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853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胁肋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胁肋部,位于胸壁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主要表现为,两侧胁肋或少腹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部,或有乳房胀痛,且情绪激动则痛剧;伴有纳呆,脘腹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凡以胁痛为主要表现的。本病疼痛多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性质刺痛或刀割样痛,常影响到同侧腹部或肩部,呼吸、咳嗽、喷嚏等加重疼痛。其发病原因多与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病变,以及炎症、畸形、受寒和外伤等有关。

中医认为,根据病因及发作时特点的不同,胁肋痛一般分为肝气郁结、瘀血阻络2型。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阻于胁络,肝气横逆,犯及脾胃。肝气郁结者,即气滞胁痛或左或右,以胀痛为主,每因情志变动而增减,伴有胸闷不舒,纳减嗳气等。肝郁胁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疗不当,日久气滞血瘀,可转化为瘀血胁。在治疗胁肋痛时,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特点,中医药更能发挥其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橘皮15~20克、青皮12~15克、枳实9~12克、香橼15~20克、枸橘10~15克、木香9~12克、川楝子12~15克、荔枝核10~15克、薤白9~12克、甘松15~20克、娑罗子9~12克、八月札15~20克、绿萼梅12~15克、九香虫9~12克、丹参12~15克、鸡内金9~12克。。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橘皮17克、青皮14克、枳实10克、香橼17克、枸橘13克、木香10克、川楝子13克、荔枝核13克、薤白10克、甘松17克、娑罗子10克、八月札17克、绿萼梅13克、九香虫10克、丹参13克、鸡内金10克。

进一步,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入5~8倍体积的水,加热80~100℃回流提取1~2小时,自然冷却过滤得滤液,滤渣再用4~6倍体积的水分别加热提取1~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拌入原料药总重量10~30%的糊精,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制得干燥药粉。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将干燥药粉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进一步,所述用于治疗气滞胁肋胀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将干燥药粉以口服冲剂形式分装小袋,每袋20g。

在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中:

橘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橘皮用于胸腹胀满等症,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橘皮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青皮,性温;味辛、苦,可以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常用于胸胁胀痛,疝气,食积腹痛。枳实能行气,宽中除胀,青皮有破气消积之长;九香虫性温,为温肾壮阳之药,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三药相伍,用治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所致的脘腹冷痛。青皮疏肝气,木香性温,能行气调中止痛,二药相伍,可增强行气散寒止痛之效,又可防青皮伤人真气。

枳实,苦、辛、酸,性温,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治胸阳不振、痰阻胸痹之胸中满闷、疼痛,多与薤白等同用。枳实配橘皮,能升清降浊,良药同用,一升一降,相反相成,斡旋中焦气机,可使脾升胃降,清升浊降,广泛用于中焦气机不利之症。

香橼,性温;味辛苦酸,理气,舒郁,消痰,利膈。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香橼与橘皮配伍,理气止痛,对肝胃气郁,胸闷胃痛、食欲不振、呕吐,痰饮咳嗽,胸膈不剩等症适用。惟此二药,药性和平,药力较弱,仅适用较轻之症,遇气郁、气滞重症,尚须配合其他理气药。

枸橘,味辛、苦,性温。有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胸腹胀痛,枸橘可用于上焦气壅,胸膈痞满及胁肋胀痛,枳实苦降下行,善宽胸利膈,行气消痞,为治气滞胸闷要药。可伍橘皮、木香配伍,一升—降,对气呕逆,心腹胀闷,不欲饮食等症。

木香,性味辛、苦、温,功效行气调中止痛。枳实与木香配伍时,木香辛温行气,健脾消食,广泛用于多种气滞积食症;枳实行气力强,多谓之破气,可用于肠胃气滞症,二者相须为用,可增强行气之力,无论是肠胃积滞还是湿浊阻中之胀气,均有治疗之效。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能行气止痛,燥湿杀虫。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与青皮配伍,二药都能疏肝利气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二者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等证。

荔枝核,性温、味甘涩,温中,有理气止痛之功。配木香,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症。

薤白,味辛、苦,性温,功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有辛开温通,行气止痛之功效,配木香、荔枝核等,治疗寒气止痛效果更好。

甘松,味甘、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配薤白,行气止痛,甘松甘温,能行气散寒、缓急止痛;薤白辛温,能散风除湿、芳香通窍。甘松得薤白,则相使为用,行气止痛之力倍添,善治风邪恶气卒中之心腹痛。

娑罗子,味甘、辛,性温。既能疏肝解郁以行滞,又能理气宽中以和胃。用于肝郁气滞证,既能疏解肝郁以行滞,条达肝气以解郁,又能甘补阴血以柔肝。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郁气滞症。娑罗子配荔枝核,共奏祛寒、行气、止痛之功。可用于肝经有寒,寒凝气滞之双乳胀疼、疝气、睾丸肿痛,妇人少腹气滞血瘀作痛等症。

八月札,味甘,性寒。一般性疏肝理气药、理气散结药。配川楝子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来弦数。川楝子苦寒,苦泄郁闭,寒凉降火。八月札气香,行气活血,理气开结。二药相伍,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为治气郁血滞,心腹诸痛的药对。

绿萼梅,味酸、涩,性平。能平肝和胃、调畅气机。用于胸胁胀痛,胃痛,消化不良,绿萼梅芳香行气入肝胃,能疏肝解郁,醒脾,理气和中。治疗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呆等,可与佛手、香附等配伍。

九香虫,味咸、性温。能行气止痛;温肾壮阳。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

丹参,味苦,微寒。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

鸡内金,性寒;味甘;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有运脾之功,能健脾胃。对于脾胃虚弱、脾胃不振者,宜与补气健脾药九香、丹参同用。

本发明中,橘皮、青皮疏肝理气为君药;枳实、香橼、木香、川楝子合用,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枸橘、荔枝核、薤白、八月札理气行滞,甘松温中散寒,解郁而不留滞,九香虫、丹参活血、行气止痛,橘皮、青皮的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其为佐;娑罗子血柔肝、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具有疏肝理气,行滞止痛的作用;针对多种病症引起的胁肋痛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气滞型胁肋胀痛,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橘皮17克、青皮14克、枳实10克、香橼17克、枸橘13克、木香10克、川楝子13克、荔枝核13克、薤白10克、甘松17克、娑罗子10克、八月札17克、绿萼梅13克、九香虫10克、丹参13克、鸡内金10克。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1)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入8倍体积的水,加热80℃回流提取1小时,自然冷却过滤得滤液,滤渣再用6倍体积的水分别加热提取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拌入原料药总重量10%的糊精,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制得干燥药粉。(3)将干燥药粉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橘皮15克、青皮12克、枳实9克、香橼15克、枸橘10克、木香9克、川楝子12克、荔枝核10克、薤白9克、甘松15克、娑罗子9克、八月札15克、绿萼梅12克、九香虫9克、丹参12克、鸡内金9克。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入5倍体积的水,加热80℃回流提取2小时,自然冷却过滤得滤液,滤渣再用4倍体积的水分别加热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拌入原料药总重量30%的糊精,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制得干燥药粉。(3)将干燥药粉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橘皮20克、青皮15克、枳实12克、香橼20克、枸橘15克、木香12克、川楝子15克、荔枝核15克、薤白12克、甘松20克、娑罗子12克、八月札20克、绿萼梅15克、九香虫12克、丹参15克、鸡内金12克。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入8倍体积的水,加热80℃回流提取1小时,自然冷却过滤得滤液,滤渣再用6倍体积的水分别加热提取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拌入原料药总重量10%的糊精,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制得干燥药粉。(3)将干燥药粉以口服冲剂形式分装小袋,每袋20g。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橘皮15克、青皮12克、枳实9克、香橼15克、枸橘15克、木香12克、川楝子12克、荔枝核10克、薤白9克、甘松20克、娑罗子12克、八月札15克、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丹参12克、鸡内金9克。

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按配方称取原料药,加入5倍体积的水,加热80℃回流提取2小时,自然冷却过滤得滤液,滤渣再用4倍体积的水分别加热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2)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拌入原料药总重量30%的糊精,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制得干燥药粉。(3)将干燥药粉以口服冲剂形式分装小袋,每袋20g。

1、临床资料

选取130例气滞胁肋胀痛患者,使用本发明进行临床疗效检验,其中女性67例,男性63例,其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59岁,病程在10天-3个月。

2、治疗方法

选择实施例一到四中组合物配方,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口服,按照发病情况和时间,每日2-3次。

3、诊疗标准:

结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版,1991),对病症常见症候进行判断,并根据下表对气滞胁肋胀痛程度进行评分。

表1胁痛中医症候评分表

根据上表判断治疗效果:

治愈:证候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

显效:证候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

有效:证候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30%。

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4、治疗效果

130例患者中,治愈57例,显效46,有效15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7%。

5、下面为本发明的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一:

李某,女,31岁,双侧胁肋部胀痛明显,发作较频,痛及肩背,嗳气、口苦咽干。使用实施例一治疗,每天3次,每次4片,10天后,症状改善,有效。

典型病例二:

卢某,男,45岁,近2周胁肋部胀痛走窜不定,至疼痛剧烈难忍后就医,有纳少口苦,舌苔薄白之症状,脉弦。使用实施例一治疗,每天3次,每次4片,7天后,症状改善,显效。

典型病例三:

陈某,女,56岁,单侧胁肋部不适,偶有疼痛,易怒、晨起口微苦;使用实施例二治疗,每天3次,每次3片,5天后,症状消失,痊愈。

典型病例四:

张某,男,59岁,双侧胁肋部胀痛,偶尔发作但发作剧痛难忍,胸闷、纳呆、嗳气、或微热。使用实施例二治疗,每天2次,每次4片,1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显效。

典型病例五:

吕某,男,39岁,单侧胁肋部胀痛,走窜不定,偶尔发作,就诊见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滑。使用实施例三治疗,每天3次,1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显效。

典型病例六:

吴某,女,23岁,双侧胁肋部胀痛,引及胸背,胸闷腹胀。就诊见舌苔薄白,脉弦。使用实施例三治疗,每天3次,10天后,症状消失,治愈。

典型病例七:

傅某,女,53岁,双侧侧胁肋部胀痛,走窜不定,偶尔背痛,胸闷腹胀,嗳气频作,使用实施例四治疗,每天3次,20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显效。

典型病例八

莫某,男,45岁,双侧胁肋部胀痛,口苦咽干、恶心欲吐、不发热。就诊见舌质微红、脉弦细。使用实施例四治疗,每天3次,1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显效。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