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运动健身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6723发布日期:2018-09-07 23:3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运动健身仪,属于运动健身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被动运动是一种完全依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外力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由他人或本人健康肢体的协助。进行时,被动运动的肢体肌肉应放松,利用外力固定关节的近端和活动关节的远端,根据病情需要尽量作关节各方向的全幅度运动,但要避免动作粗暴。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肌肉,牵引挛缩的肌健、关节囊和韧带,恢复和保持关节活动幅度的作用。

全身垂直律动是被动运动的一种,除了具有上述作用,还可以改善自律神经失调、提升免疫力,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提升身体排便功能,降低宿便的残留,增进骨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孩子通过律动可以增进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刺激孩童生长骨板、骨头及软骨组织发育期的发育,帮助钙质吸收,增进长高的机会,同时有效的锻炼了身体,减轻了学习压力,促进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cn204158675u公开了一种垂直律动塑身甩脂机,能产生垂直律动。cn203736479u公开了一种可形成左旋化磁场环境的律动床,以释能装置自律动床内部将左旋化的能量释放于环境中,据以使躺卧于该律动床上进行被动式运动的人体处于左旋化的磁场环境中,以降低环境中影响健康的负面因子,促进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垂直律动的好处,提供一种垂直运动健身仪,采用纯机械振动的方式,解决现有人群处于亚健康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垂直运动健身仪,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的边缘连接有内侧板,所述上盖的边缘连接有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可沿滑动槽内壁垂直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转动连接着位于滑块下方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着主偏心块,所述主偏心块的主转动轴安装在内侧板的下方;所述主转动轴带动主偏心块转动,带动连杆推动滑块沿滑动槽上下运动;滑块顶部以及与滑块顶部接触的内侧板的形状相同;位于滑动槽上方的内侧板上开有通孔;在上盖底部连接有平行于一侧内侧板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侧面轴连接着副偏心块,在外侧板上开有位置与通孔对应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包括连通的上升降槽和下升降槽,上升降槽的内径大于下升降槽,所述上升降槽内装有滑动头,所述滑动头的顶部抵在副偏心块上,所述滑动头的底部连接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伸入内侧板的通孔;在所述上升降槽内的升降杆外放置有压缩弹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和上盖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分为左盖和右盖,左盖和右盖间有缝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偏心块的形状为水滴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偏心块的主转动轴连接着第一电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副偏心块连接着副转动轴,所述副转动轴穿过安装板侧面连接着从动轮,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轴连接着第二电机;三个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倒锥形挡块,所述挡块的底面以及与之接触的内侧板的面平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顶部以及与滑块顶部接触的内侧板的形状为倒v形,所述通孔有两个,分别位于倒v形侧板的两侧,所述副偏心块为两个。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顶部以及与滑块顶部接触的内侧板的形状为“︹”形,所述通孔有三个,分别位于“︹”形侧板的三个边上,所述副偏心块为三个。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振动稳定,振动方式多样,人体感受到的振动作用安全舒适,不会产生运动损伤;

(2)尤其对人体的小腿部和腰部进行针对性的振动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垂直运动,有助于全身减肥,效果显著;

(3)克服运动惰性,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使用,可通过电机控制转速,进而通过相关装置控制振动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杆上升到顶部的结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升降杆下降到底部的结构关系图。

其中,1、底座;2、上盖;3、内侧板;4、外侧板;5、滑动槽;6、滑块;7、连杆;8、主偏心块;9、通孔;10、安装板;11、副偏心块;12、上升降槽;13、下升降槽;14、滑动头;15、压缩弹簧;16、支撑弹簧;17、第二电机;18、主转动轴;19、副转动轴;20、皮带;21、升降杆;2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垂直运动健身仪,包括底座1和上盖2,如图1所示,在底座1的边缘连接有内侧板3,上盖2的边缘连接有外侧板4。在内侧板3上开有滑动槽5,滑动槽5内设置有可沿滑动槽5内壁垂直滑动的滑块6,滑块6转动连接着位于滑块6下方的连杆7,连杆7的底部转动连接着主偏心块8,主偏心块8的主转动轴18安装在内侧板3的下方,主偏心块8的主转动轴18连接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在图1中被内侧板挡住)。第一电机带动主偏心块8转动,带动连杆7推动滑块6沿滑动槽5上下运动。

滑块6顶部以及与滑块6顶部接触的内侧板3的形状相同。位于滑动槽5上方的内侧板3上开有通孔9。在上盖2底部连接有平行于一侧内侧板3的安装板10,在安装板10侧面轴连接着副偏心块11,副偏心块11的形状为水滴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在外侧板4上开有位置与通孔9对应的升降槽,升降槽包括连通的上升降槽12和下升降槽13,上升降槽12的内径大于下升降槽13,上升降槽12内装有滑动头14,滑动头14的顶部抵在副偏心块11上,滑动头14的底部连接着升降杆21,升降杆21伸入内侧板3的通孔9。在上升降槽12内的升降杆21外放置有压缩弹簧15。当一个副偏心块11转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抵住升降杆21使其下降,进而被上升的滑块6撞击,产生振动;另外的副偏心块11可转动到如图1或图2所示的位置,调整不同升降杆21的升降,控制被滑块6撞击的顺序,产生不同位置的振动。可以调整三个副偏心块11的转动角度,调整副偏心块11与升降杆21的位置关系。例如,如图1中所示,有两个升降杆21(位置a和b)上升,另一个升降杆21(位置c)下降到最低点,当滑块6向上滑动到顶点撞击到c处的升降杆21底部,产生一个撞击,该撞击带动上盖2做向上的震动。然后设置成位置a或b处的升降杆21下降到最低点被滑块6撞击产生震动。三个升降杆21可以依次的被撞击,使得上盖表面的不同位置被撞击产生震动并作用于上面的脚部。位置a或c处升降杆21运动时,上盖2会产生略微倾斜的震动。还可以设置成其中两个升降杆21同步的上下运动,如位置a或c处升降杆21同步运动,由于a和c处的升降杆21位于上盖的两侧,分担受力,使得上盖2的运动更平稳。

副偏心块11连接着副转动轴19,副转动轴19穿过安装板10侧面连接着从动轮,安装板10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轴连接着第二电机17;三个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皮带20传动。副偏心块11的运动通过设置副偏心块11初始的角度来确定。还可以调整三个从动轮的大小,调整副偏心块11的转动速度,进而调整升降杆21的升降频率。

为了给上盖2提供支撑,在底座1和上盖2之间安装有支撑弹簧16,支撑的数量可根据材质、弹性、所需的刚性以及振动要求选择,不仅起支撑作用,还有增加振动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上盖2分为左盖和右盖,左盖和右盖间有缝隙,该实施例未给出具体参考图,具体的是在图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的设置能便于左右脚踩踏在左盖和右盖上,且能分别控制左右两侧的振动机构,相互之间减少影响,便于对两条腿进行不同的运动设置。

作为对升降杆21的改进,在升降杆21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倒锥形挡块22,挡块22的底面以及与之接触的内侧板3的面平行。将挡块22设置成倒锥形,能增大挡块22和内侧板3顶面的接触面积,使挡块22推动内侧板3时更平稳。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滑块6顶部以及与滑块6顶部接触的内侧板3的形状为倒v形,通孔9有两个,分别位于倒v形侧板的两侧,副偏心块11为两个。这样的设置能通过调整两个升降杆21的运动顺序调整振动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滑块6顶部以及与滑块6顶部接触的内侧板3的形状为“︹”形,通孔9有三个,分别位于“︹”形侧板的三个边上,副偏心块11为三个。这样的设置能通过调整两个升降杆21的运动顺序调整振动运动。

本发明的垂直运动健身仪透过机械力,产生一种对抗地心引力往上的推力,此推力一停时,站在上面的人会被地心引力往下拉,通过快速频率震动,如每秒5-30下,对于身体产生一种特殊型态的冲击,类似人们跳绳、打篮球时的跳跃,跑步跨栏等身体离开地面之后,再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撞击效果。此时再给他一推力往上,形成一种快速上下来回的冲击力量。人体主要透过骨头、肌肉与脊椎来传导此推力,因此会刺激到全身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震动太强或不规律会伤害身体,常见于没有控制的乱震动,如职业的气钻工作,会导致神经肌肉血管病变。

垂直运动健身仪的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包括方向和幅度,通过控制电机还可以调节其频率,频率和幅度决定了震动的强度。本发明的垂直运动健身仪能产生一种快速、幅度小、强度与方向都受严格控制的震动,透过地心引力的物理作用来改变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更近一步影响内分泌及其他生理系统,以产生各种有益健康的效果,对健康十分有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