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404发布日期:2018-06-30 05:3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



背景技术:

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疾病致死的重要元凶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据 统计,全球新肿瘤患者每10万人中就有173人,在中国每10万人中有110人。当前我国癌 症发病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第三次 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 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防控形 势严峻,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

目前西医对肿瘤的治疗有多种手段:(1)手术治疗;但是容易复发且不易预后。(2)化 学药物治疗,伴有副作用大和损伤肝功能等缺点。(3)放射治疗;适应于癌症病情较为稳定, 无发生转移,且不伴有其他并发症患者。(4)生物治疗;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可增强病人的 抵抗力,达到杀伤和抑制癌细胞的目的,可与化疗联合应用,虽然生物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毒 副作用小,但并不表明其适合所有癌症患者,比如:晚期肝癌肿瘤造成的恶病质、外周血象 过低患者,脏器移植者,艾滋病患者,不可控制的严重感染者等。西医诸多疗法虽然对肿瘤 患者具有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等作用,但是在治疗的同时往往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明显 的影响,抑制肿瘤的同时也损伤了机体自身免疫细胞功能,因而造成了患者免疫力下降,并 发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

相较而言,目前发现中医药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往往可标本兼治,尤 其是与西医放化疗方法配合应用后,在抗肿瘤、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机体损害、改善机体免疫 功能及方面疗效较为理想,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辅助治疗肿瘤 的中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 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大鼠的WBC和PLT水平;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溶血 素形成、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白花蛇舌草20g、何首乌15g、黄芪30g、山慈菇15g、重楼10g、党参20g、茯苓 20g、白术20g、当归15g、女贞子15g、炙甘草10g。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放、化疗后的副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并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因而说明中医药在对肿瘤的辅助治疗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 毒,黄芪可益气健脾,两者在方中共为君药;山慈菇和重楼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增强 白花蛇舌草消痈散结之效,在方中为臣药,党参、茯苓、白术均可健脾益气,可增强黄芪补 益中气之功,在方中亦为臣药;何首乌、当归、女贞子可补益精血,可增强养阴补血之功, 在方中为佐药;炙甘草可调和药性,在方中为使药。全方配伍精当,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养 阴之功。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在肿瘤放、化疗及术后会急剧下降,通过改善免疫功能来抑制 肿瘤并防止转移是其中的主要机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 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验例

动物:远交系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25~28g;成年SD大鼠,雌雄兼用,雌性体重(250 ±50)g,雄性体重(340±50)g,分笼喂养,自由饮食;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 半,均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小鼠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的影响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舌草首乌颗粒低、高 剂量组,各组动物等容灌胃连续14d。于给药的第10天,模型组、高、低剂量组动物均一 次性腹腔注射CY100mg/kg体重,复制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 末次给药1h后,各鼠均尾静脉注入稀释的印度墨汁0.1ml/10g体重,于注入墨汁后30s及5min 分别从小鼠眼眦静脉丛取血0.025ml,立刻吹入0.1%Na2CO3液3ml中,吸管于该液中吸入、吹出 数次以充分洗出吸管壁附着之血液。取血完毕以0.025ml正常小鼠血液校零,于分光光度计 675nm处比色,按下式计算吞噬指数K及吞噬系数α(校正吞噬指数)。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SD大鼠分组同试验2.1,于实验的第5、6、7天模型组、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均 腹腔注射CY30mg/kg体重,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第11天,各组大鼠眼眦静 脉取血,测定外周血象,剖取动物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记算出脏器系数,以脏器重 量(g)与每100g体重比值作为胸腺、脾脏指数。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溶血素形成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青春宝)、舌草首乌颗 粒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于第1次给药后每鼠腹腔注射5%(V/V)鸡红细胞生理 盐水液0.2ml进行免疫,于给药第7天,摘眼球取小鼠血,离心,分离血清,血清用生理盐 水1∶100稀释后,取1ml与5%鸡红细胞混悬液0.5ml和10%补体0.5ml混合均匀,37℃培养 箱孵育30分钟,冰水中中止反应,取上清液于72-1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以不加补体 代之以生理盐水的空白管调零点,测各管吸收度。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动物规格,分组及给药均同试验3。于给药前3天,每天每鼠均加肌注PHA 10mg/kg,第 8天剪尾,取血推片,干燥后浸入孵育液,37℃孵育3h,自来水冲去沉渣,滤纸吸干水珠, 加1%孔雀绿溶液染色,自来水冲洗,晾干后显微镜观察,计算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分组及给药同试验4。分别于给药的前3天,每天每鼠均加肌注PHA10mg/kg,于给药后 第8天,小鼠剪尾取血,推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百分率。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均以表示,P<0.05认为有显著性。

试验结果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小鼠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K及吞噬系数α均明显下降,有显 著差异(P<0.05)。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K值和α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舌草首乌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 性。具体试验数据详见表1。

表1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

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吞噬指数K及吞噬系数α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 (P<0.05)。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K值和α值,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舌草首乌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结果显示: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数 量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高剂量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 相比,WBC和PLT数量增多,差异显著(P<0.05)。表明舌草首乌颗粒高剂能显著提高免疫受 抑大鼠的WBC和PLT水平。模型对照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但不 显著(P>0.05)。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BC和HBG均有不同程度的升 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X±S)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ΔP<0.05。

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模型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较空白对照组为低,其中模 型对照组下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舌草首乌颗粒低、 高剂量组脏器指数高于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 表3.

表3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大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X±S)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溶血素形成的影响

从表4可看出高、中、低剂量的舌草首乌颗粒均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溶血素形成,可使 0D值明显提高。具体数据详见表4中。

表4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溶血素形成的影响

注:*表示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 组比P<0.01。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中剂量舌草首乌颗粒组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低剂量 组可显著提高。结果详见表5中。

表5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注:*表示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 组比P<0.01。

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从表6可看出,高、中、低剂量的舌草首乌颗粒均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

表6舌草首乌颗粒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注:*表示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表示与生理盐水 组比P<0.01。

综上所述,本试验通过腹腔注射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 受抑动物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和外周血象、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动物 溶血素形成、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等来反映该药物对机体免疫 功能的影响,可见,舌草首乌颗粒可明显提高实验动物的免疫功能。吞噬指数与吞噬系数反 映了细胞的吞噬活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是衡量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标志之一,它具有 吞噬、加工和处理抗原物质,并把抗原传递给淋巴细胞,使其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加强杀伤癌 细胞的能力,当印度墨汁静脉注入小鼠后,迅速被主要定居在肝和脾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和清 除。外周血T淋巴细胞是反映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是评价体内免疫 应答反应功能的重要指标。在机体内它们各司其职,通过比例、功能等变化来维持机体免疫 内环境的稳定。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提高提示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增多,免疫功能增强。从 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结果显示,在应用舌草首乌颗粒治疗后,模型组吞噬指数K、 吞噬系数α、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较空白对照组为低,其中 模型对照组下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造模成功。 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K值和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舌 草首乌颗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为网状内皮系统(RES,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即增加机体的防御能力,进而增加了机体细胞免疫 力。

胸腺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脾脏既是很重要的免疫器官,与造血也有一定关系,当 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时脾脏可代偿性地造血。胸腺和脾脏指数的提高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 本实验中舌草首乌颗粒高剂量组WBC和PLT数量增多,脏器指数升高,差异显著(P<0.05)。 推测舌草首乌颗粒高剂是通过提高脏器指数来提高免疫受抑大鼠的WBC、PLT水平,从而增强 机体的免疫功能。白细胞(WBC)为免疫细胞,对机体损伤的治愈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血小板(PLT) 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癌症患者经过长期化疗或药物治疗,体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水 平均低于正常值,上述实验结果显示舌草首乌颗粒可通过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 平来提高癌症患者放、化疗或术后的体液免疫能力。

对于肿瘤的治疗,不管是手术还是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力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免疫 力较低是使残留肿瘤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非常重 要。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舌草首乌颗粒作为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药物,可明显提高胸腺、 脾脏等免疫器官指数,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而这应该是本药物辅助抗肿瘤的主要功能之一。总之,本实验结果为舌草首乌颗粒的临床 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