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100发布日期:2018-07-24 20:4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一般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颈椎是人体的两大枢纽之一,是连接头和身体的枢纽,是神经和血管的唯一通道;而且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大约在30岁以后,人们的颈椎肩盘就会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随着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以及从事it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的人士日益增多,由于工作时颈部肌肉处于长期僵化状态,极易导致劳损并引发颈椎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或炎症,促使了颈椎病的多发和高发,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精神不振,记忆力衰退,头痛以及神经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对颈椎的保健至关重要。

对颈椎最好的保健方式就是定时对颈椎进行按摩,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达到预防颈椎病或促使患者颈椎康复目的的。传统的颈椎按摩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按摩或者按摩枕按摩的方式,人工手动按摩的方式按摩效果差,按摩过程中按摩力不均匀,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下,而按摩枕按摩的方式按摩范围小,需要人为配合按摩,效果不明显,使用时较为不便。因此,亟需一种既具既能减小按摩劳动强度,又能对颈椎进行有效按摩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按摩装置,它使用方便,可根据自身需求可任意对肩颈不同区域进行按摩放松,劳动强度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按摩装置,包括肩颈模型、与肩颈模型相匹配的按摩套和电源,所述肩颈模型的曲面上设有多个柔性电路板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接触单元,所述按摩套内侧于接触单元相对应表面均匀设有按摩触头,所述按摩触头与接触单元电连接并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接触单元上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按摩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点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按摩触头为电极片。

进一步,所述按摩套材质为柔性材质,所述按摩套前端开设有断口。

进一步,所述按摩触头与接触单元均为六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肩颈模型内开设有电源腔,所述电源设于电源腔内,所述电源连接有微电路板,所述微电路板输出端连接接触单元。

进一步,所述微电流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传输至所述两个导电按摩球,所述主电路板连接有用于照射皮肤的ipl红光led灯,所述ipl红光led灯外露于所述外壳;所述微电流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7和q8、npn三极管q2和q4、电阻r2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8、电阻r3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32、电容c10和电容c11;电阻r25和电阻r20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r25和电阻r20之间的接点为第一受控端pwm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基极和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经电容c11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3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阻r22和电阻r28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2和电阻r28之间的接点为第二受控端pwm2;第一受控端pwm1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输出微电流;第二受控端pwm2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输出微电流。

进一步,所述接触单元位于柔性电路板层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层上设有第一电源连接带和第一触头连接带,所述第一接触点于第一触头连接带上通过线路铜与按摩触头一对一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带自由端设有铜极,所述第二接触点于第一电源连接带上通过线路铜与铜极多对一电连接,所述铜极与第一输出端sp1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按摩套内置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柔性电路板层上设有第二电源连接带和第二触头连接带,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带与电源电连接,所述二电源连接带和第二触头连接带之间连接有穴位板,所述穴位板上设有多个与颈部穴位名称相对应的触碰开关,所述第二接触连接带上设有多条线路铜,所述对应穴位的按摩触头通过第二接触连接带上的线路铜与穴位板上对应名称的触碰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触带与第二输出端sp2电连接。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通过肩颈模型和按摩套模拟人体颈部结构,肩颈模型上设有柔性电路板层、并于柔性电路板层上设有多个接触单元,按摩套内壁设有多个按摩触头,接触单元与按摩触头的位置相对应且一对一控制连接,通过接触肩颈模型上的接触单元,使接触单元接通从而控制按摩套对应位置的按摩触头工作,使用方便,可根据自身需求可任意对肩颈不同区域进行按摩放松,劳动强度小;

2、通过微电流在人体开始作用,利用电极片直接刺激肌肉及肌肉内神经末梢感觉接受器,肌肉就会无意识的收缩活动,使得因疲惫或受伤而引起酸痛的肌肉、神经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得以减轻或舒缓疼痛,按摩效果较好,刺激程度均匀;

3、通过穴位板可直接控制穴位处按摩接触头工作,方便医疗保健时使用;

4、按摩套穿戴方便,内置加热层可对按摩套加热对肩颈处进行热敷,有利于促进肩颈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颈椎按摩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电路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颈椎按摩装置实施例中微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肩颈模型1、按摩套2、接触单元3、第一接触点31、第二接触点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包括肩颈模型1、与肩颈模型1相匹配的按摩套2和电源,肩颈模型1的曲面上设有多个柔性电路板层,柔性电路板层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接触单元3,按摩套2内侧于接触单元3相对应表面均匀设有按摩触头,按摩触头与接触单元3电连接并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接触单元3上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接触点31和第二接触点32,第一接触点31与按摩触头电连接,第二接触点32与电源电连接。在使用时,接通电源,身体呈坐姿,将按摩套2套设于肩颈部,将肩颈模型1置于腿上,然后根据自身肩颈酸痛部位在肩颈对应位置进行按摩,通过手指接通对应位置按摩接触电路,从而对相应部位进行电刺激按摩。

优选,按摩触头为电极片,这样的结构结构设计,便于按摩触头与体表接触,使按摩套的穿戴舒适度更好。

优选,按摩套2材质为柔性材质,按摩套2前端开设有断口,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断口便于将按摩套2展开,从而方便将穿戴按摩套。

优选,按摩触头与接触单元3均为六边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六边形的结结构可使按摩触头与接触单元各自均为的分布在按摩套2和肩颈模型1上,进而在实用过程中使得肩颈处各个部位均能得按摩,实用性较强。

优选,肩颈模型1内开设有电源腔,电源设于电源腔内,电源连接有微电路板,微电路板输出端连接接触单元,这样的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肩颈模型空间,避免增大装置体积,优选方便按摩装置的使用。

优选,微电流电路产生的微电流传输至两个导电按摩球,主电路板连接有用于照射皮肤的ipl红光led灯,ipl红光led灯外露于外壳;微电流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7和q8、npn三极管q2和q4、电阻r25、电阻r20、电阻r22、电阻r28、电阻r31、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32、电容c10和电容c11;电阻r25和电阻r20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r25和电阻r20之间的接点为第一受控端pwm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电阻r1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基极和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经电容c11接电阻r32的另一端、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阻r1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和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3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阻r22和电阻r28串接后接于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2和电阻r28之间的接点为第二受控端pwm2;第一受控端pwm1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一输出端sp1输出微电流;第二受控端pwm2接收到微电流控制脉冲信号,则微电流第二输出端sp2输出微电流,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输出微电流。

优选,接触单元3位于柔性电路板层表面,柔性电路板层上设有第一电源连接带和第一触头连接带,第一接触点31于第一触头连接带上通过线路铜与按摩触头一对一连接,第一电源连接带自由端设有铜极,第二接触点32于第一电源连接带上通过线路铜与铜极多对一电连接,铜极与第一输出端sp1电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各个按摩触头的控制互不干涉,有利于提高按摩位置的精准性。

优选,按摩套2内置加热层,加热层与电源电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可加热按摩套对肩颈处进行热敷,有利于促进肩颈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按摩效果。

优选,柔性电路板层上设有第二电源连接带和第二触头连接带,第二电源连接带与电源电连接,二电源连接带和第二触头连接带之间连接有穴位板,穴位板上设有多个与颈部穴位名称相对应的触碰开关,第二接触连接带上设有多条线路铜,对应穴位的按摩触头通过第二接触连接带上的线路铜与穴位板上对应名称的触碰开关电连接,第二电源接触带与第二输出端sp2电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穴位板的控制,可对固定穴位进行刺激放心,避免使用者因对医学知识掌握有限在养生保健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到穴位的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颈椎按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