者希望恢复杆r1和/或柄部4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移动的自由度,则可松开固定螺钉1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骨锚组件100可被构造成在松开固定螺钉102时自动地再移动。这可有利地消除对构建体施加大力以使骨锚400脱离锁定位置的需要。通过球形柄部头部402和腔222的球形中间部分226提供的球体内球体(sphere-in-sphere)布置结构可促进自动再移动,夹头指状物316的球形远侧部分被楔入该球形柄部头部与该球形中间部分之间。

模块化头部

如上所述,在各种类型或尺寸的头部200可联接到各种类型或尺寸的柄部400的意义上,骨锚组件100可为模块化的。在以上描述中,参考限定用于接收脊柱杆的凹陷部206的接收器构件形式的头部200。然而,应当理解,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使用各种其他头部类型。

例如,如图5a所示,可使用复位头部200a。复位头部200a可基本上类似于上述接收器头部200,但可包括从臂202、204朝近侧延伸的复位凸片244。复位凸片244可与臂202、204一体形成,并且可被构造成在使用后断开。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复位凸片244可为选择性地联接到臂202、204的单独部件。复位凸片244可具有与臂202、204的横截面形状匹配的横截面形状。复位凸片244可包括螺纹内部表面,使得凸片用作臂202、204的功能延伸部以插入固定螺钉或复位杆。

通过另外的示例,如图5b所示,可使用串联杆连接器头部200b。串联杆头部200b可基本上类似于上述接收器头部200,但可包括侧向翼部分246以用于将头部附接到第二脊柱杆。翼部分246可包括相对的第一臂248和第二臂250,该第一臂248和第二臂250将第二杆接收凹陷部252限定在它们之间。第二固定螺钉(未示出)可被旋入相对臂248、250之间以将第二杆锁定在第二杆接收凹陷部252中。杆凹陷部206、252可具有平行于彼此的中心轴线,如图所示,或者中心轴线可相对于彼此以非零角度延伸。

又如,可使用具有内置杆的头部。图5c至图5e示了出包括内置杆的头部200c。除如下所指出以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之外,头部200c可基本上类似于上述接收器头部200。替代相对的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4,头部200c可包括闭合的近侧部分254。固定螺钉102可沿近侧-远侧方向伸长,使得固定螺钉的远侧表面可直接抵靠夹头300,而没有居间的杆。头部200c可包括杆部分256。杆部分256可沿着轴线a4从头部的外侧壁径向向外延伸。杆部分256可与头部200c一体形成,或者可选择性地附接到其上。头部200c还可包括第二杆部分258,在其上形成有用于与各种器械诸如杆引入器500配合的接合特征部260。第二杆部分258可沿着轴线a4从头部200c的相对侧壁而不是从第一杆部分256从其延伸的侧壁延伸。接合特征部260可形成于第二杆部分258的终止端部处。接合特征部260可为大致矩形突出部,其中凹坑形成于其面向近侧的表面上。如图5e所示,杆引入器器械500可联接到接合特征部260以允许插入杆头部200c。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杆引入器500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凹陷部502,该凹陷部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接合特征部260的矩形部分接收在其中,使得杆258不能相对于器械围绕轴线a4旋转。器械500可包括推动器504,该推动器在器械的管腔内纵向平移以选择性地保持接合销506与凹坑接触。当推动器504在管腔内朝远侧推进时,其可迫使销506与凹坑接触以将杆258牢固地保持到器械500并防止杆相对于器械沿着轴线a4平移。当推动器504在管腔内朝近侧回缩时,其可允许销506移动脱离与凹坑的接合,从而允许杆258沿着轴线a4与器械500分离。

替代其上具有接合特征部260的第二杆部分258或除此之外,头部200c的闭合近侧部分254可包括接合特征部。例如,如图5f至图5j所示,头部200c可包括在头部的外部表面上限定相对的弓形沟槽264的第一悬臂式突出部和第二悬臂式突出部。因此,沟槽264可形成顶部凹口特征部,如上所述。如图5i至图5j所示,沟槽264可允许牵开器或延伸轴器械508联接到头部200c。器械508可包括被构造成枢转进出以选择性地接合顶部凹口特征部264的第一臂510和第二臂512。器械508可限定中心通道以允许其他器械穿过该器械508,例如用于推进骨锚组件100的柄部部分400的驱动器器械或用于在头部部分200c内推进固定螺钉102的驱动器器械。

图6a至图6h示出了使用具有内置杆的头部将杆固定到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的示例性方法。如图6a所示,可将上述类型的第一骨锚400_1和第二骨锚400_2驱动到相应的第一椎骨v1和第二椎骨v2中。椎骨v1、v2可如图所示相邻,或者可由一个或多个居间的椎骨分开。可将骨锚400_1、400_2驱动到椎骨v1、v2的任何部分中,诸如椎弓根、椎板或其侧向块。

在将接收器构件或其他头部附接到骨锚400_1、400_2之前,或在任何其他期望的时间,可执行各种其他外科步骤。例如,可执行减压工作或椎体间工作,包括移除椎间盘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插入融合笼。

如图6b所示,可将上述类型的接收器构件200_1和夹头300_1附接到第一骨锚400_1以形成第一骨锚组件100_1。可将上述类型的一体杆头部200_2和夹头300_2附接到第二骨锚400_2,如图6c所示。所示的方法可以微创方式执行,例如,在每个骨锚400_1、400_2上方形成离散的经皮切口并且不切入骨锚之间的皮肤表面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一体杆头部200_2插入穿过形成于第二骨锚400_2上方的经皮开口,其中首先插入杆部分256。杆部分256可随后在皮肤表面下方隧穿到第一骨锚组件100_1的接收器构件200_1的杆接收凹陷部206中。头部200_2和夹头300_2可随时穿过经皮开口下降并附接到第二骨锚400_2,如图6d所示,以形成第二骨锚组件100_2。可利用联接到头部的接合特征部(例如,如图所示的顶部凹口特征部或如上文参照图5c至图5e所述的第二杆部分)的杆引入器器械508来执行对一体杆头部200_2的插入和操纵。

如图6e所示,固定螺钉102_1可穿过形成于第一骨锚组件100_1上方的经皮切口下降并且被拧紧以将杆部分256固定到第一骨锚组件。类似地,如图6f所示,固定螺钉102_2可穿过第二经皮切口下降并且被拧紧以将头部200_2锁定到第二骨锚400_2。第二固定螺钉102_2可插入穿过杆引入器器械508,如图所示。在固定螺钉102_2的最终拧紧期间,可使用杆引入器器械508施加反扭矩力。可随后移除杆引入器器械508,留下附接到两个椎骨v1、v2的组装构建体,如图6g至图6h所示。应当理解,在最终拧紧固定螺钉102_1、102_2之前,可执行各种操纵,诸如压缩、牵引或去旋转动作。可使用杆引入器器械508,通过充当可将力施加于骨锚组件和其中植入骨锚组件的椎骨的点以有利于这些操纵。

还可使用多个其他模块化头部,包括闭合的多轴模块化头部、单轴模块化头部、偏压或角度有利(例如,矢状或侧向)的模块化头部、延伸管或延伸凸片模块化头部,单平面(例如,矢状或侧向)模块化头部等。骨锚组件100可作为套件的一部分提供,其中套件具有多种不同的头部类型或头部尺寸以及多种不同的柄部类型或柄部尺寸,以使得使用者能够针对特定用途选择最佳组合。套件部件的可变化的尺寸或参数可包括柄部长度、柄部直径、柄部螺纹类型、头部尺寸、杆-凹陷部直径等。

驱动器器械

图7a至图7g示出了示例性驱动器器械700,该示例性驱动器器械可用于将骨锚(例如,图4f至图4g所示类型的骨锚)驱动到骨中。如图所示,器械700可包括驱动器轴702、反扭矩套管704以及用于将驱动器轴联接到反扭矩套管的衬圈706。衬圈706可将一个或多个滚珠轴承708保持在其中。

驱动器轴702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轴线a5的近侧端部702p和远侧端部702d。驱动器轴702可为大致圆柱形的,或者可具有各种其他形状中的任一种。驱动器轴702可具有中空中心通道或插管以有利于在导丝上方插入或使用驱动器轴。驱动器轴702的远侧端部702d可包括用于接合骨锚400的对等驱动接口的接合特征部。例如,驱动器轴702的远侧端部702d可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与骨锚400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驱动器轴702的近侧端部702p可包括用于向驱动器轴施加旋转力的平面或其他特征部。例如,驱动器轴702可包括用于将驱动器轴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动力驱动器(例如,电动、气动或液压钻机或驱动工具)或联接到用于手动旋转驱动器轴的手柄的平面。通过另外的示例,驱动器轴702可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手柄。驱动器轴702可包括形成于其外部表面上以用于接收滚珠轴承708的通道或沟槽710。

反扭矩套管704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轴线a6的近侧端部704p和远侧端部704d。反扭矩套管704可限定其中可设置驱动器轴702的中空内部通道。在组装器械700时,反扭矩套管704的纵向轴线a6可与驱动器轴702的纵向轴线a5同轴。反扭矩套管704的远侧端部704d可包括用于接合骨锚400的反扭矩特征部的接合特征部。所示的特征部包括从反扭矩套管704的面向远侧表面朝远侧延伸的多个倾斜突出部712。每个突出部712可包括从侧向于轴线a6的平面倾斜地延伸的倾斜表面和平行于轴线a6延伸的邻接表面714。邻接表面714可抵靠骨锚400的邻接表面424,以防止反扭矩套管704相对于骨锚沿一个方向(例如,从外科医生的视角来看,沿顺时针方向,如图所示)旋转。反扭矩套管704的近侧端部704p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向通孔716,滚珠轴承708中的相应一个接收在该侧向通孔中。

衬圈706可限定内部腔,该内部腔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接收反扭矩套管704的至少近侧部分。环形沟槽或通道718可形成于衬圈706的内部腔以将滚珠轴承708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其中。偏压元件720可定位在腔内以相对于衬圈706朝远侧偏压反扭矩套管704。虽然所示为与驱动器轴702同轴的螺旋弹簧720,但应当理解,可替代或另外地使用其他偏压元件,诸如片簧、扭转弹簧等。销722可定位在形成于衬圈706上的细长狭槽724中以及形成于反扭矩套管704上的孔726中,从而将衬圈、弹簧720和套管以组装状态保持在一起。细长狭槽724可允许衬圈706沿着套管704在有限移动范围内纵向平移。

衬圈706可在锁定构型与解锁构型之间沿着反扭矩套管704的外部滑动。处于锁定构型时,如图7c所示,滚珠轴承708部分地设置在反扭矩套管704的通孔716中并且部分地设置在驱动器轴702的沟槽710中。衬圈706在弹簧720的偏压力下朝近侧推动,使得衬圈的内沟槽718从反扭矩套管704的通孔716偏移。因此,衬圈706的内侧壁保持滚珠轴承708与驱动器轴702上的沟槽710牢固地接触。在锁定构型中,驱动器轴702可相对于反扭矩套管704保持在固定纵向位置处,但可相对于反扭矩套管自由旋转。

处于解锁构型时,如图7d所示,可向衬圈706施加朝远侧方向的力以相对于反扭矩套管704朝远侧推动衬圈。可朝远侧推动衬圈706,以使衬圈的内沟槽718与反扭矩套管704的通孔716对准,从而允许滚珠轴承708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移动,脱离与形成于驱动器轴702上的沟槽710的接合。处于解锁构型时,驱动器轴702可相对于反扭矩套管704自由地纵向平移,并且可相对于反扭矩套管自由旋转。

在使用中,驱动器轴702可插入骨锚400并相对于骨锚旋转,以将驱动器轴的螺纹远侧端部702d与骨锚的螺纹驱动接口接合,如图7e所示。在将驱动器轴702联接到骨锚400之前或之后,可将驱动器轴和骨锚载入导丝上方。套管704和衬圈706组件可安装在驱动器轴702上方,从而朝远侧推进套管,直至套管的反扭矩特征部接合骨锚400的反扭矩特征部,如图7f所示。在该位置处,滚珠轴承708可接合形成于驱动器轴702上的沟槽710,以将套管704相对于驱动器轴保持在固定纵向位置处,从而保持套管与骨锚400的反扭矩特征部接合。可向驱动器轴702(或套管704)施加旋转力以将骨锚400驱动到骨中。当希望从骨锚400中移除驱动器轴702时,反扭矩套管704可保持静止,而驱动器轴沿相反方向旋转以从骨锚的驱动接口旋出驱动器轴。在一些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希望使驱动器轴702与骨锚400保持接合。如图7g所示,可从驱动器轴702中移除套管704和衬圈706(例如,通过朝远侧推进衬圈以从驱动器轴释放滚珠轴承708,如上所述)。驱动器轴702可作为支柱留下以有利于外科手术的其他步骤。例如,驱动器轴702可用作牵引器或接入端口的附接点,或者可用于向其中植入骨锚400的椎骨施加去旋转、牵引或压缩力。虽然未在图7a至图7g中示出,但驱动器器械700可包括例如下文参照图8a至图8f的驱动器器械800所述类型的深度止挡件。

图8a至图8f示出了示例性驱动器器械800,该器械可用于将骨锚(例如,图4h至图4i所示类型的骨锚)驱动到骨中。如图所示,器械800可包括驱动器轴802、反扭矩套管804以及用于将驱动器轴联接到反扭矩套管的衬圈806。器械800可包括深度止挡件828以防止骨锚400过度插入。

驱动器轴802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轴线a7的近侧端部802p和远侧端部802d。驱动器轴802可为大致圆柱形的,或者可具有各种其他形状中的任一种。驱动器轴802可具有中空中心通道或插管以有利于在导丝上方插入或使用驱动器轴。驱动器轴802的远侧端部802d可包括用于接合骨锚400的对等驱动接口的接合特征部。例如,驱动器轴802的远侧端部802d可包括被构造成用于与骨锚400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驱动器轴802的近侧端部802p可包括用于向驱动器轴施加旋转力的平面或其他特征部。例如,驱动器轴802可包括用于将驱动器轴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动力驱动器(例如,电动、气动或液压钻机或驱动工具)或联接到用于手动旋转驱动器轴的手柄的平面。通过另外的示例,驱动器轴802可具有与其一体形成的手柄。驱动器轴802可包括邻近驱动器轴的近侧端部形成的用于接合衬圈806的外螺纹810。

反扭矩套管804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轴线a8的近侧端部804p和远侧端部804d。反扭矩套管804可限定其中可设置驱动器轴802的中空内部通道。在组装器械800时,反扭矩套管804的纵向轴线a8可与驱动器轴802的纵向轴线a7同轴。反扭矩套管804的远侧端部804d可包括用于接合骨锚400的反扭矩特征部的接合特征部。所示的特征部形成由从套管804的面向远侧表面朝远侧延伸的多个突出部812限定的“城堡”图案。每个突出部812可包括平行于轴线a8延伸的第一邻接表面814和平行于轴线a8延伸的第二邻接表面830。邻接表面814、830可抵靠骨锚400的邻接表面426、428,以防止反扭矩套管804相对于骨锚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接合特征部可包括例如星形锁或星形研磨接口形式的成角度的齿。

衬圈806可限定内部腔,该内部腔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接收反扭矩套管804的至少近侧部分。腔的至少一部分可限定内螺纹832,该内螺纹832被构造成通过螺纹接合形成于驱动器轴802上的外螺纹810。因此,衬圈806围绕驱动器轴802的旋转可有效地相对于驱动器轴纵向平移衬圈。衬圈806可包括形成于其中的孔或通道834,该孔或通道被构造成在组装器械800与形成于套管804的近侧端部的沟槽836对准。销838可被插入穿过孔834以将销定位在形成于套管804上的沟槽836内。因此,套管804可相对于衬圈806保持在固定纵向位置处,同时仍相对于衬圈围绕轴线a8自由旋转。

在使用中,驱动器轴802可插入骨锚400并相对于骨锚旋转,以将驱动器轴的螺纹远侧端部802d与骨锚的螺纹驱动接口接合,如图8d所示。在将驱动器轴802联接到骨锚400之前或之后,可将驱动器轴和骨锚载入导丝上方。套管804和衬圈806组件可安装在驱动器轴802上方。可旋转衬圈806以朝远侧推进套管804,而不旋转套管,直至套管的反扭矩特征部接合骨锚400的反扭矩特征部,如图8e所示。在该位置处,套管804可夹在形成于衬圈806上的肩部表面840(参见图8b)与骨锚400的面向近侧表面之间,从而保持套管与骨锚的反扭矩特征部接合。可向驱动器轴802(或套管804)施加旋转力以将骨锚400驱动到骨中。当希望从骨锚400中移除驱动器轴802时,反扭矩套管804可保持静止,而驱动器轴沿相反方向旋转以从骨锚的驱动接口旋出驱动器轴。在一些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希望使驱动器轴802与骨锚400保持接合。如图8f所示,可从驱动器轴802移除套管804和衬圈806,例如通过旋转衬圈以将其从驱动器轴旋出。驱动器轴802可作为支柱留下以有利于外科手术的其他步骤。例如,驱动器轴802可用作牵引器或接入端口的附接点,或者可用于向其中植入骨锚400的椎骨施加去旋转、牵引或压缩力。

深度止挡件828可包括与反扭矩套管804的远侧端部配合或一体形成的圆柱形套管。深度止挡件828可限定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骨锚400的头部402接收在其中的中空内部。随着骨锚400被驱动到骨中,深度止挡件828将最终接触骨表面并防止骨锚的进一步插入。这可帮助确保足够长度的骨锚400在骨表面上方突出以允许附接接收器构件或头部200。

图9示出了可替代上述器械700、800或另外地使用的另一示例性驱动器器械900。器械900可包括如图所示的标准六角形驱动接口902,或各种其他驱动接口中的任一种。

头部移除器械

图10示出了用于从骨锚400中移除头部200的示例性器械1000。如图所示,器械1000可包括内杆1002和外套管1004。外套管1004可限定中心管腔或通道,该中心管腔或通道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内杆1002接收在其中。内杆1002相对于外套管1004的纵向位置可为可调整的。例如,内杆1002可包括外螺纹,该外螺纹接合外套管1004的对应内螺纹,使得外套管围绕内杆的旋转有效地相对于外套管朝近侧或朝远侧平移内杆。外套管1004的远侧端部可限定被构造成抵靠头部200的支承表面1006。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外套管1004的面向远侧表面1006被构造成用于邻接和抵靠头部200的面向近侧表面。内杆1002的远侧端部可包括用于接合夹头300以固定夹头相对于内杆的纵向位置的特征部。例如,如图所示,内杆1002可包括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相对耳状物1008。耳状物1008的尺寸可被设计成适于接收在形成于夹头300的臂302、304上的凹陷部312内。

在使用中,内杆1002可相对于外套管1004朝远侧推进,使得内杆从外套管突出。内杆1002的远侧端部可通过将远侧端部定位在夹头300的臂302、304之间来插入组装好的骨锚组件100中。使用者可随后抓握内杆1002的近侧端部并使其相对于夹头300围绕其轴线旋转90度,以将内杆的耳状物1008定位在夹头的凹陷部312内,从而固定夹头相对于内杆的纵向位置。使用者可随后围绕内杆1002旋转外套管1004,以相对于内杆朝远侧推进外套管,直至外套管邻接接收器构件200的近侧端部。外套管1004的继续旋转将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朝近侧拉动内杆1002和固定到其上的夹头300,直至夹头指状物316定位在形成于接收器构件上的腔222的上部部分224内。当指状物316定位在腔222的上部部分224中时,它们可径向向外自由偏转以释放骨锚400的头部402。因此,一旦在接收器构件200内朝近侧拉动夹头300,使用者便可向器械1000施加近侧拉力以使接收器构件和夹头与骨锚400分离。器械1000可包括可滑动地和/或通过螺纹设置在内杆1002中的柱塞(未示出),该柱塞可抵靠骨锚400的头部402并且将其朝远侧推出接收器构件200,从而不将由使用者施加的近侧拉力施加(或不以相同程度施加)到骨锚。这可有利地防止对骨锚/骨接口施加应力。在分离骨锚400之后,可以相反顺序和相反方向执行上述步骤,以从器械1000释放接收器构件200和夹头300。

器械1000还可用于将夹头300组装到接收器构件200。例如,内杆1002可与夹头300配合,并且外套管1004可围绕内杆旋转,以将内杆和联接到其上的夹头朝近侧拉动到接收器元件200的远侧端部中。一旦夹头指状物316向外弯曲以将夹头300保持在接收器构件200的腔222内,内杆1002便可脱离夹头,并且器械1000可与现在组装好的接收器构件和夹头分离。

头部插入器械

图11a至图11h示出了用于将接收器构件200附接到骨锚400的示例性器械1100。器械1100可用于将接收器构件200原位附接到骨锚400。换句话讲,可将骨锚400植入骨中,然后可使用器械1100将接收器构件200联接到其上。

在模块化骨锚组件中,可以想到,例如如果软组织或其他碎屑阻止到骨锚的完全附接,或者如果使用者在将头部与骨锚配合时未能施加足够的力,则可能发生次优的头部附接。因此,可能希望给使用者一些积极的指示,即头部牢固地联接到骨锚,或者如果头部未牢固地连接到骨锚,则防止头部从插入器械释放。该功能可使使用者更加确信接收器构件与骨锚之间已建立足够的连接。

器械1100可被构造成使得接收器构件200仅在接收器构件牢固地联接到骨锚400时才从器械释放。这可使使用者确信接收器构件200已牢固地附接,因为当实现牢固附接时,使用者将仅能够移除插入器器械1100。

如图所示,器械1100可包括推杆1102、外套管1104和释放元件1106。外套管1104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近侧-远侧轴线a9的近侧端部1104p和远侧端部1104d。外套管1104可限定中心管腔或通道,该中心管腔或通道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推杆1102和释放元件1106接收在其中。外套管1104的近侧端部1104p可包括有利于使用者夹持器械1100的手柄1108或其他特征部。套管1104的远侧端部1104d可包括相对的狭缝,使得远侧端部被分离成第一悬臂式臂和第二悬臂式臂1110。臂1110可具有至少一定程度的柔性,使得臂的自由端部可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接收器构件200。狭缝可包括扩大的近侧切口,以提供应力释放并且促进臂1110的这样移动。臂1110的自由端部可包括用于接合接收器构件200的对应特征部的接合特征部。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臂1110包括从臂径向向内延伸的弓形架1112,该弓形架被构造成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的对应弓形沟槽210内以将接收器构件固定到外套管1104。臂1110可具有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架1112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的沟槽210内以将接收器构件固定到器械1100,在第二位置处,臂从第一位置径向向外偏转以从接收器构件的沟槽移开架以从器械释放接收器构件。

臂1110还可包括肩部1114,该肩部接合释放元件1106的对应肩部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外套管1104的远侧行进。换句话讲,臂1110的肩部1114可防止释放元件1106从外套管1104的远侧端部掉出。

推杆1102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外套管1104内,使得推杆可相对于外套管纵向平移。推杆1102的近侧端部可联接到可由使用者致动以在外套管1104内朝远侧推进推杆的按钮、杠杆或其他致动器1116。偏压元件1118可设置在推杆1102与外套管1104之间以相对于外套管朝远侧偏压推杆。因此,一旦释放按钮1116,推杆1102可在偏压元件1118的偏压下在套管1104内朝近侧回缩。虽然所示为螺旋弹簧,但应当理解,可替代或另外地使用其他偏压元件。推杆1102的远侧端部可包括被构造成抵靠释放元件1106的对应内部支承表面的支承表面1120,如下进一步所述。推杆1102的支承表面1120可为锥形的、弯曲的、渐缩的或倾斜的。

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被构造成从外套管1104的远侧端部1104d突出以接触骨锚400的远侧突出部1122。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从释放元件朝近侧延伸的相对臂1124。臂1124可被构造成在器械1100的操作期间朝向和/或远离彼此弯曲。臂1124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用于限定被构造成抵靠推杆1102的支承表面1120的支承表面1126。臂1124的支承表面1126可为锥形的、弯曲的、渐缩的或倾斜的。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用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外套管1104的移动的特征部。例如,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面向远侧的肩部1128,该肩部被构造成用于接合外套管1104的面向近侧肩部1114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套管的纵向行进。通过另外的示例,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相对凸片1130,该相对凸片从其径向向外突出,并且在形成于外套管1104上的狭缝内滑动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外套管的旋转。凸片1130可确保释放元件1106的臂1124与外套管1104的臂1110对准。

器械1100的操作示于图11e至图11h中。如图所示,接收器构件200或其他模块化头部部件可通过将外套管1104的架1112与形成于接收器构件上的沟槽210接合来载入器械1100,从而将接收器构件固定到外套管。器械1100可随后用于将接收器构件200附接到骨锚400。骨锚400先前已被植入骨中。由于器械1100用于将接收器构件200向下降低到骨锚400上方时,释放元件1106的远侧突出部1122与骨锚接触。器械1100相对于骨锚400的连续推进可使得释放元件1106在外套管1104内朝近侧滑动。

如图11e至图11f所示,当骨锚400的头部402完全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内时,使用者可按压致动按钮1116以从插入器械1100释放接收器构件。具体地讲,按下按钮1116可致使在外套管1104内朝远侧平移推杆1102。随着推杆1102朝远侧推动释放元件1106,骨锚400即阻止释放元件的远侧推进。因此,推杆1102的支承表面1120抵靠释放元件1106的支承表面1126以径向向外张开释放元件的臂1124。随着释放元件1106的臂1124径向向外移动,它们径向向外推动外套管1104的臂1110,从而使架1112与形成于接收器构件200上的沟槽210脱离接合并从器械1100释放接收器构件。一旦接收器构件200被释放,便可移除器械1100,从而保持使接收器构件牢固地联接到骨锚400。

如图11g至图11h所示,当接收器构件不完全安置在骨锚400上时,器械1100可有利地防止从器械释放接收器构件200。具体地讲,当使用者在该情形中按下按钮1116时,推杆1102在外套管1104内朝远侧平移。因为骨锚400不完全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内,所以释放元件1106的突出部1122不接触骨锚400以限制释放元件相对于外套管1104的远侧行进,或者仅在释放元件的足够远侧行进发生之后接触骨锚。因此,当推杆1102接触释放元件1106时,它仅朝远侧推动释放元件,而推杆的支承表面1120不在释放元件的支承表面1126上凸轮运动并且不使释放元件的臂1124径向向外偏转。由于释放元件1106的臂1124不径向向外移动,因此外套管1104的臂1110同样不径向向外移动,并且接收器构件200保持牢固地联接到器械1100的远侧端部。当骨锚不完全安置在接收器构件中时,释放元件1106从接收器构件200弹出骨锚400所需的力可小于将外套管1104的臂1110向外张开所需的力。因此,如果骨锚400仅部分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内,释放元件1106可从接收器构件弹出骨锚,而不从器械1100释放接收器构件。

器械1100可包括视觉指示器,以通知使用者骨锚400是否完全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内。例如,释放元件1106可包括近侧延伸部(未示出),该近侧延伸部通过形成于器械1100的外套管1104或手柄1108上的窗口可见。延伸部的尺寸可被设计成使得其仅在释放元件1106通过完全安置的骨锚400朝近侧移位时通过窗口可见。因此,当释放元件1106通过窗口可见时,其可指示外科医生骨锚400完全安置在接收器构件200内。

单侧器械

如上所述,骨锚组件100可有利于将器械单侧附接到其上。具体地讲,单侧器械可在接收器构件的仅一个臂202、204处附接到骨锚组件100的接收器构件200。这样的附接可提供多个优点。例如,单侧器械可具有较低的轮廓,使得它们在形成于患者体内的牵开器、插管或微创工作通道内占据较少的空间,或者有利于与较少的回缩或较小的插管一起使用,从而减少患者创伤。通过另外的示例,附接到接收器构件200的仅一侧可使接收器构件的另一侧开放以用于附接其他器械,可保持畅通路径以用于侧向杆插入,或者可改善解剖结构或外科部位的可视化。

单侧器械可用于引入头部,施加反扭矩,使牵开器刀片向下滑动到骨表面,附接用于压缩或牵引的支点,引入固定螺钉,复位脊柱杆(例如,竖直地、侧向地或两种方式),或者执行各种其他外科任务。

图12a至图12f示出了可与上述骨锚组件100一起使用的示例性单侧附接器械1200。如图所示,器械1200可包括细长主体1202和枢转锁定臂1204。

主体1202可包括用于限定纵向近侧-远侧轴线a10的近侧端部1202p和远侧端部1202d。主体1202的近侧端部1202p可包括管部分1206,该管部分从轴线a10偏移,使得当器械1200附接到其上时管的中心轴线a11与骨锚组件100的中心轴线a1同轴。管1206可用作进入通道或引导件。例如,管1206可引导驱动器器械插入穿过其以接合骨锚400并将骨锚驱动到骨中。管1206可被省略,或可被替换为手柄或其他特征部。管1206的内部可包括螺纹、棘齿或其他特征部以用于接合穿过其插入的器械。当用器械1200执行各种任务诸如杆复位时,此类特征部可有利地提供机械优势。管1206的外部可包括平面1222或环形沟槽1224以便将管与另一个器械接合,例如以向器械施加扭矩、将器械附接到框架或其他装置等。

锁定臂1204可枢转地联接到主体1202,使得锁定臂1204的远侧端部可相对于主体径向向内和径向向外枢转。锁定臂1204可通过枢轴销1208可枢转地联接到主体1202。枢轴销1208可沿着主体1202安装在处于主体的近侧端部1202p和远侧端部1202d中间的点处。锁定臂1204可包括释放按钮1210以用于致动锁定臂。释放按钮1210可形成于锁定臂1204的近侧端部处,如图所示,使得朝向主体1202向内按下释放按钮可使锁定臂的远侧端部远离主体径向向外枢转到释放位置,并且使得释放按钮可使锁定臂的远侧端部朝向主体径向向内枢转到锁定位置。器械1200可包括偏压元件1212以朝向锁定位置或释放位置偏压锁定臂1204。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片簧1212设置在主体1202内,并且被构造成朝向锁定位置偏压锁定臂1204。

主体1202的远侧端部1202d可限定凹陷部1214,该凹陷部1214尺寸被设计成适于将接收器构件200的臂202或204接收在其中。凹陷部1214和臂204可具有彼此互补的横截面形状,使得当它们彼此接合时,臂不能相对于凹陷部旋转或相对于凹陷部侧向平移。凹陷部1214可被构造成用于夹持或包围臂204的多个侧(例如,臂的至少两个侧,臂的至少三个侧,臂的至少四个侧等)。如图12e所示,臂204和凹陷部1214可经由燕尾形榫连接件配合。凹陷部1214可限定形成臂204的弯曲外表面214的负向面的弯曲面1216。凹陷部1214还可限定从弯曲面1216延伸并形成臂204的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218的负向面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1218。凹陷部121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1218可相对于由接收器构件200的近侧-远侧轴线a1和杆接收凹陷部206的中心轴线a2限定的平面以一定斜角延伸。随着凹陷部121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1218接近接收器构件200的近侧-远侧轴线a1,该第一面和第二面可朝向彼此成一定角度。如图12e所示,臂204可通过相对于凹陷部纵向平移臂而接收在凹陷部1214内或从凹陷部中移除。然而,凹陷部1214和臂204的几何形状可防止当臂被接收在凹陷部1214中时臂相对于器械1200旋转或相对于器械侧向平移。

如图12f所示,锁定臂1204的远侧端部可包括用于防止或限制器械1200相对于接收器构件200的臂204的纵向移动的接合特征部1220。接合特征部1220可包括从锁定臂1204径向向内突出的架或脊,以选择性地接合形成于接收器构件200的臂上的对应弓形沟槽210。

在使用中,接收器构件200的臂202、204可朝近侧插入凹陷部1214,并且锁定臂1204可与形成于臂上的沟槽210接合。当以这种方式联接到器械1200时,接收器构件200可锁定到器械,使得接收器构件不能相对于器械沿任何方向旋转或平移。器械1200可因此提供稳定的平台以便单侧附接到接收器构件或骨锚组件100的其他头部200。

通过单侧附接到接收器头部可有利于多个外科步骤。图12g示出了使用单侧附接器械1200将接收器构件200组装到先前植入椎骨v1中的骨锚400的示例性方法。接收器构件200可附接到器械1200,如上所述,然后朝远侧降低到骨锚400的头部402上。使用者可向器械1200施加远侧推力以将接收器构件200推动到骨锚400上并形成组装好的骨锚组件100a。一旦组装好,器械1200即可留在适当位置,如相对于第二骨锚组件100b所示。当接收器构件200被推进到患者体内时,使用单侧附接器械1200可使得使用者更容易可视化骨锚400。

图12h示出了使用单侧附接器械与引入脊柱杆的结合的示例性方法。如图所示,可将第一骨锚组件100a和第二骨锚组件100b植入相应的第一椎骨v1和第二椎骨v2中。单侧附接器械1200a、1200b可联接到骨锚组件100a、100b中的每一者。可使用杆插入器1226将与其联接的脊柱杆r1引入骨锚组件100a、100b的杆接收凹陷部中。可通过使用单侧附接器械1200a、1200b促进杆r1的引入,因为接收器构件200a、200b的一侧保持开放,使得将杆与凹陷部对准的运动可包括侧向分量。对于典型的双侧器械,杆的运动必须限于近侧-远侧移动和纵向移动。在利用双侧器械的典型mis规程中,杆的自由端部需要在皮肤下方被引导至双侧器械的相对臂之间的狭窄通道中。对于单侧器械,杆的隧穿不需要如此精确,因为杆可侧向移动成与第二骨锚组件的杆接收凹陷部对准。

图12i示出了使用单侧附接器械与插入固定螺钉结合的示例性方法。如图所示,可将第一骨锚组件100a和第二骨锚组件100b植入相应的第一椎骨v1和第二椎骨v2中。单侧附接器械1200a、1200b可联接到骨锚组件100a、100b中的每一个。脊柱杆r1可例如使用上文参照图12h所述类型的杆引入方法定位成与骨锚组件100a、100b的杆接收凹陷部对准。器械1200b可引导固定螺钉102和固定螺钉驱动器器械1228的插入。驱动器轴1228可在器械1200b内旋转以将固定螺钉102旋入或旋出接收器构件200b,例如以用于将脊柱杆r1最终拧紧到骨锚组件100a、100b。

图12j示出了使用单侧附接器械与复位脊柱杆和插入固定螺钉结合的示例性方法。将杆r1复位到接收器构件200a、200b的杆座中可通过将复位工具1232插入穿过单侧附接器械1200a的工作通道来实现。器械1200a的管状延伸部1206可引导复位工具1232的插入。复位工具1232可与管状延伸部1206通过螺纹接合或以其他方式联接,使得工具可在管状延伸部内旋转以复位杆r1。复位工具1232可限定工作通道,该工作通道用于引导固定螺钉102和固定螺钉驱动器器械1230的插入。驱动器轴1230可在复位工具1232内旋转以将固定螺钉102旋入或旋出接收器构件200a,例如以用于将脊柱杆r1最终拧紧到骨锚组件100a、100b。

如图12k所示,器械1200a可用于在拧紧或松开固定螺钉102时施加反扭矩。器械1200a可包括在器械的近侧端部处的一个或多个平面1222,该器械可用开口扳手或其他工具1234夹持以在固定螺钉驱动器1230在器械内旋转时向使用者提供向器械施加反扭矩力的机械优势。

虽然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单侧器械可用作多个其他外科步骤中任一个的平台。例如,单侧器械可与牵引装置一起使用以牵引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具体地讲,第一器械和第二器械可联接到分别植入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中的相应第一骨锚组件和第二骨锚组件。牵引装置可与器械接合以向其施加牵引力,从而牵引椎骨。

又如,单侧器械可与压缩装置一起使用以压缩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具体地讲,第一器械和第二器械可联接到分别植入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中的相应第一骨锚组件和第二骨锚组件。压缩装置可与器械接合以向其施加压缩力,从而压缩椎骨。

又如,单侧器械可用于执行去旋转动作。具体地讲,第一器械和第二器械可联接到分别植入第一椎骨和第二椎骨中的相应第一骨锚组件和第二骨锚组件。第一器械和第二器械可沿相反方向推动以相对于一个椎骨使另一个椎骨旋转。器械可包括用于将器械联接到去旋转框架的特征部。

应当指出的是,上面的描述中或附图中所表达或暗示的方法步骤的任何顺序不应理解为是限制本公开的方法按照该顺序执行步骤。相反,本文所公开的每种方法的各种步骤可按照任意多种顺序执行。此外,由于所描述的方法仅为示例性实施方案,因此包括更多步骤或包括更少步骤的各种其他方法也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虽然本文所示和所述的方法通常涉及将脊柱杆附接到多个椎骨,但应当理解,本文的装置和方法可与各种其他类型的固定或稳定五金件一起用于任何骨中、非骨组织中或者非生物或非组织物体中。本文所公开的骨锚组件和其他植入物可被完全植入,或者可用作外部固定或稳定系统的一部分。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用于微创手术和/或开放式手术中。

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及其各个组成部件可由多种已知材料中的任一种构成。示例性材料包括适合用于外科手术应用的材料,所述材料包括金属,诸如不锈钢、钛或其合金、聚合物(诸如peek、陶瓷、碳纤维)等。本文所公开的设备的各种部件可为刚性的或柔性的。设备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部分可由不透射线的材料形成,以便于在荧光镜透视检查和其它成像技术下可视化,或者由射线可透过的材料形成,以便不干扰其它结构的可视化。示例性射线可透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和高强度聚合物。

虽然上面描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应当理解,在所描述的构思的实质和范围内可作出多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