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8992发布日期:2018-06-02 03:00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足浴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人体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脚上充满了五脏六腑的信息,对脚的按摩就是对全身的按摩。中医的理论深入人心:脚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而足浴的功效也是显而易见,且操作起来简单方便——通过对脚的按摩能刺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故备受世人推崇。但是现有的足浴粉中成分及制备工艺单一,大多知识将简单的几味中药进行组合、粉碎、包装,而这些足浴粉在热水浸泡时,其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够充分溶出,其制药保健功效并不能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药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科学,制得的足浴粉中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出,能够充分发挥足浴粉的药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药足浴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00~20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1~3次,浸提时间为24~36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00~20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优选地,所述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

优选地,所述乙醇、所述丙三醇、所述乙酸乙酯与所述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2~1.5):(0.8~1.2):(0.3~0.5)。

优选地,所述浸膏在35~40℃下相对密度为1.1~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为原料,制得的中药足浴粉具有超强渗透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对足浴粉中的有效成分的吸收,使得经络疏通,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经络,改善睡眠、驱寒除湿、预防感冒,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清除血液垃圾,使经络运行系统恢复,改善身体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血管疾病、中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足疾、便秘、小儿遗尿、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发生。且制备工艺简单,能够使得足浴粉中有效充分充分溶出,发挥其药效,且无毒无害、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中药足浴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为原料,制得的中药足浴粉具有超强渗透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对足浴粉中的有效成分的吸收,使得经络疏通,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经络,改善睡眠、驱寒除湿、预防感冒,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清除血液垃圾,使经络运行系统恢复,改善身体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血管疾病、中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足疾、便秘、小儿遗尿、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发生。

蕲艾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艾叶泡脚还可以很好地祛寒湿、降肝火。此外,艾叶还有药用价值,有抗菌、平喘、利胆、止血等功效。

在本发明中,蕲艾的重量份数为15~24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蕲艾的重量份数为18~21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蕲艾的重量份数为19~20份。

透骨草用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和解毒化疹的功效。在本发明中,透骨草的重量份数为5~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透骨草的重量份数为5.5~6.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透骨草的重量份数为5.8~6.2份。

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在本发明中,地肤子的重量份数为2~4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地肤子的重量份数为2.5~3.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地肤子的重量份数为2.8~3.2份。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作用。在本发明中,生姜的重量份数为3~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生姜的重量份数为3.5~4.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生姜的重量份数为3.7~4.2份。

地锦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的功效。在本发明中,地锦草的重量份数为4~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地锦草的重量份数为4.5~6.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地锦草的重量份数为5~6份。

麻黄具有抗菌的作用。在本发明中,麻黄的重量份数为1~2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麻黄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在其他实施例中,麻黄的重量份数为1.4~1.6份。

荆棘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的功效。在本发明中,荆棘的重量份数为4~6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荆棘的重量份数为4.5~5.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荆棘的重量份数为4.8~5.3份。

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薏苡仁的重量份数为4~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薏苡仁的重量份数为5~6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薏苡仁的重量份数为5.2~5.6份。

郁李仁具有润肺滑肠,下气利水的作用。在本发明中,郁李仁的重量份数为2~3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郁李仁的重量份数为2.3~2.8份;在其他实施例中,郁李仁的重量份数为2.4~2.6份。

糙米具有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和血脉的功效。在本发明中,糙米的重量份数为6~9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糙米的重量份数为7~8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糙米的重量份数为7.4~7.7份。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在本发明中,苍术的重量份数为7~10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苍术的重量份数为8~9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苍术的重量份数为8.2~8.6份

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的功效。在本发明中,柴胡的重量份数为3~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柴胡的重量份数为3.5~4.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柴胡的重量份数为3.8~4.2份。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作用。在本发明中,红花的重量份数为2~4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红花的重量份数为2.5~3.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红花的重量份数为2.7~3.3份。

米皮糠具有开胃、下气的功效。在本发明中,米皮糠的重量份数为5~8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米皮糠的重量份数为6~7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米皮糠的重量份数为6.3~6.7份。

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蛇床子的重量份数为0.5~1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蛇床子的重量份数为0.6~0.9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蛇床子的重量份数为0.7~0.8份。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苦参的重量份数为5~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苦参的重量份数为5.5~6.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苦参的重量份数为5.8~6.2份。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在本发明中,半夏的重量份数为1~1.8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半夏的重量份数为1.2~1.6份;在其他实施例中,半夏的重量份数为1.3~1.5份。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桔梗的重量份数为1.2~1.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桔梗的重量份数为1.3~1.4份。

蓖麻油有利于药物渗透。在本发明中,蓖麻油的重量份数为5~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蓖麻油的重量份数为5.5~6.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蓖麻油的重量份数为5.7~6.2份。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本发明中,益母草的重量份数为2.5~4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益母草的重量份数为2.8~3.7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益母草的重量份数为3~3.3份。

盐起到杀菌的作用。在本发明中,盐的重量份数为5~7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盐的重量份数为5.5~6.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盐的重量份数为5.7~6.3份。

紫苏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在本发明中,紫苏的重量份数为3~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紫苏的重量份数为3.5~4.5份;在其他实施例中,紫苏的重量份数为3.8~4.2份。

薄荷具有发汗解热、疏肝理气、利咽止痛、止痒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薄荷的重量份数为2~5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薄荷的重量份数为3~4份;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荷的重量份数为3.3~3.7份。

橄榄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药物渗透。在本发明中,橄榄油的重量份数为1~2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橄榄油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在其他实施例中,橄榄油的重量份数为1.4~1.6份。

海藻酸钠能够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在本发明中,海藻酸钠的重量份数为2~3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海藻酸钠的重量份数为2.3~2.7份;在其他实施例中,海藻酸钠的重量份数为2.4~2.6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00~20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1~3次,浸提时间为24~36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00~20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其中,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蓖麻油、盐、橄榄油和海藻酸钠均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溶媒浸提的方法能够有效将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配合蓖麻油、盐、橄榄油和海藻酸钠,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对足浴粉中的有效成分的吸收,使得经络疏通,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清除血液垃圾,使经络运行系统恢复,改善身体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够有效预防各种血管疾病、中老年风湿性关节炎、足疾、便秘、小儿遗尿、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的发生。且制备工艺简单且无毒无害,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2~1.5):(0.8~1.2):(0.3~0.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浸膏在35~40℃下相对密度为1.1~1.2。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足浴粉,足浴时,足部皮肤在热水的浸浴后,水的温热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以解除疲劳,缓解病痛。经常进行足浴可达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目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足浴粉可以使全身气血循环起来,蕲艾足浴可以消炎止痛,改善脚部、腿部疼痛问题,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手脚冰凉等。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足浴粉在浸泡过程中,除了水的浮力作用、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足部的摩擦作用之外,主要是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作用。蕲艾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其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药浴时借助于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8份蕲艾、5.8份透骨草、2.5份地肤子、3.7份生姜、5份地锦草、1.4份麻黄、4.5份荆棘、5.2份薏苡仁、2.3份郁李仁、7.4份糙米、8.2份苍术、3.2份柴胡、2.7份红花、6.7份米皮糠、0.5份蛇床子、5.8份苦参、1.2份半夏、1.3份桔梗、6.2份蓖麻油、3份益母草、5.7份盐、3.8份紫苏、3.7份薄荷、1.4份橄榄油和2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2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3次,浸提时间为28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2:1.2:0.5,浸膏在40℃下相对密度为1.2;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0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2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4份蕲艾、6.2份透骨草、3.5份地肤子、4.2份生姜、4.5份地锦草、1.6份麻黄、5.5份荆棘、5.6份薏苡仁、2份郁李仁、7份糙米、8.6份苍术、4.2份柴胡、3.5份红花、7份米皮糠、1份蛇床子、6.2份苦参、1.6份半夏、1.2份桔梗、6.5份蓖麻油、3.3份益母草、5.5份盐、4.2份紫苏、5份薄荷、1.6份橄榄油和3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0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2次,浸提时间为30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3:0.9:0.4,浸膏在35℃下相对密度为1.2;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20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3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1份蕲艾、5.5份透骨草、3.2份地肤子、3份生姜、4份地锦草、1.2份麻黄、4.8份荆棘、5份薏苡仁、3份郁李仁、8份糙米、8份苍术、3.5份柴胡、4份红花、8份米皮糠、0.6份蛇床子、5.5份苦参、1.3份半夏、1.5份桔梗、5.5份蓖麻油、2.8份益母草、6.5份盐、3份紫苏、4份薄荷、1.2份橄榄油和2.3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6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3次,浸提时间为28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4:1.1:0.35,浸膏在40℃下相对密度为1.1;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5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4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9份蕲艾、6.5份透骨草、2.8份地肤子、5份生姜、7份地锦草、1.8份麻黄、4份荆棘、6份薏苡仁、2.4份郁李仁、9份糙米、9份苍术、4.5份柴胡、2份红花、5份米皮糠、0.9份蛇床子、6.5份苦参、1.5份半夏、1.4份桔梗、5份蓖麻油、3.7份益母草、6.3份盐、5份紫苏、2份薄荷、1.8份橄榄油和2.7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8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2次,浸提时间为3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5:0.8:0.45,浸膏在35℃下相对密度为1.1;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8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5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15份蕲艾、5份透骨草、2份地肤子、3.5份生姜、6.5份地锦草、1份麻黄、6份荆棘、4份薏苡仁、2.6份郁李仁、7.7份糙米、7份苍术、3份柴胡、3.3份红花、6份米皮糠、0.7份蛇床子、5份苦参、1份半夏、1.35份桔梗、7份蓖麻油、2.5份益母草、5份盐、4.5份紫苏、3份薄荷、1份橄榄油和2.6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20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3次,浸提时间为24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45:1.15:0.3,浸膏在38℃下相对密度为1.15;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2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6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0份蕲艾、7份透骨草、4份地肤子、4.5份生姜、6份地锦草、2份麻黄、5.3份荆棘、7份薏苡仁、2.8份郁李仁、6份糙米、10份苍术、5份柴胡、2.5份红花、6.3份米皮糠、0.8份蛇床子、7份苦参、1.8份半夏、1.45份桔梗、5.7份蓖麻油、4份益母草、1份盐、3.5份紫苏、3.3份薄荷、2份橄榄油和2.4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5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1次,浸提时间为36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25:0.95:0.35,浸膏在40℃下相对密度为1.2;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20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实施例7

中药足浴粉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20份蕲艾、6份透骨草、3份地肤子、4份生姜、5.5份地锦草、1.5份麻黄、5份荆棘、5.4份薏苡仁、2.5份郁李仁、7.5份糙米、8.5份苍术、3.5份柴胡、3份红花、6.5份米皮糠、0.75份蛇床子、6份苦参、1.4份半夏、1.3份桔梗、6份蓖麻油、3.2份益母草、6份盐、4份紫苏、3.5份薄荷、1.5份橄榄油和2.5份海藻酸钠。

中药足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蕲艾、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分别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过150目筛,备用;

b)按重量份数称取步骤a)得到的透骨草、地肤子、生姜、地锦草、麻黄、荆棘、薏苡仁、郁李仁、糙米、苍术、柴胡、红花、米皮糠、蛇床子、苦参、半夏、桔梗、益母草、紫苏、薄荷,并加入到溶媒浸提2次,浸提时间为30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媒,浓缩,得到浸膏,备用;

溶媒为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和二乙醚,乙醇、丙三醇、乙酸乙酯与二乙醚的体积比为1:1.35:1:0.4,浸膏在35℃下相对密度为1.1;

c)向步骤b)的浸膏中加入盐和蓖麻油、橄榄油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研磨,过150目筛,并在无菌条件下装袋,每袋25g,得到的中药足浴粉。

将实施例1~7得到的中药足浴粉进行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1、受试者选择:选择2014年7月~至今某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700例,其中男性患者246例,女性患者454例;

失眠多梦患者共700例,其中男性患者321例,女性患者379例;

产后风患者共700例;

2、分组设计: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七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实验组4、实验组5,实验组6,实验组7,各100例,七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1~7分别使用实施例1~7的中药足浴粉;

将失眠多梦患者随机分为七组,分别为实验组8、实验组9、实验组10、实验组11、实验组12,实验组13,实验组14,各100例,七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8~14分别使用实施例1~7的中药足浴粉;

将产后风患者随机分为七组,分别为实验组15、实验组16、实验组17、实验组18、实验组19,实验组20,实验组21,各100例,七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15~21分别使用实施例1~7的中药足浴粉。

3、服用方法:在水温为35~40℃的水温下,放入2袋中药足浴粉,每次泡脚时间为15~30min,连续泡脚3个月。

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患者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症状逐渐减轻或症状消失;

无效:症状无好转;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病例数。

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1~21的治疗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