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990发布日期:2018-06-02 03: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心血管神经症是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性异常而以心血管疾病症状为主要特点的 一类疾病,表现为心前区痛、心悸、疲乏无力等。目前西医对该病的病因还不明了,认为可能 与神经类型、环境因素和性格有关,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心血管神经症在中医属郁病、胸痹心痛、心悸的范畴,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 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或因郁怒不畅, 使肝失调,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气滞可致血瘀,肝郁及脾可致蕴湿生痰 阻络,故心烦易燥,胁满胸痛,心悸不宁;或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 脾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神失所藏,故心悸胆怯,胸胁隐痛,失眠,多梦,心烦,善虑。初 病因气滞而挟痰湿血瘀,多属实证,以病情配以理气、化痰、利湿、行血、镇心安神之剂;久病 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如久郁伤神,心脾俱亏,阴虚火旺,治以益气血、扶正安神为法。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镇静,缓解症状的药物,不能根治。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虽然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病变,但患者就是主观非常难受的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神经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肾滋阴,镇逆降冲,宁心除烦,理气化瘀之功效,对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明显,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5-9、回心草4-6、远志6-10、缬草4-7、茯苓2-4、桂枝2-3、赤芍2-4、锯锯藤3-5、女贞子2-4、桑寄生1-2、钩藤2-4、麻黄2-5、柴胡4-7、白芷2-5、红景天2-4、白及3-5、秦艽3-6、川断1-2、莱菔子2-4、夏枯草5-8、紫苏3-5、益智仁2-4、蔓荆子3-5、合欢花2-5、甘松1-2、生姜2-3,将上述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神经症,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其组分(重量份)每副为黄芪7.4、回心草5.3、远志7.7、缬草6.3、茯苓2.7、桂枝2.6、赤芍3.4、锯锯藤3.7、女贞子2.8、桑寄生1.5、钩藤3.2、麻黄4.2、柴胡6.3、白芷2.3、红景天2.6、白及3.4、秦艽3.9、川断1.4、莱菔子3.3、夏枯草7.5、紫苏3.8、益智仁2.8、蔓荆子4.2、合欢花3.9、甘松1.7、生姜2.1。取上述26味原料总重量300克,加水1000ml浸泡、煮沸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每次空腹服用150ml左右。每日两次,半月为一疗程,休息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应用四个疗程。

本发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回心草养心安神,清肝明目。用于心悸怔忡,神经衰弱;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缬草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茯苓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桂枝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锯锯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止血;女贞子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白芷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红景天能够补气清肺,益智养心;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川断补肝,强筋骨,定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益智仁具有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之功效;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合欢花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甘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生姜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26味巧妙组方,科学配伍,药物间相须、相使配伍,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补心安神,健脾除湿,活血化瘀,辛温通阳,生化气血,濡养心肌,益气养阴,滋养肝肾,通络止痛,纳气平喘之功效,共奏心血管神经症标本兼治之特效。

本发明各原料药还可按下表所列重量比例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单位:克)。

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时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病例的选择:选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方法:服用实施例一汤剂,每日1剂分二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左右,半月为一疗程,休息三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应用四个疗程,观察两个月不复发,再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四个疗程,再观察疗效两个月不复发,患者心慌,气短,胸闷,憋气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情绪,睡眠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复查心电图正常。

有效:治疗四个疗程,再观察疗效两个月,偶有复发。患者偶尔感到心慌,憋气,复查心电图偶尔出现心动过速。

无效:治疗四个疗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均无改变。

治疗结果:8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经用本发明汤剂治疗四个疗程后,应用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显效5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