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024发布日期:2018-07-24 20:4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患者采用透析治疗时,在患者体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多采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作为患者的血管通路,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置入部位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一般需要在人体上使用3个月左右,因此透析导管必须固定和保护起来,以防止脱管和伤口感染。现有的对置入颈内静脉的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固定方式为将伤口部分的导管用医用纱布包裹,然后用医用粘胶带将其粘贴在皮肤上,再将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尾部通过胶布粘贴在患者头部一侧,以避免由于血液透析临时导管裸露在外的尾部过长,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晃动或移动,导致脱管和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然而在将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尾部通过胶布粘贴在患者头部一侧后,患者每次转动头部都将带动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尾部移动,易导致脱管和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患者头部无法转动,且若患者为长发,则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尾部将通过胶布粘贴在头发上,当透析时,需要将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尾部与头发相分离,则需要撕扯头发,对患者造成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该装置能够将透析导管更稳定的固定在患者上,透析导管与头部相分离时不需要撕扯头发,且患者头部能够自由转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有能够粘贴在人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垂直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导管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安装板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夹板面向第二夹板滑移后,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供容纳导管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夹板背向第二夹板滑移后,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留有供导管进出容纳腔的进出间隙,所述安装板背离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供导管进出的缺口,所述固定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容纳管,所述容纳管内的通孔与容纳腔成正对设置,导管的尾部能够伸入到容纳管的通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夹板通过一第一卡板与安装板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中端与第一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面向第一夹板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第一弹性片,两个第一弹性片分别位于第一夹板两侧且第一弹性片的前端向前延伸超过第一卡板前端,所述第一弹性片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棘齿,所述第二夹板通过一第二卡板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中端与第二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板面向第二夹板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第二弹性片,两个第二弹性片分别位于第二夹板两侧且第二弹性片的前端向前延伸超过第二卡板前端,所述第二弹性片内侧均设置有与第一棘齿相配合的第二棘齿,所述第一卡板带动第一夹板面向第二夹板滑移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不断伸入到第二弹性片与第二夹板之间,相互配合的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能够限制第一弹性片从第二弹性片与第二夹板之间滑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一弹性片与第一夹板之间均留有供第一弹性片向内弯曲的形变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卡板与固定板滑移连接,其滑移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安装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卡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卡板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移至背离安装板最远时,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卡板面向安装板滑移后,所述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相脱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垂直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位于第一卡板背向第一夹板一侧,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想脱离时,所述第一夹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背离第二夹板一侧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便于滑动第一卡板的拨动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管通过两个安装座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平行设置于固定板上,且两个安装座之间留有供导管移出的移出间隙,两个安装座的相对一侧均设置为与容纳管的外侧面相匹配的曲面,至少一个曲面上沿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凹置有滑槽,所述容纳管的外侧面上凸设有能够在滑槽内滑移的凸条,所述凸条的长度方向为容纳管的长度方向,所述凸条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同,所述安装座面向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挡住滑槽的一端开口,所述安装座背向安装板的一侧铰接有一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翻转过程中能够挡住或打开滑槽的另一端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背向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分别位于滑槽的两侧且两个限位件与铰接板的铰接处成一条直线设置,所述限位件均成“l”字形设置,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围成供铰接板翻转进入的容纳槽,两个容纳槽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限位件翻转入容纳槽时正好挡住滑槽的一端开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设置,透析导管可通过进出间隙和安装板上的缺口进入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容纳腔内,再将第一夹板面向第二夹板滑移至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紧透析导管,此时透析导管难以相对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滑移,因此透析导管不易脱管且透析导管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在患者身上;通过容纳管的设置,由于容纳管的通孔与容纳腔正对设置,因此透析导管的尾部可置于容纳管的通孔内,此时透析导管的尾部不会因裸露在外而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晃动或移动,导致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影响,且容纳管还对透析导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透析导管受到外物碰撞等造成透析导管损伤,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可先将容纳管拆除,再将第一夹板背向第二夹板滑移,使得透析导管能够通过安装板的缺口和进出间隙从该装置内移出进行透析,该装置无需将导管尾部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了将导管与头部分离进行透析治疗时需要撕扯头发,导致造成患者疼痛,且患者头部的转动不会对导管的固定造成影响,因此患者头部能够自由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容纳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板;2、安装板;21、缺口;22、拉板;23、第一弹簧;3、第一夹板;31、容纳腔;32、第一卡板;33、第一弹性片;34、第一棘齿;35、形变间隙;36、拨动板;4、第二夹板;41、进出间隙;42、第二卡板;43、第二弹性片;44、第二棘齿;45、第二弹簧;5、容纳管;51、安装座;52、移出间隙;53、滑槽;54、凸条;55、挡板;56、铰接板;57、限位件;58、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

“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透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有能够粘贴在人体上的固定板1,固定板1上垂直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能够相互靠近以夹持导管的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第一夹板3与安装板2滑移连接,第一夹板3面向第二夹板4滑移后,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形成供容纳导管的容纳腔31,第一夹板3背向第二夹板4滑移后,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留有供导管进出容纳腔31的进出间隙41,安装板2背离固定板1的一侧设有供导管进出的缺口21,固定板1上可拆卸连接有容纳管5,容纳管5内的通孔与容纳腔31成正对设置,导管的尾部能够伸入到容纳管5的通孔内。

固定板1与人体接触一面可设置黏贴层,医务人员使用时先撕开黏贴层外侧的油性纸,然后将固定板1粘贴到人体上,并可通过医用粘胶带进行加固,粘贴位置为靠近伤口处;伤口处的导管用医用纱布包裹,然后用医用粘胶带将其粘贴在皮肤上;通过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的设置,透析导管可通过进出间隙41和安装板2上的缺口21进入到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的容纳腔31内,再将第一夹板3面向第二夹板4滑移至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夹紧透析导管,此时透析导管难以相对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滑移,因此透析导管不易脱管且透析导管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在患者身上;通过容纳管5的设置,由于容纳管5的通孔与容纳腔31正对设置,因此透析导管的尾部可置于容纳管5的通孔内,此时透析导管的尾部不会因裸露在外而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而晃动或移动,导致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影响,且容纳管5还对透析导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透析导管受到外物碰撞等造成透析导管损伤,当需要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可先将容纳管5拆除,再将第一夹板3背向第二夹板4滑移,使得透析导管能够通过安装板2的缺口21和进出间隙41从该装置内移出进行透析,该装置无需将导管尾部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了将导管与头部分离进行透析治疗时需要撕扯头发,导致造成患者疼痛,且患者头部的转动不会对导管的固定造成影响,因此患者头部能够自由移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均设置为半圆环形,第一夹板3通过一第一卡板32与安装板2滑移连接,第一夹板3的中端与第一卡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卡板32面向第一夹板3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第一弹性片33,两个第一弹性片33分别位于第一夹板3两侧且第一弹性片33的前端向前延伸超过第一卡板32前端,第一弹性片33外侧均设置有第一棘齿34,第二夹板4通过一第二卡板42与安装板2相连接,第二夹板4的中端与第二卡板42固定连接,第二卡板42面向第二夹板4的一侧凸设有两个第二弹性片43,两个第二弹性片43分别位于第二夹板4两侧且第二弹性片43的前端向前延伸超过第二卡板42前端,第二弹性片43内侧均设置有与第一棘齿34相配合的第二棘齿44,第一卡板32带动第一夹板3面向第二夹板4滑移时,第一弹性片33不断伸入到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相互配合的第一棘齿34与第二棘齿44能够限制第一弹性片33从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滑出。

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设置为与导管外轮廓相匹配的半圆环形,能够增大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与导管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管夹紧后与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之间的连接更紧固,通过第一卡板32、第一弹性片33、第一棘齿34以及第二卡板42、第二弹性片43以及第二棘齿44的设置,当滑移第一卡板32带动第一夹板3面向第二夹板4滑移时,第一弹性片33不断伸入到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此时第二弹性片43能够在第一弹性片33上棘齿的推力作用下向外侧形变,使得第二棘齿44不会阻挡第一棘齿34运动,当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将透析导管夹持紧固后,由于第一棘齿34受到第二棘齿44的限制而无法后退,因此第一弹性片33不会自动从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滑出,因此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夹紧透析导管后不会主动松开,导致透析导管和人体的连接紧固性降低。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第一弹性片33与第一夹板3之间均留有供第一弹性片33向内弯曲的形变间隙35。通过形变间隙35的设置,使得第一卡板32带动第一夹板3面向第二夹板4滑移时,即第一弹性片33不断伸入到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时,第一弹性片33能够在第二弹性片43上棘齿的推力作用下向内侧形变,进一步便于第一弹性片33滑移到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使得医务人员滑动第一卡板32更省力。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卡板42与固定板1滑移连接,其滑移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安装板2的方向,第二卡板42与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5,第二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卡板42在第二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滑移至背离安装板2最远时,第一卡板32与第二卡板42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卡板42面向安装板2滑移后,第一棘齿34与第二棘齿44相脱离。

通过第二卡板42与固定板1滑移连接,且在第二卡板42与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5,使得当医务人员按压第二卡板42带动第二卡板42面向安装板2运动时,第一棘齿34能够与第二棘齿44想脱离,使得第一弹性片33能够从第二弹性片43与第二夹板4之间移出,医务人员能够滑移第一卡板32使得第一夹板3背向第二夹板4滑移,以便于取出透析导管,且当医务人员不再按压第二卡板42时,由于第二弹簧45的弹力作用,第二卡板42能够自动复位到与第一卡板32同一平面上,便于下次夹紧透析导管时,第一棘齿34能够与第二棘齿44相互配合。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2上垂直设置有拉板22,拉板22位于第一卡板32背向第一夹板3一侧,第一卡板32与第一夹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处于拉伸状态,第一棘齿34与第二棘齿44想脱离时,第一夹板3在第一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向背离第二夹板4一侧滑移。

通过该拉板22以及第一弹簧23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棘齿34与第二棘齿44相脱离时,第一卡板32在第一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能够自动背向第二卡板42滑移,使得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时,医务人员不需要手动滑移第一卡板32,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卡板32上设置有便于滑动第一卡板32的拨动板36。拨动板36可设置在第一卡板32背向安装板2一侧或第一卡板32上方,通过拨动板36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能够通过拨动该拨动板36来带动第一卡板32滑移,便于医务人员滑移第一卡板32。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纳管5通过两个安装座51与固定板1可拆卸连接,安装座51平行设置于固定板1上,且两个安装座51之间留有供导管移出的移出间隙52,两个安装座51的相对一侧均设置为与容纳管5的外侧面相匹配的曲面,至少一个曲面上沿安装座51的长度方向凹置有滑槽53,容纳管5的外侧面上凸设有能够在滑槽53内滑移的凸条54,凸条54的长度方向为容纳管5的长度方向,凸条54的长度与滑槽53的长度相同,安装座51面向安装板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55,挡板55能够挡住滑槽53的一端开口,安装座51背向安装板2的一侧铰接有一铰接板56,铰接板56翻转过程中能够挡住或打开滑槽53的另一端开口。

将两个安装座5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当容纳管5位于两个安装座51之间时,两个安装座51均与容纳管5相抵接,通过安装座51、滑槽53、凸条54以及铰接板56的设置,医务人员对容纳管5进行安装时通过将凸条54对准滑槽53,使得凸条54滑入滑槽53内,此时容纳管5滑入到两个安装座51之间,当凸条54滑移至与挡板55抵接时,通过旋转铰接板56,使得铰接板56挡住滑槽53的开口,由于凸条54的长度等于滑槽53的长度,因此在挡板55和铰接板56的阻挡作用下,凸条54无法进行滑移,且滑槽53的侧面对凸条54也起到阻挡作用,使得容纳管5既无法转动也无法移动,容纳管5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板1上,该结构实现了容纳管5与固定板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结构简单实用,连接稳固性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座51背向安装板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件57,两个限位件57分别位于滑槽53的两侧且两个限位件57与铰接板56的铰接处成一条直线设置,限位件57均成“l”字形设置,限位件57的一端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2围成供铰接板56翻转进入的容纳槽58,两个容纳槽58的开口朝向相同,限位件57翻转入容纳槽58时正好挡住滑槽53的一端开口。

通过限位件57的设置,当铰接板56翻转至被限位件57挡住时,正好能够挡住滑槽53的开口,且“l”字形设置的限位件57能够对铰接板56起到加固作用,使得铰接板56受到容纳管5上的凸条54背离安装板2一侧的力时,能够与限位件57相抵接,避免铰接板56独自承受推力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