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8729发布日期:2018-06-19 14:5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消毒的消毒棉棒大多插在带有消毒液的玻璃瓶内,每次在给病人进行消毒时需要旋转打开瓶盖,才能取出棉棒,操作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同时医务人员在将棉棒浸入消毒液时,很难避免与棉棒的棉芯直接接触,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医务人员带来不便,同时,消毒棉棒需求量较大时,操作较为麻烦。

为此,需要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是由导管、上盖、扣盖、槽轮、传送带、卡槽、拨块、下盖、支撑轴、溶液槽、基块和导流口组成的,所述下盖的内腔中设置有基块,所述基块有两个,基块的外周设置有溶液槽,两个基块之间设置有导管,基块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有两个,每个支撑轴上配合有两个槽轮,所述支撑轴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腔中设置有扣盖,所述和支撑轴配合,所述导管贯穿上盖,所述槽轮和传送带进行配合,所述传送带中间设置有拨块,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设置有卡槽,所述导管的下端和下盖连接且设有导流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拨块为T字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和上盖连接的挡板一端设置有上开口,所述和下盖连接的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下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扣盖和支撑轴的顶端通过磁力吸附进行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内腔中设有滤芯。

更进一步地,所述拨块有两个,不会同时位于传送带的两端。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能够高效卫生地获取带有消毒液的医用棉棒,导管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消毒液的抽取和补充,避免浪费,通过槽轮和传送带以及拨块的配合,实现了消毒棉棒的获取,方便快捷,避免了重复劳动,该装置结构巧妙,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去除上盖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上盖,3、扣盖,4、上开口,5、槽轮,6、传送带,7、卡槽,8、拨块,9、挡块,10、下盖,11、下开口,12、支撑轴,13、溶液槽, 14、基块,15、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医用消毒棉棒取放器,是由导管1、上盖2、扣盖3、槽轮5、传送带 6、卡槽7、拨块8、下盖10、支撑轴12、溶液槽13、基块14和导流口15组成的,所述下盖10的内腔中设置有基块14,所述基块14有两个,基块14的外周设置有溶液槽13,两个基块14之间设置有导管1,基块14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轴12,所述支撑轴12有两个,每个支撑轴12上配合有两个槽轮5,所述支撑轴12的上方设置有上盖2,所述上盖2的内腔中设置有扣盖3,所述扣盖3和支撑轴12配合,所述导管1贯穿上盖2,所述槽轮5和传送带6进行配合,所述传送带6中间设置有拨块8,所述传送带6的外周设置有卡槽7,所述导管1 的下端和下盖10连接且设有导流口15。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拨块8为T字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2和下盖10均设置有挡板9,所述和上盖2连接的挡板9一端设置有上开口4,所述和下盖10连接的挡板9的一端设置有下开口11。

更进一步地,所述扣盖3和支撑轴12的顶端通过磁力吸附进行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管1内腔中设有滤芯。

更进一步地,所述拨块8有两个,不会同时位于传送带6的两端。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上盖2,通过对拨块8施力带动传送带6转动,将消毒棉棒逐个的卡放在传送带6的卡槽7上,然后将上盖2和下盖10扣放到一起,扣盖3和支撑轴12进行配合,使用注射器通过导管1将消毒液注射到溶液槽13中,消毒液从导管1末端的导流口15中流出,在使用时,拨动拨块8,使传送带6绕槽轮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消毒棉棒逐个转动到上开口4和下开口11处,然后取出消毒棉棒直接使用即可,如果长期不用,可以使用注射器通过导管1将消毒液抽取,避免浪费。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