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0359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关节周围炎、痛风、风湿、滑膜炎等病是骨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尽管诱发原因不同,病症也不同,但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外用西药缓解患者症状,但是不能根治,用药时间长,疗效不明显,外用药还存在着皮肤过敏的问题。西医还采用手术加服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昂贵,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多,术后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而且服药治疗极易伤及脾胃和肝肾。中医对上述疾病多釆用正骨复位或牵引方法,但需要医师手法正确,操作不当,给患者造成二次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疗效短、见效快、不复发,针对骨科疾病发病机理,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的膏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由以下比例组成:陈皮2~4,红花2~4,白芨2~4,乳香4~6,没药4~6,生川乌4~6,当归3~5,紫苏4~6,甘草2~4,白芷2~4,木别子2~4,草乌4~6,半夏4~6,冰片2~4,元胡6~7,白矾2~4,皂刺2~4,生马前子6~7,洋金花16~18,广丹15~17。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由以下比例组成:陈皮3.3,红花3.3,白芨3.3,乳香5,没药5,生川乌5,当归4,紫苏5,甘草3.3,白芷3.3,木别子3.3,草乌5,半夏5,冰片3.3,元胡6.6,白矾3.3,皂刺3.3,生马前子6.6,洋金花16.6,广丹17。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陈皮,红花,白芨,乳香,没药,生川乌,当归,紫苏,甘草,白芷,木别子,草乌,半夏,冰片,元胡,白矾,皂刺,生马前子,洋金花段碎;

s2、将s1中段碎的药材放入香油浸泡,制得药油;

s3、将药油放入沙锅内,慢火煎至药油中药材近焦枯,滤去药材;

s4、取s3中药油继续熬制,熬至滴水成珠;

s5、取广丹加入药油内迅速搅拌均匀,制得油膏;

s6、将s6中油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得稠状膏药;

s7、将稠状膏药均匀涂布在牛皮纸上,制得膏药。

所述药材在香油浸泡时间为5天。

所述香油重量为50千克。

所述牛皮纸大小为100cm2,每张牛皮纸所涂膏药为10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对于治疗骨科疾病有显著疗效,配方中陈皮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乳香调气适血,定痛追毒;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川乌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温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节;半夏燥湿化痰,消痰散结及外用消肿止痛;当归补血和血,润燥滑肠,有跌打损伤功效;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及调和诸药功效;木别子结消肿,攻毒疗疮,主治风湿痹病的;生马前子活血通络,除风祛湿,消炎抗菌;冰片抑菌抗炎;元胡活血利血的;白矾解毒止痛,燥湿止痒;皂刺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洋金花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挛止痛;广丹为熬制膏药的基础剂,拔毒生肌。

本发明是纯中药剂,具有通肿,消炎,止痛,散瘀等功效,由于各味中药的配伍作用,既治标又治本,缩短了疗程,且皮肤无不良反应,制作方法简单,原料易取,制成的膏药易于储存,适合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由以下原料组成:陈皮3.3kg,红花3.3kg,白芨3.3kg,乳香5kg,没药5kg,生川乌5kg,当归4kg,紫苏5kg,甘草3.3kg,白芷3.3kg,木别子3.3kg,草乌5kg,半夏5kg,冰片3.3kg,元胡6.6,白矾3.3kg,皂刺3.3kg,生马前子6.6kg,洋金花16.6kg,广丹17kg。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膏药的制作方法:

将陈皮,红花,白芨,乳香,没药,生川乌,当归,紫苏,甘草,白芷,木别子,草乌,半夏,冰片,元胡,白矾,皂刺,生马前子,洋金花段碎,放入50千克香油浸泡5天,制得药油,将药油放入沙锅内,慢火煎至药油中药材近焦枯,滤去药材后,将药油继续熬制,熬至滴水成珠,取广丹加入药油内迅速搅拌均匀,制得油膏,将油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得稠状膏药,取10克均匀涂布在100cm2的牛皮纸上,制得膏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陈皮2kg,红花2kg,白芨2kg,乳香4kg,没药4kg,生川乌4kg,当归3kg,紫苏4kg,甘草2kg,白芷2kg,木别子2kg,草乌4kg,半夏4kg,冰片2kg,元胡6kg,白矾2kg,皂刺2kg,生马前子6kg,洋金花16kg,广丹16kg。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膏药的制作方法:

将陈皮,红花,白芨,乳香,没药,生川乌,当归,紫苏,甘草,白芷,木别子,草乌,半夏,冰片,元胡,白矾,皂刺,生马前子,洋金花段碎,放入50千克香油浸泡5天,制得药油,将药油放入沙锅内,慢火煎至药油中药材近焦枯,滤去药材后,将药油继续熬制,熬至滴水成珠,取广丹加入药油内迅速搅拌均匀,制得油膏,将油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得稠状膏药,取10克均匀涂布在100cm2的牛皮纸上,制得膏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膏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陈皮4kg,红花4kg,白芨4kg,乳香6kg,没药6kg,生川乌6kg,当归5kg,紫苏6kg,甘草4kg,白芷4kg,木别子4kg,草乌6kg,半夏6kg,冰片4kg,元胡7kg,白矾4kg,皂刺4kg,生马前子7v,洋金花18kg,广丹15kg。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膏药的制作方法:

将陈皮,红花,白芨,乳香,没药,生川乌,当归,紫苏,甘草,白芷,木别子,草乌,半夏,冰片,元胡,白矾,皂刺,生马前子,洋金花段碎,放入50千克香油浸泡5天,制得药油,将药油放入沙锅内,慢火煎至药油中药材近焦枯,滤去药材后,将药油继续熬制,熬至滴水成珠,取广丹加入药油内迅速搅拌均匀,制得油膏,将油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得稠状膏药,取10克均匀涂布在100cm2的牛皮纸上,制得膏药。

上述实施例制备的膏药的用法用量:直接贴于患处,1帖贴5-7天,每帖取下后歇2天,继续贴。

治疗颈椎病3-5帖为一疗程;治疗腰间盘突出10帖为一疗程;治疗肩周炎20帖为一疗程;治疗痛风20帖为一疗程;治疗风湿8帖为一疗程,治疗滑膜炎8帖为一疗程。

采用上述膏药,按上述疗程治疗,可治愈骨科疾病,且治好后不复发。

临床病例及疗效:

病例1:患者李某为48岁男性,因工作原因长期久坐而导致腰椎骨突出,x线摄片显示腰椎骨第5,6节突出,在医院长期治疗但收效甚微,后在贴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一个疗程后,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继续贴用两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2:患者张某为45岁男性,其职业为劳力搬运工因在一次搬运过程中不慎失手摔倒而导致腰椎骨三至四节滑脱,起初因有腰疼症状以为是轻度扭伤,内服三七片,外涂红花油,后症状未缓解,进行ct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骨脱落,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一个疗程后,症状有所改善,连续贴用三个疗程后,腰疼等症状消失,患者疾病得以治愈,继续上岗工作。

病例3:患者崔某为58岁男性,因长期工作而形成的腰肌劳损很严重而诱发椎管狭窄,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一个疗程后,病情好转,连续贴用了三个疗效后,诸症皆消失,得以治愈。

病例4:患者王某为40岁男性,因工作原因加之不良生活习惯致使其患上颈椎病,颈部无法随意活动,甚至导致头晕等症状出现,四处求医未有显著疗效,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两个疗程后,颈部可以活动,在连续贴用五个疗程后,诸症状消失,得以治愈。

病例5:患者李某为51岁女性,由于长期进行纺纱工作,加上年龄增大的影响,患有极为严重的颈椎病,起初颈部僵硬时并未及时就医,致使头晕、烟花、下肢麻木等症状出现,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三个疗效后有所好转,连续贴用八个疗程后,彻底痊愈,活动自如。

病例6:患者徐某为38岁男性,有七、八年的痛风病史,喝酒之后更严重,反复发作,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间断性贴了15帖,共计130多天,之后喝酒、吃海鲜等容易发的食物不再复发,基本治愈。

病例7:患者王某为47岁男性,患有肩周炎,病症为两个胳膊无法活动,尤其是晨起僵硬、疼痛,起身困难,两胳膊使不上劲,在进行扎针,针灸后效果不明显,在使用本专利制成的膏药20帖后基本痊愈,干活、晨起活动自如,在寒冷天气也不复发。

病例8:患者刘某为60岁男性,患有滑膜炎,症状为右腿疼,不能走路,已有五、六年病史,使用本专利制成的膏药8帖,每次使用2帖,基本治愈。

病例9:患者张某为30岁男性,患有风湿,症状为腿麻木,有四、五年病史,使用本专利制成的膏药5-6帖后,基本治愈,麻木感消失,也未复发。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