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引入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860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引入管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引入管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用于医疗临床对导尿患者的尿液计量并且还可对胸腹腔手术后的患者的引流液计量,以便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并根据病理状况合理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前述的引入管接头是设置于引流管上的用于将引流管与插入于导尿患者膀胱内的导尿管连接或者与插入胸腹腔术后患者的胸腹腔的引流液引出管连接的过渡部件。

早先,医疗临床引流普遍采用引流袋,其结构由塑料管(又称引流管)与带大容量计量标志的塑料储液袋组成,这种引流袋由于不能正确计量而只能精略估计病人的尿量或引流液液量,致误差大,对临床监护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渐遭淘汰。

于是,便有了类似于由以下文献所公开的结构形式的液体计量储存器。例如:中国专利zl02123886.3介绍的“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zl91225245.6公开的“一次性可计量塑料尿袋”、zl93224818.7涉及的“电子体液计量仪”、zl94242826.9揭示的“一次性精确计量双腔尿引流器”、zl97211613.3给出的“一种计量积尿瓶”、zl99209573.5推荐的“排尿计量瓶”、zl00221285.4披露的“病人尿液排放监护计量装置”和zl01225226.3以及zl01268645.x分别推荐的“一种计量准确的尿袋和尿液计量器”,等等。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方案存在的共同欠缺由发明授权公告号cn1282451c(医用半自动尿液计量储存器)弥补,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1页第6行至第3页倒数第5行。而该cn1282451c存在的缺陷由授权公告号cn200994924y(医用半自动引流液计量储存器)的技术方案所消除,具体可参见该cn200994924y的说明书第4页最后一段至第6页第4行。此外,cn202207340u(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也针对前述cn1282451c存在的其它缺憾提出了改进。

上述cn1282451c、cn200994924y和cn202207340u以及包括上面未提及的cn2778276y(一种尿液贮存计量装置)均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均采用了唯一的一个硬质盒体,因此尿液储存量有限,然而,如果为了增大盒体容积,那么易造成制造及使用成本的增大,并且原料耗费大,最终导致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增加;其二,由于计量方式表现为结果计量,因而难以体现过程与结果相济的精密计量效果,其三,由于盒体放液阀的结构有失合理,因此在成品包装、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容易损坏,并且一旦放液阀致损会导致整个装置报废;其四,由于不具有对引流液的随机采样功能,因而造成医务人员采样时的困惑。

上述四个方面的欠缺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203044b公告的“子母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所消除,并且该cn103203044b客观上兑现了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五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在引入管接头上只设置取样装置(说明书第0034和0036段)而无透气不透液装置,因而不利于在引流过程中使引入管内的空气向外界泄出;其二,由于用于将盒体的盒体腔内的液体如尿液排出的盒体放液阀由阀座、阀套管、螺旋套和阀芯组成,阀座通过热熔焊方式与盒体的底壁固定,阀套管插入阀座的阀座腔内并且与盒体的盒体腔相通,而阀套管的下端伸展到阀座的阀座腔外,螺旋套与阀套管下端的外壁上的螺纹相配合,阀芯通过阀芯座与螺旋套的螺旋套腔构成一体结构,放液时,用手指攥捏并旋动螺旋套,使阀芯离开对阀套管的封堵,反之同例,因而不论是放液还是停止放液,对螺旋套的操作均是十分吃力的(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30至0031段);其三,由于盒体放液阀的位置位于盒体底部,又由于操作如放液时需使手指旋动螺旋套,还由于整个盒体放液阀的体积较小,因而在放液时稍有不慎会污染放液者的手指,尤其当螺旋套的内壁与阀套管的外管两者的螺纹配合欠佳时,在放液过程中,液体会从两者的配合间隙渗泄,并脏及放液操作者(通常为患者的陪护人员);其四,由于在放液完毕后需使螺旋套返回至与阀套管的充分旋紧状态,以便阀芯对阀套管的出液口充分封堵,因而螺旋套与阀套管两者的旋紧程度全凭手感确定,而不同体能以及不同年龄段乃至不同性别的陪护人员对前述旋紧程度的感知以及判断往往各不相同,因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盒体腔内的液体从盒体放液阀处非正常渗滴的情形;其五,由于挂袋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对挂钩与挂钩板构成一体结构,而挂钩板通过其下部延伸构成的连接条植入储液袋的挂袋腔内,又由于挂袋装置的结构体系中还具有一挂绳,以利实际使用时根据现场情况在一对挂钩与挂绳之间灵活选择(具体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39至0040段),因而当择用挂绳吊挂时,一对挂钩不仅成了多余的累赘,而且还会对吊挂附近产生干涉影响,尤其,因不慎撞及挂钩时会导致储液袋连同盒体晃摆,影响精密计量腔的精密计量效果,因为在前述晃摆过程中,精密计量腔内的液体会非正常地从分隔板溢流口流入盒体的大容量计量腔内;其六,由于在使用状态下仅通过连接于储液袋上部的前述挂袋装置吊挂,因而储液袋连同盒体的平衡性相对欠缺,而平衡程度的优劣同样会对计量效果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cn103203044b存在的缺憾,有必要继而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导尿或引流过程中使引入管内的空气向外界泄出并且结构简练装配方便而快捷的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引入管接头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的引入管接头结构,所述的模块化组合式医用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包括一盒座和一盒体,在盒座的下部延伸有一对集液袋挂脚,在该对集液袋挂脚的末端各构成有一集液袋挂钩,盒体朝向盒座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盒座密封固定,该盒体与盒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盒体腔,在盒体的盒体底壁上并且位于盒体底壁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置开设有一用于将盒体腔内的液体排出盒体腔的一盒体腔底部排液口;一精密计量筒,该精密计量筒在对应于所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在所述盒体腔内,并且该精密计量筒的顶部伸展到盒体的盒体顶壁的上方,在该精密计量筒的精密计量筒壁体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使精密计量筒的筒腔与盒体腔相通的筒腔溢流孔,藉由该筒腔溢流孔将筒腔内的液体溢至盒体腔,在精密计量筒壁体上并且位于筒腔溢流孔的上方的位置还开设有一通气管导气孔;一引流管配接座,该引流管配接座与所述精密计量筒的顶部固定,在该引流管配接座上构成有一与所述筒腔相通的引流管配接头,并且在引流管配接座上还开设有一与筒腔相通的配接座透气孔,在引流管配接头上固接有一引流管,在对应于该配接座透气孔的位置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膜;一通气管,该通气管在对应于所述通气管导气孔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筒腔内,该通气管的气管腔的顶部和底部是不封闭的,而通气管腔的侧部与通气管导气孔相通;一对挂钩,该对挂钩对应于所述盒座背对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在所述盒体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并且沿着盒体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所述盒体腔内的液量的盒体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和用于揭示所述筒腔内的液量的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该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与所述的精密计量筒相对应,在所述盒座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的上部并且位于盒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配合座,在盒座同样朝向盒体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精密计量筒配合座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限位座,在所述盒体的盒体顶壁上并且位于盒体顶壁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盒体顶壁的上表面的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在所述盒体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排液机构,所述的精密计量筒的上部与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的密封座圈腔的密封座圈腔壁密封配合并且还同时与所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枢转配合,精密计量筒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精密计量筒限位座的位置朝着所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的方向延伸并且构成有一活塞式密封机构,该活塞式密封机构与所述的排液机构相配合,与精密计量筒的顶部固定的所述引流管配接座对应于所述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的上方并且在该引流管配接座的侧壁上延伸有一扳手,当使用者将扳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由引流管配接座带动所述精密计量筒的上部循着所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向上旋移,所述活塞式密封机构解除对所述排液机构的密封,盒体腔以及筒腔内的液体排出,当使用者将扳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由引流管配接座带动精密计量筒的上部循着精密计量筒配合座向下旋移,所述活塞式密封机构恢复对所述排液机构的密封,所述的引入管接头结构包括一引入管接头本体,该引入管接头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引流管配接头的一端配接,而引入管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插入患者体内的引入管配接,并且在引入管接头本体上设置有一取样装置,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入管接头本体上还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装置,该透气不透液装置包括一通气膜座、一通气膜和一通气膜定位压盖,通气膜座直接构成于引入管接头上,该通气膜座的通气膜座腔与引入管接头本体的引入管接头本体腔相通,并且在该通气膜座腔内围绕通气膜座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压盖定位凸台,通气膜设置在通气膜定位压盖与压盖定位凸台之间,通气膜定位压盖与通气膜座腔嵌配并且由压盖定位凸台支承,在通气膜定位压盖上间隔开设有压盖镂空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上构成有一螺旋导板,在该螺旋导板的前方构成有螺旋牙槽,在所述精密计量筒的外壁上部并且围绕精密计量筒的圆周方向构成有螺旋牙,该螺旋牙与螺旋牙槽相配合,在精密计量筒的外壁上并且位于螺旋牙的下方的位置同样围绕精密计量筒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精密计量筒密封圈槽,在该精密计量筒密封圈槽内套设有一精密计量筒密封圈,该精密计量筒密封圈与所述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的密封座圈腔的密封座圈腔壁密封配合,所述的引流管配接座在螺旋牙的上方的位置与精密计量筒的顶部固定,当使用者将所述扳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且在螺旋牙循着螺旋牙槽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所述精密计量筒向上旋移而藉以使所述活塞式密封机构解除对所述排液机构的密封,而当使用者将扳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且在螺旋牙循着螺旋牙槽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所述精密计量筒向下旋移而藉以使活塞式密封机构恢复对排液机构的密封;在所述引入管接头本体的末端构成有一缩节式接口,在使用状态下该缩节式接口与所述的引入管的一端配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排液上密封腔、排液下密封腔、集液袋接管挂脚座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排液上密封腔在对应于所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构成于所述盒体底壁上,排液下密封腔由所述排液上密封腔的中心位置向下延伸构成,集液袋接管配接头由排液下密封腔向下延伸构成,集液袋接管挂脚座构成于集液袋接管配接头的外壁上,并且在该集液袋接管挂脚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排液下密封腔的底部之间以间隔状态构成有挂脚座补强连接脚,所述的活塞式密封机构包括活塞柱体、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活塞柱体上密封圈、筒腔泄液孔、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和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活塞柱体由所述精密计量筒的下端延伸构成,活塞柱体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活塞柱体通气孔,该活塞柱体通气孔与所述通气管的通气管腔相通,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围绕活塞柱体的圆周方向开设在活塞柱体的上部的外壁上,活塞柱体上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内并且与所述的排液上密封腔的排液上密封腔腔壁相配合,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同样围绕活塞柱体的圆周方向开设在活塞柱体的下部的外壁上,活塞柱体下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内并且与所述的排液下腔的排液下密封腔腔壁相配合,筒腔泄液孔在对应于活塞柱体上、下密封圈槽之间的位置开设在活塞柱体的中部并且与所述筒腔相通,当使用者将所述扳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且在所述螺旋牙循着所述螺旋牙槽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所述精密计量筒连同所述活塞柱体向上旋移,所述活塞柱体上密封圈解除对所述排液上密封腔的密封,同时所述活塞柱体下密封圈解除对所述排液下密封腔的密封,所述盒体腔内的液体依次经所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排液上密封腔、排液下密封腔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排出,与此同时,所述筒腔内的液体依次经筒腔泄液孔、排液下密封腔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排出,而当使用者将所述扳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带动引流管配接座并且在螺旋牙循着螺旋牙槽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所述密封计量筒连同所述活塞柱体向下旋移,所述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恢复对所述排液上密封腔的密封,同时所述活塞柱下密封圈恢复对所述排液下密封腔的密封。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中部并且循着盒体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向外膨出的盒体弧拱,该盒体弧拱的上部与所述盒体顶壁衔接,而下部与所述盒体底壁衔接,所述精密计量筒的中部与弧拱相对应,所述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设置在所述弧拱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朝向所述引流管配接头的一端探入到所述引流管配接座内与所述的筒腔相通并且还设置有一防回流阀片,引流管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固定有一引入管接头,该引入管接头在使用状态下与引入管配接并且在该引入管接头上设置有一取样装置和一透气装置。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精密计量筒密封挡圈的外壁上构成有一阻挡突缘,该阻挡突缘的上部探出精密计量筒密封挡圈的上表面,在所述引流管配接座的侧部延伸有一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该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与所述阻挡突缘相配合,当所述扳手带动所述引流管配接座连同所述精密计量筒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转动到所述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遭到所述阻挡突缘的阻挡时,精密计量筒向下旋移至极限,所述活塞式密封机构处于对所述排液机构的充分密封状态。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座背对所述盒体的一侧的中部上方构成有一挂钩座腔,在该挂钩座腔内固定有一挂钩座,所述的一对挂钩与挂钩座插拔连接。

在本发明的进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挂钩座上并且朝向所述一对挂钩的一侧构成有挂钩腔配合凸块,在该挂钩腔配合凸块的上部和下部各开设有一定位凸条配合凹槽,而在挂钩腔配合凸块的中部开设有一挂脚槽,在该挂脚槽的中部构成有一对圆弧面连接脚定位凹坑,所述的一对挂钩各通过一挂钩软连接翼与一挂钩板构成一体结构,在该挂钩板上并且在对应所述定位凸条配合凹槽的位置构成有一对挂钩板定位凸条,该对挂钩板定位凸条与定位凸条配合凹槽嵌配,在挂钩板的中部构成一圆弧面连接脚,该圆弧面连接脚与所述的一对圆弧面连接脚定位凹坑相配合,并且在该圆弧面连接脚的末端构成有一挂脚,该挂脚与挂脚槽插嵌配合,当该挂脚退出挂脚槽时,由所述挂钩板连同一对挂脚解除与所述盒座的连接关系,而当挂脚处于与挂脚槽相配合的状态时,由挂钩板连同一对挂脚建立与盒座的连接关系并且所述的挂钩腔配合凸块在对应于一对挂钩板定位凸条之间的位置与挂钩板嵌合。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座的左端上部构成有一平衡绳左固定耳,在该平衡绳左固定耳上开设有一左固定耳孔,在盒座的右端上部构成有一平衡绳右固定耳,在该平衡绳右固定耳上开设有一右固定耳孔,在平衡绳左、右固定耳之间连接有一平衡绳,该平衡绳的一端穿入左固定耳孔与平衡绳左固定耳固定,而平衡绳的另一端穿入右固定耳孔与右固定耳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的盒体左侧壁上延伸有一盒体左吊带上定位凸缘和一盒体左吊带下定位凸缘,在该盒体左吊带上、下定位凸缘之间连接有一盒体左吊带,在该盒体左吊带上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左吊带调整孔;在盒体的盒体右侧壁上延伸有一盒体右吊带上定位凸缘和一盒体右吊带下定位凸缘,在该盒体右吊带上、下定位凸缘之间连接有一盒体右吊带,在该盒体右吊带上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右吊带调整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与引流管配接的引入管接头本体上增设了透气不透液装置,因而有助于在导尿或引流过程中使引入管内的空气向外界泄出,确保引流顺利进行,由于在无需借助于热熔融焊接或胶粘剂粘接的前提下能以徒手方式将通气膜定位压盖与通气膜座腔嵌配,因而得以体现结构简练及装配便捷的效果。此外,提供的模块化组合式半自动引流计量装置具有如下长处:其一,由于在盒座朝向盒体的一侧上部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配合座,而下部并且在对应于精密计量筒配合座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限位座,又由于在盒体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盒体腔底部排液口的位置构成有一排液机构,在精密计量筒的下部构成有一活塞式密封机构,当精密计量筒连同活塞式密封机构向上旋移时,活塞式密封机构解除对排液机构的密封,反之则恢复密封,因而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使用结构复杂的盒体放液阀;其二,由于驱使精密计量筒上行或下行的动作是由使用者对固定于精密计量筒顶部的引流管配接座上的扳手的操作实现的,因而可以避免放液操作时对操作者的手指产生污染;其三,由于精密计量筒与盒体构成分体式关系,因而能体现良好的模块化效果;其四,由于可通过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与阻挡突缘的接触与否判断盒体腔在非放液状态下活塞式密封机构是否处于排液机构的可靠密封,因而可避免非放液状态下的渗滴;其五,由于将一对挂钩与盒座构成可脱卸式的连接关系,因而在不使用一对挂钩时可将其撤离,避免过对周围物体产生干涉影响以及避免遭周围物体触碰而引起盒体偏倾,保障计量准确性;其六,由于在盒座上设有平衡绳,因而有助于提高盒体在使用状态下的平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精密计量筒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用于与图1所示的盒座以及排液机构配接的集液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引入管接头结构的引入管接头本体的详细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对挂钩与盒座相配接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活塞式密封机构处于对排液机构密封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活塞式密封机构解除对排液机构密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后纵向、横向、顺时针以及逆时针之类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由医用无毒级塑料如医用pvc模制成型的一盒座1和一盒体2,在盒座1的下部延伸有一对集液袋挂脚11,在该对集液袋挂脚11的末端各构成有一集液袋挂钩111,在盒座1朝向盒体2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连通的盒座栈边18,盒体2朝向盒座1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在对应于前述盒座栈18的位置通过高频热熔融焊接方式与盒座1密封固定,该盒体2与盒座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盒体腔21,在盒体2的盒体底壁22上并且位于盒体底壁2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置开设有一用于将盒体腔21内的液体排出盒体腔21的一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示出了一精密计量筒3,该精密计量筒3在对应于前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在前述盒体腔21内,并且该精密计量筒3的顶部伸展到盒体2的盒体顶壁23的上方,在该精密计量筒3的精密计量筒壁体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使精密计量筒3的筒腔31与盒体腔21相通的筒腔溢流孔32(有一对,即两个),藉由该筒腔溢流孔32将筒腔31内的液体溢至盒体腔21,在精密计量筒壁体上并且位于筒腔溢流孔32的上方的位置还开设有一通气管导气孔33;示出了一引流管配接座4,该引流管配接座4与前述精密计量筒3的顶部固定,在该引流管配接座4上构成有一与前述筒腔31相通的引流管配接头41,并且在引流管配接座4上还开设有一与筒腔31相通的配接座透气孔42,在引流管配接头41上固接有一引流管411,在对应于该配接座透气孔42的位置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膜421;示出了一通气管5,该通气管5在对应于前述通气管导气孔33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筒腔31内(与筒腔31的内壁固定),该通气管5的气管腔51的顶部和底部是不封闭的,而通气管腔51的侧部与通气管导气孔33相通;示出了一对挂钩6,该对挂钩6对应于前述盒座1背对前述盒体2的一侧设置,在前述盒体2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并且沿着盒体2的高度方向设有用于揭示前述盒体腔21内的液量的盒体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a和用于揭示前述筒腔31内的液量的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b,该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b与前述的精密计量筒3相对应。

由图1所示,前述盒体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a设置在了盒体2的左侧,但完全可以将其设计于盒体2的右侧。在本实施例中,盒体腔21内可容纳液体的量为500ml,而精密计量筒3内可容纳液体的量为40ml,超过40ml时,那么由筒腔溢流孔32溢至盒体腔21内。当然前述的容量大小并不受到本实施例的限制,例如盒体2的体积增大或减小,盒体腔21也相应增大或减小,精密计量筒3及其筒腔31也相应增大或减小。

关于上面提及的液体,申请人作如下简要说明:当本发明用于对临床导尿患者导尿时,那么前述的液体即为尿液,当本发明用于对胸腹腔术后患者的临床引流时,那么前述的液体即为胸腔或腹腔内的积液。

继续见图1,在前述盒座1朝向前述盒体2的一侧的上部并且位于盒座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在盒座1同样朝向盒体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精密计量筒限位座13,该精密计量筒限位座13构成有一限位座弧形腔131,在前述盒体2的盒体顶壁23上并且位于盒体顶壁2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盒体顶壁23的上表面的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231,在前述盒体底壁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的下方的位置构成有一排液机构7,前述的精密计量筒3的上部与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231的密封座圈腔2311的密封座圈腔壁密封配合并且还同时与前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枢转配合,精密计量筒3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精密计量筒限位座13的限位座弧形腔131的位置朝着前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的方向延伸并且构成有一活塞式密封机构8,该活塞式密封机构8与前述的排液机构7相配合,与精密计量筒3的顶部固定的前述引流管配接座4对应于前述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231的上方并且在该引流管配接座4的侧壁上延伸有一扳手43,当使用者将扳手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由引流管配接座4带动前述精密计量筒3的上部循着前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向上旋移,前述活塞式密封机构8解除对前述排液机构7的密封,盒体腔21以及筒腔31内的液体排出,当使用者将扳手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由引流管配接座4带动精密计量筒3的上部循着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向下旋移,前述活塞式密封机构8恢复对前述排液机构7的密封。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示出了引入管接头的结构体系的引入管接头本体9,该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一端与前述引流管411远离前述引流管配接头41的一端配接,而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与插入患者体内的引入管配接,并且在引入管接头本体9上设置有一取样装置9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由图4所示,在前述引入管接头本体9上还设置有一透气不透液装置92,该透气不透液装置92包括一通气膜座921、一通气膜922和一通气膜定位压盖923,通气膜座921直接构成于引入管接头本体9上,该通气膜座921的通气膜座腔与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引入管接头本体腔93相通,并且在该通气膜座腔内围绕通气膜座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压盖定位凸台9211,通气膜922设置在通气膜定位压盖923与压盖定位凸台9211之间,通气膜定位压盖923与通气膜座腔嵌配并且由压盖定位凸台9211支承,在通气膜定位压盖923上间隔开设有压盖镂空腔9231。

继续见图1,在前述精密计量筒配合座12上构成有一螺旋导板121,在该螺旋导板121的前方构成有螺旋牙槽1211,在前述精密计量筒3的外壁上部并且围绕精密计量筒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螺旋牙34,该螺旋牙34与螺旋牙槽1211相配合,在精密计量筒3的外壁上并且位于螺旋牙34的下方的位置同样围绕精密计量筒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精密计量筒密封圈槽35,在该精密计量筒密封圈槽35内套设有一精密计量筒密封圈351,该精密计量筒密封圈351与前述精密计量筒密封座圈231的密封座圈腔2311的密封座圈腔壁密封配合,前述的引流管配接座4在螺旋牙34的上方的位置与精密计量筒3的顶部固定,当使用者将前述扳手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且在螺旋牙34循着螺旋牙槽1211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前述精密计量筒3向上旋移而藉以使前述活塞式密封机构8解除对前述排液机构7的密封,而当使用者将扳手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且在螺旋牙34循着螺旋牙槽1211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前述精密计量筒3向下旋移而藉以使活塞式密封机构8恢复对排液机构7的密封。

继续见图1,前述的排液机构7毫无疑问是在盒体2成型时随盒体2一体成型,该排液机构7包括排液上密封腔71、排液下密封腔72、集液袋接管挂脚座73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排液上密封腔71在对应于前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的下方的位置直接构成于前述盒体底壁22上,排液下密封腔72由前述排液上密封腔71的中心位置向下延伸构成,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由排液下密封腔72向下延伸构成,该排液下密封腔72的直径小于排液上密封腔71,集液袋接管挂脚座73构成于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的外壁上,并且在该集液袋接管挂脚座73的上表面与前述排液下密封腔72的底部之间以间隔状态构成有挂脚座补强连接脚731。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在前述集液袋接管挂脚座73上还构成有一对集液袋接管定位凸缘腔732。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活塞式密封机构8包括活塞柱体81、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82、活塞柱体上密封圈83、筒腔泄液孔84、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85和活塞柱体下密封圈86,活塞柱体81由前述精密计量筒3的下端延伸构成,活塞柱体81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活塞柱体通气孔811,该活塞柱体通气孔811与前述通气管5的通气管腔51相通,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82围绕活塞柱体81的圆周方向开设在活塞柱体81的上部的外壁上,活塞柱体上密封圈83设置在活塞柱体上密封圈槽82内并且与前述的排液上密封腔71的排液上密封腔腔壁相配合,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85同样围绕活塞柱体81的圆周方向开设在活塞柱体81的下部的外壁上,活塞柱体下密封圈86设置在活塞柱体下密封圈槽85内并且与前述的排液下腔72的排液下密封腔腔壁相配合,筒腔泄液孔84在对应于活塞柱体上、下密封圈槽82、85之间的位置开设在活塞柱体81的中部并且与前述筒腔31相通,当使用者将前述扳手4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且在前述螺旋牙34循着前述螺旋牙槽1211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前述精密计量筒3连同前述活塞柱体81向上旋移,前述活塞柱体上密封圈83解除对前述排液上密封腔71的密封,同时前述活塞柱体下密封圈86解除对前述排液下密封腔72的密封,前述盒体腔21内的液体依次经前述盒体腔底部排液口221、排液上密封腔71、排液下密封腔72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排出,与此同时,前述筒腔31内的液体依次经筒腔泄液孔84、排液下密封腔72和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排出,而当使用者将前述扳手4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扳手43带动引流管配接座4并且在螺旋牙34循着螺旋牙槽1211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使前述密封计量筒3连同前述活塞柱体81向下旋移,前述活塞柱体上密封圈83恢复对前述排液上密封腔71的密封,同时前述活塞柱下密封圈86恢复对前述排液下密封腔72的密封。

作为优选的方案并且由图2所示,在前述活塞柱体81朝向筒体31的一侧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活塞柱体通气孔811的位置构成有一隔离罩812,该隔离罩812的隔离罩腔8121的底部与活塞柱体通气孔811相通,而隔离罩腔8121的侧部与通气管5的通气管通气孔52相通。依据专业常识可知:前述的活塞柱体81、活塞柱体上、下密封圈槽82、85、筒腔泄液孔84以及隔离罩812均随精密计量筒3成型时一体成型。通过图2的示意可知:前述通气管5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其侧开口部位即其高度方向的侧面的开口部位通过热熔融焊接方式与精密计量筒3的内壁焊接固定。

继续见图1,在前述盒体2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中部并且循着盒体2的高度方向构成有向外膨出的盒体弧拱25,该盒体弧拱25的上部与前述盒体顶壁23衔接,而下部与前述盒体底壁22衔接,前述精密计量筒3的中部与弧拱25相对应,前述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b设置在前述弧拱25上。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前述引流管411朝向前述引流管配接头41的一端探入到前述引流管配接座4内与前述的筒腔31相通并且还设置有一防回流阀片4111,引流管411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固定有前述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一端,也就是说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一端与引流管411的前述自由端配接构成一体结构。

即使因不慎而使盒体2出现偏倾乃至卧置,由于防回流阀片4111的作用而可对引流管411的口部封闭,阻止筒腔31内的液体从导流管411回出,以保障使用中的卫生与安全。

由图4所示的取样装置91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特别是cn103203044b,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由图4所示,在引入管接头本体9的末端构成有一缩节式接口94,在使用状态下由该缩节式接口94与上面已提及的引入管的一端配接,而引入管的另一端与患者连接如与插入于导尿患者膀胱内的导尿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引流管411上配设有一引流管控制卡板4112和一床头夹4113(属于现有技术),在引流管411朝向前述引流管配接座4的一端即朝向引流管配接头41的一端套设一螺旋防护套4114,藉由该螺旋防护套4114避免引流管411起缠、折弯等。

继续见图1,在前述精密计量筒密封挡圈231的外壁上构成有一阻挡突缘2312,该阻挡突缘2312的上部探出精密计量筒密封挡圈231的上表面,在前述引流管配接座4的侧部延伸有一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44,该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44与前述阻挡突缘2312相配合,当前述扳手43带动前述引流管配接座4连同前述精密计量筒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转动到前述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44遭到前述阻挡突缘2312的阻挡时,精密计量筒3向下旋移至极限,前述活塞式密封机构8处于对前述排液机构7的充分密封状态。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盒座1背对前述盒体2的一侧的中部上方构成有一挂钩座腔14,在该挂钩座腔14内固定有一挂钩座141,前述的一对挂钩6与挂钩座141插拔连接。

由图5所示,在前述挂钩座141上并且朝向前述一对挂钩6的一侧构成有挂钩腔配合凸块1411,在该挂钩腔配合凸块1411的上部和下部各开设有一定位凸条配合凹槽14111,而在挂钩腔配合凸块1411的中部开设有一挂脚槽14112,在该挂脚槽14112的中部构成有一对圆弧面连接脚定位凹坑14113,前述的一对挂钩6各通过一挂钩软连接翼61与一挂钩板62构成一体结构,在该挂钩板62上并且在对应前述定位凸条配合凹槽14111的位置构成有一对挂钩板定位凸条621,该对挂钩板定位凸条621与定位凸条配合凹槽14111嵌配,在挂钩板62的中部构成一圆弧面连接脚622,该圆弧面连接脚622与前述的一对圆弧面连接脚定位凹坑14113相配合,并且在该圆弧面连接脚622的末端构成有一挂脚6221,该挂脚6221与挂脚槽14112插嵌配合,插嵌时,将挂脚6221在并行于挂脚槽14112的状态下插入挂脚槽14112,插入后转过一个角度,以便使圆弧面连接脚622与圆弧面连接脚定位凹坑14113配合。当该挂脚6221退出挂脚槽14112时,由前述挂钩板62连同一对挂脚6解除与前述盒座1的连接关系,而当挂脚6221处于与挂脚槽14112相配合的状态时,由挂钩板62连同一对挂脚6建立与盒座1的连接关系并且前述的挂钩腔配合凸块1411在对应于一对挂钩板定位凸条621之间的位置与挂钩板62嵌合。

重点见图1,在前述盒座1的左端上部构成有一平衡绳左固定耳15,在该平衡绳左固定耳15上开设有一左固定耳孔151,在盒座1的右端上部构成有一平衡绳右固定耳16,在该平衡绳右固定耳16上开设有一右固定耳孔161,在平衡绳左、右固定耳15、16之间连接有一平衡绳17,该平衡绳17的一端穿入左固定耳孔151与平衡绳左固定耳15固定,而平衡绳17的另一端穿入右固定耳孔161与右固定耳16固定。

在前述盒体2的盒体左侧壁26上延伸有一盒体左吊带上定位凸缘261和一盒体左吊带下定位凸缘262,在该盒体左吊带上、下定位凸缘261、262之间连接有一盒体左吊带263,在该盒体左吊带263上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左吊带调整孔2631;在盒体2的盒体右侧壁27上延伸有一盒体右吊带上定位凸缘271和一盒体右吊带下定位凸缘272,在该盒体右吊带上、下定位凸缘271、272之间连接有一盒体右吊带273,在该盒体右吊带273上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开设有右吊带调整孔2731。

通过左吊带调整孔2631改变盒体左吊带263在盒体左吊带上定位凸缘261和/或盒体左吊带下定位凸缘262上的位置可对盒体左吊带263的长度进行依需调节,同例,通过右吊带调整孔2731改变盒体右吊带273在盒体右吊带上定位凸缘271和/或盒体右吊带上定位凸缘272上的位置可对盒体右吊带273的长度进行依需调节。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在图3中示出了一集液袋10,该集液袋10的上部居中位置具有一集液袋接管101,而在对应于集液袋接管101的两侧(左侧和右侧)的位置各具有一集液袋挂孔102,在集液袋接管101的上部构成有一对集液袋接管定位凸缘1011,集液袋接管101与前述排液机构7的结构体系的集液袋接管孔接头74配接,也就是说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插入集液袋接管101的接管腔内,并且前述的一对集液袋接管定位凸缘1011与前述的集液袋接管定位凸缘腔732相配合,集液袋挂孔102与前述的集液袋挂钩111挂着连接。

在图3中还示出了设置于集液袋10的下部的集液袋放液阀103,由于该集液袋放液阀103的结构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前述cn103203044b,因而申请人同样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6并且结合图1,当使用者将扳手43向逆时针方向扳转并且扳转至扳手回转极限感知凸缘44与阻挡突缘2312相接触的程度时,扳手43便转动至极限。在此过程中,按申请人在上面屡次所述而使活塞式密封机构8处于对排液机构7的可靠的密封状态。在该状态下本发明可付诸使用,具体如下所述:以对导尿患者导尿为例,尿液依次经引出管(图中未示出)、缩节式接口94、引入管接头腔93和引流管411进入精密计量筒3的筒腔31内,此时的防回流阀片4111自动地处于开启状态,筒腔31内的空气经透气不透液膜421进入外界。当筒腔31内的尿液达到筒腔液量显示刻度标记24b的上部值如图1所示的40ml的程度时,则由与之对应的前述筒腔溢流孔32溢出并进入盒体腔21内,藉此,医务人员可依据时间以及液量观察和分析患者病理状况。在前述过程中,盒体腔21内的空气经通气管导气孔33进入筒腔31并由透气不透液膜421引至外界。精密计量筒3每满液一次如每达到40ml的量的时间可由陪护者或医务人员作好记录。当然如果在患者状况明显好转时,可以不对精密计量筒3满溢时间进行记录,而仅对盒体腔21每满液500ml进行记录,具体根据医务人员临床要求确定。

请参见图7,不论是精密计量筒3还是盒体2放液,其过程如下,按申请人在上面多次提及的那样,将扳手43向顺时针方向扳转,使活塞式密封机构8除对排液机构7的封闭,自集液袋接管配接头74引出的尿液经集液袋接管101进入集液袋10内。在此过程中,集液袋10内的空气依次经集液袋接管101、活塞柱体通气孔811、隔离罩腔8121、通气管通气孔52、通气管腔51、筒腔31和透气不透液膜421引至外界。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