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146发布日期:2018-06-22 23:2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腺苷钴胺,化学名称: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5‘-脱氧腺嘌呤核苷基钴胺;英文名称:Cobamamide。腺苷钴胺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亦用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以及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腺苷钴胺具有应用范围广,安全有效的特点。特别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等贫血病症有较强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鉴于腺苷钴胺对于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该方面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申请人在腺苷钴胺中按照限定比例添加叶酸与其混配,制得的药物组合物除了保持腺苷钴胺原有的功效外,对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也有很好的效果,从而拓宽了腺苷钴胺的临床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腺苷钴胺3-9重量份,叶酸1-2重量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腺苷钴胺5重量份,叶酸1重量份。

进一步地,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亦用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进一步地,将腺苷钴胺和叶酸的按3:1的重量比混合,制得药物组合物,按生物医药领域常规通用的制法制成口服片剂,在片剂中:羟钴胺素:≥0.80;含量均匀度:±20%;崩解时限:≤60min;含量(标示量):90.0%-110.0%;细菌数:≤1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数:≤100cfu/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通过结合腺苷钴胺的优势,将腺苷钴胺和叶酸按3:1的重量比混合,制得药物组合物,除了可以维持腺苷钴胺原本的作用外,还能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腺苷钴胺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腺苷钴胺3-9重量份,叶酸1-2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腺苷钴胺5重量份,叶酸1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亦用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腺苷钴胺和叶酸的按3:1的重量比混合,制得药物组合物,按生物医药领域常规通用的制法制成口服片剂,在片剂中:羟钴胺素:≥0.80;含量均匀度:±20%;崩解时限:≤60min;含量(标示量):90.0%-110.0%;细菌数:≤10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数:≤100cfu/g。

制成的片剂可用于:

神经科:末梢神经炎、急慢性格林一巴利综合症,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Bell麻痹)、面肌痉挛、正中神经麻痹(腕管综合症)、桡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等;

血液科:多种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妊娠期贫血、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

骨科:颈椎病、椎关节畸形、椎间盘突出、压迫性神经痛等多种腰腿痛;

内科:肝炎、糖尿病引起的多种神经损伤等;

眼科:眼球后视神经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眼窝神经痛等;

皮肤科: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红斑性狼疮、神经性皮炎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现有技术的制剂包含氰钴铵、羟基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作为活性成分,这些制剂由于钴胺素的衍生物需要转变为在体内通过代谢成具有药物作用的辅酶功能的腺苷钴胺素而不能显示快速的药物效果。此外,由于下列原因,将钴胺素及其衍生物配制成口服制剂、注射和经皮制剂的尝试没有成功:当口服时,钴胺素或其衍生物显示了非常低的生物利用度。也就是说,相对于注射剂,超过 90%的口服钴胺素或其衍生物在48小时内排泄出来,对于将氰钴铵包封在脂质体中和配制成注射剂的技术还没有具体和详细的描述。

而腺苷钴胺生物活性高,可直接发挥作用,公司结合腺苷钴胺的优势,将腺苷钴胺和叶酸按3:1的重量比混合,制得药物组合物,除了可以维持腺苷钴胺原本的作用外,还能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叶酸在诸如绿叶蔬菜,酵母,肝,食用菌之类的食物中含量丰富,但长时间的烹煮会使其受到破坏.在无叶酸摄入的情况下,肝脏的贮存仅能供2-4个月之需,通过饮食摄入的叶酸量常不充足,酒精可干扰叶酸的中间代谢,肠道的吸收和肝内贮备,因此进食很少的人(如只进茶与面包或长期嗜酒)易因叶酸缺乏而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有如在慢性肝脏病患者所见的一样。

肠道吸收不良是叶酸缺乏的另一常见原因,在热带口炎性腹泻时,吸收不良是继发于因叶酸缺乏而产生的肠粘膜萎缩,即使给予小剂量的叶酸常可消除贫血和脂肪痢,长期使用抗惊厥药或口服避孕药的病人,由于吸收减少可出现叶酸缺乏现象,而长期使用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和抗微生物制剂(例如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者,则因叶酸代谢受干扰而缺乏叶酸.最后,在妊娠,哺乳,慢性病,特别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或银屑病,以及长期透析,也会出现叶酸缺乏现象。

针对以上现象,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腺苷钴胺在血液中的转运:在小肠被吸收的B12+转钴胺素2(TC-2)=B12-TC2--血液循环--细胞线粒体--转化为腺苷钴胺--发挥作用内因子缺乏,胃酸或胃蛋白酶缺失,小肠疾病,均可引起B12的吸收障碍。当体内的B12过量时,多余的部分会被肾脏清除,所以,B12属水溶性,不会在身体内蓄积,安全性高,可长期服用。

腺苷钴胺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妊娠期贫血,亦用于神经性疾患如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根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麻痹、营养性神经疾患、放射线和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也有很好的效果。

腺苷钴胺是在组织细胞中的主要形式,在线粒体中被保留。口服腺苷钴胺后,大约35%可被完全收,并且大约77%的吸收剂量可在组织中保留。

鉴于腺苷钴胺对于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在该方面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项目经过大量实验,在腺苷钴胺中按照限定比例添加叶酸与其混配,制得的药物组合物除了保持腺苷钴胺原有的治疗常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之后,对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也有很好的效果,从而拓宽了腺苷钴胺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验证方法:

a.病例

40例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腺苷钴胺+叶酸)和对照组(腺苷钴胺)各2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b.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实施例1制成口服片剂,每次0.5mg,每日早晚各一次。

对照组口服腺苷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早晚各一次。

每例患者全部疗程为一个月。

c.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平均值。

d.统计学方法:样本率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检验,采用SPSS9.0版本统计软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现有技术的制剂包含氰钴铵、羟基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作为活性成分,这些制剂由于钴胺素的衍生物需要转变为在体内通过代谢成具有药物作用的辅酶功能的腺苷钴胺素而不能显示快速的药物效果。此外,由于下列原因,将钴胺素及其衍生物配制成口服制剂、注射和经皮制剂的尝试没有成功:当口服时,钴胺素或其衍生物显示了非常低的生物利用度。也就是说,相对于注射剂,超过 90%的口服钴胺素或其衍生物在48小时内排泄出来,对于将氰钴铵包封在脂质体中和配制成注射剂的技术还没有具体和详细的描述。

而腺苷钴胺生物活性高,可直接发挥作用,公司结合腺苷钴胺的优势,将腺苷钴胺和叶酸按3:1的重量比混合,制得药物组合物,除了可以维持腺苷钴胺原本的作用外,还能治疗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